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荆江,地处长江三峡下游,上起湖北省枝城市,下至湖南省洞庭湖口城陵矶,河段全长377公里。由于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水流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及清江、沮漳河相遇,荆江汛期洪水位常高出堤外地面十多米。涨水时,人在水下走,水在屋顶行,形似地上河,形势十分险要,所以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由于荆江洪涝灾害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给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危及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江汉平原和武汉等大中城市发展。新中国成立伊始,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就开始酝酿修建荆江分洪工程。1950年国庆节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专门听取了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设计方案的汇报。这年冬天,毛泽东审阅并批准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报送的《荆江分洪工程计划》。根据《计划》的设想,荆江分洪工程以“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江湖两利”为原则,以1931年8月5日至25日宜昌至枝江洪峰水位、流量为标准,配合荆江北岸加固荆江大堤,在荆江南岸藕池口安乡河以北、太平口虎渡河以东地区,开辟921.34平方公里的分洪区。

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为荆江分洪工程做前期准备工作时,湖南、湖北两省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不同于湖北的积极态度,湖南常德专署向毛泽东写信,认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做法损害了洞庭湖滨湖地区群众的利益。

为了调解两湖纠纷,1952年2月2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荆江分洪工程会议。他先是肯定常德专署关心滨湖群众利益的做法,接着指出荆江分洪工程的重要意义,强调不能搞本位主义,并严厉地批评说:“毛主席批的工程,中南局、湖北省委、水利部、长委会都置之脑后,不负责任。”2月23日,周恩来根据这次会议的情况,向毛泽东和中央写了报告,并主持起草了《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初稿。两天后,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报告上批示:“周总理:(一)同意你的意见及政务院决定;(二)请将你这封信抄寄邓子恢同志。”2月底,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陪同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对荆江分洪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李葆华汇报情况的基础上,周恩来对《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3月31日,《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正式公布,指出荆江时有溃决的危险。“如一旦溃决,不仅江汉广大平原遭受淹没,并将影响长江通航,且在短期内难以堵口善后。不决,则以长江水位抬高,由四口(松滋、太平、藕池、调弦)注入洞庭湖的水量势必增多,滨湖多数堤垸必遭溃决。为保障两湖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在长江治本工程未完成以前,加固荆江大堤并在南岸开辟分洪区乃是当前急迫需要的措施。……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以后,如长江发生异常洪水需要分洪时,既可减轻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并可减少四口注入洞庭湖的洪量;同时,做好分洪区工程又能保障滨湖区不因分洪而受危害。这一措施对湖北、湖南人民都是有利的。”

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工程总指挥部设在沙市,唐天际任总指挥,李先念任总政治委员。下设进洪闸、泄洪闸和荆江大堤加固三个指挥工程部,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共有10万军工、16万民工以及4万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场大会战。女民工辛志英,当时只有19岁。她在工作中创造了“鹞子翻身碎石法”,带领她的妇女队流水作业,将人均每天碎石0.2立方米提高到1立方米左右,她自己更是锤到了1.38立方米,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唐天际得知后,号召全工地向辛志英学习,工地一下涌出了83个碎石互助小组。后来,辛志英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

5月24日,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代表中央来工地慰问,授予绣有毛泽东、周恩来亲笔题词的两面锦旗,毛泽东的题词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党中央的关心,让广大军民的战斗热情更加高涨。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会议的各国代表26人,来到荆江分洪工地参观访问。他们被热火朝天的工地深深感染,盛赞工程是“为世界和平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6月20日,荆江分洪第一期工程比预定计划提前15天胜利建成,仅用了75天的工期,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得知消息后,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高兴地说:“荆江分洪工程不搞吧,又怕淹了湖北;搞吧,黄克诚同志来电说,如果不彻底搞,湖南出了力,就等于自己淹自己。我们决定了彻底搞,并限期100天完工,结果75天就完工了。如果没有限期,就不会完成得这样快。”接着,荆江分洪第二期工程于11月14日实施,至1953年4月25日全面完成。

1954年汛期,长江上游川江先后出现五次较大的洪峰。洪水来量之大,为近百年所罕见。7月22日、7月29日、8月1日,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泄洪水总量达122.6亿立方米,保住了荆江大堤,减缓了武汉洪水的上涨速度,对减轻洞庭湖区水灾也作出了贡献。1955年3月,毛泽东题词祝贺:“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此后,荆江分洪工程多次经受洪水考验,进入“分洪保安全,不分洪保丰收”的状态。

荆江分洪工程是长江上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工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1950年至1952年,全国农林水利投资总额为10.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3.14%,其中大部分用于兴修水利工程。到1952年年底,全国4.2万公里的江河堤防绝大部分进行了整修和加固,官厅水库、佛子岭水库、三河闸等一批水利基础设施也动工修建或完成了主要工程,为保证农业丰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千百年来威胁中国人民的洪水灾害开始得到有力的防治。

1998年,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水,尽管最终没有分洪,但荆江分洪区也做好了开闸分洪的准备,33万人在16个小时内成功举家转移,为长江防洪抗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世界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荆江分洪工程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重要水利枢纽,是保护荆江大堤防洪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w8WcJv27rddkv1ziKxxdMk4WSc0RGokNVmnTMFMuUWMX+BC+h0/SQtbhsbssK5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