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淮河是我国的第三大河流,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它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在响水县云梯关入海,全长1100多公里。淮河两岸,有着广袤的肥沃土地,养育着亿万群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淮河流域人民对这条母亲河的美好赞颂。然而,也正是这条河流,数百年来水患严重,“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使淮河流域成为我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重灾区。历史学家翦伯赞研究指出:“中国有个俗语叫‘饿死不如做强盗’。江淮地区是中国的四大粮仓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粮仓的交汇处,史有‘江淮熟,天下足’之说,在这样广袤的地区,有那么多的人口,如果这些人民群众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的话,那这些人一定会要造反的,而且是人多势众,一旦造起反来,必然死心塌地,势不可挡。所以说,江淮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当朝政府的社会稳定。”

新中国成立初,年久失修的淮河再次遭受劫难,这是对人民政府的重大考验。1950年6月至7月,河南与安徽交界处连降暴雨,淮河三河尖、任王段及王截溜、正阳关以上右岸全部漫决,正阳街上水深数尺。7月20日,毛泽东阅华东防汛总指挥部关于安徽、河南两省水灾情况的报告后,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

8月1日,安徽省委在发给中央的特急电报中,进一步报告灾情说: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被淹田亩总计3100余万亩,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攀登树上失足坠水、在树上被毒蛇咬死,以及翻船而死的人数,统计有489人。毛泽东看完电报,心情沉重,落了眼泪。他当即批示给周恩来: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

8月25日至9月11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研究治淮的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华东、中南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以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等有关部门领导40多人参加,对淮河水情、治淮方针及1951年应办工程进行了反复研讨。其间,毛泽东在仔细审阅华东军政委员会转报中共苏北区党委对治淮意见的报告后,再次批示: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

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根据淮河多年泛滥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即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兼施,下游以泄为主。11月6日,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在靠近淮河的蚌埠成立,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山任第一任治淮委主任,下设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治淮指挥部。11月23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将治淮列为下年度首位工作。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第一个大工程的帷幕拉开了。

人民政府决心根治淮河的消息传到淮河两岸时,数千万群众热烈拥护中央的决定。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逃难在外的灾民也纷纷返回家乡,加入了治淮队伍。一时间,“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多达220万的民工,日夜奔走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他们吃的是粗粮淡茶,住的是简陋草棚,拿的是微薄报酬。可他们毫不计较,乐于奉献,许多人甚至为工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参加治淮工程的架子车工人邢玉普说:“我看到成千成万的农民兄弟日夜不停地劳动。他们挖的挖、装的装、抬的抬,就像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紧张、愉快地劳动着。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大事情。”

1951年四五月间,时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治淮工地视察,从伏牛山上颍河与洪河的源头,走到三江营淮河入江的尾闾,沿途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他深深感动。他在文章里写道:“我所看见的一切,真是满眼都是力量,满眼都是希望。我看见几十万名农民集中在一起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我看见几万张锹,几百架夯,在一个号令下,一齐操作;我看见几十万名农民分组开会,过着集体的民主的生活,并且已经学会熟练地驾驶推土机、平土机、挖泥机等机械化的工具;我看见许多民工,赤手空拳从家里来到工地,工程完成以后,剩余了食粮,学习了文化,满载着愉快的心情,散工回家;我看见上海123家工厂,1.2万名职工,为制造闸门、制造油压力机,四十几天日日夜夜的劳动,制造了过去所绝对不能制造的产品;我看见凭劳动人民的双手,平地修起蜿蜒千百公里的长堤和巨大雄伟的建筑,对着淮河的水流,傲然欢笑;我看见几十万名地方干部,做着团结、鼓舞、领导群众的工作。……这景象给我最大的感动,使我深刻体会到毛主席所领导的革命的意义。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是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人心的深处,因此人民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摇撼的伟大。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我们不仅能够治好淮河,更能够做好一切应该做好的事情。”

在国家经济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中央不仅从各地抽调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运了20多亿斤的建设物资,还派来了文工团和防疫队,大力支援治淮工作。周恩来始终关注工程进展,为此付出大量心血,说:“大禹治水,为中华民族取得了福利,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一定会比大禹创造出更大的功绩。……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打下万年根基,‘其功不在禹下’。”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题字。中央治淮视察团把印有这个题词的四面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员会和三个治淮指挥部,给治淮大军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参加上海市文艺界治淮工作队的评弹演员吴宗锡、蒋月泉等人,对三个多月的治淮劳动,对勤劳质朴的工人、农民,久久难以忘怀。于是,他们集体讨论、左弦整理,创作了一部新的评弹作品《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生动地描写1951年冬天安徽民工参加治淮的动人事迹,展现出热火朝天的蓬勃景象。主人公赵盖山屡次推迟婚期,带领民工在工地上奋战。在风雨大作、土坝决口的危急时刻,以身体堵住决口,保证了工地的安全。1952年4月,作品在上海沧州书场首演,引起轰动,连演300场左右,听众达30万人次,获得了极大成功。

到1951年7月下旬,治淮一期工程竣工,共完成了蓄洪、复堤、疏浚、沟洫等土方工程约1.95亿立方米。上游修建的石漫滩山谷水库,可以灌溉9万多亩耕地。中游修建了润河集蓄洪分水闸,和其他大小涵闸几十处。中下游各支流河道得到疏浚,大堤也得到培修和加固。第一期治淮工程的顺利完成,保证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丰收。满怀喜悦的农民,纷纷给毛泽东写信报告丰收情形。皖北寿县迎河区大店乡32个雇农在信中说:修了润河集分水闸,使我们这里二十多年不收的湖地都丰收了。夏天收了一季好麦子,现在我们又收了一万多斤高粱;不要半月还能收一万多斤稻子。现在,我们锅里有了面食,身上穿了新衣,买了一些农具,日子越过越好了。

1951年冬,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1952年7月,在毛泽东作出根治淮河批示的一周年的日子里,治淮二期工程结束。1954年,又一场特大洪水向淮河袭来。这些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大雨小灾,小雨免灾”的预期目标。

为展示美丽淮河和治淮业绩,中国邮政2010年10月14日发行《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四枚,分别展现“南湾水库”、“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和“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其中,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建,四十年后复工,经过五年建设,这座淮河中游迄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工程全长78公里,涉及安徽、河南两省,被誉为淮河上的“三峡工程”,为饱受水患之苦的四省八市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XwDTdXqXH2OgwMwqNpQZMehxNTkr9p+PUEtiYeYcnNAiQNVOSt8DVxdnHwDR+j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