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国卫生运动

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传染病大肆流行,寄生虫病分布广泛,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新生婴儿的死亡率竟高达20%。“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曾用这样的诗句,描写病魔肆虐的悲惨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卫生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改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1949年10月,为了及时总结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卫生防疫事业的丰富经验,中央军委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卫生工作总方针,提出“重点应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要面向农村、工矿,要依靠群众,要预防为主”。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正式成立,李德全担任部长。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卫生部认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首要大事是要制定正确的卫生工作方针,整顿各级卫生队伍,集中力量预防那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

1950年8月,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21人,列席代表161人,其中包括各地区、各军卫生部的负责人和中西医药界学者专家。毛泽东为这次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会上,代表们充分交流了过去卫生工作的经验。大家认为,中医在中国历史长,数量多,分布普遍,是保障中国人民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力量,必须长时期地加以扶持、保护,让他们学习科学理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同时,西医也必须注意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学习农村中医接近群众的作风,中西医一起在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下紧密团结尤为重要。卫生部副部长兼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贺诚在会上作总结报告。他提出了新中国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卫生工作者的立场问题,即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第二是卫生工作的业务方针与工作方法问题,即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第三是卫生工作力量的组织与使用问题,其中特别是新老卫生干部的团结和中西医的团结。会议代表一致同意贺诚的总结报告,并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确立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

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染病疫情,卫生部于1951年4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防疫专业会议,形成了鼠疫、霍乱、天花、白喉等19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并制定了“法定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以及若干防疫工作具体办法。这对推动全国卫生防疫、疾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52年1月,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发动大规模的细菌战,连续在朝鲜、我国东北和青岛等地投掷带有多种病原体的苍蝇、蚊虫、蜘蛛等昆虫,导致辽宁沈阳、鞍山、辽阳等地出现炭疽性脑膜炎和急性传染性脑炎等流行疾病。3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28次政务会议时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防疫运动,加强防疫宣传工作,注意搜集美国撒布细菌的各种罪证。会议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郭沫若、聂荣臻任副主任,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成立防疫委员会,发动群众反对美国的细菌战。随后,全国城乡迅速开展了一个以消灭病媒虫兽为主要内容的防疫卫生运动。由于这个运动是抗美援朝、保卫祖国的一项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就把这个运动定名为爱国卫生运动。

这场爱国卫生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阶层人民都积极参加到运动里来。从各大工厂到广大农村,从机关到学校,都普遍进行了清洁环境卫生的活动。清除垃圾和杂物,清理和修建下水道,改良和修建厕所,大量灭杀苍蝇、老鼠等传染病的媒介动物。在卫生部门的教育和管理下,各大城市的饮食、旅馆、浴池、理发等行业,安装了纱窗、纱门,食品上覆盖了防蝇纱布罩,店员穿上了白色工作服、戴上了口罩,卫生设备有了很大改进。不喝生水,不吃冷食,勤洗澡洗衣服,也逐渐成为人人皆知的卫生习惯,“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观念深入人心。

据不完全统计,运动开展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仅在山东省和北京、天津、重庆三市,参加环境卫生大扫除的人即达1400多万人。沈阳的南市区和铁西区,多年的“垃圾山”被改建成整洁美观的广场。

1952年春夏之交,全国各地的地方性疾病发病率,较上一年同期大为减少。当时,正在中国调查美国使用细菌武器的“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团”,也高度评价说:“今天在中国正在进行着一个伟大的运动,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卫生。这个运动是受五万万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的,这样规模的卫生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1952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人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爱国卫生运动成为经常性的工作,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1955年12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一个通知,给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工作提出了除“四害”和消灭疾病的任务。195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除四害》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老鼠、麻雀(后来改为臭虫,再后来又改为蟑螂)、苍蝇、蚊子。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把卫生运动切实领导起来。1989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这促使并加快爱国卫生运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一个创举。从打扫卫生、除“四害”,到共同创建卫生城市、卫生村镇,爱国卫生运动使我国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改善环境质量,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ACsZQbsiJzWIRGxGarIoPnLX4Hrn2TJxLtAl5XcVgR3x1lQpvRBdEdw+9wT9y3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