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这标志着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正式成立了。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
陕北公学成立后,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每隔几天就到陕北公学作一次报告,讲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问题。他还高度评价陕北公学的重要作用:“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1939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抗战形势的变化,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克服残酷的战争环境,坚持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造就了能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政治、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类干部逾万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2月1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随后三年时间里,华北联合大学根据解放战争的实际需要,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共培养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外语、新闻等方面的干部约2000人。
到1948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明朗。为迎接全国的胜利,特别是为即将到来的各项建设做准备,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大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干部。8月24日,华北大学正式成立,吴玉章任校长。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把办学重点放在政治训练班,招收学员1.5万余人,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9年年底,大部分学员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并抽调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张澜、林伯渠等亲临大会。刘少奇在讲话中指出:“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在中国历史上以前没有过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
为了实现学校的正规化管理,建校初期的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了一批苏联教育家和各学科的专家,逐步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到1952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
1953年,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任务:第一,为国家培养建设骨干;第二,为改造旧的和建设新的高等教育树立一个新型正规大学的典型。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首批六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了八年。邓小平复出后,积极呼吁和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的恢复。1977年9月,他明确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1978年3月,中共中央指定成仿吾、郭影秋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00多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