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起照镜子的时候,有的女孩子会发现眼袋变黑变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发现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深。
虽然这只是小瑕疵,可是每天看着它,也会产生一些小焦虑。为此,很多朋友常常通过手术或者遮盖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眼部的“衰老”。
在中医看来,眼部的问题是人体内在脏腑功能弱化的一个表现。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眼部怎么与五脏六腑联系上了?”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就像树根,外在的都是枝叶,如果枝叶出现反应,则与内在脏腑功能的盛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胃在腹腔,它延伸路径的一个重要分支,就在眼部的正下方。
小时候做眼保健操,我们都按揉过承泣穴、四白穴,其实这就是胃经的领地。如果胃气充盈,消化功能好,则说明气血运行畅通,而气血畅通了,就可以把局部的一些垃圾代谢走。
那么,通过疏通胃经的易堵塞穴位就可以来调理眼部。
(1)颊车穴
咬紧一侧牙关,在嘴角的外侧会有一块隆起的肌肉,把食指放在这块肌肉上,然后松开牙关,在此处进行点揉,这就是颊车穴。点揉时,用最小的半径旋转打圈,逐渐加力,会有明显痛感。
(2)髀关穴
双手握拳,用小指的掌指关节沿大腿的正中线进行敲击,垂直发力,力矩2~3厘米,敲击3~5遍后,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三指宽处会有一个强烈的痛点,而且局部肌肉僵紧,这就是髀关穴。
(3)丰隆穴
丰隆穴在小腿的中点,胫骨外侧两横指处。用大拇指的指间关节向这个位置垂直发力,敲击3~5遍后会特别疼,尤其是体内痰湿比较重的女孩子痛感更为强烈。
(4)内庭穴
内庭穴位于二脚趾和三脚趾之间的趾蹼缘上。用食指点按此处,以最小的半径旋转打圈,逐渐加力,痛感立现。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这些痛点消失之后,意味着胃经的气血畅通,胃的功能回归。
慢慢地,就可以把眼部的垃圾脂肪代谢走。
眼角区域,是小肠经的循行路线。中医认为,人体的小肠应该保持热度。为什么呢?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内摄入的食物,基本上是在小肠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
如何判断小肠是否有寒呢?
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早晨起床的时候,把手掌放在肚脐上面,大概1分钟时间,如果感觉到有一丝丝寒意冲到手掌上,这就说明小肠的温度是低的。而当小肠温度下降的时候,气血的运行能力就会下降,久而久之,局部皮肤就会出现松弛。这就像打足了气的皮球,弹力十足,按上去也没有褶儿;如果皮球气少了,轻轻一按,褶皱就显现出来了。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疏通小肠经的易堵塞穴位,来给小肠经排寒。
(1)天宗穴
天宗穴在肩胛骨(肩胛骨是一块三角形的骨头,轮廓清晰)的中心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点揉此穴时会有强烈痛感,并向四周发散。
(2)肩贞穴
上肢和躯体相连的位置叫腋后皱襞,肩贞穴就在腋后皱襞向上一横指宽处。有的朋友会发现这里有一个结节,尤其是颈椎不好的朋友,结节比较严重。
(3)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小指掌指关节后,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用另一手食指点揉,如果没有痛感,说明气血堵在上面。将天宗穴和肩贞穴管理好,后溪穴自会得气。
另外,在疏理后溪穴时,也可将小指掌指关节放在桌子边缘,以此来硌后溪穴,边硌边小幅度晃动,痛感会非常明显。
其实,最好的排小肠经寒的方法就是在天宗穴拔罐——准备一只真空抽气罐,把罐放在天宗穴上,抽气抽3下即可,留罐15分钟。初次拔罐的朋友,皮肤上可能会出现或红色,或黑色,或紫色的罐痕,不用在意,第二天继续拔。3~5天以后,有的朋友这个位置可能就起疱了,如果是小疱,不用管它;如果是大疱,挑破后涂一点碘附或紫药水,然后接着拔。这时可能会拔出一些血水,就是血和水的混合物。当拔出鲜血的时候,就不用再拔了,说明清理干净了,创口会自动结痂。当天宗穴位置的皮肤变得正常的时候,说明小肠经的气血旺盛起来,皮肤的弹性得到了恢复。
另外,需要注意,由于现代人常常摄入寒凉食物,使小肠饱受寒凉之苦,所以远离寒凉之物,是保养小肠的最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