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都不可能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因为从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规模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没有传统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中所强调的各种优势。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迅速崛起,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的企业数量和企业的跨国化程度甚至赶超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改变了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局,而且也对传统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相关学者开始对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加以修正和完善,或提出了新的且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以求更加全面地诠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这些理论为民族地区吸引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些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四种。
1981年,邓宁(J.H.Dunning) 对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在不同国家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从企业层次推广到国家层次,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理论(Development Stage Theory),尝试用主流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以证明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广泛适应性,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延伸与发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所拥有的OLI优势的强弱,而OLI优势的动态组合及其消长变化又决定了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地位。
邓宁按各国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出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个阶段国家的企业由于一般没有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外商直接投资输出。又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对FDI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十分有限。第三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但净外商直接投资仍为负值。第四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它们拥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外商直接投资呈正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之所以出现对外直接投资,缘于它们自身不断增长的所有权优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差异取决于各自拥有的不同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影响各国在投资发展阶段中所处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资源禀赋的结构、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内市场的大小、国家的经济制度、政府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OLI优势,以及不同国家引进外资的产业结构的不同,并最终决定了各国在某一特定时点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上所处的不同的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性,从宏观上构建了一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演进模型。实践表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的变化基本上符合这一趋势。但仅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单一指标来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来判断各国的优势状态和国际直接投资规模,难免会使结论与实践产生一定程度的背离,难以经得住实践的检验,也无法解释一些人均净对外直接投资低的国家不一定是人均收入低的国家的现象事实。
美国学者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Wells,1983) 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The Theory of Small-scale Technology)。威尔斯认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大缺陷是把竞争优势绝对化,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优势。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与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联系的。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
依据威尔斯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缘于小规模技术的比较优势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服务于细分市场需求的小规模生产技术。由于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些细分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获得竞争优势。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细分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正是开发了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了竞争优势。因为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二是具有低廉的企业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通常以物美价廉抢夺市场份额。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金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同时,由于对企业形象的重视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厂房建筑方面节约了大量支出。另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往往投入大量广告费用,追求名牌产品效应。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则采取低价营销战略,以物美价廉取胜。三是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拥有优势。这种民族纽带性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求而建立。通过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使用传统知名品牌,从而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并且能够在侨民散布的世界各地投资经营。
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表现为小规模制造、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接近市场。但本质上,Louis理论仍然遵循垄断优势原则,解释的是发展中国家对更不发达国家投资的现象。
英国学者拉奥(Lall,1983) 提出了技术本地化理论(The Theory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与威尔斯的分析视角类似,拉奥的技术本地化理论从技术变动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特有优势所在,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虽然表现为小规模、标准化和劳动力密集型的特点,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对成熟技术的改进而形成其特有的国际竞争优势。比如,通过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成熟技术进行地方化的应用与改进,集中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创新活动,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差异化产品。这些小规模生产技术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拉奥认为,促使和决定发展中国家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的四个条件是:第一,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环境上的差异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密切联系;第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只要这些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一定的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需要,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还在于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第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在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需求差别很大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会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拉奥的技术本地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而且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需要的企业技术创新。在拉奥看来,正是发展中国家对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的适应性改造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与威尔斯相比,拉奥更加强调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过程在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简单被动的模仿和复制活动,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创新,正是这种主动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尤为重要。
坎特威尔(Cantwell) 于1989年提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他从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动态演进过程,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化并且可预测,对外直接投资在地理上遵循从周边地区到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的顺序,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技术能力逐步积累和提高,投资领域从传统产业逐步扩展到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构造了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技术积累为基础,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与对外投资结构在相互促动中不断升级的动态过程,从而比较全面地诠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流动的变动过程,因而深受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好评。
除以上几种主要理论以外,还有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如规模经济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分散风险论、提高公司形象论、一体化国际投资理论、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