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投资方角度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述评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际生产力水平和国际分工程度的制约,国际直接投资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相应的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阐述也较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的重要形式。所以,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极为关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理论抽象与实证分析,形成了10多种不同的派别。如垄断优势理论、寡头均势论、生产要素优势论、行为理论、管理理论、战略与政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不完全理论、资本过剩理论、区位理论、内部化理论、综合主义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资金市场理论和国际生产理论等等。由于时间较短,很多理论尚需实践的验证,尚未形成一种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说,只是一些不同的流派。

一、市场不完全性理论

尽管也有些学者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但是在大多数著作中,并未将其视为独立的学派。然而,市场不完全性几乎是所有主要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起点。

1.市场不完全性理论的中心内容

(1)广义的市场。市场不完全性与市场完全性的概念一样,所涉及的不仅是消费品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信息、技术、劳动力、资金市场等。因此,市场的不完全性既可存在于最终商品市场,也可存在于生产要素市场。

(2)市场的完全与不完全性。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市场的完全性来理解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完全性可以定义如下:如果市场满足如后条件:价格和利率是商品和资源稀缺性的反映;客户能同等地接近并以同等的价格获得市场信息和商品;生产者能同等地享有市场机会,即能同等地接近和以同样的价格获得生产要素的信息与生产要素,那么市场就是完全的。如果上述条件之一不成立,市场就存在不完全性。当然,在实践中往往是针对具体的市场来考察其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的。

(3)企业如果处于完全性市场的条件下,是不具有任何市场力量的,也不会增加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有很多的公司生产同类产品,它们能平等地获得生产要素,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左右市场,不考虑其他公司的反应。因此在完全性市场条件下任何公司都不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在完全市场中的交易活动,并不会因公司的不同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

(4)形成市场不完全性的多种原因。第一,硬件设施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具体地看,硬件设施与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市场不完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覆盖面的大小和程度;信息欠及时;信息的不完全性;交通运输落后;仓储设施不足、落后,且分布不当;等等。如果信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未能完全突破地域广阔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市场活动的约束,就必然带来信息和商品的覆盖面窄小、覆盖程度低下的问题。这样也就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分割,或市场交易活动成本的提高。在经济较发达、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因硬件技术的原因造成的市场分割情况较少,市场效率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市场分割情况较为严重,市场效率较低。

第二,市场结构造成的不完全性。从市场结构看,除完全竞争之外的三种市场条件,即垄断性竞争、少数寡头垄断、独家垄断,都存在市场的不完全性。具体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商品的明显差异、特殊的市场技能和价格联盟、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特殊的管理技能、资本市场的便利、劳动力价格的差异等。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除独家垄断之外还可形成共谋行为来垄断市场。

第三,体制方面的原因。区域(若干国家)或国家的干预和政策都可能造成对市场的分割,形成市场不完全性。这些政策包括关税、税收、利率、汇率等。例如,欧盟于1992年年底形成统一市场,在有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市场内,商品、资本、人员自由流通,形成了对欧洲市场国家和非欧洲市场国家之间的市场分割。同样的道理,国家的政策如关税壁垒或其他贸易壁垒都会造成市场分割。

(5)市场不完全性与市场失效。市场不完全性的后果之一是市场分割而形成市场失效。其直接结果是妨碍交易活动的发生,或使其交易成本增加。例如,市场进入壁垒方面的不完全性和共谋行为,形成结构性市场失效。因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妨碍的典型例子包括,由于某些特殊的生产要素如知识、技术的流动,传播和定价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交易活动的困难。

市场不完全性的另一后果是市场发育不完善妨碍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或带来交易成本增加,这样就造成了市场失效。一般来说,消费品市场的发育是较为完善的,但因地区或国别而异。即使在发达国家中,资本货物与货币市场发育较为完善,但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特别是在知识的价格和交易上也存在不完全性。

2.评价

传统的厂商理论把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之上,而跨国公司的外商直接投资分析是建立在市场不完全性之上的。根据早期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研究的观点,市场不完全性与外商直接投资有着紧密的联系,直接投资的兴旺必定是存在着产品或要素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

早期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正确地指出了市场不完全性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从市场不完全性出发来探讨公司的优势。该理论有助于识别和发现哪些厂商愿意在国内或国外扩大其直接投资经营的产业。但是市场不完全性对于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可能就仅止于此。换句话说,市场不完全性本身并不足以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

关于FDI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的论点对于解释外商直接投资行为显得过于简单。但市场不完全性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的不完全性虽然制约了某些交易活动,但却同时可能诱发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只有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公司才可能取得优势、发挥优势,形成支配市场的力量。另外,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都是从市场不完全性为出发点的。

二、垄断优势理论

据认为,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第一个贡献是美国经济学者海默(S.H.Hymer)的研究,并发展成为一般文献中所说的垄断优势理论。第二个贡献是内部化概念在解释跨国公司的出现与扩张行为方面的系统化

海默发现,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实力差别甚大。或者说,某个企业可能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拥有某种优势,并可能引致某种或若干种广泛的国际经营活动。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为了同熟悉当地环境、市场和商业条件的大公司竞争,外国进入者势必具有某些可转移的优势。具有这种优势使外国投资者往往拥有垄断和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机会。海默的研究并未着重在具体的优势上,他们主要关心于阐明拥有优势的企业可能发现在国外盈利的机会,并努力去开发这种优势。后来的研究则着重在寻找外国投资者所具有的补偿优势上。这种优势能补偿因对当地市场环境缺乏了解和距离遥远所付出的代价。

1.跨国公司的优势

(1)技术优势。技术优势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技术、信息、知识、无形资产、诀窍等。在这些因素中,有关新产品、新工艺的信息和技术、诀窍最为重要。因为拥有这些优势的公司可以生产出显著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产品,甚至是全新的产品。公司就可获得支配的市场地位,如定价权,产品具有较长的领先时间,最高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同时公司可以采用申请技术专利权和保守秘密等方式来保护其技术发明,维护其对技术的垄断优势。技术方面的努力还可使公司生产出在功能上、形态上显著区别于原有产品的差异产品。这也可使公司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

(2)管理技能优势。近些年来,管理技能和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跨国经营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已成为这些跨国公司的特殊优势。美国物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在跨国公司经济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愈益成为次要的东西。货币也由于其具有跨国性而随处可得,因而也不再是一国在世界市场上带来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了。汇率也仅具有短期的重要性。而管理已作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出现,正是在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地位。”

对于许多跨国公司来说,市场销售技能也是其优势所在。在一些特殊行业,市场销售技能与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一些例子证明,市场销售技能、销售努力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战胜竞争对手。领先的技术与开发地位,未必能保证其主导的市场地位。实际上,市场营销技能不过是众多的管理技能中的一种,其他如财务、研究与开发、定价方面的管理技能和经验都有可能使跨国公司不断增强实力,取得优势的市场地位。许多日本公司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3)产业组织优势。一定程度的垄断是企业优势的另一来源。这往往与企业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关。随着研究与开发成本的日益升高,企业规模大小对于成功的发明、应用和商品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规模巨大的公司往往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能在一些行业体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这些都可能构成其较强大的优势。

有的著作特别强调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性这个特征,因为它是产生大企业市场力量的主要来源。

(4)资本优势。资本是企业优势的重要源泉。一方面,跨国公司本身具有较雄厚的实力,因而拥有相当数量的资本。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实力和已确立的信用地位使其比当地企业在当地资本市场上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或者优先得到资金;同样跨国公司也以比当地竞争对手(非跨国公司)更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5)规模优势。公司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性与外部规模经济性,也被认为是其优势的来源。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密切连接区域各类企业和机构,形成以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从而可以取得当地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

2.评价

(1)贡献。以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思路,从而将国际生产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区别开来,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以取得对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而不采取诸如技术贸易的国际化经营方式。该理论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体现了两点贡献:

第一,较好地解释了美国大规模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行为。因而,该理论也能较好地解释实力较强,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的公司的外商直接投资行为。这些公司在国内与同行公司相比并不一定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则相对较强,有助于获取市场支配力量和较高利润。

第二,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例如,后来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实际上源于海默的垄断优势概念。

(2)局限。第一,垄断优势理论着重在解释跨国公司的初始行为,而很少考虑其扩展,因而其适用范围就较为狭小。

第二,对海默及其追随者较多的另一批评是,认为其分析强调了结构性的市场失效和共谋行为,忽视了市场交易成本。

三、内部化理论

1.内部化理论的中心内容

内部化理论是有关公司在国内外进行扩展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科斯(R.H.Coase)在1937年提出的,但未引起注意。1976年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P.J.Buckley)、卡森(M.C.Casson)在所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 一著作中将这一原理用于研究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问题。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也对内部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内部化理论。其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内部化理论的核心。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不完全性和公司的性质。市场不完全性仍是分析的出发点。但是该理论中的市场不完全性是指由于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和某些商品的特殊性而导致公司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为此,企业通过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2)内部化的决策过程。提倡内部化理论的一些学者认为,过去有关跨国公司的一些著作缺少综合理论基础,特别是失之于考虑生产领域之外的许多活动。这些活动,如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筹供、建立管理机构等都是相互依赖的,并与中间产品有关。中间产品不只是实物形态的原材料、半成品,也包括体现在技术、专利权、人力资本中的各种知识。特别是由于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其定价困难,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不能保证公司盈利。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将会组织上述中间产品在其体系内转移。

(3)内部化的决定因素。内部化过程是否产生,最终取决于内部化的净收益是否能达到决策者对预期收益水平的要求。内部化因其将公司的优势增值而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内部化将付出代价,特别是实行跨国生产时,交通、通信、控制成本会直接增加,另外还涉及政治风险和歧视等付出的代价。净收益就是收益与代价之间的差额。从增量分析角度看,卡森曾证明不论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孰大孰小,只要内部化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内部化即可实施。

内部化是由下述四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

第一,行业的特点。这主要是指产品本身的特性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的,还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是否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外部市场结构如何;等等。

第二,地区特殊要素。这主要是考虑地理上的距离及社会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

第三,国家特殊要素。这主要是考虑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及金融方面的因素。

第四,公司特殊要素。这主要指专门管理知识的作用。

(4)内部化的利益源泉。从内部化的实质看,它不是指公司所拥有的优势本身,而是指将上述优势在公司内通过资源转换实现增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能将该优势与公司的其他资源结合,动员起来发挥其经济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还可有利于公司的控制和计划等其他利益。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提出,内部化交易相对于外部市场而言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增强控制和计划能力;差别定价的可能;避免双边垄断;减少不确定性;避免政府干预。

但是内部化是有代价的,在前面内部化的决定因素中我们已经指出了若干方面。

2.评价

(1)贡献。内部化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学者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转折。它开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所不同的研究思路,因而提供了另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为。垄断优势理论较少考虑跨国公司的扩展,而内部化理论则对公司的扩展行为提供了较好的解释,特别是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长与扩展。同时内部化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比出口和许可证贸易能更好地开发国外资源和市场。有的学者都将其视为跨国公司的综合理论或核心理论。

在内部化理论出现之前,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着重于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这些影响因素虽然也涉及投资主体的目标,但一般均不明确,这自然会影响到FDI理论的透彻性。

(2)局限。第一,内部化理论的出现,开始了有关对外直接投资过程的分析,讨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内部化的分析仅局限于较狭小的范围,它也忽视了投资主体冲动对投资过程的初始作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的冲动是首发性的。有了投资的需求,才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第二,解释公司的扩展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内部化可以较好地解释纵向一体化,但是规模经济性、范围的规模经济性却能更好地解释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内部化与规模经济性是不相一致的。

第三,较少考虑竞争力量的影响。内部化的决策过程是面向企业自身特点的,它未能考虑诸如市场结构、竞争强度等外部因素。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心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原先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弗农(R.G.Vernon) 将其用于分析FDI活动,并先后于1971年、1977年和1979年多次阐明和补充其理论。故将其称为FDI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产品创新、成熟、标准化阶段,以考虑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1)产品创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产品处于创新阶段的公司拥有对技术诀窍的垄断。其时,国内、国际市场均未开发,因而有巨大潜力。一方面,此时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低而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生产成本对区位的选择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另一方面,此时产品尚未定型,需要与消费者、市场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改进设计和工艺。再加上国内市场通信成本低等其他原因,生产一般集中在国内进行。

(2)产品成熟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成熟阶段的产品已经定型,成本下降,并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公司拥有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但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仿造和替代品的出现,商品价格的需求弹性逐渐增高,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这时公司将越来越多地考虑成本因素,力图降低成本,在价格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同时,公司也对国外市场越来越重视,这就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

(3)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其生产技术已经扩散,生产活动的规模已经固定,竞争压力更大,公司更加关心成本与价格,更重视寻求产品生产成本低的生产区位。这时跨国公司会将生产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评价

(1)贡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引入使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具备了动态的特性。它较好地解释了某一产品的境外生产最终是怎样替代该产品出口的。该理论与区位理论相结合,较好地解释了公司最初进入国外市场时的考虑因素,以及随后在国外市场进一步扩张时的考虑因素。

(2)局限。第一,以“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模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针对战后美国向西欧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提出的。他所研究的公司具有某种技术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是这种技术优势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而采取的保持其优势的防御性行为。但是实际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技术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已变得相当主动。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只是由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一些中小型公司也卷入了这一过程。

第二,决策面向公司内部因素。产品周期的特点是决策面向公司本身的因素。除区位因素外,该理论较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未能体现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现实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一定是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先向发达国家,再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过程,以及先通过出口占领国外市场,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持其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这种传统的海外扩张方式使许多竞争者有足够的时间造出仿制品、替代品,甚至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更好的产品来占领技术领先者尚未占领的市场。一些采用全球战略的公司,可能一开始就根据不同的东道国市场设计出适应当地需要的产品。可见,由于商品市场日益完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为了抢先占领市场不可能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

第三,假定公司生产单一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是针对公司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进行研究,它实质上假定了公司只生产一种独立的产品。因而该产品的境外生产终将替代产品的出口。但是现实中的跨国公司都生产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之间往往有很大的相关性。这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解释稍大范围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时就会存在问题。

第四,不同产品类别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弗农所引入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对于制造业来说是适合的。但是对于一些非制造业,如原材料采掘业就不适合。因为原材料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因此,该理论在解释这些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就存在困难。

五、跨国公司的区位理论

大部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策的文献,是在产业组织理论或者金融学基础上就企业层面的FDI区位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1.跨国公司理论的中心内容

公司拥有优势并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优于出口,同样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A国而不发生在B国。因此引入了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引入不仅在于其自身涉及跨国公司相关成本,而且也在一定范围反映了跨国公司扩展的动因。区位因素对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能力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原材料的筹供。为保证原材料的供应,有可能导致跨国公司活动的纵向一体化,因而造成向拥有该种原材料的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2)劳动力成本。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各国工资水平的巨大差别。在技术已经标准化时,跨国公司可以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国家,从而导致在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3)市场规模、结构与特点。对外直接投资所在行业的东道国市场状况将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有关的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市场成长阶段与成长速度,当地市场的竞争强度等。例如,市场规模涉及生产、购销活动的规模,只有当其达到一定规模时才具有经济性。

(4)贸易壁垒。当对东道国出口存在各种贸易壁垒时,对外直接投资便成了出口的替代方式。许多国家采取这种手段来打破贸易壁垒。经验研究表明,当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强化时,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东道国以设置贸易壁垒为手段,吸引FDI。

(5)政府政策。东道国政府有关FDI的政策、法规往往是吸引外资,也可能是阻碍外资进入的因素。例如,有关的税收政策,对外资的管制程度,对外汇汇率的控制等均属此列。

上述五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存在区位优势而对潜在的外国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区位优势指的是某一国家能为在其境内从事增值活动的公司提供的便利条件。这一有利条件可能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所决定的,也可能是由当地政府政策、法规所确定的。但是,无论属于何种情形,一般来说这些条件对于所试图进入该地区的公司都是等同的。

2.评价

(1)贡献。区位选择本身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问题。它与行业选择并列构成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所首先需要考虑的方向。区位因素因直接影响未来跨国公司活动的成本而有助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寻求优势的跨国公司,某些地区富于吸引力的有利条件往往会激发投资主体的投资冲动。区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公司愿意到国外生产使用其无形资产优势而不在国内生产和出口。因此,区位因素的引入扩大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对投资活动的解释能力。

区位因素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另一贡献在于能同其他理论组合而解释更复杂的外商直接投资活动。例如,弗农在1974年补充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时,就强调了区位因素与产业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理论的影响。

(2)局限。严格地讲,区位因素理论是不完备的。因此在许多著作中并未赋予其与其他理论同等的地位。区位理论实际上只涉及投资目标国环境因素的某些方面,而对其他诸如企业本身的因素、投资动机等较少论及。区位理论的另一重要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解释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随时间而变的关系。因为区位因素是大体稳定的,但是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却在变动。因此,区位理论不具备动态的特点。此外,区位理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产品比另一些产品更可能在国外生产。这样必然会影响到理论的完备性。

六、寡头垄断竞争反应理论

1.寡头垄断竞争反应理论的中心内容

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 1973年在对187家美国大公司研究后,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提出了新的解释。他发现战后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行业中的少数几家垄断寡头首先进行的。因此,尼克博克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并不能全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还必须将其放到竞争的环境中来研究。尼克博克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寡头垄断竞争反应和行业结构有密切关系,而且卖方集中程度越高,追随“先导者”进入某一市场的状况越明显。这样就造成了对某一市场的对外直接投资大都在同一时期发生,即所谓投资的成批性。但是如果行业的集中程度过高,寡头之间这种相互效仿反而会造成相互的损失。在这种情形下,垄断寡头之间可能从竞争走向合作,达成某种谅解来划分世界市场 。因此,该理论的实质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威胁交换论”。

尼克博克的研究还发现,行业盈利率和东道国市场容量和潜力大小也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密切关系。尼克博克认为,利润率高的行业的公司才有可能拥有迅速对投资做出反应的资力。同时对国外市场容量大小和所处阶段直接关系到垄断寡头能否取得高额利润。

2.评价

(1)贡献。寡头垄断竞争反应论较好地解释了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尼克博克理论的另一贡献在于,提出了另一种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思路,即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放到竞争的环境中去研究,从而对于研究当代的跨国公司行为有着重要价值。具体而言,该理论解释了防御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从而弥补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仅强调进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不足。

(2)局限。尼克博克的理论是以战后一段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这在当时无疑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对于解释后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就明显的不适应。另外,该理论对于解释跨国公司的防御性投资行为较为适合,但无力解释跨国公司主动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寡头垄断竞争反应论都有较大局限性。

七、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中心内容

日本学者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 一书中,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为研究对象,并在对美、日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1)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小岛清认为通常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自然资源。小岛清是从投资国的角度讨论其投资动机的,认为其目的是增加投资国失去相对比较优势或国内不可能生产的商品的进口,并促进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纵向专门化。但是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与销售往往为大型跨国公司所支配,资源拥有国则获利甚微。

第二,低成本劳动力。小岛清认为这类投资是属于贸易导向型的。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资本而言不断提高,并且随着更多的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引入,发达国家往往就把传统的劳动密集行业转移到低劳动成本的国家生产。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相一致,这类外国投资可以促进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并可使劳动力缺乏与劳动力富余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这类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已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将密集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产品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低工资国家生产。小岛清认为这种劳动力导向型投资的目的在于建立出口基地而不是进口替代。

第三,寻求市场。小岛清将寻求市场型投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东道国贸易壁垒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属于贸易导向型投资。东道国对最终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会促使生产该最终产品所必需的零部件、中间产品、机器、设备和技术的出口,来替代其最终产品的出口。这种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符合东道国促进进口替代活动的目的,并不一定要到国际市场竞争,但是由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造成了某些资源的浪费。另一类寻求市场的投资是寡头垄断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类直接投资在近几十年来美国新兴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属于反贸易导向投资。

第四,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一类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大型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来实施的。它是否属于反贸易导向的性质取决于其投资是否具有寡头垄断的特点。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小岛清分别研究了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关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有如下观点:

(1)对外直接投资把资本、管理技能和技术知识同时向东道国转移,因而是某种经济转换和发展的有效动因。日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大量增加并受到欢迎,将促进其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和加工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将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从日本转移到这些国家。

(2)日本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这些初级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生铁、煤、铜等其他金属材料及木材等。这种开发对于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帮助和益处甚微,因为商品以原材料形式出口,而不必进行就业培训。

(3)日本在制造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重要的并可达到互惠的效果。这是因为总可以选择适合的制造行业,日本这些行业正在丧失其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开始拥有该优势。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导向型的,它是对日本比较优势地位的补充。

(4)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有很大比重。日本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中小企业进行的,并且其规模也比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要小得多,所转移的技术也适合东道国当地情况。此外,投资形式也多为合资而不是独资的子公司。

3.评价

(1)贡献。小岛清教授的理论从国际分工和比较成本原理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注重从投资国而不是从公司出发讨论投资动机,因而其理论分析与结论和垄断优势论有明显不同。此外,小岛清教授比较了战后一段时期美、日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不同特点,较好地解释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局限。第一,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公司为主体。小岛清的分析主要从宏观着眼,讨论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时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公司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司动机是一致的,并且也就是投资国的动机。从后面的分析中,包括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实证分析可知,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第二,单向的国际分工。小岛清认为劳动力导向型的投资可以促进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这的确是事实。但是这种调整过程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从自身考虑出发进行的,作为投资对象国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所谓国际分工是一种不明确的概念。问题在于谁是国际分工这一工作的承担者,哪些方面是国际分工的参与者。参与者与承担者的关系如何,是否有的参与者因其地位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国际分工的承担者。

第三,关于寻求市场。就寻求市场而言,小岛清的动机理论并不能解释当时发生的以日本中小企业,而不是以大企业为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一些分析证明,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中小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竞争而转向海外生产。这实际上是以寻求生存机会为目的的对市场的寻求。日本在战后奉行“贸易立国”方针,其产品结构与贸易结构无不反映这一特点。因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必然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资源开发工业或劳动密集工业,即属于资源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直接投资,而且日本大企业由于采取零部件加工系列化体制,较易消化日元升值、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的影响,故日本大企业在战后一段时期内海外直接投资较少,因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以中小企业为众多参与者的特点。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北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且以进口替代型投资为主,同时日本企业跨国化经营也迅速展开。

八、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1.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中心内容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于80年代完善的。邓宁的理论适应国际生产格局变化的需要,吸收和综合过去有关FDI的理论,形成了解释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理论框架。该理论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三种形式,即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做出解释。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首先明确了有关美国公司国际性经营活动的三种优势,即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市场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即OLI优势。邓宁所指的企业优势亦称竞争优势,是指该企业对应于主要竞争者所特有的,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属于企业特有的无形资产,如公司特有的专利技术、商标等。第二种是互补资产的联合所有权优势,如创造新技术的能力。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出售,后者则不可能出售。邓宁在1988年认为内部化优势来自于协调使用互补资产取得交易活动的利益,并通过一个共同的网络来控制这些位于不同国家的资产。这种只能通过公司内部协作而不是通过市场协作所得到的利益是存在交易市场弊病的结果。

邓宁利用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解释说明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之间的选择依据。该理论可以表述如下:第一种情况,若公司拥有技术优势但无力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时,将选择技术转让方式;第二种情况,如公司拥有技术优势,并具有内部化能力,则可选择国内生产后出口;第三种情况,如国外区位优势有吸引力,则可能选择对外直接投资。邓宁的理论也同样存在有关跨国公司是否一定拥有优势的看法问题。他在1981年、1988年先后指出在这两种情形下,寻求比其现有市场有更大扩展的公司,必然较其在那个市场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有着某种优势,称之为所有权优势。邓宁的这一假定对其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发点。

2.评价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仍存在一些未能解释的问题。首先,三要素的关系及其随时间变动并不明确,因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分类方式而不具有动态的特点。其次,企业优势的独立存在是有问题的,并在逻辑上是多余的,因为内部化解释了为什么公司在缺少这种优势时仍会存在。对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另一批评是,其理论旨在从微观上对跨国公司的行为进行分析,这是不充分和不全面的。 d4tw1mQtKrnNHcXyQsBfOOz82h0TVBXiY2fbcmN/YiEhoFpnL62Cg+IqVx+fz2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