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课题梳理了国内外E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课题系统梳理了E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提出了E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课题研究在对E国际贸易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发展E国际贸易已具备坚实的信息技术设施应用基础、经济变革基础、社会变革基础和现实发展基础。从世界经济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成和扩展,使信息和网络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E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上世纪40年代信息理论萌芽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加速深入人类生产生活中,加速物化为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前信息基础设施进入了全球互联网功能应用集中大开发阶段,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地球上所有人的交流沟通基础工具,推动人类社会经济以这个公共基础信息设施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也成为互联网即时升级换代最快的市场之一。未来全球现有信息技术平台将面临升级,全球信息技术应用将呈现移动化态势,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使国际贸易主体对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加强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成为E国际贸易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平台载体或设施之一。E国际贸易的主体行为也将呈现信息化、网络化、可追溯和越来越可预测,并呈现去中心化、去行政化和去机构化的典型特征。另外,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还将对E国际贸易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产生深远影响,为创造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支撑下的贸易生态圈,下一代贸易形态、下一代贸易模式、下一代贸易治理结构和体系都将随之发生颠覆性革命。

(二)课题深入分析了我国E国际贸易发展的先发优势,认为这是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向更大成功的突破口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网民渗透率、跨境支付、物流等服务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已经具备了发展E国际贸易的先发优势。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境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惊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二是跨境零售将呈现跨越式增长。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和中国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优质、长尾、个性化商品的刚性需求突出,跨境电商零售潜力巨大。三是出现了一大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并推动平台型企业功能向基于互联网的全球供应链综合平台转变。

(三)课题对一些国家关于发展E国际贸易的战略和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系统梳理

课题归纳总结了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在E国际贸易方面的政策实践。为寻求国际贸易方式转型与创新,世界主要大国也纷纷将新经济、新贸易业态视为新增长动力引擎,制定相关的战略、政策和措施促进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在内的E国际贸易的发展。

作为传统上习惯以创新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的国家,美国政府电子商务政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1993年美国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计划,并取消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活动的限制。此后美国又提出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纲领。1996年底,克林顿总统倡导成立跨部门的电子商务管理协调机构: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负责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实施。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是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框架和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发展的5项原则和9项政策建议,反映了产业部门、消费群及网络界的广泛意见与要求,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每年报告执行情况,提出政策调整与更新战略建议,并促进相关政策及战略的实施。在税收方面,美国一直坚持税收公平、中性的原则,给予电商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1996年美国出台了电子商务国内交易零税收和国际交易零关税政策,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互联网免税法案》,规定三年内禁止对电商课征新税、多重课税或税收歧视,2001年国会决议延长了该法案的时间。直到2004年,美国各州才开始对电子商务实行部分征税政策。2013年美国通过了关于征收电商销售税的法案——《市场公平法案》,仍然沿用对无形商品网络交易免征关税的制度。

欧盟将电子商务视为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主导世界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把电子商务的发展看作是欧洲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1997年,欧盟开始从战略的角度来制定和规划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框架,以指导欧洲地区15个成员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后欧盟先后颁布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电子欧洲》和《电子商务指令》,为欧盟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同时,为更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破解发展中出现的诸如金融服务、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权、网络犯罪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瓶颈,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包括《数字签名框架指南》《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指令》《网络犯罪公约》《远程合同中消费者保护指令》等在内的指令和立法。

全球经贸框架中E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也在推进之中,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子传输免征关税上,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纷纷提交电子商务提案,主要发达国家更是试图主导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主导新一轮国际规则制定。据统计,在WTO公布的涉及电子商务的40多个区域协定中,32个协定将电子商务单独设章,其中美国主导13个,欧盟主导7个,其他协定也基本已与美欧签署协定后的国家或地区签署。此外,美欧等发达国家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等新一代贸易协定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有关的高标准国际规则。

中国在以电子商务、E国际贸易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中国商务部推动了《GMS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框架文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简称GMS),提出了框架性的合作原则。2016年3月,阿里正式提出eWTP,旨在促进公私对话,推动建立相关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营造切实有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经济。但总体来看,国内有关E国际贸易体系和制度建设依然明显滞后,《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电子合同、电子商务税收、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和完善国内有关E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框架体系建设,全面加强E国际贸易等议题的谈判或磋商,发挥我国在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引导作用。

(四)本课题在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动E国际贸易发展的战略价值

课题研究认为,以E国际贸易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框架和规则体系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加快推动E国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 一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加快推进新型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扩大全球贸易、改善了资本利用配置效率,适应新技术变革的E国际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应运而生,并通过无国界的生产消费互联、无国界的个性化定制和无国界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 二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我国实现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传统静态不变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下降,信息等动态可变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上升,E国际贸易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发展机遇,重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贸易链中的地位,推动我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趋势,推动中国逐步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三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塑造面向下一代贸易先发优势的迫切需要。E国际贸易是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技术、新需求、新模式的协同推动的结果,克服了因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过度依赖,为新型全球化发展集聚新的力量和新的发展势能,适应了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更高要求。E国际贸易推动重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和数字链,使“世界商店”成为可能,大量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崛起,打破了以往发达国家对全球产业和流通格局的资源垄断。 四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引领全球贸易走出低谷的新引擎。从未来重振全球贸易发展看,要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甚至衰退的根本在于创新下一代贸易方式,通过改变贸易形态大幅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力、提高资本和技术的配置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效率与合作水平,扩大创新基础设施投资。因此,代表下一代贸易方式的E国际贸易将有助于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为全球开辟了新的增长道路,成为创新和引领全球新一轮贸易增长繁荣的新引擎。 五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构建新型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及主导权的战略选择。目前国际贸易规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在实体货物和面对面服务交付的国际贸易环境而制定的,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规则框架尚处于空白,不适应当前贸易发展新趋势的新要求。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成为位居美国、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跨境网购目的国,并已形成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E国际贸易的先发优势,率先制定适应新型贸易方式发展要求的贸易规则体系和贸易治理体系,是新时期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并将有望逐步推动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统一、透明、公平的E国际贸易规则新框架。 六是 发展E国际贸易是增进全球消费互联及其消费者福利的必然选择。全球万物互联互通缩短了时空距离,增强生产、交换、消费关系的依存度,突破了国家、地区及领域的界限和阻碍,依托无国界的消费者互动交流、无国界的个性化定制和无国界数据资源共享等推动消费全球化,推动全球从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全球生产服务体系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服务体系转变,消费者选择大大增加,消费者福利得以提升。

(五)课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E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和将发生的重大变革

课题研究认为,E国际贸易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互联网革命与国际贸易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比较,其发展具有鲜明的趋势特征: 一是 网络化和平台化。E国际贸易依托网络和平台,衍生出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物流平台、征信平台等各种平台基础设施,形成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 二是 信息化与无纸化并存。E国际贸易下,交易主体依托信息化实现无纸化操作和交易,信息成为一种独特资源进入流通并成为流通中最大的变量,成为国际贸易的先导性力量。 三是 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并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无形商品与服务进入流通与贸易领域,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共同进入全球化大流通,出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融合发展。 四是 即时性和快速演进性并存。E国际贸易下,E国际贸易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输,一些商品的交易,下单、付款、交货、结算更是可以通过网络瞬间完成,使得国际贸易呈现出即时性与快速演进性并存的特点。 五是 去中心化与民主消费交织。在E国际贸易下,消费者可以依托平台实现全球自由自主消费,突破了传统地理疆域和行政阻隔,呈现出去行政化、去中心化的典型特点。 六是 碎片化与集成化并存。E国际贸易使单个企业之间或者是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为可能,同时,平台汇集了全球的消费者、供应商、生产者和制造商,产生了若干消费者形成市场集成,若干制造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市场集成,呈现出集成化的特征。 七是 消费的个性化与趋同化并存。E国际贸易下,网络贸易的即时性特征使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的回馈信息能很快反馈给平台乃至供应商,消费者个性得以体现。同时,个性化需求通过正反馈集聚效应形成了趋同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需求偏好,产生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呈现消费个性化与趋同化并存的特征。 八是 多边化与全球化并存。E国际贸易下,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依托平台可以将贸易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向多边演进和拓展,并呈现网状的多边化结构,并实现了全球互联,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市场。 tFwQB4SR09bdBgZDefuomP20apuZ0BuWu9AO/CReIrguCpi096/qHEGQWgVFj6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