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涉世未深时,父亲总是告诫我:“遇事不要那么冲动,有话好好说。”只是彼时的我年轻气盛,根本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里,总是一副急性子。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慢慢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倘若我能早些醒悟过来,生活中的许多憾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现在想想,年轻时候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了,那时我们身上的担子不重,又有着无限的精力,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即便付出很多代价,走了很多弯路,也不必担忧。然而人总是要成长的。
我曾认为中国人不善于谈判,而西方人则建立了系统的谈判理论知识。等我真正走入社会后,才明白这种想法是多么可笑。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人是最会谈判的族群。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将谈判的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使用“连横”策略,逐步吞并其余国家。而其余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采取了“合纵”策略,虽然最终没有改变被统一的命运,但是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的十五年间,秦军前进的步伐被拦下了。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华大地在“连横”与“合纵”之间来回切换,战马嘶鸣的背后是七国谈判的较量。
在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影响下,中国人的谈判风格被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主要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重视。中国人注重个人道德,讲究尊老爱幼,尽量避免直接冲突,就算有了争执,也要给人留面子。这些都建立在一个核心观念——秩序上。假如脱离了一个有秩序的大集体、大环境,一切商业活动就都失去了保障,人们将会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得不偿失的。
西方人的谈判,总是将眼光放在具体的事物上,而中国人的谈判,看重的是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到底,谈判是双方在心理上的较量,口服而心不服,即便签订了协议,也难以长久地维持下去。
有人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当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时,中西方的谈判也变得日益频繁。西方人经常抱怨与中国人的谈判难以沟通,甚至一度导致谈判破裂。当西方人首次和中国人谈判时,他们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他们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谈判对手保持同样的谈判习惯。究其根源,他们从未深入理解东方独特的价值观,因此他们不了解“中国式谈判”的风格,因为忽略一个极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左右谈判的成败。
和比尔·盖茨、索罗斯、马云等成功人士相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最欠缺的是“格局”二字,而格局又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为了应对日益频繁的商业谈判,我们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不仅要掌握谈判的技巧,还要从心理学层面了解谈判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博弈战略。
谈判无处不在。做销售工作亦如此。希望做销售的朋友们翻阅本书之后,能够有所收获,使谈判水平得到提升。果真如此,便是我最大的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