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透过说话方式听懂客户的真实情感

在谈判开始前我们免不了寒暄几句,通过闲谈引入正题。所以,交谈在谈判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邀请谈判对手吃饭,在饭桌上相谈甚欢,这有助于缓和谈判时的紧张气氛。国人深谙此道,并称之为“招待的奇效”。即便是涉外商务谈判,在饭桌上拉近距离,借此缓和对立局面的策略也是屡见不鲜。

——日本高等学府谈判学权威 田村次朗

听懂客户说话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节奏,有的人说话语速快,有的人说话慢吞吞,这是性格不同的体现。

公元9至10世纪,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这时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他叫冯道,曾经为十位皇帝效力,而且一直官运亨通。在很多人看来,冯道这种“墙头草”的行为是可耻的,甚至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世界上最没有节操的奸臣”,因为他不能从一而终,没有忠君的思想。但是冯道并不是昏庸无能的,相反他很有能力,还提携了一大批能力很强的官员。

冯道很有特点,他说话做事都慢吞吞的。当时他有一个同僚,叫和凝。偏偏和凝是个急性子,所以两个人经常闹矛盾。有一天,冯道买了一双新鞋,被和凝看到了,和凝很喜欢,也买了一双。路上相遇时,和凝问冯道:“先生买这双鞋花了多少钱?”冯道慢慢地举起右脚说:“这只900。”和凝立即回头对着手下人大发脾气:“你怎么告诉我花1800?”这时,冯道又慢慢地抬起左脚说:“这只也是900。”和凝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误解了手下人。

一个充满自信且性子急躁的人,说话的节奏往往会很快,噼里啪啦一通说完,就像放鞭炮一样,还特别喜欢用肯定的语气。如果他缺乏自信,或者性格软弱,讲话的时候就会慢吞吞的,甚至声音里还充满犹豫。

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一对应

谈判的本质是沟通,善于谈判的人总是能够从客户的寥寥数语中找出对方的语言习惯,进而对客户的心理进行分析,判断出客户当时的真情实感,以及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如果我们对人们的说话方式进行仔细的研究,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有的人说话时喜欢使用书面语,显得非常正式;有的人却对口语情有独钟,语言非常平实;还有的人对网络用语爱不释手,喜欢使用网络上的各种“梗”;等等。

人们说话时表现出的这种差别,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长时间的生活习惯,使人们养成了独特的思维习惯,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说话方式,推断出他的思维模式,再由思维模式推断出他的行为方式。有一句老话叫“三句话不离本行”,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不会脱离他的生活经验,因此从一个人谈话的话题来透视这个人的行为,往往八九不离十。

有些人非常喜欢谈论别人的私事,就算在谈判桌上,也要拿出来再说一遍,往往让谈判对手尴尬不已。这类人大多有着强烈的支配欲,他们更看重实际利益,很少主动退让。跟这类人谈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他们可能会不断地扯开话题,目的就是耗费你的精力和耐心。

有些人特别喜欢说“我”,还没说上几句话,就急不可耐地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这类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自己,有自我陶醉的倾向,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把自己当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做人、做事都比较任性,但是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有些人特别喜欢发牢骚,在谈判桌上,他们向销售人员诉说自己的不易,流露出压抑的心理,希望能够博取销售人员的同情。销售人员一般希望快速敲定生意,因此往往无法拒绝这类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要求。爱抱怨的人,通常脾气不太好,如果销售人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很有可能会心生怨恨。因为他们想的是“我都这么可怜了,你还不愿意帮我吗?”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天生就该让着谁。

有些人特别喜欢说客套话,即便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也要不停地表示客气和感谢,这实际上是一种心存戒心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确实应该对销售人员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但是过多的客套话显得过度谦虚,这是毫无必要的。谈判还是应该以坦诚为重,过度的谦恭和过度的不客气都是不好的。 L17mWZ+cG6//66cWpJJ5pBk27t8Nh3R8Um76YA8/uzLL/Ti9X5s5ECU8M3LuwW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