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囚徒困境:谈判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鲜花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 戴尔·卡耐基

距离不会产生美,只会产生防备心理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博弈场景,叫作“囚徒困境”。在这种场景下,谈判双方陷入僵持,谈判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警察抓了两个罪犯,但是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警察把他们分别关在两个审讯室,希望从中找到突破口。如果两个人都不肯认罪,并且警察始终找不到有力证据的话,就只能用轻微的罪名起诉他们,判刑只有1年。但是警察说,如果他们两个都坦白认罪,可能只需要坐8年牢;如果有一个人认罪,并且把另一个人也供出来,警察可以让他将功抵过,会向法官申请无罪释放,而那个不肯说话的人会被判10年。

从表面上看,两名罪犯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坚决不认罪,这样两个人只需要坐1年牢就可以出来了。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更大的概率是两个人争着出卖对方,最终两败俱伤。因为他们不知道警察到底能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可能要在监狱里待上8~10年了,也不确定一起犯罪的那个人会不会出卖自己。警察有时甚至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守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两个人做心理斗争就可以了。

在销售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囚徒困境”。比如,客户对你的产品很满意,谈了一会儿之后,聊到了价格。你把预先定好的报价说给客户听,客户大吃一惊:“这么贵吗?”你说:“是的,我们的产品选用了××材料,用了××工艺,价格是很合理的。你可以去市场上看一看,假如找到比这更好、更便宜的,我免费送你一件。”但是客户显然不相信你,他只是觉得这个价位太高了。如果两个人都不肯让步的话,销售就会陷入僵局,谁也不相信谁。假如你说“如果你真心喜欢的话,我可以给你打个折”,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客户看你主动降价,心里非常高兴,你以为他要下订单了,然而他心里想的却是:“肯定还有降价的空间。”因此再次还价。你已经主动降价了一次,利润已经减少,再让你降价,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于是销售再次陷入僵局。

发现了吗?让销售陷入僵局的,恰恰是那份距离感,你觉得客户过于贪婪,客户却认为你狮子大开口。买卖双方互不信任,最终使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囚徒困境”的根源,在于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因为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这时候要记住一点:大多数人都是有同理心的,让客户知道你的难处,你定价的理由,他们的态度就会好转。

互助共赢,从战略上解决囚徒困境

要想通过谈判扩大销售业绩,就要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客户的心理防备。销售要清楚地掌握客户的需求。比如,服装销售看到客户以后,要在谈话的过程中摸清楚这样几方面的信息:客户的性格是开朗还是阴郁;由性格出发,推测客户可能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通过客户的皮肤、发型、衣服等,推测客户的购买力,然后推荐相应的产品给他们。此外,还要知道客户对哪方面存在担忧,推测他们可能采取何种谈判方式。

如何才能判断出对方可能采取的策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对方的性格

在开口之前,销售人员就应该在脑海里对客户做出评价。比如,这个客户神情严肃,可能不太好说话,然后迅速制定一个“脚本”,告诉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说话,要注意避免哪些禁忌等。这种判断的基础来源于对客户和局势的细致分析,以及对双方利益的整体把握。

2.分析对方的说话风格

一般而言,一个人只要开口说话,就肯定会将性格中的某些特征显露出来。所以在谈判开局时,销售人员就可以对客户的言谈举止进行分析,判断对方谈判策略的切入点。

3.分析对方的谈判习惯

当销售人员和客户正式开始谈判时,销售人员要对客户的谈判习惯进行分析。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长时间养成的,这是他的处事风格。他在某次谈判中表现出了这样的习惯,下一次还会表现出同样的习惯。如果能够了解到对方的谈判习惯,就可以加以利用。 jxDRJUnGlFERK8z4wmzB2dIOm9Ieuq5ipfVj2HYMG7vTivSh9e8NXMBIU7H3It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