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题大庾岭 北驿

阳月 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 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翻译

十月份开始南飞的大雁,据说到此岭后便不再南飞,来年春天便开始飞回。可我被贬谪的路程尚很遥远,更不知何年何月才是归期。潮水初落,江面静悄悄;瘴气弥漫,山林雾气凄迷。明日登上山岭回头眺望家乡的时候,恐怕就能看到岭头的早梅。

【注释】

①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境。岭上多梅,又称梅岭。

②阳月:农历十月。

③至此回:古时传说,雁南飞至大庾岭即折回。

④瘴:瘴气,南方深山密林中的郁蒸之气。

⑤望乡处:指岭上高处,即下句的“陇头”。

⑥陇头梅:即岭头梅。大庾岭气候早暖,梅花早开。所谓“十月先开岭上梅”。

品读

本诗是宋之问被流放途中所写。从诗题和意境看,可以推测是作者在登大庾岭前一天所写。“江静”二句为眼前实景,“北驿”又是在大庾岭之北无疑。那么,作者所住的便是当时虔州大庾县(今江西大余)的驿站。此驿站正在章水(今名贡水)之滨,出此向西南不远便是大庾岭。在古人观念中,大庾岭是中原与岭南的分界线,过大庾岭便意味着离开文明走向蛮荒,故宋之问才如此感伤。

前四句用比兴手法表达被谪往荒远地区的无限感伤。前两句见景生情,看到南飞的群雁便生出许多感慨。虽然都在奔波征途有些相似,但这些雁到岭则不再南飞,而且可以按时回去。而自己则要越岭南下,走向更陌生荒凉的地方。宋之问此次被流放的地方是钦州(今广西钦州以南),因接近海边,而且没有明确的期限,故他才以雁为比,感到人不如雁,不仅贬途遥远,而且归回无期。“江静”两句以眼前实景烘托愁绪。江水尚有平静之时,自己起伏的思潮何时方能安宁?迷蒙的瘴气又如同郁结在心中的隐忧难以排遣。最后两句以预想登岭望乡的情景作结,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推向巅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4wUzERg1Mhu4hE/SJ+i/pj0CFzU5mdCnWD1K2gCfJPtyaMr74PXEUqVmVgk2F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