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分离性漫游症

不要问她从哪里来,姓甚名谁,因为这个问题她也回答不上来。来到此间是冥冥之中的召唤,是信马由缰的肆意,还是经年累月的预谋?没有人能告诉她,她自己也不想知道。当生命突然在某个清晨被抹去了记忆,没有人能预测是好还是歹。此刻的她好比站在了悬崖边,回头是虚空,也许前行才有一线生机。所以,无 须好奇她的到来。历来漂泊者的命运宛如雨后山花,凋零得理所应当,无人痛惜。不如就当这是一场梦,如果美好,就让她晚点醒来。

案例回放:古镇的不速之客

这是南方的一个古镇。青山绿水间,氤氲着一股天上人间的仙气。古镇始建于南宋,并不大,仅有一条主街,全长700米。地面是古老的青石板,路两边有清代建筑、民国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因流过镇旁的河流清溪形似柳眉,状似弯月,故取名为柳月镇,沿用至今。

这天,镇上突然冒出一个陌生的女子,看上去大约三十岁。从她的衣着和举止看,她不是本地人,像是来自某个遥远的大都市。她随意地在主街上来来回回逛了几趟,似乎漫无目的。在这个游人寥寥无几的旅游淡季,显得有些突兀。更何况,她一脸的漠然,眼神发直,让人心生疑窦,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

“那个女子咋个有点神戳戳的呢?”当客栈的老板娘第四次看到女人经过她的门口,忍不住望着女子的背影,操着方言小声地对着自己的老公嘀咕着。

“哪儿神戳戳的嘛?我觉得挺正常的。”老板低声回道。语气中的一丝不满和微蹙的眉头让老板娘心里很是不爽,醋意顿生。

“咦,你怕不是看上人家了吧?”老板娘撇着嘴说。

“少胡说八道!”老板提高了声音呵斥道。反正女子已经走远,他也不怕她听到。

这是进古镇后的第一家客栈。门前绑在房梁上的一根黑色木棍挑着一副红色锯齿边装饰的白底红字幡,写着:柳月人家。客栈拥江而建,靠水而居,是南方有名的吊脚楼的形制。这里风景好,空气清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从四面八方前来。不过,眼下可不是好时节。

女子走过客栈,站在古镇入口处的一块石碑前,木然地盯着它,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像定在了地上。石碑年份久了,留下了被雨水侵蚀的斑驳痕迹,但上面的古镇介绍和路线图还能看清。一条河水穿镇而过,镇以河为界,一边是保留下来的古镇,另一边则是最近几年才修的房屋,算是新镇。河中有蛇形的汀步桥(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的桥),可供两边行人自由往来。

河岸两侧生长着参天的巨楠、榕树和柳树等树木,枝叶繁茂,绿荫如盖。吊脚楼依着根枝盘错的古榕树,清幽、雅致。这样的地方,恰是一处痴男怨女创造缠绵悱恻爱情的绝佳之地。

大约半个小时后,女人离开石碑,迈过汀步桥,来到新镇的河边。她蹲下身,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在岸边的空地上认真地画着什么。偶尔路过的人好奇地探头看了看,又一头雾水地离开。因为,女人虽然神情很专注,其实地上什么有意义的线条都没有留下,她只是一通乱画。

画累了,女人便停了下来,望向远处,发呆。空洞的眼神不像在沉思,也不像是回忆,倒像是被鬼魅摄去了灵魂,徒留一具空壳。过了许久,她又好似突然灵魂回归,急匆匆地回到对岸,来到一棵百年大榕树下,用手摩挲着粗糙的树干,喃喃低语,神情变得温柔又迷离,似乎在和大榕树谈情说爱,情意绵绵。

“快来看那个女人!”大榕树正好在柳月客栈的旁边。老板娘从自家客栈的窗户望出去,女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你看她那个样子,哪儿像个正常人?”老板娘扭头又对她老公说。

她老公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伸头望了出去。这次他没有反驳老婆的话。此刻,他觉得老婆的话也不是毫无根据。

“你管人家呢。干你的活吧。”不过,他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是不想把女人往坏处想。

客栈夫妇满怀疑惑地各自忙碌起来,暂时忘了那个女子。

不知何时,镇上街边的红灯笼亮了起来,给古镇涂抹上一层温暖的色彩。夜色渐渐侵袭了古镇。

“她到底在干吗?”客栈的老板娘在关门的时候,发现那个女人坐在不远处的一所古宅的台阶上,茫然地盯着眼前的地面。她感觉这个女人实在是不同寻常。怀着这样的疑问,她慢慢地靠近女人,问道:“姑娘,这么晚了,你还不回家吗?”

“家?”女人抬起头直直地看着她,一脸迷茫。既像是问她,又像问自己。可是,很显然,她在脑海里搜索了一遍,没有找到答案。

“你不是本地人吧?”老板娘不死心,继续问道。

“本地人?我不是本地人?”女人疑惑地问道。

“那你叫什么名字呀?”老板娘有点不耐烦了。心想,这个你总会知道吧。

“叫什么名字?”女人咕哝着,用手敲击着脑袋,焦躁起来。

“别是个傻子吧?”这时,其他的街坊邻居围拢过来,有人说道。

“不能吧?看她样子挺乖的,多文气。”有人反驳道。

“你晚上准备住在哪里呢?”老板娘心生怜悯,问她。

女人看了老板娘一眼,喃喃地说:“住哪里呢?我不知道。”

“你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去,就到我家去吧。”老板娘伸手去拉女人的胳膊。

女人闪躲了一下,抬起头看着老板娘。然后,她似乎认真地想了想,接着站了起来。

老板娘把她带回了柳月客栈。

“咦,她要在我们客栈里住吗?”客栈老板看到女人,奇怪地问。

“嗯。”老板娘哼了一声,把老公拉到一旁,大致说了一下这个女人的情况。

然后,她转身问女人,“你带了身份证没有?”

女人听到她问,便在身上摸了半天,除了纸巾和一些钱,什么都没有。

“这怎么办?”老板娘转头问她老公。

“先住下吧,明天再说。”

安顿好女人,回到自己的房间,老板娘对老公说:“这个女人好像也不傻,刚才我和她说了会儿话,挺正常的。可就是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以前是干什么的。她怕是失忆了吧?”

“也许吧,明天如果她还想不起来,就报警吧。”老板说。

第二天,女人梳洗完走出房门,老板娘邀请她一起吃早餐。女人道了谢,拘谨地坐了下来。

“你还没有想起你的名字吗?”老板娘盯着女人的眼睛,急切地问道。

女人没有回答,默默地摇了摇头。

老板娘看了一眼自己的男人,男人心领神会,起身到门外报警。

跟着警察来到派出所的女人,在民警们专业的询问下,依旧没有提供有关自己的身世和来历的一丝线索。好像她原本就不属于地球,只是不小心从天上掉到了人间。

“你会写字吧?”警察们实在没辙,便拿出纸笔,期望她能试着写出点什么,找到有关她身世的蛛丝马迹。

女人犹豫了一下,接过纸笔,却不知道写什么。

“不着急,你慢慢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警察说完,全部离开了,想给女人一个自由放松的空间。也许她独处的时候,能想起点什么。

一个小时后,警察回到房间,拿起女人的那页纸,上面混乱地写着字,仔细辨认,可以认出两个不断重复的字——春阳。

“春阳?是你的名字,还是你家人的名字?姓什么呢?”女人回答不了警察的一连串的问题。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信手写下这两个字。

最后,警察还是通过比对网络上的失踪人口信息,核实了女人的真实身份。

她叫杨芳,某公司会计。春阳是她初恋男友的名字。

心理医生手记

杨芳,女,32岁,独女,生长发育正常。诊断为:分离性漫游症。

分离性漫游症(癔症性漫游)指患者一次或多次突然出人意料地和无目的地离家旅行,具体表现为患者不仅丧失记忆,且从原地出走,到处漫游。旅游地点可能是以往熟悉或有情感意义的地方,一般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当被发现时,患者否认自己的经历,甚至否认自己的身份,清醒后对病中经历也不能回忆。该病高发年龄为15~40岁,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不过,该病愈后较好,一般60%~80%的患者症状可在一年内得到缓解。

分离性漫游症患者在漫游期间不仅丧失记忆,忘记自己是谁,还可能会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漫游、生活。此时患者意识范围缩小,以前的事情都忘记了,对外界正发生的事情也不太关注。但日常基本生活(饮食起居)能力和简单的社交能力(如购买车票、问路)没有丧失。漫游时间一般历时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年。被发现时,否认曾经的经历和身份。漫游的过程和复杂性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在自家的附近短时间漫游,有的人会改变身份漫游到外国,开始新生活。

分离性漫游症有这样一些典型特征:首先,有创伤性或应激事件作为诱因。而这些事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或精神负担,是患者不能承受或急于想逃避的。因此,患者会将创伤或应激事件这一时间段的事件的部分或全部遗忘。其次,在觉醒状态做无计划和无目的的漫游。患者在漫游中头脑是清醒的,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以及与陌生人的简单交往(如问路)。所以,与其不深入地短暂接触看不出其有精神异常。再次,有身份识别障碍,但不是癔症性多重人格。患者忘了自己的旧身份,或换了个新身份。最后,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事后有遗忘。杨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或许是因为她留着中学生式的齐耳短发,抑或因为她光洁的脸上有一副惶恐的表情,这使人不由得疑惑:她这样看上去很柔顺的姑娘为何会突然不告而别,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的一切,尤其是名字呢?

“为什么去古镇?”杨芳茫然地重复着心理治疗师的话,仿佛去古镇的人不是她。过了一会儿,她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杨芳的古镇之行如同做了一场梦。难道是梦游?但事实上,分离性漫游症与梦游(迷症)有很大的区别。分离性漫游症是一种癔症状态,是意识与行为发生分离,常在急剧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发病。病人几乎总是从不顺心的环境或地方离开,在觉醒的状态下,来到有情感意义的地方,当然,也可能是全然陌生的地方。而梦游症是一种病态的睡眠状态,是在睡觉中途、不觉醒的状态下发生的无意识游走。两者致病原因不一样。前者致病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冲突,而后者则多为身体状况不良,虽然也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因素。

分离性漫游症是一种伴随有出走的遗忘症,但是它与一般的遗忘症又有所不同。遗忘症是在觉醒的状态下始终不能回忆,核心表现是遗忘。而漫游症的表现包括遗忘和身体逃走,所以比遗忘症更为复杂。漫游症患者在意识模糊的时候会无目的地到处乱走,但是患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她的潜意识是逃避。遗忘症患者有时候可能也会忘记自己的身份,但他们大多停留在原地,不会出走,而许多漫游症患者离家出走后就会开始实施新的漫游计划。有的人可能只会去下一个城市,住进一家旅店,一整天待在房间里发呆、看电视;或用一个假名找到一份新工作,甚至建立新的家庭;或可能一转身的瞬间恢复正常。这些都是漫游症常见的形式。个别特殊的案例国外有报道,患者还会漫游到另一个国家,假造一个新的身份,编造一个详细的过去,然后过上一种几乎全新的生活达数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最后如果碰到以前生活里熟悉的事物或者熟悉的人,让他在心理上再一次产生安全感时,他们会幡然醒悟。当然,也有些人是被人认出、被人帮着找到家的。然而,当他们醒来后却不记得漫游期间发生的事情,他们所记得的最近的一件事情是在某天早上离开了家。

“柳月古镇对我有什么意义?”杨芳回忆着,一丝笑意突然挂在脸上,“大学时候,我和春阳去过那里,后来再也没有去过了。”

“我和春阳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他是我的初恋。本来商量好了,大学毕业打拼几年,攒下点钱就结婚的。”杨芳说,“但是,我家里人,尤其是我妈妈,坚决反对。因为她嫌弃春阳家穷,还是农村的。所以,我妈想尽办法逼着我俩分手。拗不过她,我们只好分了。

“现在这个未婚夫是我妈找人给我介绍的。我不爱他,但我妈喜欢他。她说我年纪不小了,不要再挑三拣四,赶快把自己嫁出去。”

从杨芳的父母口中也证实了杨芳的话。杨芳和初恋男友春阳感情深厚,被迫分手后,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正是在结婚的前一天,杨芳离家出走了。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乖乖女。我妈妈说的话我都会听,也必须听。如果不顺从我妈妈的意愿,她就会没完没了,不停地斥责我。有时急了,还会动手打我。在家里,我妈妈一个人说了算,爸爸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过于强势的母亲倾向于过分地干预孩子的人生,导致孩子在性格方面形成胆小、拘谨、孤僻、自卑等不良个性,甚至产生抑郁、焦虑、自闭等情感障碍。杨芳即是母亲强势性格的牺牲品。她个性上的缺陷使她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未真正体味过生命的欢乐和幸福。即便是深爱的初恋被母亲搅黄了,也没有勇气反抗。一味地逆来顺受,压抑自己,使她的心境一直处在恶劣的状况下,负面情绪逐年累积,无法消解。终于,将要嫁给一个不爱的人这个应激事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众多分离性漫游症患者的经历也表明,当一个人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时,正是漫游症发作之时。所以,漫游症似乎发挥着逃避现实、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因此,也比较容易在一个人受到心理创伤之后出现。可见,分离性漫游症的病因虽然尚不明确,但心理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此症的发生。 iYzf2dVsdtxa4fqiirX0IW19ryuBDPfcwiSXkI6pmAH36Xc5N/f/2YGQjC1zP6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