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我是谁?为何而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扪心自问,寻找着答案……

不管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多少种构想和期许,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我们心中重要的追求。心理健康代表心理的正常状态,即常态。常态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障,是人生幸福的基础。遗憾的是,人不总拥有常态。所以,有一个词常被人们挂在嘴边,那便是“变态”。

何为变态?世界上真的有变态的人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变态不仅仅是人们诽谤他人的工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医学诊断标签,是心理不健康的别称。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可称之为“变态心理”。那么,如何鉴别一个人是否变态?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的变态?变态的人又怎样才能恢复常态?这都是变态心理学想要回答却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的一门科学。比如,人为什么会焦虑、抑郁?为什么有人会怕可爱的小动物?为什么有人不敢与人交往?为什么有人难以走出创伤?为什么有人总觉得别人要害自己?赌博和游戏为什么让人上瘾?……这些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幸的是,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变态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按临床精神疾病的表现或症状可分为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等。

那么,变态心理是如何形成的?诸多研究表明,人的变态心理并不是生而有之、命中注定的。人的心理从常态到变态,有着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如人吃五谷杂粮,在品味各种滋味的同时,难免会因体质不服、消化不良、误食毒物等原因滋生各种疾病。从生到死,我们处在一个如此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亦会在体味各种消极情绪和情感的时候,悄悄地在心里留下阴影,产生畸变,最终导致变态心理。

身体的苦痛可以及时求医问药,获得关爱。而心灵上的苦痛却常常难以言说。就算能够说出来,别人也不一定能听懂。因此,受伤的心灵几乎很难得到及时的抚慰、救治,以至于慢慢扭曲甚至崩溃……所以,任何一个想让自己身心健康、生活更加快乐、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应该关注、了解和识别变态心理和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构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本书从病理心理的角度,采用层层递进的心理解构方式,即先是典型的变态心理案例,再是心理医生的治疗感悟,最后是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阐释的方式,立体地勾画变态心理。书中的案例生动详尽地描述了变态心理的种种临床表现。以心理医生和心理学家两者的视角,分别对各种变态心理现象的成因进行心理、家庭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和解释,重点阐明变态心理的病因、诊断、治疗,同时介绍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模型及重要观点,使读者对变态心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对各种变态心理现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从当事人的偏执和痛苦中,看到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进而对人生有新的领悟。

大部分疾病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防患于未然”是明智的选择。本书也能为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受作者学识和水平的限制,本书难免有不当或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可以谅解。也希望专业人士不吝赐教,以便日后修正。

另外,特别声明,文中案例均经过艺术加工,且人名俱为化名,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gc60nucIGOzh7LQkDdKGYF3XnuKTa63qVS3XT1h3F6isX6h/h0eeC0mu5HXF2w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