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吃掉广厦千万间

——古代如何治理公款消费

古代公务招待的名目非常多,如升官了要招待,称之为“烧尾宴”;从虚职转入实职要请客,叫作“开印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也要喝酒庆祝,叫作“琼林宴”。

“三公消费”(因公出差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一直是群众意见比较大的问题,据说,三公消费的规模已经逼近万亿元。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央显示了治理三公消费的巨大决心和力度。在本文中,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公款消费以及古代的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

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几乎是童叟皆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个“元二”,就是在兄弟中排行老二的元姓人士,是王维的朋友、同僚,当时因公出差,目的地是安西都护府,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王维在渭水边上给朋友送行,当时的天气也很应景,刚刚下过一场晨雨,用来迎来送往的政府宾馆前的杨柳青翠欲滴,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大诗人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一个劲儿地劝酒:“哥们儿,再来一杯,等出了阳关,可就没这些老朋友陪你喝酒了。”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王维的劝酒词,相当于现在酒桌上常说的“感情深,一口闷”。

讨论古代的公款消费,为什么扯到王维身上来了?其实,诗中呈现的就是古代公务招待、公款吃喝的一个场景。元老二因公出差,同事们送行,是人之常情,也是官场上的礼节,这种钱肯定不用自己掏腰包,是单位给报销的。员工给老板跑腿,而且一跑就是几千里,大老板,也就是皇帝不表示一下,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早在唐代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公务招待就已经形成制度了。当时有一种“迎新送故”的制度,就是说新官上任和前任离职,都要搞个欢送会,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而且,为了表示对前任的尊重,在他离职后的三年之内,以前任职的地方政府年年都要给他送点儿礼物,拜拜年,聊表寸心。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人情味的,不是人一走茶就凉,要凉那也得三年后了,大家都过了心理适应期。当时的地方政府还有专人负责这件事儿,职位就叫“送故主簿”。

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反映的就是一幅公款吃喝的场景

到了隋唐时期,公务招待的制度就更健全了。招待所、政府宾馆就不用说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搞起了内部食堂,最讲究的当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食堂。当时,每当举行朝会的时候,也就是皇帝接见地方的重要干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大会,或者接见外国使节,就举办宴会,招待自己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吃一顿,叫作“朝食”。能吃上这种朝食的,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级别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像首相、部长这些正国级、副国级、省部级干部,到专门的高级餐厅去吃,称为“堂食”,后来的食堂大概就是从这儿来的;级别低一些的干部则吃普通的工作餐。在唐代,这种公务招待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叫作“公廨钱”。

宋代的公使库本古籍,两浙东路茶盐司用公务招待的经费盈余出版的

到了宋代,不但中央的干部能吃上朝食,地方官也可以定期聚餐,每月一次,行政首长和幕僚、军队的将校等各级军官都可以参加。钱从哪儿来的?“公使钱”,其中一部分由中央财政补贴,另一部分则源于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而且,这笔钱有时候还花不完,有的人就拿剩下的“公使钱”投入出版事业,用来出书。所以,流传于世的古籍中有一种就叫“公使库本”。

宋孝宗。宋代地方官公款消费花钱太多,连皇帝都坐不住了

据说,有一个西南的地方官,“公使钱”花得太多了,向中央财政要补贴的时候,被皇帝发现了。宋孝宗当时就拍了桌子:“这厮也太能花钱了!”究竟花了多少钱,把九鼎至尊气成了这样——四十五万缗,一缗就是一千个铜板。要是拿来搞房地产开发的话,能盖普通住宅十三万五千间宅子,搁现在,那就是个能容纳十几、二十万人的大型社区。结果都被这个地方官给挥霍掉了,难怪皇帝要发火。

古代公务招待的名目非常多,如升官了要招待,称之为“烧尾宴”;从虚职转入实职要请客,叫作“开印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也要喝酒庆祝,叫作“琼林宴”。一开始,这种宴会都是考生们自己凑钱办的,后来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宠,就由政府出钱,变成公款吃喝了。在宋代,为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宴会规模盛大,皇帝也会出席,地点就在皇宫御花园中的“琼林苑”,所以称之为“琼林宴”。

其他诸如官员出差,下基层视察、调研,公务招待都是难免的。通常是由政府的宾馆(“馆”)或者招待所(“驿”)来具体承担招待任务。从古至今,公款消费之所以居高不下,愈演愈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干部为了巴结上级,迎来送往,招待规格层层加码,礼品馈赠节节攀升,造成公务招待的费用不断膨胀,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位国防部长兼监察部部长叫翟銮,他代表皇帝去慰问边防部队官兵,这一圈转下来,收的礼物竟然装了一千辆车。

清代进士榜。古代公款吃喝的名目很多,如招待新科进士的“琼林宴”

像翟銮这种钦差,地方官巴结得最卖力,公务招待的开支也是最大的。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地方财政先预支一笔钱,作为钦差的招待费用,完事之后再让各单位分摊,没个三五万两是打发不了钦差的。钦差来了,宴请是必须的,上席要有燕窝、烧烤,一般的桌上也得有鱼翅、海参,加起来要十几二十桌;还得有娱乐项目,现在是看晚会,以前是听戏,一直折腾到凌晨才结束。光这顿饭就得花个几百两银子。要是上面来的人时间紧迫,来不及赴宴,那就要把筵席的费用折算成现钱送过去,叫作“折席”,另外,车马费、土特产之类的馈赠也是不能少的。

有一次,明代的著名宰相张居正因故返乡,对于位高权重的宰相大人,这一路的招待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张居正是个“吃货”,所以,他的车驾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就会准备上百道美食供他享用。也不知道是饭菜不对胃口,还是宰相大人旅途劳顿、胃口不好,就算是满桌的山珍海味,张居正仍然感叹没有下筷子的地方。这让我们这些路边吃烧烤、喝啤酒就美得很的草根情何以堪!

古代宴会场面(宋徽宗赵佶《文会图轴》局部)

这一天,张居正经过真定(河北正定)这个地方,当地的知府钱普祖籍无锡,擅长做家乡菜,吃了这位知府大人亲自下厨做的家乡菜,张居正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总算吃上一顿饱饭了。”这位钱知府不仅厨艺高超,溜须拍马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筹。他还为张居正特别设计制造了一辆“豪华座驾”,与现在的豪车相比,一点儿也不逊色。这顶特制的轿子光门就有好几层,轿子里有寝室,两边还有亭子,各配一个“人风扇”,就是有两人专门在亭子里摇扇子。抬轿子的轿夫要32个。要说这张居正也真敢坐,皇帝的轿子才16个人抬,也不怕犯忌讳。

张居正回乡,地方官员一路美食豪车招待

相比之下,他的政敌高拱回乡的时候就凄惨多了。高拱被张居正打败之后,皇帝勒令他立即告老还乡,并让锦衣卫押着他出了北京。落到这步田地,自然别想沿途有人接待了,高老是坐着一辆牛车回老家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官都随波逐流,也有敢于坚持原则、不搞超标准接待的,当然是极个别的,如与包拯齐名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另类”。他在浙江淳安当县长的时候,在公务接待的问题上,就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事。一般情况下,公务招待,包括伙食费、车马费,总计是五六两银子;重要干部,在这个标准上增加点蔬菜,再来只鹅,来条火腿。别人要花个几百两银子才能搞定的事情,到他手里大幅缩水,公事公办。

古人坐轿子是有规格的,皇帝才能坐16抬的轿子,张居正返乡竟然敢坐32抬的,拿自己当太上皇啊

一次,一个官二代——国防部副部长,节制浙江、福建等地军务的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从淳安路过,淳安县政府招待所所长(驿丞)按照海县长的吩咐,依照规定标准招待他。这个胡公子山珍海味吃惯了,哪见过这种清汤寡水的宴席,觉得这个招待所所长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指使手下把他捆起来,吊在了房梁上。海县长闻讯赶来,胡公子本想借老爹的威风压一压海瑞,没想到,海瑞根本不吃这一套,当场就把官二代扣押了,还送信给胡宗宪说:“您多次强调不许挥霍浪费,公务接待不能超标准,现在,有人假冒您的儿子骗吃骗喝,被我抓住了,您看该怎么办?”胡宗宪被他搞得哭笑不得,拿他真没办法。

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到海瑞的管片来了。到了该提拔的时候,也没他什么事儿,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县长,算是平调,而且是调到了经济发展水平更加落后的地方,从浙江换到了江西。

古代的当权者也认识到了公款消费恶性膨胀造成的危害,不但让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被官员们挥霍浪费、中饱私囊,而且地方官把负担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搞得民怨沸腾,威胁到了政权的稳定。汉景帝就曾经颁布禁令,严打下基层的官员接受宴请、公款吃喝的行为。如果发现了,马上撤职。大家觉得这种处罚太重了,到了地方,跟同僚们一起吃个饭,是人之常情,因为这点事儿就撤职,那太不近人情了。于是,汉景帝出台了新的规定,想吃可以,但吃完了要自己出餐费,赔偿国家财政的损失。

海瑞就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搞接待,还教训了不满的官二代,结果搞得自己升不了官

汉景帝严禁公款吃喝,发现就撤职

在汉代,对于政府的招待所和宾馆,也出台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杜绝超标准接待和铺张浪费的问题。因公出差的时候,要到驿站食宿,必须有介绍信,按照级别高低享受不同的待遇,级别高的,吃饭的时候可以有酒有肉;级别低的肉减量,酒没有。

有乐妓助兴的古代宴会。按照宋代的规定,官员要是参加这种宴会,是要法办的

宋代的时候,因公出差的人员食宿有统一的标准,吃饭要拿就餐券,叫作“券食”,按照规定的标准用餐。超过了标准,或者私自接受地方政府的宴请,那是要依法治罪的。对于那些公款吃喝,又找三陪的,更是严惩不贷。就算是私人宴请,找了三陪,也要“杖八十”。台州知州唐仲友就因为宴请自己的亲属,包括老丈人、小舅子之类的,宴会持续了一个月,花一个铜板都要报销,还招妓、嫖娼,被大学者朱熹举报了。

草根皇帝朱元璋是铁腕反腐的,对于公务招待这块儿卡得也很严。如果不是办理军国大事的人,各地政府招待所是不能招待的。至于公车,也就是驿站的马匹、船只,也不能随便动用,必须符合驿站使用条例(《应合给驿条例》)的规定。不过,再严格的制度还是要靠人来执行的,只要领导人的决心、魄力足够大,手段足够硬,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还是能刹住的。

朱熹就举报过公款宴请还招妓的不法官员

延伸阅读

过去,针对大吃大喝的问题有个“四菜一汤”的政策,据说就是源自朱元璋。一天,正好赶上朱元璋的患难之妻马皇后过生日,朱元璋宴请自己的大臣,上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菜是青菜两碗,第四道菜是葱花豆腐汤,桌子上一点儿荤腥都没有。

古代的宴会。朱元璋请大家吃“四菜一汤”

朱元璋还给大家解释了一番,说第一道菜是养生的,俗话说“萝卜上街,药店关门”,吃了健康;第二道菜,韭菜这个东西割了还长,无穷无尽,象征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万世不易;第三道菜,两碗青菜,那就是两袖清风;第四道菜,小葱豆腐,清清白白,代表各位为官清廉,一尘不染。估计下面的大臣鸦雀无声地听着皇帝的教导,眼睛看着满桌的青菜叶子,嘴里都要淡出渣儿来了。 DFUTaBgx0o+b3wS6po0MTrb+VcfgU4hcqYXuokynt/j18I73wcCJj2RhPgv1b1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