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是一种“传染病”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表示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趋力,它是个体受到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等复杂成分。其实,情绪本身并不神秘,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指出,人们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看到别人表达情感,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所以,情绪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的情绪会传染给别人。你的正面情绪,如热情、开心、乐观会带给人愉悦的心情;反之,如果你紧绷着一张脸,别人也会觉得很不爽。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并针对公司员工上班迟到的问题做出决定:今后谁迟到,就扣除谁的奖金。可是第二天,董事长就因为看报纸太投入,忘记了时间,结果导致开车超速被罚,还延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后,心里很不爽,气急败坏地走出老总办公室,把秘书叫到自己办公室臭骂了一顿。秘书无缘无故被训斥,自然是一肚子火,于是故意找接线员的碴儿。接线员忍气吞声,回到家里又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也很恼火,便对着家里的猫狠狠踢了一脚。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

人们发现,在现实生活里,许多人遭到批评后,不能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受批评的原因,而是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这么做其实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认识自己错误的表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受到批评,心情不好是可以理解的。但受到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引发更大的矛盾。

情绪的感染通常是很难察觉的,这种交流往往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他请两个接受实验的人说出当时的心情,然后请他们相对而坐,等待研究人员的到来。

两分钟后,研究人员来了,请他们写出自己的心情。这两个实验者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另外一个则是不苟言笑。实验的结果是,后者的情绪总是会受到前者的感染,每次都是如此。

这种神奇的传递是怎样发生的呢?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现,诸如手势、表情、语调以及其他非语言形式,从而在心中重塑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带给人无尽的欢乐。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一定能够想得到许多因良好情绪而感染我们的例子。比如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总是真诚、友善地跟你打招呼、向你问好,你可能正因为忙碌而心烦,但听到这样的问候、看到这样的笑脸,你的心情会变得好起来。又如,在激情四射的演唱会上,魅力无限的偶像们总能把台下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他们的歌声、舞姿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情绪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这就是情绪感染的力量。

情绪的感染力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有时你会是一个主动的感染源,有时你会不经意间成为某种情绪的被动感染者。也许在被感染的时候你并没有察觉到,当你的情绪已经发生变化时,才觉察到情绪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转变。

认识到情绪这种特殊的“传染病”,我们就要重视它,并积极利用自己的正面情绪,克服、舒缓负面情绪,这样才能真正控制情绪,拥有赢得成功的品质。

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情绪也是一样,会随着人的心情而发生变化。当自己遇到一件开心的事情时就会喜笑颜开,不管同谁说话都会觉得心情舒爽。而当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情时就会满脸愁容,这时候如果有人来惹你,你就会大发雷霆。

成功点睛

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消除掉,不要去感染别人,更不能借机向别人发火,使别人的心情也变坏。而遇到别人有不开心的事情时,要懂得如何选择正确的时机,不去触碰那些快要崩溃的神经。 h1HWnBHAvriE7PQj6A089ip4mvHbhO5XMncW1n/Xu9QXbPu/omPRE8P9QCyHJh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