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校注说明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字甘仁,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人,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及中医教育家。幼聪颖善文。先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同时受业于堂兄丁松溪(丁松溪师从费伯雄),继而师从于一代名医马培之。勤学善悟,尽得马氏内外两科及喉科之长。初行医于孟河及苏州,在苏州行医期间,受吴门温病学派的影响。后至沪上,于伤寒大家汪莲石处得师传心法,成为沪上一代名医,时与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等名医交善。1916年协同夏应堂、谢观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朱治安、许半农、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等皆亲炙其学;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之后,又创办第一所“女子中医专门学校”。成立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诊病施药,广济利民。为了促进中医界互相切磋与交流,发起成立“上海中医学会”,自任会长,与医林同道编辑《中医杂志》。又组织成立“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任副会长。丁甘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堪称一代宗师,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并称为“孟河四大家”。1924年,孙中山先生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以示褒奖。

丁甘仁一生著述颇丰,有《医经辑要》《脉学辑要》《药性辑要》《喉痧症治概要》《思补山房医案》《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沐树德堂丸散集》。其中《医经辑要》《脉学辑要》《药性辑要》,原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课本;《思补山房医案》原陆续发表于《中医杂志》,1927年由其子仲英、孙济万整理为《丁氏医案》(后又称为《丁甘仁医案》)。后人整理的书亦不少,有《诊方辑要》《百病医方大全》《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医学讲义》等,其中有多种抄本流传。

本次编集共选录9种书,分为医论、医案、医方三部分。选录时考虑到丁甘仁著作传世较多,不同书之间内容多有重复交叉。故本着去芜存菁、删繁减复的原则,编辑成集。医论:《脉学辑要》《药性辑要》《诊方辑要》《喉痧症治概要》;医案:《丁甘仁医案》《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百病医方大全》;医方:《沐树德堂丸散集》《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各书的底本、校本选用情况如下。

《脉学辑要》:以本书初刊本,即民国六年(1917)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铅印本为底本,以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孟河四家医集》本(简称“《医集》本”)为主校本,他校则旁涉《濒湖脉学》等书的内容。

《药性辑要》:以本书初刊本,即民国六年(1917)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铅印本为底本,以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孟河四家医集》本(简称“《医集》本”)为主校本,以200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丁甘仁临证医集》本为主要参校本,他校则参考《神农本草经》《雷公炮制药性解》《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书的内容。

《诊方辑要》:以上海第五钢铁厂医务室1978年铅印本为底本,以1959年上海中医学院油印本、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孟河四家医集》本(简称“《医集》本”)、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为校本。

《喉痧症治概要》:以本书初刊本,即民国十六年(1927)孟河崇礼堂铅印本为底本,以上海丁氏医室铅印本(简称“医室本”)为主校本,以《孟河丁氏医案》八卷本(简称“八卷本”)及十五卷本(简称“十五卷本”)为参校本,同时参考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丁甘仁医案》书末所附《喉痧症治概要》(简称“1960年排印本”)。

《丁甘仁医案》:以民国十六年(1927)崇礼堂《孟河丁氏医案》八卷铅印本,即本书初刊本为底本,以民国十六年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铅印本《丁氏医案》十五卷本(简称“十五卷本”)为主校本,以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丁甘仁医案》(简称“1960年排印本”)为主要参校本,同时参考《丁甘仁医案》1988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点校本、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他校则参考《黄帝内经》《伤寒论》及丁甘仁其他著作。

《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以民国二十六年(1937)王根源氏手抄本为底本,以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孟河四家医集》本(简称“《医集》本”)为校本。

《百病医方大全》:以民国二十年(1931)上海卫生报馆铅印本为底本,以本校、理校为主,并参考《丁甘仁医案》等丁氏著作进行他校。

《沐树德堂丸散集》:以本书初刊本,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印本为底本,以2007年福建科学枝术出版社《丁甘仁医书二种》为主要校本,他校则参合《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的相关内容。

《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以民国三年(1914)钱存济药栈初印本为底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仓昌书局本《丸散膏丹国药配制法》(又称《成药全书》,故从简称“《成药全书》本”)为校本。他校则旁涉《黄帝内经》等书的内容。

主要校注原则如下: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句读。

2.原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原书中代指前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

3.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俗写字、古今字,以简化字律齐,不出校;异体字亦以简化字律齐,不出校。通假字出注说明。

4.对书中难解字词加以注释。

5.目录与正文不符之处,相互校补,出校注说明。

6.所引著作的书名,应加书名号。凡引用《素问》《灵枢》《伤寒论》篇名时,亦加书名号。若泛言经云、本草云时,“经”与“本草”不加书名号。

7.各书中不规范的药名,以规范药名律齐,不出校。“圆”以“丸”律齐,不出校。

原书中淮山药、怀山药及淮牛膝、怀牛膝二出,今姑存其旧,不律齐。

8.某些书中的药物剂量表示方法前后不统一,则尽量按统一方法表示。如《丁甘仁医案》“钱半”,同时又记作“一钱五分”,为统一体例,凡“钱半”者,一律以“一钱五分”律齐,不出校。他书皆仿此。

9.底本中同一味药的炮炙方法,某处记载有缺漏,前后体例不统一,按统一体例及参照相关校本补齐,于首见处出校。如《丁甘仁医案》茅芦根的炮炙,底本中或记“去心节”,或阙如;其阙如者,则按1960年排印本及前后文例补“去心节”,于首见处出校。又如清炙枇杷叶,按前后文例及排印本补“去毛,包”。他皆仿此。

10.《脉学辑要》底本中某处记载标题有缺漏,前后体例不统一,按统一体例及参照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孟河四家医集》本(简称“《医集》本”)补齐,首见处出校。如沉脉小标题底本中阙如,则按《医集》本补齐“沉脉体状”“沉脉相类”“沉脉主病”,于首见处出校。他皆仿此。

11.《药性辑要》底本中各药项下性味描述文字,以及毒性与相畏描述文字,字体大小不统一,为统一格式,均统一改为正文字体,不出校。

12.《丁甘仁医案》原书末附《喉痧症治概要》一书,今已析出;另据别本校注,并独立单行成书,入选本集。

13.《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原手抄本曾对医案略作编排,《孟河四家医集》本对病案作了病种的归类,今为保存原貌,医案顺序姑存其旧,仅在每例医案人名前编序号以便检索。底本中每案开首的医案人名一般以姓氏加性别,如“陈左”,或姓氏加称呼,如“陈太太”等。原书或缺姓氏者,今统一体例,并参照《孟河四家医集》本,一律加“某”,于首见处出校。如“左”“太太”作“某左”“某太太”等。原书无小标题,今在加序号的医案人名后,加“案”字作小标题,如“一姜小姐案”,于首见处出校。

14.《百病医方大全》原书卷首有“孟河丁泽周甘仁遗著,长孙济万编辑,丹徒赵公尚选编,仪征时逸人校阅,溧水邰家郦校阅”等字,今录存于此,正文中删去。原书正文中方案之后的病证名均以括号圈起,不便披阅,且目录中的病证名并无括号;方案前有“□”,复诊前有“△”,皆无实义,今重新排版,方诊明析,无须上述符号标识,故一并删除。

15.《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中的“按”“编者注”,均为原作者所加,并非本次整理的内容。

本书具体分工如下:《脉学辑要》《药性辑要》《诊方辑要》付先军,《喉痧症治概要》李绍林,《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丁甘仁医学研究论文题录》杨金萍,《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李绍林、崔利锐,《百病医方大全》何永、韩文霞,《沐树德堂丸散集》卢星、路明静,《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崔利锐、李绍林。 m8uPDuCiK2E+F5aEqdlqVJwUFHDZuFsge7xr4QwgT9jb/BAeqKMmcirJK3p8pC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