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泻下剂

【概念】

凡具有泻下、通便、攻积、逐水等作用,主治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本类方剂属于“八法”中的“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论述,为泻下剂的立论依据。

【适应证及分类】

泻下剂适用于治疗里实证。凡因实热积滞、冷积不化、燥屎内结、结痰停饮、瘀血内停、宿食不消、虫积所致之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泄利、舌苔厚、脉沉实等里实证者,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由于里实证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之别,正气有盛衰之异,泻下剂相应分为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和攻补兼施剂五类。

【使用注意事项】

泻下剂大多药力峻猛,易伤胃气,故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妇或月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若表证未解,里实未成,不可使用泻下剂。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可根据里实的轻重,或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同治。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伍活血祛瘀药、驱虫药、化痰药治之。

第一节
寒下剂

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结实证。方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酒洗,四两(12g) 厚朴 去皮,炙,半斤(24g) 枳实 炙,五枚(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实热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证治机理】 阳明腑实证,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所致。实热内结,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坚硬;胃肠浊热,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之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前人用“痞、满、燥、实”概括本方证的临床表现。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热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所致;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证候表现虽然各异,然其病机则同,皆是热结里实所致。法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

【方解】 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用为君药。芒硝咸苦而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协大黄则峻下热结之力尤增,以为臣药。芒硝、大黄合用,既可苦寒泻下,又能软坚润燥,泻热推荡之力颇峻。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通,则内结之实热积滞恐难速下,故本方重用厚朴亦为君药,行气消胀除满。即柯琴在《伤寒来苏集》所谓:“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臣以枳实下气开痞散结,助厚朴行气而除痞满。两者与大黄、芒硝相伍,泻热破气,推荡积滞,以成速泻热结之功。诚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云:“枳实,泄满也;厚朴,导滞也;芒硝,软坚也;大黄,荡热也。”本方以承顺胃气下行之意名曰“承气”,为治阳明腑实证之基础方,亦为体现峻下热结法之代表方。

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是因“旁流”为现象,燥屎坚结才是本质,故用峻下,使热结得去,“旁流”可止,乃属“通因通用”之法。热厥之四肢厥冷为假象,里实热结是本质,故用寒下,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亦称为“寒因寒用”。痉病和发狂也是实热内结所致,故治当寒下之法。

【配伍特点】 苦辛通降与咸寒合法,泻下与行气并重,相辅相成。

【使用注意】 原方煎药方法为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因大黄生用、后下则泻下之力峻,久煎则泻下之力缓。正如《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所云:“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本方药力峻猛,易伤胃气,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临床运用】 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附方】

小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 酒洗,四两(12g) 厚朴 去皮,炙,二两(6g) 枳实 炙,三枚大者(9g)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 去皮,清酒洗,四两(12g) 甘草 炙,二两(6g) 芒硝 半升(12g) 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舌苔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鉴别】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合称“三承气汤”,是寒下法中的代表方剂。三方均以等量大黄(四两)泻热通便,主治阳明腑实之证。但各方组成的药味、剂量、煎服法不同,功用、主治同中有异。大承气汤以厚朴倍大黄,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热结,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减四分之三,枳实少二枚,更三味同煎,其功轻下热结,主治痞、满、实为主的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仅用大黄、芒硝,不用枳实、厚朴,加甘缓之炙甘草,大黄与炙甘草同煎,后纳芒硝,其功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调胃承气汤服法尤有妙意,对于胃热偏盛、燥实不盛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意取缓下泻热、调胃和中;对于胃热燥实者,则一剂顿服,旨在清泻燥热、承顺胃气。可见,同一方剂的不同服法,可影响方中药物之药力,从而使其功用、主治亦有所变化。

【实验研究】 大承气汤能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周鹃,耿耘。大承气汤防治内毒素血症的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127]。

【方歌】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去皮,六两(10g) 芒硝 一升(10g) 甘遂 一钱匕(1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功用】 泻热逐水。

【主治】 大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痛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日晡潮热,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有力。

【证治机理】 证乃热邪与水饮搏结于胸腹所致。水热内结,气不得通,轻则但见心下硬满而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水热壅盛、升降被阻,故见短气烦躁;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邪热与水饮互结,津液不得上承,故舌燥口渴;此时燥热已累及阳明,故“日晡小有潮热”。因邪盛而正不虚,故脉沉紧,按之有力。本证水热内结,故当泻热逐水。

【方解】 甘遂善攻逐水饮,泻热破结为君药。《珍珠囊》言其“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大黄、芒硝荡涤肠胃,泻热破积,润燥软坚,为臣佐之用。本方为治水热互结证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 寒下峻逐并用,前后分消,药简效宏。

【使用注意】 煎服时,先煎大黄,继纳芒硝,冲服甘遂。本方药力峻猛,中病即止,谨勿过剂,防止伤正;体弱者慎用本方。

【临床运用】 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疡、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证属水热互结者。

【附方】大陷胸丸 (《伤寒论》) 大黄 半斤(15g) 葶苈子 熬,半升(9g) 芒硝 半升(9g) 杏仁 去皮尖,熬黑,半升(9g)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功用:泻热逐水。主治:结胸证。胸中硬满而痛,项强如柔痉状。

【鉴别】 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同属泻热逐水之剂,均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但大陷胸汤证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主;大陷胸丸证邪结部位偏上,其证以胸中硬满而痛,项强如柔痉状为主,故在大陷胸汤基础上加葶苈子、杏仁以泻肺逐水,并作丸剂,用白蜜煎服,取缓攻之意。

【方歌】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第二节
温下剂

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三物备急丸等。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 三两(9g) 附子炮 ,三枚(12g) 细辛 二两(3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治机理】 证为里寒积滞内结,腑气不通,阳气不运所致。阴寒凝滞,冷积内结,腑气不通,故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积滞留阻,气机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阴寒非温不散,积滞非下不除,故其治宜温通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温里散寒以治腹痛。

【方解】 重用附子辛热以温散寒凝,大黄苦寒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二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是为臣药。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制性存用之法。三味协力,共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本方是温下法之代表方,也是治疗寒积里实证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 苦寒辛热合法,相反相成,共成温下之法。

【临床运用】 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证属寒积里实者。

【实验研究】 大黄附子汤具有增强肠蠕动及排便的作用;有明显的拮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率减慢的作用[梁晓夏,张保国。大黄附子汤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临床运用。中成药,2008,30(11):1670]。

【方歌】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 当归 干姜 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各二两(各6g) 大黄 五两(15g) 甘草 二两(6g)

【用法】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腹痛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证治机理】 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邪积滞阻于肠中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亦有不足。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若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唯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

【方解】 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二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为佐,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本方为治阳虚寒积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辛热甘温咸寒合法,寓补于攻,温下相成。

【临床运用】 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等证属脾阳不足,冷积内阻者。

【附方】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附子 大者,一枚(12g) 干姜 二两(6g) 人参 二两(6g) 大黄 四两(12g) 甘草 二两(6g)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主治:下痢赤白,连年不止以及霍乱,脾胃冷积不消,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鉴别】 温脾汤二方皆含有附子、大黄,均有温下之功。但“卷十五方”较“卷十三方”少芒硝、当归,大黄仅用四两,附子用量大于干姜。该方所治为久利赤白,虽有寒积,但其证大便自利,故只用大黄,并减其用量,同时重用附子,意在温阳为主;“卷十三方”治证为大便不通、脐腹绞痛,以寒积为主,故芒硝、大黄同用,且干姜用量大于附子。两方虽皆为温下寒积之剂,但其证同中有异,故处方用药、用量皆有所不同。

本方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主治寒积便秘。本方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细辛辛温宣通以助附子散寒止痛。

【实验研究】 温脾汤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分子机制,包括减轻系膜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氧自由基活性,促进细胞凋亡,调节脂质、蛋白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万毅刚。温脾汤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73]。

【方歌】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 一两(30g) 干姜 一两(30g) 巴豆 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一两(30g)

【用法】 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勿令泄。用时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现代用法:为丸剂,成人每服0.6~1.5g,用米汤或温开水送下;若口噤不开者,鼻饲法给药)。

【功用】 攻下寒积。

【主治】 寒实腹痛。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证治机理】 证因暴食饮冷,寒邪积滞阻于胃肠,气机壅滞不通所致。病势急暴,病情甚重。寒实积滞,阻滞肠胃,气机痞塞不通,则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机壅滞,阴阳之气不得顺接,则气急口噤甚或暴厥;寒积停滞,则大便不通。本证因发病暴急,非用大辛大热之味不能开结散寒,非用急攻峻下之品不能去其积滞,治当急下寒积、温里通便。

【方解】 巴豆辛热峻下,“开窍宣滞,去脏腑沉寒”(《本草从新》),为君药。干姜辛温,温中兼能散结,助巴豆辛热峻下,攻逐肠胃冷积,为臣药。佐以大黄,荡涤胃肠积滞,推陈致新。其苦寒之性,既为巴豆、干姜辛热所制,又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乃相反相成之伍,《本草纲目》言巴豆得大黄则“泻人反缓”。本方为治寒实冷积,暴急腹痛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 纳苦寒泻下于辛热峻下之中,相反相成,共成温下峻剂。

【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攻除冷积,服药后或吐或泻,是邪去之象,故方后云“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服药后不下,或下之不快,可服热粥以助药力。巴豆毒性较大,对胃肠刺激较强,当依据病情轻重选择剂量。孕妇、年老体弱者,均当慎用。若服用本方后泻下较剧烈,可食冷粥止泻。

【临床运用】 常用于急性肠梗阻、术后肠麻痹、严重胃肠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胆总管结石等证属寒实冷积而暴急腹痛者。

【方歌】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炼蜜丸,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第三节
润下剂

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方如麻子仁丸、济川煎等。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 二升(20g) 芍药 半斤(9g) 枳实 炙,半斤(9g) 大黄 去皮,一斤(12g) 厚朴 炙,去皮,一尺(9g) 杏仁 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10g)

【用法】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数。

【证治机理】 证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伤寒明理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胃有燥热,脾受约束,故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则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皆为胃肠燥热之象。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治当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重用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本方为治脾约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纳泻下于润下之中,泻而不峻,下不伤正。

【使用注意】 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临床运用】 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证属胃肠燥热者。

【附方】

黄芪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绵黄芪 陈皮 去白,各半两(各15g)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g),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一盏,滤去滓,于银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煮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秘甚者,不过两服愈。常服即无秘涩之患,此药不冷不燥。功用:润肠益气通便。主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润肠丸 (《脾胃论》) 大黄 去皮 当归梢 羌活 各五钱(各15g) 桃仁 汤浸,去皮、尖一两(30g) 麻子仁 去皮取仁,一两二钱五分(37.5g) 上除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白汤送下。功用:润肠通便,活血祛风。主治:饮食劳倦,风结血结,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

【鉴别】 黄芪汤、润肠丸与麻子仁丸均是润肠通便之剂。黄芪汤以麻子仁与黄芪配伍,润燥兼以益气,又用陈皮缓行胃气,意在行气不破气,适于气虚肠燥之大便秘结;润肠丸以当归、桃仁、麻子仁等养血润肠通便药为主,配伍大黄、羌活等泻下活血祛风药组方,主治风邪入于大肠与血燥而结所致的风结、血结之证;麻子仁丸是以润肠药配伍小承气汤组成,润下之中兼能泻热导滞,适用于胃肠燥热、津液不足之脾约便秘。

【方歌】 麻仁丸用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世医得效方》

【组成】 桃仁 杏仁 麸皮炒,去皮尖,各一两(各15g) 松子仁 一钱二分半(9g) 柏子仁 半两(5g) 郁李仁 炒,一钱(5g) 陈皮 另研末,四两(15g)

【用法】 将五仁别研为膏,再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润肠通便。

【主治】 津枯便秘。大便干燥,艰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证治机理】 证为素体阴虚,或年老体衰,津液日亏,或产后失血,血虚津少,均可导致津枯肠燥,大肠传导失司,大便艰难。此时不宜用峻药攻逐,只需润肠通便。

【方解】 用质润多脂之杏仁为君,以滋肠燥,且降肺气以通大肠。以桃仁为臣,取其润燥滑肠,以助杏仁之力。柏子仁性质润滑,润肺治虚秘;郁李仁质润性降,润滑肠道,专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松子仁润五脏,治虚秘;陈皮理气行滞,共为佐药。炼蜜为丸,更能助其润下之功。本方为治津枯肠燥便秘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主以质润,润中寓行,肠肺同调。

【使用注意】 方中桃仁、郁李仁均能活血,故孕妇慎用。

【临床运用】 常用于痔疮便秘、习惯性便秘等证属津枯肠燥者。

【方歌】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

济川煎

《景岳全书》

【组成】 当归 三至五钱(9~15g) 牛膝 二钱(6g) 肉苁蓉 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 泽泻 一钱半(4.5g) 升麻 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枳壳 一钱(3g)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肾虚便秘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治机理】 证因肾虚开合失司所致。肾主五液,司开合。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津液不布,故小便清长;肠失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不通;肾虚精亏,故腰膝酸软;清窍失养,则头目眩晕;肾阳亏损,故舌淡苔白、脉象沉迟。肾虚开合失司,浊气不降,肠道失润,治当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方解】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功能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泄肾浊;妙用升麻以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以上共为佐药。方名“济川”,意在资助河川以行舟车。本方为治肾虚便秘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寓润下于温补之中,寄升清于降浊之内,为寓通于补之剂。

【临床运用】 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证属肾虚者。

【附方】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 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 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 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功用:温肾祛寒,通阳泄浊。主治:老年虚冷便秘,或阳虚寒湿久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手足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脉沉迟。

【鉴别】 本方与济川煎皆可治疗阳虚便秘。本方治证阳虚较重,便秘或腹泻伴见面色青白、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等;济川煎所治为肾阳虚衰,精津不足之证,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伴见腰膝酸软等。

【实验研究】 济川煎能增强老龄大鼠胃肠蠕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胃动素、P物质的释放,降低肠道生长抑素水平有关[车彦忠。济川煎对老龄大鼠胃肠蠕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1):44]。

【方歌】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精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
逐水剂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之实证。方如十枣汤、禹功散等。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 各等分(各2g)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2g),羸人服半钱(1g),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三药等分为末,每次0.5~1g,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用,得快利后,食糜粥以养护脾胃)。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鞕,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实。

【证治机理】 证因水饮壅盛于里,停滞胸腹,或泛溢肌肤所致,为水邪壅盛之实证。水饮停于胸胁,气机阻滞,则胸胁作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则咳唾短气,引胸胁疼痛;水气犯胃,胃失和降,则干呕、心下痞鞕;水饮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若水饮壅盛,泛溢肌肤,则一身悉肿;水阻气滞,饮邪不得下泄,则腹胀、二便不利;弦主饮,沉主里,饮邪结聚在里,故脉沉弦。此证水饮壅盛,邪实病急,治当攻逐水饮,使水邪速下。

【方解】 甘遂、大戟、芫花三味皆为攻逐水饮峻烈之品,其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逐水之力甚强。但三药皆为有毒之品,易伤人体正气,故方中配伍甘温质润之大枣,缓解三药之峻烈,消减三药之毒性,顾护脾胃,培土制水,祛邪不伤正气。本方峻下逐水,却以“十枣”命名,彰显攻邪勿忘扶正之旨,正如《医方论》所言:“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之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本方为体现峻下逐水法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 主以峻下逐水,佐以甘缓补中。

【使用注意】 本方服法乃“三药”为散,枣汤送服,“平旦”空腹服之;从小剂量始,据证递加;“得快下利后”,停后服,“糜粥自养”。因其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忌服。

【临床运用】 常用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证属水饮壅实,正气不虚者。

【附方】

舟车丸(《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黑丑 头末,四两(120g) 甘遂 面裹煮 芫花 大戟 俱醋炒,各一两(各30g) 大黄 二两(60g)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各五钱(各15g) 轻粉 一钱(3g) 上为末,水糊丸,如小豆大,空心温水下,初服五丸,日三服,以快利为度。功用:行气逐水。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二便秘涩,脉沉数有力。

控涎丹 (又名妙应丸、子龙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 去心 紫大戟 去皮 白芥子 各等分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2~3g)。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功用:祛痰逐饮。主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令头痛不可举,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手脚重,腿冷痹。

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 甘遂 大者三枚(2g) 半夏 十二枚(5g,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 五枚(10g) 甘草 炙,如指大一枚(3g)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功用:化痰逐饮。主治: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虽觉轻快,但心下仍然坚满者。

【鉴别】 十枣汤、舟车丸、控涎丹、甘遂半夏汤皆为逐水之剂。十枣汤为攻逐水饮之通用剂,尤善治悬饮;舟车丸即十枣汤去大枣以减缓扶正之力,加诸多破气之品如青皮、陈皮、木香、槟榔,尤重加大黄、黑丑、轻粉,其逐水之力峻猛,并有泄热通便,行气除满之功,适用于水肿实证且病情急重者,此乃逐水与行气相配,前后二阴并行,故称“舟车”;控涎丹即十枣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其逐水之力较十枣汤略缓,且增祛痰之力,尤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故主治多种伏痰之证;甘遂半夏汤只用甘遂加半夏、芍药、甘草,半夏和胃化痰,且方中甘遂与甘草为伍,可谓相反相成,激发药力,独具匠心,主治留饮心下坚满。

【实验研究】 十枣汤可延长恶性腹水模型小鼠生存期并能减少其腹水的产生,提高小鼠生存质量[李航森,肖曼丽。十枣汤对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71-772]。

【方歌】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禹功散

《儒门事亲》

【组成】 黑牵牛 头末,四两(12g) 茴香 炒,一两(3g) 或加木香一两(3g)

【用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3~6g),临卧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 阳水。遍身浮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证治机理】 《丹溪心法》曰:“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本方所治系由水湿之邪泛溢肌肤,气机不利,水气聚结所致。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阻不行,故遍身浮肿;水气内聚脏腑,故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壅遏经脉,则脉沉有力。治宜逐水行气。

【方解】 黑牵牛苦寒,其性降泄,《本草从新》言其“利大小便,逐水消痰”,为君药。臣以茴香辛温,行气止痛,与牵牛同用,可增其逐水之功而无寒凝之弊。用法中加姜汁调服以行水而和胃。方名“禹功”,喻其功用如同大禹治水,功效卓著。本方为治水湿泛溢阳水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逐水通便之中,佐以辛散行气之法,方简药专。

【临床运用】 常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睾丸鞘膜积液等证属水湿内聚者。

【附方】 导水丸(《儒门事亲》) 大黄 二两(6g) 黄芩 二两(6g) 滑石 四两(12g) 黑牵牛 另取头末,四两(12g)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6g),或加至百丸(12g),临卧温水下。功用:攻下逐水。主治:水肿。遍身浮肿,二便不利,口渴,溲赤,脉数。或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

【鉴别】 导水丸与禹功散,均以牵牛子为方中君药,主治水湿壅盛之水肿,见有二便不利者。导水丸配伍滑石、大黄,其通利二便之力较强,且有黄芩清热之功,主治水肿湿热之证;禹功散配伍少量茴香,逐水之力专,且能行气止痛,主治水肿实证属水气内聚者。

【方歌】 《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一同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方如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等。

黄龙汤

《伤寒六书》

【组成】 大黄 (9g) 芒硝 (6g) 枳实 (9g) 厚朴 (9g) 甘草 (3g) 人参 (9g) 当归 (6g) (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热沸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证治机理】 本方原治热结旁流而兼气血两虚证,后世用治温疫病应下失下,邪实而又气血两虚,或素体气血亏损而致里热腑实之证。证因邪热与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气血不足所致。伤寒之邪化热,或温热病邪传里,邪热与肠中糟粕互结,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故身热;热盛伤津,故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乃里热腑实之征。下利清水,色纯青,即所谓“热结旁流”之证。气血两伤,故见神倦少气、脉虚;余如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皆为热结于里,上扰神明之危重证候。此时,不攻则不能去其实,不补则无以救其虚。故治宜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方解】 大黄、厚朴为君,芒硝、枳实为臣,君臣相伍,泻热通便,峻下热结,荡涤胃肠实热积滞,急下以存阴。佐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佐入桔梗开宣肺气,宣通肠腑,有助于燥屎下行,且与性降之大承气汤相配,有升有降,使气机升降复常,寓“欲降先升”之妙。生姜、大枣和胃调中,扶其胃气,甘草和中调药,用为佐使。方名“黄龙”者,是喻本方之功效,取龙能兴云致雨以润燥土之意。本方为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 峻下热结与补益气血并用,攻补兼施,攻下为主。

【临床运用】 常用于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证属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者。

【附方】新加黄龙汤 (《温病条辨》) 细生地 五钱(15g) 生甘草 二钱(6g) 人参 另煎,一钱五分(4.5g) 生大黄 三钱(9g) 芒硝 一钱(3g) 玄参 五钱(15g) 麦冬连心,五 钱(15g) 当归一 钱五分(4.5g) 海参 洗,二条(2条) 姜汁 六匙(6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泻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鞕,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沉细。

【鉴别】 黄龙汤与新加黄龙汤均为攻补兼施之剂。黄龙汤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配伍人参、当归、甘草益气养血,攻下之力较峻,主治阳明热结较甚而兼气血不足者;新加黄龙汤取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配伍玄参、麦冬、生地黄、海参滋阴增液,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攻下之力较缓,而滋阴增液之力较强,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里实而兼气阴不足者。

【实验研究】 黄龙汤能使动物排便速度增快,次数增加,便稀且不成形;能明显促进动物在体肠的推进运动;能增加动物离体回肠蠕动作用,对离体十二指肠及结肠则显示其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能被乙酰胆碱(ACh)短暂拮抗[李祥华,王文英,马凤英,等。黄龙汤对动物肠运动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03,14(6):326-328]。

【方歌】 黄龙枳朴并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

【组成】 玄参 一两(30g) 麦冬 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 八钱(24g) 大黄 三钱(9g) 芒硝 一钱 五分(4.5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芒硝溶服)。

【功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或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证治机理】 证由温病热邪入里,燥屎内结,阴津亏损所致。热结阳明,加之阴津亏损,则燥屎内结,脘腹胀满;津亏便秘乃“无水舟停”,仅用泻药攻下,下之不通;邪热在里,津液受伤,则口干唇燥;舌红、苔黄,乃热结于内之象;热结伤阴,则脉象细数。治当滋阴增液与泻热通便并行。

【方解】 重用咸寒濡润之玄参为君,滋阴清热,润燥通便。以甘寒滋润之生地黄、麦冬为臣,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三药并用为增液汤,其各药用量偏重,突出滋养阴津,“增水行舟”之意,《温病条辨》谓其“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大黄、芒硝为佐,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攻逐阳明热结。本方为增液汤加大黄、芒硝而成,故名增液承气汤,为治热结阴亏、肠燥便秘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 重用甘寒,佐以苦寒,寓攻下于增水行舟之中,攻补兼施。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温病条辨》主张先服增液汤;不下者,再服增液承气汤。方中玄参、生地黄、麦冬用量宜重,否则难达“增水行舟”之功。本方虽攻补兼施,但毕竟有大黄、芒硝克伐之品,不宜久服,中病即止。

【临床运用】 常用于习惯性便秘、痔疮所致便秘等证属热结阴亏者。

【附方】增液汤 (《温病条辨》) 玄参 一两(30g) 麦冬 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 八钱(24g)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功用: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肠燥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鉴别】 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均为“增水行舟”之剂。但增液汤纯用增液之品,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无耗气伤津之虞,以润为下,适用于单纯津亏便秘证;增液承气汤在增液汤基础上加大黄、芒硝,其泻下之力更强。润下合方,适用于津亏便秘,热结较重者。

【方歌】 增液承气玄地冬,加入硝黄效力增,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思考题】

1.结合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分析其药物配伍意义。方中何药为君?为什么?

2.分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治病证、功用、用药、用量、煎服法、配伍原理的异同点。

3.结合药物配伍,分析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的功用、主治异同。

4.比较《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与卷十五两首温脾汤在组成、主治及配伍方面之异同。

5.十枣汤为攻逐水饮方剂,为何要配伍甘温补益之大枣?

6.以黄龙汤与增液承气汤为例,说明攻补兼施剂的立法依据、适应病证及组方要点。

7.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均属“增水行舟”之剂,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SlZScxyq5A032eBmA4dZXUgvMe8EkngBGHPV79zxv0jmztaon1tqTy0+HhsOPL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