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医学全书》收录了隋·巢元方存世著作《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领衔,率当时名医集体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610)。全书共50卷,67门,1739候,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证候。部分证候并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该书条目清晰,内容丰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内容最系统、最全面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一、《诸病源候论》简况
《诸病源候论》是由国家组织,专家集体编写而成。收罗广远,门类齐备,以纲统目,纲举目张,是历史上对病因、病理、证候做出系统全面整理总结的大型著作。该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是历史首创,影响亦很深远,后世几乎所有的大型著作,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或按《诸病源候论》体例编撰,或以其论述来安排具体内容,或以此为全书蓝本,或以此作为全书之纲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的重要典籍,如《医心方》《医方类聚》等也都运用该书体例,以该书论述作为纲领。
据《宋史》记载,当时《诸病源候论》与《素问》《难经》等并列称为“七经”,并以此书作为医生考试的主课之一。宋代以后,金、元、明、清代均将此书视为中医经典,直接用其指导医疗和教学。
《诸病源候论》对病因病理证候做出划时代的整理总结,成为承先启后、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例如:
在病因理论上发展了六淫致病学说,提出“乖戾之气”等新的病因学说,对传染病的病因认识,已超过前代水平,并首次提出防病学说。在中医宏观、辨证的认知方法的基础上,开创了实证研究、细微观察的研究方法,如对癞、疥、癣、肠道寄生虫等病,明确指出有虫寄生,成为寄生虫病学、病原微生物学的先驱。另外,对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地域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已远远超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发展了中医病因学说。
在病理学方面,除了遵循《内经》邪正相争等方面的传统认知外,强调不同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症状要点。强调病因作用于不同部位是导致不同症状的原因,比前代更加重视细部的变化。在病理生理的关系上也有较多创新,如提出“气脉闭塞,津液不通”理论,成为后世“治痰先治气”治则的理论渊源。再如水肿病理,《素问》责之“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而《诸病源候论》则着重在肾、脾二经,并与胃有关,对《内经》的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证候归纳方面,《诸病源候论》至今仍然是中医书籍中收罗最广、叙证最多的著述。在所载病候中,如虚劳精血出候、急黄候、脑黄候、癖黄候、干霍乱候、呷嗽候、疸水候、水注候、温注候等大批证候,均首见于本书。对临床症状描述简明切要,精确完整,对诊断疾病有很大帮助。如“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强,羊鸣,食顷方解”,形象地描述癫痫发作的情状。更有多种疾病的证候表现在本书中首次记录,如消渴并发痈疽,或成水肿等。对于证候分类,本书分别采用病因分类、病理分类、脏腑分类、病程分类,以及兼变症分类等,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如中风、积聚,均以五脏分证,虚劳从五劳六极七伤论起,又归本于五脏。又如咳嗽病、心腹痛病、痢疾等,是从病程分类,详述新病、久病之相互关系和各种变化。即使以六经辨证的伤寒病,本书亦以证候为主,把六经诸证集中起来,增强比较分析的论证方法,如伤寒谬语候,就鉴别阳明热实、亡阳、热入血室三种不同病情之谵语,并指出其预后变化。如此比较分析,则又开创了证候鉴别诊断学的先河。
在疾病分科方面,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内科39病,包括时病、杂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急症等,是隋代以前诸书中最全面的。五官科中将鼻病、耳病、牙齿病、口唇咽喉病等汇为专篇,是《诸病源候论》的首创。外科手术的记载,反映当时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如外伤的手术缝合“凡始缝其疮,各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堪称伤口缝合的操作规范,加上以歌赋形式,便于传授,如同教材,是古医籍中关于外伤缝合术之最早记载。本书对各科疾病的特点,以及各自之所及范围,都已具备了相当水平,成为唐以后中医分为十三科的奠基著作。
《诸病源候论》是病因、病理、证候专著,不载治疗方法,但在有关病证下面却附载了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这些资料来源于道家著作《养生方真诰》《养生要集》《养生禁忌》及上清真人、赤松子、《无生经》等,现大多佚失,可见这部分内容尤为珍贵。
二、《诸病源候论》的版本系统
《诸病源候论》最早刊于宋代天圣四年(1206),由国子监颁行。该刊本早已失传。现存最早刊本为南宋重刊北宋天圣五年国子监本,存世三部,均藏于日本。国内现存版本,最早者为元代刊本,即《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该版本是根据宋本校勘而成。
《诸病源候论》的版本系统比较简单,即一源二流。一源是北宋刊本,二流是南宋坊刻本和元刻本两个流传系统。
南宋坊刻本系统:此版本“盖南宋人从天圣校刊本而重刻者”。该版本中国大陆已失传,存世者有:日本怀仙阁藏本(现存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日本酌源堂藏本(此本20世纪后下落不明)、日本天保四年(1833)丹波元坚据怀仙阁藏本配补酌源堂本影写本、小岛宝素据怀仙阁及酌源堂两本影写本(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日本无名氏据南宋本抄本(仅存卷14~19。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等。
南宋重刊本元刻系统:南宋刊本国内早已失传,明清以来的多种传本均据此而传承,如明代汪济川、江瓘校本、清嘉庆间胡益谦经义斋刊活字本、清光绪间周学海刊本和湖北官书处及崇文书局刊本,以及日本正保二年刊本等,现均流传于世。在这个意义上,其实《诸病源候论》只有一个版本系统,只是这个版本系统的版本比较多。
三、整理原则
1.底本与校本
底本:《诸病源候论》最早的北宋刊本已佚。南宋刊本现存日本怀仙阁本与酌源堂本之配补本,但版本磨灭及虫蚀所致的缺卷、缺页、错讹现象非常普遍。元刻《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是国内现存的最早版本,来源于南宋重刊北宋天圣本,其源流清楚,字体工整,印刷精良。此后,明、清以下刻本,如汪本、胡本、周本,均源于此,故选定为底本。
主校本:以日本怀仙阁本藏南宋坊刻本(简称“宋本”)、明代汪济川、江瓘校刊本(简称“江本”)、清代周学海校刊本(简称“周本”)、清湖北官书局刊本(简称“湖本”)、日本正保二年刊本(简称“正保本”)为主校本。
旁校本:《永乐大典·医学篇》引《巢元方病源》,《医方类聚》引《巢氏病源》。
参校书目:《外台秘要》经余居刊本、《医心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浅仓屋本、《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普济方》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医方类聚》所引《巢氏病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黄帝内经素问》顾从德本、《灵枢经》赵府居敬堂本、《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黄帝内经太素》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难经集注》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华氏中藏经》商务印书馆重印本、《伤寒论》重庆人民出版社排印本、《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金匮要略方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金匮玉函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衙藏版刊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肘后备急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刘涓子鬼遗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仿宋刻本、《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
2.校注体例
原文:悉依底本全录,不另分段。原有注释以小一号另体标识。对底本全文进行标点。为保持元代重刊本原貌,目录、正文中《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书名未予改动,书眉亦保持统一。
校勘:采用“四校合参”法,以底本为主,校本择善而从。对底本原文中的误、脱、衍、倒、错简、疑义等,采用校改、校补、校删、乙正、并存校、存疑校等六类方法进行处理,均出校记说明。
撰写校记时,本校,写出卷次篇目,如“卷××××候作××”;对校,写出版本简称,如“周本作××”;他校,既出所校书名,又出卷次篇目,如“《外台秘要》卷十七《五劳六极七伤》”等。
原文有大段和整候脱漏者,如卷十“瘴气候”中“行青草瘴”以下文字,卷八“伤寒攻目生疮候”,卷十七“重下候”,卷四十五“食痫候”“小儿形证论五脏惊传候”,卷四十八“小儿鬼舐头候”,均据校本补入。
统一体例:调整底本体例错乱:如“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四句,是所有养生方的引导词,但在原文中位置不一,排列较乱,有的连接在正文之后,有的列于养生方之前,或在其后。养生方条文排列亦有窜乱,有时错入养生方导引法中。对此做了统一调整。四句引导词一律连接在正文之后;窜乱之养生方条文,一一理出,列于养生方导引法之前。
其他明显错乱的病候、条目,均据理一一校正。
增添序号:原书各病候标题均无序号,为方便阅读和检索,现以“卷”为单位给以编号。
3.异文处理
异体字:径改,如“藏府”改作“脏腑”,“歧伯”改作“岐伯”。
通假字:径改,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繁体字:一律改为简化字,但专用字保留,如“淡饮”不改作“痰饮”,“耎”不改作“软”等。
避讳字:缺笔避讳(如“恒”下少一横)则直接描正,不出注记;同义避讳(如“膊”与“肩”,“治”与“理”等),则原文不动,在首见处出注说明;重造避讳字(如“ ”字),为避“坚”之讳字,则予改正,不出注说明。避讳字“圆”,径改为“丸”,不出注。
俗字、变体字:如涩—澀、澁、濇,体—體、躰、體;“覩”为“睹”之古字,“申”为“伸”之古字;“挙”为“举”之俗字;“總”为“总”等,一律改用通行字,以便阅读。不同时期的著作,如本书“隐轸”,《太平圣惠方》作“瘾轸”,保持原貌不改。
至于文字笔画误者,如“若”与“苦”、“正”与“止”、“顷”与“项”之类,均加以改正,出校说明。这些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文义不同,所以均出校记,以示郑重。
王旭东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