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虚劳病诸候上
凡三十九论

一、虚劳候

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 。又,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

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为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噏噏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

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 ,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 。又,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 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 。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 img [1]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 则荣气竭。脉直上者,迟 逆虚也。脉涩无阳,是肾气少。寸关涩,无血气,逆冷,是大虚。脉浮微缓,皆为虚。缓而大者,劳也。脉微濡相搏,为五劳。微弱相搏,虚损,为七伤。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 :唯欲嘿气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多言语,大呼唤,令神劳损。亦云:不可泣泪,及多唾洟。此皆为损液漏津,使喉涩大渴。

又云: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讫,舐唇漱口,舌聊上齿表,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令人强壮。

养生方导引法云 :两手拓两颊,手不动,搂肘 使急,腰内亦然,住定。放两肘 头向外,肘髆腰 气散,尽势,大闷始起,来去七通。去肘臂劳。

又云:两手抱两乳,急努,前后振摇,极势二七。手不动,摇两肘头上下来去三七。去两肘内劳损,散心向下,众血脉遍身流布,无有壅滞。

又云:两足跟相对,坐上,两足指向外扒 。两膝头拄席,两向外扒使急,始长舒两手,两向取势,一一皆急三七。去五劳,腰脊膝疼,伤冷脾痹。

又云:跪一足,坐上,两手髀内卷足。努踹向下,身外扒,一时取势,向心来去二七。左右亦然。去五劳、足臂疼闷,膝冷阴冷。

又云:坐抱两膝,下去三里二寸,急抱向身极势,足两向身,起,欲似胡床,住势,还坐。上下来去三七。去腰、足、臂内虚劳,膀胱冷。

又云:外转两脚,平踏而坐,意努动膝节,令骨中鼓,挽向外十度,非转也

又云:两足相踏,向阴端急蹙,将两手捧膝头,两向极势,捺 之二七,竟,身侧两向取势二七,前后努腰七。去心劳,痔病,膝冷。调和未损尽时,须言语不瞋喜,偏跏,两手抱膝头,努膝向外,身手膝各两向 极势,挽之三七,左右亦然。头须左右仰扒。去背急臂劳。

又云:两足相踏,令足掌合也,蹙足极势。两手长舒,掌相向脑项之后,兼至髆,相挽向头髆,手向席,来去七。仰手七,合手七。始两手角上极势,腰正,足不动。去五劳七伤,脐下冷暖不和。数用之,常和调适。

又云:一足踏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急挽向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五劳,三里气不下。

又云:蛇行气,曲卧,以正身复起,踞。闭目随气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肠,服气为食,以舐为浆,春出冬藏,不财不养。以治五劳七伤。

又云:虾蟆行气。正坐 ,动摇两臂 ,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七伤、水肿之病也。

又云:外转两足,十遍引,去心腹诸劳。内转两足 ,十遍引,去心五息止 。去身一切诸劳疾疹。

二、虚劳羸瘦候

夫血气者,所以荣养其身也。虚劳之人,精髓萎竭,血气虚弱,不能充盛肌肤,此 故羸瘦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朝朝服玉泉 ,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 而牢齿也。玉泉,口中唾也。朝未起,早漱口中唾,满口乃吞之 ,辄琢齿二七过 。如此者三乃止,名曰练精。

又云:咽之三过乃止,补养虚劳,令人强壮。

三、虚劳不能食候

脾候身之肌肉,胃为水谷之海。虚劳则脏腑不和,脾胃气弱,故不能食也。

四、虚劳胃气虚弱不能消谷候

胃为府,主盛水谷,脾为脏,主消水谷。若脾胃温和,则能消化。今虚劳血气衰少,脾胃冷弱,故不消谷也。

五、虚劳三焦不调候

三焦者,谓上、中、下也。若上焦有热,则胸膈痞满,口苦咽干。有寒则吞酢而吐沫。中焦有热,则身重目黄。有寒则善胀而食不消。下焦有热,则大便难。有寒则小腹痛而小便数。三焦之气,主焦熟 水谷,分别清浊,若不调平,则生诸病。

六、虚劳寒冷候

虚劳之人,血气虚竭,阴阳不守,脏腑俱衰,故内生寒冷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手项上。治久寒不能自温,耳不闻声。

七、虚劳痰饮候

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 也。痰者,涎液结聚在于胸膈。饮者,水浆停积在膀胱也。

八、虚劳四肢逆冷候

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大 ,故四肢逆冷也。

九、虚劳手足烦疼候

虚劳血气衰弱,阴阳不利 ,邪气乘之,冷热交争,故以烦疼也。

十、虚劳积聚候

积聚者,腑脏之病也。积者,脏病也,阴气所生也。聚者,腑病也,阳气所成也。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 ,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

十一、虚劳癥瘕候

癥瘕病者,皆由久寒积冷,饮食不消所致也。结聚牢强,按之不能转动为癥。推之浮移 为瘕。虚劳之人,脾胃气弱,不能克消水谷,复为寒冷所乘,故结成此病也。

十二、虚劳上气候

肺主于气,气为阳,气有余则喘满逆上。虚劳之病,或阴阳俱伤,或血气偏损,今是阴不足,阳有余,故上气也。

十三、虚劳客热候

虚劳之人,血气微弱,阴阳俱虚,小劳则生热,热因劳而生,故以名客热也。

十四、虚劳少气候

虚劳伤于肺,故少气。肺主气,气为阳,此为阳气不足故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人能终日不唾,恒含枣核而咽之,受气生津,此大要也

十五、虚劳热候

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

十六、虚劳无子候

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皆为无子之候。又泄精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无此之候,皆有子。交会当用阳时,阳时,从夜半至禺中是也。以此时有子,皆聪明长寿。勿用阴时,阴时,从午至亥。有子皆顽暗而短命,切宜审详之。凡妇人月候来时,候一日至三日,子门开,若交会则有子。过四日则闭,便无子也。

男子脉得微弱 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也。

十七、虚劳里急候

虚劳则肾气不足 ,伤于冲脉。冲脉为阴脉之海,起于关元,关元穴在脐下,随腹直上至咽喉。劳伤内损,故腹里拘急也。

上部之脉微细,而卧引里急 ,心膈上有热者,口干渴。寸口脉阳弦下急,阴弦里急。弦为胃气虚,食难已饱 ,饱则急痛不得息。寸微、关实、尺弦紧者,少腹腰背下苦拘急痛外 ,如不喜寒,身愦愦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 云:正偃卧,以口徐徐内气 ,以鼻出之 。除里急。饱食后,小咽气数十,令温中 。寒者,干呕腹痛 ,从口 内气七十所。大 填腹内,小咽气数十,两手相摩,令极热,以摩腹,令气下。

十八、虚劳伤筋骨候

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

十九、虚劳筋挛候

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营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

二十、虚劳惊悸候

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

二十一、虚劳风痿痹不随候

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病在于阴,其人苦筋骨痿枯,身体疼痛,此为痿痹之病,皆愁思所致,忧虑所为。

诊其脉尺中虚小者,是胫寒痿痹也。

二十二、虚劳目暗候

肝候于目而藏血,血则荣养于目。腑脏劳伤,血气俱虚,五脏气不足,不能荣于目,故令目暗也。

二十三、虚劳耳聋候

肾候于耳。劳伤则肾气虚,风邪入于肾经,则令人耳聋而鸣;若膀胱有停水,浸渍于肾,则耳聋而气满。

二十四、虚劳不得眠候

夫邪气之客于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何也?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 其津液,注之于脉也,化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 。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入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肉 间,行于五脏六腑。今邪气客于脏腑,则卫气独营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眠。

二十五、大病后不得眠候

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未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若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若但虚烦而不得眠者,胆冷也。

二十六、病后虚肿候

夫病后经络既虚,受于风湿,肤腠闭塞,荣卫不利,气不宣泄,故致虚肿。虚肿不已,津液涩,或变为微水也。

二十七、虚劳脉结候

脉动而暂止,因不能还而复动,是脉结也。虚劳血气衰少,脉虽乘气而动,血气虚,则不能连属,故脉为之结也。

二十八、虚劳汗候

诸阳主表,在于肤腠之间。若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故为汗。汗多则损于心,心液为汗故也。

诊其脉,寸口弱者,阳气虚,为多汗脉也。

二十九、虚劳盗汗候

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

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皆为盗汗脉也。

三十、诸大病后虚不足候

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 、温疟之类是也。此病之后,血气减耗,脏腑未和,使之虚乏不足。虚乏不足,则经络受邪,随其所犯,变成诸病。

三十一、大病后虚汗候

大病之后,复为风邪所乘,则阳气发泄,故令虚汗。汗多亡阳,则津液竭,令人枯瘦也。

三十二、风虚汗出候

夫人 img [2] 不牢,而无分理,理粗而皮不致者,腠理疏也。此则易生于风,风入于阳,阳虚则汗出也。

若少气口干而渴,近衣则身热如火,临食则流汗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营 ,此为漏风,由醉酒当风所致也。

三十三、虚劳心腹痞满候

虚劳损伤,血气皆虚,复为寒邪所乘,腑脏之气不宣发于外,停积在里,故令心腹痞满也。

三十四、虚劳心腹痛候

虚劳者,脏气不足,复为风邪所乘,邪正相干,冷热击搏,故心腹俱痛。

三十五、虚劳呕逆候

劳伤之人,五脏不安,六腑不调。

胃为水谷之海,今既虚弱,为寒冷所侵,不胜于水谷,故气逆而呕也。

三十六、虚劳咳嗽候

虚劳而咳嗽者,脏腑气衰,邪伤于肺故也。久不已,令人胸背微痛,或惊悸烦满,或喘息上气,或咳逆唾血,此皆脏腑之咳 也。然肺主于气,气之所行,通荣脏腑,故咳嗽俱入肺也。

三十七、虚劳体痛候

劳伤之人,阴阳俱虚,经络脉 涩,血气不利。若遇风邪与正风相搏,逢寒则身体痛,值热则皮肤痒。

诊其脉,紧濡相搏,主体节痛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 :双手舒指向上,手掌从面向南,四方回之,屈肘上下尽势四七,始放手向下垂之,向后双振,轻散气二七,上下动两髆二七。去身内、臂、肋疼闷。渐用之,则永除。

又云:大踑坐,以两手捉足五指,自极,低头不息九通。治颈、脊、腰、脚痛,劳疾。

又云:偃卧,展两足指右向,直两手身旁,鼻内气七息。除骨痛。

又云:端坐,伸腰,举右手,仰其掌,却左臂,覆左手 ,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息间,稍顿左手。除两臂、背痛。

又云:胡跪,身向下,头去地五寸,始举头,面向上,将两手一时抽出,先左手向身前 长舒,一手向身后长舒 ,前后极势二七。左右亦然。去臂、骨、脊、筋阴阳不和,疼闷 img 痛。

又云:坐一足上,一足横铺安膝下押之。一手捺上膝向下,急。一手反向取势长舒,头仰向前,共两手一时取势,捺摇二七。左右迭互亦然。去髀、胸、项、腋脉血迟涩,挛痛闷疼。双足互跪安稳,始抽一足向前,极势,头面过前两足指,上下来去三七,左右换足亦然。去臂、腰、背、髀、膝内疼闷不和,五脏六腑、气津调适。一足屈如向前,使膀胱着膝上,一足舒向后,尽势,足指急努,两手向后,形状欲似飞仙虚空,头昂,一时取势二七,足左右换易一过 。去遍身不和。

又云:长舒两足,足指努向上。两手长舒,手掌相向,手指直舒,仰头努脊,一时极势,满三通。动足相去一尺,手不移处,手掌向外七通。须臾 ,动足二尺,手向下拓席,极势三通。去遍身内筋节劳虚 ,骨髓疼闷。长舒两手 ,向身角 上,两手捉两足指急搦心 ,不用力,心气并在足下,手足一时努纵,极势三七。去踹、臂、腰疼,解溪蹙气,日日渐损。

三十八、虚劳寒热候

劳伤则血气虚,使阴阳不和,互有胜弱故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乘,故发寒热。

三十九、虚劳口干燥候

此由劳损血气,阴阳断隔,冷热不通,上焦生热,令口干燥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中 ,漱满二七,咽。愈口干 。若引肾水,发醴泉,来至咽喉。醴泉甘美,能除口苦,恒香洁,食甘味和正。久行不已,味如甘露,无有饥渴。

又云: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漱满二七,咽。治口苦干燥。


[1] img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作“酸削不能行”。

[2] img 肉:原作“ img 肉”,锓梓之误,据宋本改。 Bs6lWczC+OabCP5aDPYH8p5/3jzG9oVaz31wdKZ55EDGNo176hu/01OGStyMz3+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