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THE GREAT
DEGENERATION

账务存疑

若要走出这种病态制度的泥沼,似乎只有两条出路。其一看似理想,但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即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通过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年轻人(加上其父辈以及祖辈的同心协力)支持更为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我在前文已作过解释,此举势必困难重重。但是我坚信,会有办法实现如此强大的领导力,这就在于要改变政府现行的财务体系。

政府现行的财务体系,坦白说有一定的欺骗性——不会定期公布准确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巨额负债不为人知,即便是当前的收入支出明细也让人真假难辨。若是如此行事,合法企业肯定难以为继。曾将如此混淆视听的财务报表公之于世的最后一家企业,就是恶名昭著的安然公司。

其二,应该有能力制定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以便将政府的负债情况与其资产状况进行比较。这也会有助于澄清财政投资赤字与当前消费赤字。政府应当效仿企业,采用公认会计原则。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制定代际账户,以明确现行政策对各代人的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如此作为,如果我们没有着手对政府财务进行整体改革,那么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局面。西方民主社会将沿袭其当下不负责任的态势继续前行,直至步希腊等地中海经济体的后尘,一个个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先是公信力缺失,继而借贷成本攀升,最终政府在不堪之际,不得已削减支出,提高税负。这种情况下,最终会导致债务违约和通货膨胀当道,我们都会陷于阿根廷的境地。

当然,还有着第三条可能的出路,即我们在日本和美国所见到的局面,也许英国也是如此。债务还在不断攀升,但是出于通货紧缩的担忧,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到其他国家寻找投资避险的渠道,这使得美、日等国的政府借贷成本处于空前低位。但这种局面的问题在于,这会导致数十年间近乎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停滞静止状态的又一版本,不过,这次是西方社会停滞不前。

随着我们的经济窘境日益恶化,选民也在努力寻找替罪羊。我们谴责政客,认为他们没有妥善管理公共财政。但我们觉得银行家和金融市场也难辞其咎,仿佛是因为其不顾后果的放贷,才有了我们不自量力的借款。我们寄希望于加大监管力度,但不希望自己会因此受累。这就引出了第二章的主题。我将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从民主制度的人类“蜂巢”转向市场的达尔文丛林法则,我想试问:在这其中,我们是否也目睹了西方世界的制度出现衰落迹象?

在本章中,我试图说明的是,巨额的公共债务是违背隔代社会契约的一个表象。在下一章中,我想提出一点,即政府对市场过度复杂的监管是否实际就是它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正如我们所见,法治有着诸多敌人,但这其中最为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那些冗长而费解的法律的缔造者。 YW1fdcXPJ/xgM4cTSOXpMGOCubn5r29c6AT74y5ByCphSGdKP65Aqw8xXeKTJ+Z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