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离诤论得三昧味

佛陀在文中赞叹须菩提尊者得“无诤三昧”。什么是“无诤”?即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圣,泯绝差别对待之相。无诤三昧并非每个证得阿罗汉果的人,都具有此修养,而是须菩提尊者深知众生生死不已,皆由心有高下胜负之诤,妄造口业而论议不休。因此发愿生生世世受解空性,心寂静故,平等爱念一切众生。《涅槃经》说: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

须菩提尊者心性调柔清净,随顺众生欲求,不令众生生起嫌恶之心。人际之间的无诤之道,旨在能破我爱、我见的妄相,心住寂静处,才可与人无诤,与世无诤。

《所欲致患经》说,众生因贪爱恣意,彼此愤怒相诤:

贪爱所在,放心恣意:父说子恶,子说父恶;母说女恶,女说母恶;兄说弟恶,弟说兄恶;姊说妹恶,妹说姊恶。家室宗族,转相诽谤,是为贪欲之患。因致勤苦,皆由多求,放心恣意,为欲所溺。

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人人都欢喜和乐无诤,如何于现实生活中获得“无诤三昧”?根本之道,要先从反求诸己,观照心念开始做起。

摄身守意,柔和自安,可以远离争论之苦,进一步爱护众生,施与无畏,自然于人我相融无碍。

如爱护众生的生命,不加以鞭杖烧煮之痛楚;拔除众生烦恼的痛苦,给予光明的导护;爱语鼓励众生,生起增上善缘的信心;以种种方便摄令众生开悟觉性,能入佛知见。生活中能胸怀三千法界“同体共生”的平等观,我们也能浅得几分“无诤三昧”的法喜。

《杂宝藏经》有一则婢女与羊相争的故事,可以令我们对嗔怨相争的祸害有戒慎警惕的作用。

有一个婢女,负责磨房的工作。每天早上要把主人交代的大麦、黄豆等杂粮研磨成粉。有一只羊常常趁婢女不注意的时候,偷吃豆粉。因此婢女常因研磨的豆粉斗量不足,而被主人怒叱责打。每次婢女被主人责怪后,就生气地拿起竹杖捶打羊,屡次挨打的羊,心中也积集怨恨。

有一天,婢女在生火,羊看见她空手无杖,就用角去触犯她,婢女又气又急,就拿起着火的木柴打羊,羊被火烧痛时,四处翻滚,身上的火苗,焚烧村人房舍,并且殃及山野。山中有五百只猕猴,走避不及,被火烧死。

羊和婢女相互含嗔怒怨,造成人畜身命俱焚。所谓嗔火一起,烧尽功德树林;诤论一生,刹那飘坠腥风血雨的罗刹鬼国。

佛陀在弟子们发生争论时,如何开启他们的心智?《杂阿含经》有一则比丘争诵经呗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叶对佛陀禀报:

“佛陀!有两位比丘,心性刚强,一位是阿难的弟子难荼,一位是目犍连的弟子阿毗浮,两人时起争论,相互争诵经呗。明日约定一决胜负,比赛谁诵出的经呗多,谁说的法更胜!”

佛陀立刻派人唤来难荼和阿毗浮,问他们:

“你们听过我的教诫中,有教导人彼此斗争,分别胜负高低的经义吗?”

“我们不曾听过佛陀有争论胜负的经义。”

“真正胜利的人,是止息贪嗔痴的迷乱,能勤修戒定慧三学,杀掉六贼造作;能正观五蕴如芭蕉不实,以八正道为指标,证入大般涅槃为寂乐。背诵千章万偈,不明自心,于解脱何益?”

佛陀揭示欲入圣流位,要心能正定,远离人我彼此的争论。身口意三业的修为,口业最容易布施,不需要有很多的钱财,也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只要口出善语,就如花香,可以使人感染到欢喜和愉悦。我们只要以佛的四种语言,自然能化解人际的论议和是非。

要说清白无染的善语。

要说止非息诤的妙语。

要说正法善道的实语。

要说利益安乐的法语。

佛的善语、妙语、实语、法语,像百花齐放的花园,令众生乐于亲近;更似高山流泉,人人得以热恼冰消。 qaiIyASbKhLm3ixrvhzInZXwtPAA5ipqUFNq9mI/CnkwcLve0xuagQVDCSgrac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