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无为法摄三贤十圣

经文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是“一切贤圣”?指的是大乘三贤十圣菩萨。三贤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十圣者指十地阶位的菩萨。三贤还未臻至十圣位,十圣者未到达究竟佛位,亦即大乘菩萨者不能执着这阶次地位之相,一着相就不能称作菩萨。(如第三分经文:“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何谓“无为法”。溥畹大师说:

以无所作者,故名无为。但有一法,即属有为。非无作为,正显一切俱空之理。

溥畹大师所说的也就是经文的:“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无得无说,破除事理二障及语言文字的葛藤,佛陀无论是显说密谈,无非要吾人离思惟作用,不要陷入空有的泥沼,引众生会归中道,彰显本性。

一切贤圣都依无为而修,事相上有三贤十圣前后阶次的差别相,但在每个人究竟圆满的法性上平等无有差别。如《维摩诘经·佛国品》:“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陀的一音即是究竟的“无为法”,因众生贤愚利钝差别,而产生不同悟解的深浅。在《优婆塞戒经》卷一,以三兽渡河,来解说一乘的无为法。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和习气根源,故名为佛。

三兽渡河,迹分深浅,而水无深浅。三鸟飞空,(雀、鸽、雁)因为形体力量不同,飞行有远近差异,但是虚空并无远近的分际。菩萨贤圣的阶位尽然不同,却依此无为法而修而证,理性上没有差别,只因众生妄想习气不同,而有阶次的差别。佛陀方便设立“三贤十圣”,我们不可取着什么果位,应了彻佛陀无有定法可说。因为“无为法”不落语言文字,不可取、不可说,如此,方能真正“解佛所说义”。

有一天,白居易向惟宽禅师请益。

“禅师,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你为什么要妄自分别?”

“既然都没有分别,那又要怎么修行?”

禅师答道:“心本无损伤,为什么要修行?要明白垢和净都不可取着动念。”

白居易疑惑说:“禅师,尘垢必须拂拭,不可起念,又增无明,难道也不能有清净修行的念头吗?”

禅师回答:“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虽然珍贵,落眼亦成病;乌云遮住万里晴空,白云也会遮蔽晴空呀!”

白居易更加不解:“那么无修无念和凡夫又有什么不同呢?”

“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禅的心要,无修而修的无上密教。”

禅心即无为法,事相有身口意之修为,有三贤十圣地位的证得,如同百川归于大海,咸同一味。我们心不昧着经义文字,体会佛陀“有得有说”慈悲假名的安立,从中成就清净的信心,打开一处不见不闻,无得无说,处处啼鸟花香的缤纷世界。

习题

1.什么叫作无得无说?

2.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

3.人生最究竟的幸福是什么?

4.既然是无为法,为什么又有“三贤十圣”的差别?

原典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注释

①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是一种执着。又有人以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着。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

②贤圣: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在,但称三贤;“十地”菩萨,才谓之十圣。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共为七贤位,以声闻四果为圣位。

③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非修造作为,非生灭变化,故名“无为”,即是非空非有之本来自性清净心。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作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不可执着实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都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 lkmLDhOC1yr68fPMpZGpRvSi5ge5SFZg8XoHFFc3ytszU0T+WkYlUpdN/JKlJgp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