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真理实相色空一如

经文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法性离一切相状取着,真理实相非言语声色可以涵容。离觉悟烦恼二边,更非色有空无所能分隔的,真理实相,菩提法性是净秽一如,色空一如。《大方广宝箧经》说:

须菩提问:“文殊师利!佛法和烦恼,有什么差别?”

文殊师利答:“须菩提!如须弥山王光所照处,悉同一色,所谓金色。般若光照一切结使,悉同一色,谓佛法色。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

我们于根尘识和合的世界,一心希求快乐幸福,但是快乐的指标不仅是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快乐,我们努力耕耘世间金钱、爱情、势力、地位的田地,却任由我们内在的心田荒芜干涸。

有一天,佛陀来到拘萨罗国的那罗村落。一位名叫婆遮的婆罗门正用犁具在田里作务,他遥见佛陀安详走来,暂时放下工作,迎向佛陀说:

“佛陀!我努力耕耘种植,来换取生活所需,不必向人乞食,佛陀也应该耕种下田,自给自活。”

佛陀含笑回答:“我时时刻刻都不忘辛勤的耕种。”

婆罗门讽刺地问佛陀:“我怎么没有看见你使用犁、轭、鞅、铲等农具呢?”

佛陀柔和地回答:“婆遮!我用信心做种子,以善法净行为良田。使用智能的犁轭,配上惭愧的车辕。持戒是我的马鞅,用苦行做灌溉的河水。我的正念是勤于耕耘的农夫,昼夜守护每一寸土地。调和身、口、意三业,肥沃正观法喜的稻穗。我努力铲除烦恼的秽草,收获丰盛的粮食。

“我精进不废地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令正法良田长成硕大饱满的稻穗。如此耕耘的人,能收获清净三业的道果!如此精进守护良田的人,能够熄灭三界之火,到达清凉安稳的境界。

“婆遮!世间的人只看到五欲的田地,却不知五欲是苦、空、无常。辛勤一生满足欲望,却忘失了耕耘心田的重要。善于耕田的人,是耘除三毒秽草,得到涅槃的收获呀!”

人间里的人,避苦求乐,却不知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求神问卜,举心动乱不已,离真心更远,意念纷纷总是魔!什么是人间无上的吉祥和幸福,佛陀在《大吉祥经》提出十修法门:

一、不要亲近愚痴的朋友。

二、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养成规律有序的作息。

四、避免饮酒逸乐的应酬。

五、对上恭谨对下要慈爱。

六、处事忍耐柔和并谦虚。

七、不为毁誉褒损而动心。

八、亲近寺庙及听闻佛法。

九、思惟五欲之乐不久长。

十、时时正念及修习十善。

如果人人奉行十修法,不论身在何处,内心都会感觉丰盈喜乐,生活于无愁、无恼、无病、无害的安稳中,这才是人间无上的幸福和吉祥!

吾人欲觅无上法门,就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一切反求诸己,成佛作祖谁也无法代替你自己。《金刚经》先破后立,先铲平我们习气妄相的高墙,再向我们裸露光华四射的摩尼心珠。

我们遭逢的境相,无论是事业的盛衰起落,人情的荣枯冷暖,乃至生死的离合来去等等,如何不被“黑风”吹堕至罗刹鬼国,先得觑破世间虚妄的假象,才能建立冷暖一如、色空一如、生灭一如、荣枯一如的“金刚悉坛”。

药山禅师在庭园中打坐,身边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禅师忽然睁开眼,指着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

“那两棵树,你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道吾回答:“荣的好。”

药山禅师再问云岩:“你说,枯的好,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恰好一位侍者经过,药山禅师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侍者,你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侍者答道:“枯者任它枯,荣者任它荣!”

勘破红尘俗事的荣枯色空的对待,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忘却思惟比拟的较量,大道全体现前!文偃禅师有首诗: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参禅悟道须是个明眼人,不被金屑、衣珠所遮蔽,不被佛魔所诳惑,离色有空无二边。就像弦月、半月、满月的圆缺阴晴诸相,月的本体如如不动,未有明暗增减一分。法、非法、非非法犹如月的阴晴之相,只是月亮少分的显露,不应取着这生灭诸相,打失了有个如如的菩提明月。 VCjug3Ro1ZSngCTjDyr+lgeF1sPYtdpdcQVIpHIuNPTOLe6nFVYKWIZVdoKZ/3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