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通过微信同别人聊天的时候,习惯问:“在吗?”然后等着对方回复。如果别人回复“在”,那么接下来就正式进行聊天;如果别人不回复,那就只能干等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聊天方式其实并不讨人喜欢。
林若因有个同事在聊天中特别喜欢发“在吗?”,她虽然不喜欢,但对方怎么也改不了,也就没多在意。但前段时间,她却下定决心和对方“断交”了。
当时对方问她:“在吗?”林若因没能第一时间看见,过后回复说:“在。”又等了一会儿后,对方才回复她说:“之前发信息是想告诉你3:00去开会。”但是,当对方的这条信息发过来时,已经3:00多了,直接导致她开会迟到。
林若因忍住内心的郁闷心情,跟对方说:“麻烦以后有事说重点,要不然耽搁工作效率。”同事却只回复了一个“哦”字了事。
看到这样的回复,林若因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心里,很是郁闷。
我们在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找人聊天的时候,最好开门见山,直接说事。比如:“我今天晚上去找你拿资料,你有时间吗?有的话请回复我一下。”让别人知道我们的目的,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快节奏生活。
另外,有的人可能想找别人帮忙,就想先发个“在吗”,以显得近人情、有温度。殊不知,收到信息的人心里其实并不舒服,回复消息时也会显得既疑惑又犹豫。
就像网上有个专门针对“在吗”的段子:“找我有事直接说事,别总问我在不在、在不在的。你说让我怎么回答你?我说在,你跟我借钱怎么办!我说不在,你请我吃饭怎么办!我说在,没好事怎么办!我说不在,有好事落下了怎么办!所以有事直接说!这样我好知道我在还是不在!”
苏子琪和朋友见面,两人聊起近况,苏子琪便说起自己被“在吗”给“套路”了的经历。当时,有个关系普通的朋友总喜欢给她发“在吗”,苏子琪很自然地回复对方:“在的,怎么了?”然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辛酸史”。具体如下:
“在吗?”
“在的,怎么了?”
“我在网上买了件小东西还差几块钱,给我借几块钱呗,等会儿还你。”
于是,苏子琪就借了,也没抱希望对方能还回来,结果也确实没还。
几天后,对方又问:“在吗?”
“在,怎么啦?”
“哎呀,我的手机欠费,支付宝刚好又没钱了,麻烦你帮我充20元的话费,过几天还你。”
苏子琪依旧接受了对方的“套路”,想着也没多少钱,能帮就帮吧。之后一段时间,对方总会问她借几块零钱或充10元、20元的话费。有人知道这件事后,让她别借了,救急不救穷。况且这种只知道索取的人,根本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于是,当对方再问她“在吗”的时候,苏子琪都会直接删除聊天信息不理对方。而只要不理,对方也不会再问了。
其实,无论我们是缺钱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准备通过聊天软件沟通,都要学会说重点,而不是扔出一句“在吗”,就开始“套路”别人。事实上,我们的“套路”别人都懂,没有直说,是因为对方还把我们当朋友。
对朋友玩套路只会因小失大,在朋友面前丢掉信任和好感度。因为真心想帮我们的朋友,根本不需要我们试探性地问“在吗”;而不想帮我们的朋友,试探也没结果。
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正在做重要的事时,微信里突然收到一个“在吗”,你说是回还是不回?回的话,不知道对方到底想问什么,害怕耽误正在做的事;不回的话,又害怕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多麻烦!
除此之外,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在吗”两个字会显得很有距离感,就像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而我们与别人聊天、谈工作、业务,无非是想促进彼此沟通的有效性,以达到双赢的目的。但如果我们发送的聊天内容只是干巴巴的“在吗”,就会显得有些“冷冰冰的”。
所以说,即便我们的说话方式不能完美无瑕,或者像演说那样语惊四座,甚至不需要我们对明明不熟悉的朋友装作老友般嘘寒问暖。但至少我们的说话方式要真诚一点儿、有温度一点儿,少一点儿“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