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查尔斯·庞齐“开创”的美国金融诈骗案

一提到金融诈骗案,几乎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会闪现出这样一个名字,那就是查尔斯·庞齐,一个被视为美国金融诈骗鼻祖的始作俑者、一个将自己的姓名成功词条化的经济犯。

时至今日,庞齐的英文姓氏“Ponzi”,已经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代名词,所有人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就会想起臭名昭著的“老鼠会”,而“Ponzi”这个词本身也就具备了指代、图解其他人类行为的能力,从而成为一种象征性符号。

庞齐是一个意大利人,他长着一张标准的意大利面孔,眉骨和眼窝距离很近,浓密的眉毛顺从地沿着眼眶的轮廓弯下来。庞齐看上去很瘦小,身高还不足160公分,站在大街上,很多人都会把他当做一个不起眼的报童。虽然庞齐家中还稍有余财,而他本人也是一名罗马大学毕业生,但是他却没有踏实工作的想法,而是整天都在研究一些“奇门幻术”,做着一夜暴富的梦。

到了1903年,庞齐得到了移民美国的机会,这时他还不到25岁。长途跋涉花光了庞齐身上的钱财,于是他尝试了一些低级劳动,比如旅馆招待、商业推销、油漆工等。简单的工作能够将就着维持他的生活,但是庞齐是要成为约翰·洛克菲勒、戴尔·卡耐基以及托马斯·梅隆之类的名流的,因此他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并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一些非正规渠道上来。

1909年,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宣布破产,庞齐也受到了指控,他遭到起诉的理由是“涉嫌伪造罪”,这算是庞齐第一次涉足金融界。庞齐喜欢在生意当中投机取巧的坏名声让他百口莫辩,实际上人们也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他的罪行,于是加拿大警察将这个不守规矩的外来移民送入了监狱。

3年之后,庞齐刑满释放,由于表现不错,美国政府允许他回到美国,但是不巧的是,由于他将5名意大利人带进美国,从而违反了美国移民法,因此亚特兰大地方政府又以“人口走私罪”起诉了他,于是庞齐再一次被送入了大牢,服刑两年。

前前后后5年时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使庞齐消沉下去,他反倒利用这一个难得的清静时间反复思索世界经济局势,并且从中摸索出了一条几近疯狂的生财之道。另外,囚徒生活不光给了他一个宝贵的理论生成时间,还让他躲过了世界大战的炮火,当无数同龄人都在纷飞的战火之中灰飞烟灭的时候,庞齐却躲在黑暗的牢房之中,构想了一个未来的商业帝国。1919年,庞齐通过一些方式,顺利地掩盖了自己不光彩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开始从行动上刻画自己在监狱中构造的那些设想。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夫人罗斯出了不少主意。罗斯本来是一名水果批发商的女儿,她本人对于商业运转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当庞齐将自己的计划说给罗斯听的时候,她稍稍皱了皱眉头,但是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庞齐想要空手套白狼,做无本万利的生意,罗斯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是她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还将这个计划完善了一番。

这次,庞齐盯上的是国际回邮代金券,这种代金券在意大利和美国是通用的。战阵的困扰使得里拉大幅度贬值,按照庞齐的预算,一美元在意大利可以购买66个代金券,而在美国,一美元等于20个代金券。因此,庞齐想先将代金券从意大利低价买入,然后再运往美国并高价售出。

但是这样的计划实际上是很难实施的,最重要的是,万国邮政联盟并没有大量印制这种代金券,也就是说,就算庞齐手中有钱,他也没有办法将这个生意做大,而小规模的交易是赚不到大钱的。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通信被引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邮票本身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向一个日渐式微的产业投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要想将大量的代金券从意大利运往美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美国邮政部也会针对这种投机取巧的商业行为进行干预。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说,庞齐的生意在实际操作上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其实在20世纪初期,一批又一批的人带着自己的美国梦背井离乡,外出闯荡。从本质上来说,庞齐和这些人也是一样的,只是天才和疯子之间往往只差一步,即庞齐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精于思考的大脑,这就是他超于常人的地方。

经过详尽的安排、设计,庞齐顺利地将自己包装成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商人,按照他的说辞,战后的世界经济是有利可图的,他知道欧洲有一些价格低廉的邮政票据,通过倒卖这种票据,大家就可以赚很多钱。

“显而易见,这种票据在当地简直一文不值,但是放到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确实价值千金!如果我们大量收购,那么这个成本还会更低,单位利润也会更高!”

在庞齐的煽动之下,很多人都欢呼雀跃,以为庞齐指给了他们一条快捷、高回报的生财之道。但是除了这些简单的信息之外,庞齐再也不愿意多提一个字,有人想要知道这种票据的名字,或者是在宗主国的价位,庞齐也总是讳莫如深,全力回避。这样,所有投资者就只能相信:只有庞齐一个人掌握了通往黄金国的钥匙,没有人可以替代他的作用。

达到这个效果之后,庞齐又开始了另一次表演,他声称自己手里的钱财不足以支持这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他需要合资。

“朋友们,我向你们保证,45天,只需要45天的时间,你们投进来的钱就会升值50%!如果有谁把100美元交到我手里,那么45天之后,这就是150美元,而90天之后,我将还你200美元!”

这样的话让听众心潮澎湃,不少人听得如痴似醉,他们被庞齐虚构的那个黄金国给迷惑了,一部分人兴奋地赶回家中,取出了辛勤劳作得来的钱财,表示愿意同庞齐“大干一场”。最初这批投资者还是背负了不小的压力的,因为没有人见过庞齐的投资公司,庞齐本人也对自己的生意遮遮掩掩,总是用一些听上去晦涩难懂的东西来抵挡人们的疑问。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很多投资者都遭到了其他人的嘲笑、贬低。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很多人也都开始怀疑起自己当时的选择来: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一个从外地来的生意人?

从第十天开始,人们显得悲观、躁动起来,很多人开始聚在一起,商议是不是应该追回自己的资金。到了第十五天,有一小批合资人找到了庞齐,他们围在庞齐简单的小屋子门前,激动地讨要自己那一笔钱。这个时候的庞齐,将自己打扮得很整齐,由于第一步计划的成功,他甚至也开始相信起自己的构想来,他镇定地安慰大家,可此时却有人嚷了一句:“你根本就没有钱,看看你住的房子吧!”

庞齐狡猾地回答,同时他也是对所有人说的:“我在做一桩利润丰厚的生意,为了把这桩生意做大,我节衣缩食,抛弃了短暂的享乐……放心吧朋友们,你们会交上好运的,我以人格保证!”

罗斯也适时地站了出来,她表示自己的丈夫是一个诚实的人。投资者试图要回自己的钱,但是庞齐以“早已签订契约”为由而不肯把钱还给他们,债主们知道自己此时就算告上法院,也是他们理亏。于是只好按照庞齐的意思,回家苦等。

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光辉的形象,庞齐还将自己的优秀事迹搬出来大吹大擂,实际上他也确实做过一些好事:在1912年,庞齐刚刚从加拿大的监狱当中被释放出来,他听说当地有一名年轻的女护士在一次火灾中严重烧伤,如果不进行皮肤移植手术的话,她就会有生命危险。而此时庞齐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那名护士,但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决定无偿捐献。于是医生从他瘦小的大腿上切去了72平方英寸的表皮。但是这一次手术并不彻底,不久之后医院又要再一次进行手术,取材对象自然还是庞齐。但是医生告诉他说,他的大腿上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动刀了,于是庞齐露出了自己的脊背,让医生从他的背部取走了50多平方英寸的表皮。

这样的消息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怀疑庞齐的人都因此惭愧不已,最重要的几个带头人不再发出质疑,其他人也就跟着销声匿迹了。但是表面上的信任并不代表本质上的屈从,投资者们依然心神不宁,很多人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

然而,真正的考验终于来临了,在约定的那一天,庞齐按照自己的诺言,不慌不忙地同大家交换证券,偿清了所有债务。那些投资者们不敢相信,自己的钱竟然来得如此容易!在一个特定的瞬间,所有人都呆住了,整个画面定格了下来,没有呼喊,没有争吵,没有说笑。在经历了短暂的停顿之后,不知是谁吹响了第一声号角,所有人的激情都被点燃了,人群当中像是被扔进了一颗炸弹,大家高叫着,一面极力赞美庞齐的诚实干练,一面迫切地寻求“再次合作”。

当然,初次向庞齐投资的人数量不会太多,很多人都希望先观望一下,但是这样的谨慎在事后看上去显得幼稚可笑——第一笔投资者都在规定的时间里拿到了相应的回报。当人们发现这一个轻松、无风险、高回报的赢利方式之后,都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叫喊,并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钱财聚拢起来送到庞齐手里。

事实上,第一批投资人正好充当了“庞齐骗局”的帮凶,为了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庞齐是需要用一批人来证明自己的“真实性”的。很显然,没有人会在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之后还会往里跳,只有证明自己虚构的那个“票据交易”真实存在、它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将自己的钱财投进去。为了证明自己,庞齐在设计自己骗局的第一阶段,是牺牲了自己的本金的,即他打开自己的钱包,将那些并不存在的“50%收益”分了出去。

还好,第一批投资者注入的资金并不算多,庞齐的亏损还不算太严重。等到人们认同了庞齐的“大生意”之后,所有人都愿意将自己的钱投入庞齐的生意链当中去。有了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庞齐也就不用再为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发愁了,他将这部分新加入的资金,转移到上一批投资者的账户上去,用这些钱来充抵所谓的“利润”。至于这些新加入的投资人,他们的钱,就依靠将来流入的资金来回补了。

至此,庞齐的“骗局”才算是初步成型了,他用新客户的钱应付老客户,以此证明自己的信誉,并且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而这种方法实际上却脱离了传统商业运营的模式。这个纯资金流动的商业运转,同正常的商业生产毫不相干,根本产生不了一分一毫的实际价值。庞齐说自己可以用投资人的钱生财,但是事实上他没能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哪怕是一美分的财富,池子里的水还是那么多,他所做的,只是将水从池子里转移到木桶中,然后又将水从木桶里倒回水池罢了。

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整条商业链实际上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事实上,随着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庞齐自己本人也开始相信,他是在做一笔合理的买卖,在他的操作下,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也都分到了大量的好处。可以说,如果我们简单地将这条巨大的商业链拆分开来,形成一个又一个循环往复的小型商业投资行为,那么投资者其实还是处于一个赢利地位的:投资商个人投入100美元,换回150美元;再投入150美元,收回225美元……于是,庞齐开始盲目自大起来,虽然他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实质性的价值,但是他还是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享乐,他用投资者的钱,为自己购买了豪华的住宅、漂亮的衣服以及昂贵的手杖。人们看到庞齐的这些变化,非但没有产生怀疑,反倒催生出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与崇拜,他们以为,真正的大亨就是像庞齐那样,吃着精美的食物,出入高贵的豪宅,谈吐不凡,甚至连他的傲慢,都被理解成为一种尊贵的表现。至此,盲目的追随者否定了庞齐身上的一切嫌疑,这更加深了庞齐本人的自大。

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众人的追捧之下,庞齐对于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他抛弃了以往色厉内荏的心态,开始大力构建自己的经济王朝。此时,他再也不相信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意大利移民、水果批发商的女婿了,他开始将自己看成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巨擘。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迷住了他的心窍。从此以后,一旦有人质疑他的财产,他就会马上回击过去:“我是一个真实的人。不光是你眼前看到的这个人是属于我自己的,还有我身后那些房屋、房屋里的家具、怡然自得的仆从,都是属于和你说话的这个人的。”庞齐在主观上不认为自己手中没有那么多钱,他用自己的意识“为自己增加了数不清的财富”,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从一定角度上说,庞齐其实是与大名鼎鼎的杀人狂魔亨利·李·卢卡斯一模一样的。卢卡斯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杀害过600人,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是被他“从意识上杀死的”。他幻想自己杀死了这个人,继而细致地在大脑当中模拟出了这个犯罪过程,然后拿去挑逗前来问询的警察,到了最后,他自己也相信,那个并不存在的受害人,就是死在他手里的。骗人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一个人如何完全蒙蔽了他人,而是用那些拿去哄骗别人的话成功说服了他自己。像庞齐和卢卡斯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对外撒下弥天大谎,把人们哄得团团转,到了最后,他们自己坚定地认为,它们其实是真实的。流言传递的一般过程是,主观意识从本源发布出来,再传染给感染体,众多感染体互相流散,将流言又传染给本源,而流言发布本源就以为这一条消息是客观的,从而在主观上认可了原本由自己散播出去的谎言。庞齐就走了这样一条路,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票据交易”中来,雪球越滚越大,资金越集越多,这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一部分金融专家听说了庞齐的大名,然而经过一番考量之后,他们对庞齐的生意产生了怀疑。但是此时的庞齐,早已经深陷在自己的幻想当中了,在他的意识里,这本身就是一起成功的商业运转,无可厚非。

不久,报纸上出现了不少唱反调的专家,他们怀疑庞齐的经营手段,从各种角度证明庞齐的骗局。一位叫做詹姆斯·伍德盖特的金融专家曾质疑说,庞齐的公司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疑问,投资者不能说出这个公司的具体业务。因此,他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庞齐只是将一个人的钱财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根本没有创造出一丝一毫的价值来。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种经营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甚至是触犯法律的。”对于专业的质疑声,庞齐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为自己“辟谣”,他联系好了波士顿的各大报纸,并在上面刊登了回击对方的言辞。

“那些所谓的专家,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世界经济,他们整天面对的是一张又一张印满油墨的废纸,而我每天面对的都是货真价实的钱币。那些指责我没有钱的人,实际上是他们身无余财。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对于经济学而言,他们根本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门外汉!”

此外,《波士顿邮报》的记者还找到庞齐,为他刊登了一则《3个月内让钱翻一倍》的新闻,这让更多的人陷入了疯狂。庞齐的追随者们看到自己偶像的反驳之后,也全力支持这一论调,那些势单力薄的专家们,反倒成了众矢之的,被扣上了“白痴”的帽子。当这些专家红着脸,要求庞齐说出自己具体的商业流程、票据转换时,庞齐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说:“这并不是我没有能力为你们证明什么,而是说,为了保护我个人以及所有参与本次生意的投资人的利益,我必须保守这些秘密。商业竞争就是这样,秘密一旦公开,那么它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可以说,庞齐的理由很充分,专家们确实找不到一个让别人透露自己商业机密的理由,于是他们的攻击看上去就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根据了。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的质疑,庞齐就更好对付了,他总是把一些高深莫测的经济学概念带给民众,老实巴交的投资者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汇率、如何计算商品的价值波动等,他们只要看见自己投入的钱升值就够了。也就是说,只要庞齐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地跟着庞齐走。

自此以后,庞齐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人们兴奋地将他和伟大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伽利尔摩·马可尼并列起来,将他们说成是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而庞齐的成就则是“发现了钱”。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有4万人投到庞齐的门下,他们一共投入了1500万美元的巨款,平均每人向庞齐缴纳了将近400美元,这一笔钱如若放到现在,总值大约在一亿六千万美元。1918年,有人对美国富豪进行过一次财产统计,排名第30位的亨利·菲利普的资产,也才达到5000万美元,而这5000万是他多年以来,凭借正当的钢铁生意积攒下来的。比起菲利普的5000万,庞齐用短短8个月的时间就白手起家累积了1500万美元,其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所谓物极必反,庞齐在攒下一大笔钱之后,迅速开始了自己奢侈享受的生活,他买下了20栋漂亮舒适的房屋,甚至连自己的烟斗上都镶嵌着名贵的宝石。而且在各种晚会上,他都是一掷千金,挥霍无度,因此,一些债权人开始怀疑庞齐,他们想要知道眼前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家伙,是不是暗地里挪用了他们自己的资金。

纸醉金迷的生活让庞齐也感到了一丝恐慌,他从微妙的变化当中嗅出了一点点危险的苗头,就在他准备收拾财物起身逃跑时,法院的传票到了,他被人们起诉了。此外,一同受审的还有他的妻子罗斯。此时,庞齐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逆转的大错,他像一个从醉酒当中清醒过来的人一样,细细地思考自己在过去一年里的所作所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开始憎恨那个叫做查尔斯·庞齐的家伙,他是一个十足的骗子,他贪婪地从别人手中骗走钱财,而那些受害者,其实就和坐在法庭之上的庞齐一样可怜而无助。想到这些,庞齐更加痛恨自己了,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他认为自己原本就是一个好人,而很多时候都是魔鬼控制了他。对于自己的疯狂迷恋,使他更加仇恨那个玷污他纯洁本体的“庞齐”。可以说,人格上的分裂、自我攻击将庞齐推向了一个痛苦的深渊。

法官问道:“你有国际票据吗?”

罗斯甜甜地冲着法官微笑了一下,说道:“有的,有一两张样票。”

听到妻子的话,坐在一边的庞齐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种笑声很诡异,他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再明显不过了,庞齐就是一个骗子。依照法律,政府封查了庞齐的所有财产,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弥补债权人的损失,因此,庞齐被判入狱5年,而此时他努力构建的那个商业帝国,也就在一瞬间崩塌了。

五年之后,出狱后的庞齐穷困潦倒,迫于生活的压力,他还试图再次行骗,因此在1934年,他被遣回了意大利。然而,在自己的故乡,他还想骗墨索里尼,但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得逞,眼看着世界大战爆发了,庞齐只好移民到了巴西,在这里他靠教人英语和政府救济金维持生活。在这里,他的日子很不好过,贫穷影响了他的健康,同时也加速了他的衰老,而他的右眼差不多失明了,身子左边的手脚也硬得动不了了。善良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庞齐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些伤天害理的坏事而放弃他,而是将老迈的庞齐送进了慈善堂,在这里,他可以得到免费的照料。

1949年,庞齐死在里约热内卢一家医院的慈善病房里,当时他的口袋里还有75美元,那是他辛辛苦苦从政府养老金中省下来的。于是人们用这点钱给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支付了庞齐的丧葬费。一个曾经翻云覆雨的“商界大亨”,也就随着墓门闭合的那一瞬间,带着自己的罪孽与幻想,永久性地埋入厚重的大地中去了。

纵观庞齐的一生,他被人们记住的理由就是,他的骗术成为后来诸多商业骗子的灵感来源。可以说,后来出现的无数商业欺诈行为,都可以从“庞氏骗局”中找到影子。比如后来兴起的传销、老鼠会、虚拟银行等。可见,庞齐的行为不单单是损害了1920年的波士顿市民,而且还影响了后来无数人的商业行为,这让庞齐本人,成为世界金融史上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wf5zh/N8I9OlynToClGU6ViZ+FBETphNCh5R2X517W9DFuFLXRLOVB873uFXpQ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