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本前言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笔者有幸两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访学一年。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笔者多次造访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9号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现已改名为征服者博物馆,主要举办残疾人事迹及作品展,大意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世与奋斗精神和残疾人的理想追求有某种吻合之处吧。该博物馆也是俄中友协的活动基地,凡俄中友协的重要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二楼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厅仍然保留着,大厅正中悬挂着的红旗、镰刀、斧头,分外醒目。纪念厅里陈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事迹介绍、各种图片及有关手稿。再往里走有个小房间,奥斯特洛夫斯基正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房间里的摆设一如作者在世时的样子,未有丝毫的改动。笔者怀着敬畏之心伫立在小房间前,将近80年的光阴流逝仿佛戛然而止,我似乎进入了一场与作家超越时空的对话与精神交流。

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他只念了三年小学,10岁左右就开始独立谋生,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屈辱。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如帮人家放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司炉工,等等。他13岁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地下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在故乡舍彼托夫卡市确立,15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为该市最早的五名共青团员之一。同年8月,他悄悄告别亲人、奔赴前线,加入第一骑兵团,立下赫赫战功。次年8月,他在攻克里沃夫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右眼几乎失明,只得转业。伤痛毁坏了未来作家的健康,但是他离不开火热的斗争生活。他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修筑铁路的突击队。在工地上,他不幸染上了伤寒与风湿病。大病未愈,他又积极参加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他长时间浸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日趋严重,很快并发成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健康日益恶化。1928年双目失明,到1930年,他已全身瘫痪,只有肘关节以上的双手还能活动。但是正是在遭受疾病折磨之时,他决定利用文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1928年,他首次尝试根据战斗回忆撰写中篇小说,可惜唯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的途中丢失了。

经历了短暂的懊丧之后,他重新投入创作中。1930年11月开始创作为他带来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双目失明的后期甚至只能凭借口述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创作。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的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便是对这段话的真实写照及最好注解。值得一提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出版,远非像小说中描写得那么幸运。在遭遇了一次退稿之后,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虽然已分别于1932年和1934年分11期刊登在一本杂志上,然而整整三年,评论界对它不置一词,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部作品的存在。直到1935年3月17日《真理报》刊登了长篇通讯报道《英勇》之后,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才一夜成名,成为一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同年10月,他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12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综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经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小书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保尔从一位自发的抗争者成长为自觉的革命者。他时刻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时期,保尔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拼命三郎式的苦干精神和实干精神,正是第一代建设者们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他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包括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的考验。在对待集体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上,保尔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磨难中,保尔百炼成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显得愈加丰满生动、光彩照人。他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至于为何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作者在答英国记者问时做了如下精辟的解释:“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变得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自己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以及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保尔身上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执着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永远不会过时。如今对许多读者而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可被视为一部“成长”励志小说,保尔可被视为道德规范的楷模。正如学者何云波所言:“当两个阶级的残酷的厮杀都成了往事,保尔人生所昭示的那种顽强、毅力、奋进,面对挫折的勇气,对理想的执着,又往往可以超越阶级、时代,成为人生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保尔对理想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刚强的性格,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作者不仅描写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炽热的革命热情,同时也描写了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其中少年保尔与冬妮亚纯真的初恋、青年保尔与丽达朦胧的恋情,以及保尔与达雅真挚的夫妻之情都描写得引人入胜,特别是保尔与冬妮亚之间那段纯美的青春之情更是引起过无数少男少女的美好联想,“冬妮亚”这三个字以它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神秘婉约的意象搭配,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当然,保尔的爱情抉择均以革命事业为基础。虽然他与冬妮亚之间有着纯美的恋情,但是,当他发现冬妮亚不能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也许有人会说保尔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保尔的革命情怀,那么,保尔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拥有众多的读者,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二十六个国家出版。我国团中央早在1989年就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列为给青年人树立“人生的路标”十本必读书目中的第一本。许多学校、单位在选定青少年必读书目时,都把该书作为首选书目。著名作家黎汝青写道:“如果按我的阅读顺序来谈我的喜爱,在我青年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不说它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因此,在培养青少年人生理想方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值得一读的艺术精品。

谨以此书献给我国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周露
2017年1月18日
于浙江大学紫金文苑 ncxTo89/SNs63f76Z2enOxTc8zwM8c7c81ZV1UC/Eutu2FfpYWSQ+Rv60VueTN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