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识别九大负面思维模式

几年前,一位叫罗琳的家长来找我咨询。她有一个脾气暴躁、叛逆的14岁女儿。走投无路的罗琳向我哭诉:“她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索取,我已经一无所有了。……她既不懂得感激还特别刻薄,我真希望有人能够领养她就好了。”

你可以想象得到,罗琳最不愿意听到的建议就是,要使情况出现转机,最重要的一步是改变思维方式。难道出现行为问题的人不是她的孩子吗?所以罗琳一开始其实很不喜欢我的提议。“杰夫博士,她确实在你面前装得挺好的,她在别人面前也是一样。但是她在我面前可是原形毕露。结果你让我做出改变?”

我没有说话,让罗琳尽情发泄自己的怒气。接着,在我的鼓励之下,她做了一件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接下来的一周里,她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所有心理活动、所有对她女儿的负面评价,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她越注意自己的心理活动,女儿就越信任她,也就越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

你看,如果你的头脑里充塞的全是负面看法,那么你就很难听到孩子的想法。但是一旦你敞开自己的心胸,将自己的自大放在一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多父母也曾经和罗琳一样,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一开始都是一样的手足无措。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历过沮丧和绝望。但是他们并没有坐等孩子“变好”或者让孩子做出选择,相反他们首先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对孩子的负面看法。

是时候让你头脑里那些黑暗的想法暴露在阳光下了。这个阳光就是你的自我觉知。一旦你知道这些想法是什么,也学会了如何控制这些想法,你的躁郁父母综合征就会大大减轻。你只需要跟着我坚持读下去,就会豁然开朗。

是的,在本章中我将向你发出挑战。我将敦促你探索从来没有探索过的领域。你也许会害怕面对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可是为什么要害怕呢?我们讨论的是你对你的孩子的看法和感觉!如果对这些负面想法置之不理,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这些潜伏着的负面想法比那些已经被挖掘出来并经过处理的负面想法要危险得多。例如,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对朋友或者伴侣说,“我已经被这群孩子弄得筋疲力尽了,我再也承受不起了”,或者“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冲他大叫大嚷”。就像水坝里的水一样,负面想法也会慢慢累积。有时候它们会将你压垮,使你充满了怨恨、悲伤或者愤怒。有时候则会让你毫无由来地爆发。继续阅读本书,你很快就不需要说“我要是知道怎么解除孩子给我带来的压力就好了”这样的话了,因为你即将知道怎么做。

否认负面想法的存在也许能给你带来片刻安宁,但它的恶果终将显现。你可以假装这些负面想法对你没有危害,因为它们潜藏在你的意识深处,你也可以告诉自己,孩子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是还记得我说过孩子有特殊的雷达吗?一旦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负面看法,他就会关闭与你的沟通渠道,疏远你,或者会想别的方法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变得叛逆。

请再次记住,像你这样的家长有千千万万。绝大多数家长都存有这种负面想法,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你也许会觉得自己不应该用这样负面的方式来看待孩子。我也知道你很努力地想做一个“好”家长,否则你就不会打开这本书了。我向你保证,只有正常并且关心孩子的家长才会想与负面思想做斗争。你将会发现,对于负面想法是选择坐视不管还是采取对策,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负责的家长。

是的,克服那些负面想法需要付出努力,你将学会如何提高自我觉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这些努力比起为改善家里日渐紧张的气氛、消除与孩子之间的误会做出的努力,就不值一提了。相信我,我与无数被误解、充满挫败感的孩子打过交道,为了不让你的孩子变成那样,你是值得付出努力的。

你的自控力超乎想象

如何照顾孩子这个课题已经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这种想要照顾幼儿的强烈感觉可以追溯到我们的中脑,这部分大脑帮助我们处理情绪、注意力、动机、共情、做决策和其他育儿过程中涉及的复杂功能。毫无疑问,我们的大脑对于如何理解并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已经有了一套程序。但是你将会看到,我们的大脑在学习新的思维模式方面也很灵活。

请记住,大部分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要到20~30岁的早期或中期才会发展成熟。因此,作为成年人,我们在控制思想和情绪这方面的能力要超过自己的孩子。尽管我们应该给孩子在行为上设定一个合理的规范,但是请注意,只有成人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树立一个榜样,教会孩子健康、理性的思维和反应模式。除了大脑中设定好的程序,我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我们在育儿方面的决策都基于这一套理念,包括社会习俗、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我们自己的观念。

基于大脑的生理结构和你自己的理念,你也许认为自己作为家长的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固定不变了。才不是这样!杰弗瑞·舒瓦茨(Jeffrey Schwartz)和莎朗·比格利(Sharon Begley)在《思想与大脑》(The Mind and the Brain)一书里就披露了患有强迫症的人如何通过学习新的思维方式来改变大脑的活动和生理结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没有吃药的病人和吃了药的病人报告了同样程度的大脑活动的改变。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出现在了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人身上。在我自己的心理临床治疗和读者给我的反馈中,我也一次次发现家长绝对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且会变得更好!

最令我兴奋的是,当家长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时,孩子的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刚当上爸爸的时候,最令我困扰的是,我僵化地认为我的任务就是“管好”孩子。这个错误的理念让我变得非常专横,把他们管得死死的。后来我发现,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憎恨和抗拒我。由于我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所以他们完全意识不到我是为他们好,他们的叛逆行为也一再升级。而当我将重点从控制他们转向理解他们的时候,令人感叹的转变发生了。可见,如果我能做到,你肯定也能!只要你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予孩子支持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也会在情感上变得强大和健康。

请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临界点,有的家长会越过这个临界点,有的则不会。例如,有的妈妈看到地上乱扔的三个背包和三双鞋子会很恼火,但不会大发雷霆。但有的妈妈会暴跳如雷,表现出严重的躁郁父母综合征的症状。

现在让我们回到在本章之初我曾经提到过的话题,将我们黑暗的想法暴露在阳光下。以下是对九大负面思维模式的描述,你会发现自己也许陷入了其中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模式中。其实这很普遍,你得等到和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才会意识到这些思维模式的存在。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好吧,这句话听起来确实很熟悉。”

有不少震惊的家长向我坦承,他们对于自己有一种、两种甚至所有九种思维模式感到非常“内疚”。记住,你不会因为出现了这些思维模式而受到评判,至少不会在我的书里!我们也不是为了追求完美。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际遇,不要纠结于你有几种或者哪种负面思维模式。只是带着开放的心态去了解,看看哪些能引起你的共鸣。在稍后的几章里,你将学到如何让自己的大脑放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觉知能力去“捕捉”那些负面想法,以及长期克服负面思维模式的具体策略。

亲子关系中的九大负面思维模式

正是这九种负面思维模式破坏了我们的亲子关系,让我们痛苦不堪。前五种思维模式是随着时间逐渐形成的,而后四种则是源于怒气的爆发。请注意,这个清单并不完整或者一成不变,有时候某些潜藏已久的负面想法会突然爆发,有时候有些因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负面想法也可能没有那么极端,总之各种情况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逐渐形成的负面想法

1.“总是或者从不”模式

朱莉有个叫瑞秋的13岁女儿,这个女儿总是把她气得暴跳如雷,因为瑞秋既不懂得感恩,又喜怒无常。为了疏解瑞秋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朱莉尝试了从瑜伽、冥想到柔道的各种方法。朱莉一直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妈妈,每天在瑞秋入睡之前都会帮她梳头。她会耐心地听瑞秋向她抱怨学校的老师多不公平,其他7年级的女生有多讨厌。每天朱莉都要给瑞秋和她的两个妹妹洗衣服,3个小姑娘的衣服加起来都能堆到天上去了!

朱莉的头脑里充满了负面的想法。她已经看不到瑞秋讨人喜欢的样子,因为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瑞秋令人讨厌的地方。当朱莉陷入“总是或者从不”模式时,她更加心烦意乱。“杰夫博士,这孩子从来没有对我做的任何事情满意过。她总是在家里挑事。除了她自己,她谁都不关心。我已经走投无路了。”

这就是陷入“总是或者从不”模式中的家长常用的语言,他们只会看到孩子不好的那一面。例如“他在学校上课从来不积极”,或者“他总是欺负弟弟”,又或者“我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从来不听”。但事实是,所谓的“总是或者从不”的表述并不准确。我知道你是这么感觉的,但是孩子的问题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一直存在吗?我表示怀疑。

你读到这儿的时候也许会说:“可是杰夫博士,我真的是这么觉得。”我知道你确实有这样的感觉。但是请记住,你是受到了躁郁父母综合征的困扰,你的孩子之所以从不听话或者总是惹事,是因为你的感知已经被扭曲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不断变化的。正是这种“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夸大了孩子的恶劣程度。

当人类感到受伤或者沮丧的时候,他们的大脑里会盘旋着很多包含着“总是”或者“从不”的句子,并且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说实话,有时候面对来找我求助的家长时,我也会不由自主地使用“总是”或者“从不”这样的语言。我得提醒自己,千万别认为在我诊所里的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或者从没注意过孩子身上的正面能量!)我可以告诉你,年复一年地与那些焦虑或者愤怒的家长们打交道之后,我发现这种“总是或者从不”的负面思维模式毫无疑问是最最常见的。

那么一开始我们是怎么陷入这种“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的呢?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想想当孩子的言语或者行为出格的时候你对自己说的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每次上完厕所都忘了冲水会让我发火),或者当你的孩子就是不听话的时候你对自己说的话(她每次收拾房间之前不和我大吵一架绝不罢休)。你得找到一个方法让自己的怒气得到发泄。而这种“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觉得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是一种代表着放弃和失去信心的语言,将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排除在外。

不过你可以放心,我发现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生只是因为你太渴望让孩子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并且感到快乐。可令人讽刺的是,这种渴望反而给你带来了压力,也给孩子带来了痛苦。你想要向自己解释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而“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给了你最方便的借口。但它带来的只是伤害而非保护。当你用“你总是”或者“你从不”来指责孩子的时候,你就剥夺了自己理解孩子的机会。如果你把这些想法宣之于口,我敢保证你的孩子绝对会瞪大眼睛看着你,一副受伤的表情。

所以如果你责怪孩子“你从来都不听我的话”或者“你总是不愿意吃亏”,她肯定会像刺猬一样浑身是刺,或者避免和你交谈,又或者完全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她的回答也只会是诸如“你就批评我一个人”或者“我从来都没有让你满意过”,你们之间要想进行任何理性的讨论并且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了。

成功的亲子关系来源于宽容地接纳孩子的任何行为,看到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养育一个情感健康、自强自立的孩子不在于你对他有什么期望,而在于全然接受她原来的样子。通过发现自己脑中“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你的孩子将有望成长为一个健康、有担当的成年人。

2.贴标签

“他太懒了。”“她就是个没心肝的孩子。”“他是个爱撒谎的孩子。”“她总是无理取闹。”看看这些负面的标签,它们能不对孩子造成伤害吗?当家长开始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时,“总是或者从不”的思维模式就会变成一个个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多么令人伤心啊,老话“给孩子贴上标签,他就会长成那个样子”竟然道出了真理。负面标签会让想要做出积极改变的孩子止步不前。

格斯有个17岁的儿子叫兰尼,他认为兰尼是个懒虫。然而兰尼是柔道黑带,在自己的学校里很受欢迎,还在附近的超市做了一份兼职。可是他的成绩却很差。兰尼将来很可能只能上一所社区大学,对此格斯感到非常失望。兰尼就是做不到像格斯那样学业成绩优异,而格斯接受这个现实的唯一出路就是给兰尼贴上懒惰的标签。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关注本无可厚非,但因此给他们贴上标签绝不是解决之道。孩子能做的无非就是达到我们的期望或者令我们失望。如果你说“彼得就是爱抱怨”或者“翠西太害羞了”,也许这些标签将跟随他们一生。贴标签给孩子自尊带来的伤害远大于某些家长的想象,而且也会让孩子的错误行为固化。

我希望你能注意到负面标签是如何产生的。家长们喜欢贴标签,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法解释为什么孩子不听管教或者让他们失望。当然,我也知道有的标签无伤大雅或者只是爱称。例如,我就知道一个妈妈亲切地叫自己精力充沛的5岁儿子“破坏王”(源自动画片《摩登原始人》里塑造的一个爱砸玩具的小孩)。可如果因为自己5岁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相处不好就把他叫作“坏孩子”,这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

所以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不管是默默地还是大声地)贴标签呢?其实,标签是另一种简单且方便的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负面想法一样,标签产生于充满挫败感、愤怒和怨恨的家长脑中。

这一点也许并不明显,但有时候家长投射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其实是对自己某些地方不满意的反映。我知道当我和孩子闹矛盾、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的时候,其实也是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例如,当我对自己乱扔东西的习惯不满时,也就会更容易挑剔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直面我自己的问题。

有时候标签也会让家长变得对孩子的动机或者行为有不合理的怀疑。例如,如果是家里的婴儿或者猫打碎了一个盘子,家长首先怀疑的却是那个毛手毛脚的大孩子。这个原理我会在讨论“严厉指责”这个负面模式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最近,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三学生简和她的父母来到我的办公室。简的爸爸给她贴的标签是粗心、学习上有问题也不管不问。最后简怀孕了。此时,简最不愿听到的话就是她注定一辈子粗心大意、不负责任,尤其是从她爸爸嘴里说出来。可是简却怀了孕,这在她爸爸看来简直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简让那些负面标签变成了现实。尽管有些孩子可能不会应验父母给他们贴上的标签,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断给他们贴标签并且冒着标签成真的风险呢?

另一种形式的负面标签则是将孩子与自己的伴侣、前伴侣或者一位兄弟姐妹归为一类,例如跟孩子说:“你就跟你爸爸一模一样。”或者“为什么你要像你妈妈一样呢?”

最后,请记住,一开始有些标签是以开玩笑的形式出现的。最近一次进行家庭心理咨询时,一个丰满的15岁小姑娘就告诉我,她爸爸叫她“大肥肥”,但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笑。幸运的是,这位父亲既谦逊又聪明。他承认自己的玩笑太放肆也很不妥当,及时化解了与孩子之间的潜在冲突。我们都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七分玩笑三分真。”问题是家长往往忽视了即使是玩笑似的标签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孩子,顾名思义,就是还在成长发育的人。他们的自尊也在慢慢发展,而负面标签只会让自尊的发展受挫,降低其自我价值感。你越注意不给孩子贴标签,就越能避开他们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陷阱。

3.尖刻的讽刺

肯尼喜欢开自己15岁的女儿布丽吉特的玩笑。他觉得这既能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又能让他的躁郁父母综合征得到几分缓解。实际上,肯尼常常觉得自己是那种很酷的爸爸。但是他压根没有意识到,他的那些尖刻的想法、评论和行为让女儿非常难堪。直到有一天,布丽吉特的好朋友告诉肯尼为什么她常偷偷地哭,他才明白自己的挖苦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父母们常常使用讽刺的语调、夸张的声调,或者说反话来表达他们不便直接说出来的话。例如,当孩子打破东西时家长也许会说:“呀,你的举止怎么这么优雅。”这种讽刺只会刺伤孩子的心,也绝不是有效沟通的方式。一位13岁的来访者曾经告诉我:“我父母说反话的时候实在太别扭了。他们以为自己很幽默,可是我真的讨厌得不得了。”

就其定义来说,讽刺也是一把双刃剑。你得小心翼翼不要被它伤到。在亲子关系上,我见过两大涉及讽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讽刺会破坏感情,当时说出的“玩笑话”也可能造成事后的伤害。习惯以讽刺性语言与孩子交谈的家长必须承担后果。我建议,最理想的情况是杜绝讽刺性语言。或者如果你喜欢开玩笑,注意一下界限。让孩子有勇气告诉你,他们不喜欢你的玩笑。一定要放下你的骄傲向孩子道歉,即使你觉得自己的玩笑无伤大雅。一旦意识到了边界在哪里,你就一定要遵守。

第二个问题更微妙一些。讽刺使你无法看到孩子敏感或者脆弱的心情,而它带来的后果也许是痛苦或者冲突。想象一个父亲看着自己可爱的16岁女儿走下楼梯,他既可以说:“闺女,你今晚太漂亮了。”他也可以打趣说:“呵,你这打扮也太一般了。怎么搞的?”尽管两者隐含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想要正话反说带来的也许是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艾尔莎很感激自己的女朋友德罗丽斯,是她帮助艾尔莎看清,自己对13岁的儿子本说的话是多么挖苦。艾尔莎两年前遇到了德罗丽斯,也是在她离婚一年后。尽管本开始愿意接受妈妈选择同性恋的生活方式,但他还是有些挣扎。有时候他会时不时地小声嘟囔几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让艾尔莎很恼火。她爱本,也努力变得更耐心。但是某天听到本又在拿同性恋开玩笑,艾尔莎的躁郁父母综合征终于爆发了。她决定也讽刺本一番,教训他一下。她嘲笑本在最近一次棒球比赛上的表现说:“本,你们队要靠你投球才赢的话,那真是一点儿指望都没有了。”结果那天晚上本情绪崩溃,哭着告诉艾尔莎,他很害怕朋友们会嘲笑他,因为他的妈妈是同性恋。两个人最后都同意不再说挖苦别人的话了。使用第6章介绍的策略,艾尔莎不再使用讽刺性的语言,而本也跟着好多了。

记住,你的孩子会有样学样。也许你觉得自己的俏皮话既幽默又酷,但是一旦孩子开始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时,你就不觉得酷了,只会觉得他们对你“不尊重”。

4.隐隐的怀疑

拉文觉得女儿娜塔莎最近变得越来越叛逆了。但她们的关系降到冰点,是因为有天早上拉文发现钱包里的165元钱不见了。无数个念头钻进拉文的脑子,最后她想:“这孩子很可疑。”此时她更加焦虑,心想:“我的钱放在自己家里都不安全了。”结果后来拉文才想起来,头天晚上她用这笔钱买了些日用品。但那个时候,娜塔莎已经看到了妈妈留给她的纸条,上面写着要她把“偷”的钱还回来。此时孩子当然很生气了。

喜欢无端怀疑别人的家长很难信任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也有很强的控制欲。这种怀疑的感觉很容易引爆他们的情绪。怀疑造成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再存在合理怀疑,即使是真相双方也看不到。这种怀疑可以由贴标签引起,尤其是像“骗子”或者“不可信”这样带有不信任成分的标签。这种负面想法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得叛逆后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10岁的金杰是个很有天分的小画家。她的爸爸菲利普很开心她上了艺术班,让天赋得以施展。可是当他看到沙发上的颜料时却不高兴了。他告诉妻子玛琳娜,金杰可不能在家里乱涂乱画。可是玛琳娜却告诉他,那些颜料是隔壁3岁的小家伙留下的。菲利普这才发现自己错怪女儿了。

另一个例子与11岁的戴尔有关,他很不开心,因为他被冤枉说故意挑起和妹妹安德里亚吵架。安德里亚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结果他们的爸爸提姆轻易就上了当。当提姆听到安德里亚在电话里向朋友炫耀说戴尔被整了,他很懊悔自己错怪了戴尔。

也许你的孩子确实做了错事,让你很难去相信他们。有的孩子也确实个性顽劣,不服管教。我见过孩子们千方百计地躲避父母的管制,他们可是很有办法的。我听说过他们偷偷将大麻藏在地板下的通风管道里,晚上偷偷溜出去玩,偷钱,以及其他一些恶劣行径。要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你一定要保持冷静,清楚地告诉他们哪些事绝对不能做,但不要太刻薄和挖苦。是的,你也只是人,偶尔也会失去冷静,朝孩子咆哮。但是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帮助你感觉对生活有更大的掌控感,不管你和孩子之间面临多大的问题。这么做也许不能让你尽快找到真相,但也比冤枉了孩子强。

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不断升级,你可能就需要采取直接行动了。例如,在我写作本书的时候,我就在诊所里鼓励一个父亲在不听管教的女儿第二次逃学后将这件事报告给校长。为了赢取女儿的信任,他告诉女儿,他将采取行动,但使用的是非常包容的语调,而非过去那种严厉指责式的。也请记住,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是一种寻求帮助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咨询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

5.危险的否认

12岁的丹尼斯曾经是其他6年级学生嘲笑的目标。他比同龄人矮小,所以没少受他们的欺负。但让丹尼斯受到嘲笑的,其实是他爱瞎传消息的毛病,因为丹尼斯似乎觉得“大嘴巴”可以弥补身材上的矮小。例如,丹尼斯就编瞎话说班上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好了”,而那个女孩用丹尼斯的话说是个“交际花”。丹尼斯似乎很喜欢说班上同学的坏话,这让他在班里几乎找不到朋友。

丹尼斯的爸爸盖瑞是个经验丰富的检察官,也是学校董事会的成员。盖瑞从不掩饰自己要成为“最棒的”爸爸的野心,也拼命想证明给前妻看,他们的儿子什么也没干,是同学错怪他了。结果丹尼斯又在童子军里故伎重演。到了此时,盖瑞终于不再否认事实,而是支持丹尼斯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令人欣喜的是,丹尼斯坦白承认了自己时常感到焦虑,也很没有自信。作为一个明智的父亲,盖瑞不再否认儿子出了问题,选择诚实地面对儿子的挣扎并予以支持。这也让他和前妻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危险的否认”和其他负面想法很不一样。其他八种负面思维对于处在困境中、对孩子充满了负面想法的家长们来说非常普遍。而否认问题的存在这种负面思维产生的时候,家长并没有处于过度焦虑中,反而在为孩子的行为找借口。有着否认习惯的家长会告诉自己,孩子是完美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绝对不是事实。

多年来,我见过无数试图否认孩子存在问题的家长,这些家长对现实的扭曲其实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情绪问题。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全是老师、学校、同龄人、教练或者孩子兄弟姐妹的错。这种否认让家长得到一种虚幻的慰藉。不愿让孩子承担责任意味着让其他人背黑锅,这样家长就将责任转嫁给了他人,自己则松了一口气。一个孩子出现问题,不太可能完全是别人的责任。即使是被欺负的孩子,家长也可以教他们避免成为受害者,或者将伤害降至最低的方法。

尽管孩子们如果犯了错会自然而然地怪罪别人,但这种逃避态度只会让事态恶化。家长一定要警惕“如果……就”这种想法。如果你这么想或者这么说了,可能就是在否认孩子的问题,例如“不是她的错。如果老师更耐心一点儿,她就会表现得好一点”或者“如果教练给她一次机会就好了”。转嫁责任,例如“如果有人告诉她不要动,她就不会打人了”,也明显是一种否认问题的信号。

你也许会想:“那我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的时候呢?”确实,有的时候你必须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保护孩子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扭曲、否认事实完全是两码事。

有时候家长在否认事实的时候显得特别理直气壮。我见过一些家长太过于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关于自己孩子有错的暗示一概否认。我曾经与一位成功的家庭咨询师工作过,她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儿子偷了学校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另一个叫瑞亚的家长强烈要求儿子亚历克斯所在的私立学校减免他的家庭作业,而亚历克斯没有任何身体或者智力上的问题。学校管理层对此很不满意。果不其然,瑞亚给儿子换了一所学校,结果又发现那所学校也有问题。

这种理直气壮有时候可以表现得更有技巧、更微妙。其表现形式是家长首先会假意道歉,结果后面就会带着一个“但是”,然后家长便开始大加指责。例如,“很抱歉艾莉森惹你女儿生气了,但要不是你女儿先挑事,事情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不让孩子承担该承担的后果,只会剥夺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中吸取教训的机会。合理地保护孩子的利益和对他们的人生进行干涉、不让他们从中得到教训是完全不同的。当孩子们不必去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的后果时,他们其实受到了伤害。否认事实的家长将冒着毁掉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风险,也使他们无法获得更好地发展自己应对挑战的技巧。

突然爆发的负面想法

6.情绪过激

15岁的艾米早上总是起不来。一天早上,由于刚起床眼睛还朦朦胧胧的,所以艾米错拿了妈妈的眼线笔。艾米的妈妈泰米是个单亲妈妈,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病入膏肓的父亲,所以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泰米最近碰上了公司裁员,她每天都战战兢兢的,不知道工作还能不能保得住。

化完妆后,艾米顺手把眼线笔扔给妈妈,结果泰米根本没看到。被空中飞过来的眼线笔打到之后,泰米朝艾米失控大叫,指责她是个不可理喻的女儿,她再也受不了了。艾米告诉我:“她就是个疯子。我干什么了?我就是不小心而已,她怎么跟个神经病似的。”

当家长认定孩子的表现已经超出他们的掌控,就会表现出“情绪过激”。它具体指的是当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就会极度想要逃离现场或者冲另一半发火。很多家长都真心地想帮孩子,可是当自己感到无助的时候就会变得歇斯底里。说实话,作为家长,有时候感到无助也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当我们处于矛盾之中,不知道该让他们犯错误还是保护他们以免感到沮丧的时候。

情绪过激有时候也许不会表现出来,而是一直压抑在心里。通常,一个家长压抑自己的情绪是因为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他们会选择封闭自己的情绪。或者有的家长觉得忽略孩子才是最有效的对付负面想法和感觉的方法。说起“封闭”自己的情绪,我指的可不是不说话或者摔门而出。我们都知道孩子,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最擅长的就是沉默不语或者摔门。但是作为成年人,家长有责任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亲子关系中,情绪过激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随便发脾气以及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和标准会很损害孩子的自信。家长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会完全忽视孩子的感觉和观点。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名叫克莱尔的妈妈,在她的述说中,她11岁的儿子乔纳森非常“不听话”。她告诉我:“我快没有耐心了。他总是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玩电脑。我不得不限制他玩游戏的时间,也不准他看一些不适合看的节目或者玩暴力的游戏。但是很显然,他的朋友们想看什么就可以看,想玩什么也可以玩,而且是随时随地的。结果他就说我是个坏妈妈,他恨我,还开始冲我骂脏话。他脾气暴躁极了,而且不讲道理,我快被他烦死了。”

克莱尔之所以走进我的办公室,是因为那天她打了儿子,还扯了他的头发。“我停下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已经失控了。”一旦克莱尔了解了什么是情绪过激,她接下来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放轻松,并且更好地觉知自己脑子里的所有想法。保持觉知能帮助你学会如何捕捉那些负面想法。克莱尔很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而且学着如何用更灵活的思维模式来取代过激的情绪。

有时候,我们会听说家长是如何突然发现孩子陷入了令人震惊、危险的处境中(例如和别人发生关系或者犯罪),这个时候情绪过激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情绪过激时完全知道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这种情绪失控来源于无法消除的压力和负面想法的逐渐累积。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然而,情绪过激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否则就会演变成言语或者身体上的虐待。而且,情绪过激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家长也会茫然不知所措。有时候,也许孩子的行为不像处于盛怒中的家长想象的那么糟糕。然而,情绪过激带来的后遗症是孩子失去了对家长的尊重,并且很害怕家长什么时候又会失控。

7.严厉指责

雷根和弟弟贾文大吵了一架,又开始生姐姐塔米卡的气,对妈妈莎朗的态度也特别暴躁。烦躁不已的贾文也开始冲妈妈发脾气。而莎朗由于这一天的工作特别忙碌,压力很大,开始指责贾文在吃晚餐的时候弄得大家都没胃口。她错误地以为那天晚上的所有麻烦都是贾文引起的。

很多孩子都讨厌被家长指责。“是你的错”“都是因为你”和“要是……”这样的语句都是“严厉指责”的标志性语言。如果你听到自己说“要是你停下来,我们就都消停了”,或者“要是你的课不用花这么多钱就好了……”,又或者“如果你稍微懂一点点感恩,就会看到……”,就知道自己又在指责孩子了。

指责有时候也与否认有关。我在前面提到过,否认事实只会让孩子拒绝看清现实,对孩子有害无益。而严厉指责孩子是在拒绝同情孩子。因为自己的不满或者只为发泄怒气而指责孩子是残忍且不公平的。不管只是想法还是大声地说出来,都会伤害孩子和你的关系。例如有的家长会说“都因为你我才冲你吼的”,或者“是你毁了我的生活”,又或者,更极端的例子是:“都是因为你的错,我才打你的!”而看起来似乎不那么严厉,但实际上还是扭曲了事实的指责,就是先道歉而后加一个“但是”:“不好意思我迟到了,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你早上在那里浪费时间,我应该会把一切安排得更好的。”

我曾经接待过妈妈依琳和她的儿子特拉华,依琳对特拉华的指责使他感到非常痛苦。作为母亲,依琳怪儿子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他做咨询和辅导把家里的经济拖垮了。依琳因为经济的困窘感到痛苦本无可厚非,但她不能因此而迁怒于儿子,用特拉华的话说,妈妈的抱怨让他“感到自己非常愚蠢且毫无个人价值可言”。

当我问依琳:“听到特拉华说自己一无是处,你有什么感觉?”她飞快地回答:“啊!我可不想让他有这种感觉。我只是希望他能主动一点儿,更多地自己照顾自己。”当她告诉我,她并不想因为儿子的疾病而贬低他时,我相信她是真心的。然而,结果却是他真的觉得受到贬低了。

父母指责孩子是因为他们想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这件事是谁干的?”而不是:“既然事情发生了,我们该做些什么补救?”责备就意味着家长将有惩罚孩子的意图。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封闭,也使家长失去了解决冲突的机会,最终让孩子变得充满怨恨。这会导致事态越来越恶化,并有可能导致更多冲突的发生。

经常有家长问我:“如果我指责她,就是因为她犯的错误呢?”我不是说你和孩子的错是一半一半。也许你的孩子确实忘了做什么、忽视了些什么,或者犯了什么错,可那都是他自己的事。而如何看待他的错误并做出反应才是你该负责的事,不是他的。如果你不再纠结于该怪谁,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忙着先去责备孩子。

8.“应该”思维模式

特伦特和简有个12岁的女儿薇琪,她想放弃学体操,夫妇二人担心她会浪费自己的天赋。薇琪去年拿到全州比赛的第3名,但是觉得父母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为了她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想,她和父母起了争执。

戴维·伯恩斯(David Burns)在《提升自信只需十天》(Ten Days to Self-Esteem)和《伯恩斯新情绪疗法》(Feeling Good)中讨论了他命名的“应该”思维模式。他指出,那些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的想法会让人们感到沮丧和内疚。他解释说,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仿佛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如果不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就会受到惩罚似的。其实这些想法只会适得其反,这些“应该”和“必须”会让你更想反叛自己,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冲动。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是另一位认知心理疗法领域的佼佼者,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虚幻折磨”:不是遭遇让我们感到痛苦,而是虚幻的感觉使我们感到痛苦。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就充满了“应该”和“必须”。但是我们终究只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没办法让成功直接降临到他们头上。

总的来说,那些以“应该”为基础的想法只会造成愤怒和挫败感。“必须”“就该”和“得”这几个词也有同样的效果。这些斩钉截铁的说法只会让孩子在无法满足家长期望的时候感到愧疚或者痛苦。

我的朋友兼同事詹姆斯·克拉斯蒂斯(James Karustis)将这种思维模式叫作生活在“应该星球”上。他将这个星球描述成这样一个世界,所有事物都应该按照某种方式存在,人们举止得体、通情达理,家长从不需要说“你早就应该知道的!我根本就不应该再告诉你一遍”。

布鲁斯是一个心烦意乱的爸爸,他把自己不守规矩的13岁儿子布洛克送到了军校,因为他觉得布洛克应该学学什么是规矩和责任感。结果,布洛克擅自从军校跑了出来,没有达成他爸爸那不切实际的期望。

当孩子让家长感到失望的时候,家长的脑子里就会充满各种孩子“应该”做什么的想法。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孩子自由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家长们像操控木偶的演员一样操纵孩子,想让孩子成为自己并不想成为的人时,双方都会感到愤怒和沮丧。包含着“应该”的想法来自某种期望,往往与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或者过去的感情经历有关。例如,从小被父母告知“要自己解决问题”的妈妈就会机械地告诉女儿,她应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寻求父母的指导。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这些期望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我曾经给一个爸爸提供过咨询,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学习法律,然后进家族的律师事务所。大儿子愉快地接受了父亲安排好的道路,小儿子却勇敢地说不。幸运的是,这位父亲分析了自己的期望,认为这虽然是一番好意,却来自主观意愿,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最后这位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决定支持儿子想要成为汽车修理工的想法。这位父亲和儿子就彼此的不同期望进行了探讨,并最终达成相互尊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玛丽和她16岁的女儿朱迪来找我,因为朱迪受不了父母成天唠叨自己应该跟谁玩,不应该跟谁玩。玛丽觉得朱迪应该换掉自己的朋友,她还觉得朱迪应该学习更努力,在学校成绩更好,那天早上朱迪因为嫌父母唠叨而发脾气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与此同时,玛丽自己的父母对她的那些应该想法也让她心浮气躁。朱迪在情绪上还不成熟,所以她不能理解父母那些担心和忧虑,只是觉得妈妈怎么那么歧视自己的朋友。

和所有负面想法一样,通常我们意识不到产生了这些“应该”想法。然而它们就在那里,常常源于我们对孩子的那些不切实际、难以企及的期望,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期盼。

“应该”想法都是些与某些标准相关的严格要求。好的价值观和标准对于健康的亲子关系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不讲道理的“应该”只会让你忽视孩子们独特的愿望、能力和良好的意图。对孩子说出的那些“应该”使你无法理解他的真正想法,以及他正在遭受什么样的痛苦。

9.悲观预言

克莉丝汀被自己7岁的儿子乔治气得够呛。还在上2年级的乔治总是跟同学打架,为此克莉丝汀头痛不已。她开始觉得乔治一辈子都没法跟同龄人处好关系,也没法好好上学了。“我只能想象情况会越来越糟。”任何两种负面思维模式都能同时出现在克莉丝汀的个案里,她的“应该”想法和“总是或者从不”模式同时出现,结果她的想法就是,“为什么他总是在学校惹是生非?我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结果他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克莉丝汀陷入了“悲观预言”的怪圈。这种负面思维模式是指家长夸大了孩子的行为和事件的严重性。孩子只是偶尔不想吃饭,结果家长就以为他患了厌食症。孩子只是有一点点怕黑,结果家长就会想:“估计她一辈子都会这样了。”孩子只是有一星期性格暴躁了点儿,结果家长心想:“这孩子会毁了整个家。”换一种说法,悲观预言就是高度负面、夸张的预言。这些不理性的想法会使家长无法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关于悲观预言,最讽刺的一点是,它们既会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信任和交流,也会导致家长的恐慌最后竟然成为现实。例如艾尔最近很担心14岁的儿子肖恩,因为肖恩在电脑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本来应该做作业的时间也花在打电脑游戏上。艾尔觉得肖恩肯定成绩好不了了,结果他的担心真的发生了。幸运的是,肖恩和他的父母来找我咨询,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重新规定了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

在压力下不堪重负的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感到失望,就很可能陷入莫名恐慌,进而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悲观的预言。这些负面的投射会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他肯定会失败,最后会流落街头”)、朋友关系(“她永远也交不到朋友了”),或者家庭关系(“她怎么古里古怪的,我们家不可能再正常了”)。

因为过去经历而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的父母最容易有莫名的恐慌。我提供过咨询的一位母亲就担心自己7岁的儿子脾气不好,会像孩子的舅舅那样因为暴力袭击行为被逮捕。等我帮她看清她儿子和她的哥哥有本质的不同时,她才放下心来。

我们都有各种各样未清除的情绪问题。我知道童年经历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有的家长在童年时可能又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波折。我见过受到各种童年问题后遗症折磨的家长,例如情绪或者身体问题、成瘾、贫穷、家族精神疾病、身体–形象管理问题、社交困难、学习困难和其他各种问题。这些担心以及挥之不去的焦虑,让他们成年后在亲子关系中陷入负面思维模式。

如果你的父母比较悲观或者负面,也会导致你唱衰自己的孩子。然而,请放心,即使你的童年比较凄惨,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重复你的命运。不管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痛苦经历,生活中总还是有希望。

我曾经帮助过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他叫乔。乔因为他的两个孩子总是忘记关灯而火冒三丈。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经常找不到工作。乔很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知道金钱的价值。他会想:“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挣钱有多难,肯定会把我的钱榨得干干净净。”幸亏乔愿意在我的帮助下看清他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完全是两码事。他开始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也纠正了自己被扭曲的思想。

我常常想起一个妈妈,她曾经在7年级的时候被冰球队的队友排挤过。当她10岁的女儿在足球队受到嘲笑的时候,她变得异常紧张。她几乎是立刻想象女儿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而当这个妈妈将自己那些情感上的包袱清除干净后,她就不再因为这些小事而反应过度,也不再将自己从未意识到的恐惧投射到女儿身上。

家长总会对孩子抱有各种各样的期望。健康的期望鼓励孩子们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而悲观预言只会让家长大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甚至完全放弃孩子,因此而造成的情绪上的伤害将破坏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成就感。

对于负面思维的进一步思考

在阅读这九大造成家长紧张情绪的负面思维模式时,你是不是会有恍然大悟的时刻,因为发现这种想法原来自己也有。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你需要一些帮助来克服哪种或者哪几种思维模式。你也许需要及时“捕捉”自己的负面想法。你也许需要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两周里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

接下来的章节将重点描述如何放松自己的大脑,理解并回应自己的负面想法。你将看到,我们能轻松地消除这些负面想法。在第6章、第7章学习如何消除负面想法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回头复习本章所举的一些例子。请放心,生活中总有希望在,你不用去家庭或者儿童心理治疗师那里(当然,除非你自己选择去)才能获得希望。继续读下去,这是一场你必胜的战役。

总结

通过完成阅读本章,你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也在获得自我认知以及亲子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通过学习九大负面思维模式,你不会再困惑于孩子为什么那么不听话,你为什么那么累。在继续读下去的同时,请就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有负面想法并不意味着你是个糟糕的父亲或者母亲。绝大部分家长都受到负面想法的折磨,窘迫感和羞愧感使他们否认这些想法的存在,也不愿意着手解决问题。

负面想法是被扭曲了的感知,它破坏了你理解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以及解决与孩子之间问题的能力。

你对自己的想法有着绝对的控制。当你看清事实、并以事实为基础对孩子做出评价时,其影响是巨大的,孩子也会以事实为基础对你做出评价及反应。

通过学习这九大负面思维模式,你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你不仅爱孩子,而且会更喜欢他,你的躁郁父母综合征也将得到很大的缓解。当你感到挫败或者遇到压力不知道自己真正在想什么的时候,不再需要问为什么。 fC9RyEH0TwA8W5NduasWTQlrCWmTqVAtx8W3GoDq7tAQEKsdM7MuT15TpH36lm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