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为什么爱孩子容易,喜欢孩子难

为人父母能给我们带来无尽快乐,但也可能令我们感到沮丧或者抓狂。被孩子惹毛的感觉,我曾经深深体会过。你甚至会觉得已经无计可施。不过不要绝望,你会在下文中获得一些帮助。

来听听苏珊的故事。她是一个11岁男孩的母亲,走进我办公室的时候,她已经濒临崩溃。明显已经筋疲力尽的她,正受着躁郁父母综合征的折磨。她几乎是哀号着告诉我:“杰夫,汤米简直是没完没了地惹我。我真的受不了了。”接着她又说道:“今天,他又不停地闹腾。我要是冲他发火,他就管我叫‘坏妈妈’。最让我烦躁的是,他总是欺负他弟弟。”她接下来的抱怨我已经从其他家长那里听过无数遍了:“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居然对我大呼小叫。我小时候要是敢对父母这个样子,早就被打得找不着北了。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他就是个没良心的小东西,根本不知道自己多幸福!”

苏珊的抱怨最后以几句大狠话告终:“杰夫,有时候我实在受够了汤米,恨不得他立马消失。我知道这样说自己的孩子不太好,但是他真的快把我逼疯了!我发誓他真的已经把我逼得走投无路了。我再也不会喜欢这个孩子了。我这么想是不是已经疯了?”

我安抚苏珊,告诉她这是很正常的。我帮她一一厘清对汤米的负面情绪,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反应。最重要的是,你(作为本书的读者)和苏珊都将知道,你们有能力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对孩子的理解,找到他们是哪儿出了问题。她还发现了一种方法,让她在汤米再次犯错的时候不会暴跳如雷。对苏珊来说,这是一个解放性的突破。而本书的读者也将和苏珊一样,学会怎样成为一个更称职的母亲或者父亲。

尽管涉猎甚广,但迄今为止我还没在哪本医学或者心理学教科书里看到过“躁郁父母综合征”这个术语。但是它真实描述了数百万父母每天所面临的困境。当一个母亲或者父亲感觉自己为养育孩子做出的努力付诸东流,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怒不可遏或者灰心不已时,他们就会患上躁郁父母综合征。受到这个综合征折磨的父母会出现如下任何一种或者多种症状:

轻度或者重度挫败感;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对父母缺乏感激,即使在孩子痛苦挣扎的时候,父母也只会感到怨恨;

感到伤心甚至抑郁;

对于孩子的未来感到悲观;

想要逃离家庭带来的压力;

对自身的价值感到怀疑;

觉得自己孩子所遭受的痛苦远甚于那些来自大家庭的孩子或者朋友的孩子,并为此感到自卑;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表现得不可理喻;

认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没有自己希望的那么好,并为此感到沮丧和内疚。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有足够的信心相信,通过认真实践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即使不能够完全治愈,你的躁郁父母综合征也能得到缓解。

现在让我来看看你的躁郁父母综合征有多严重。如果你有过下列一个或者几个表现,那么你就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躁郁父母综合征。

你的躁郁父母综合征有多严重

如果你快被孩子逼疯了,清楚知道自己当时的感受会对你有一些帮助。大部分抓狂的父母都曾有过下面一些感受。看看哪些是你曾经有过的,可以在横线上画个勾。

你的孩子特别难管,把你和家里人累得够呛,对此你很生气。 ______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难题让你近乎绝望。 ______

你觉得什么也帮不了你。 ______

你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比跟你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好。 ______

你觉得特别累。 ______

你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尤其是你已经很努力想当一个好妈妈(爸爸)。 ______

你觉得被孩子操控了。 ______

你觉得作为一个母(父)亲你彻底地失败了。 ______

这个关于躁郁父母综合征的清单很有代表性,当然也并没有囊括家长们的所有感受。如果能够清楚地感知并控制自己头脑里的想法,抓狂的家长们就会觉得好受多了。这是因为如果不能首先控制自己的想法,要控制孩子和自己的感受,或者控制生活中其他东西是非常难的。

阅读本书之后,你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并且目睹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发生重大的转变。你不会再觉得筋疲力尽,也将避免无谓的痛苦挣扎。

某天我在写作本章的时候,也受到了躁郁父母综合征的严重困扰。当时我的三个孩子正忙着装饰为圣诞节准备的姜饼,不用说你也能猜到,厨房里肯定是一团糟。要是多年前,我肯定会为此大发雷霆,现在我发现自己充满了自豪。毕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尽管厨房里简直就像是事故现场。“这都不是事。看,我是一个多棒的爸爸。”我心里暗自想。

就在我扫视厨房,思忖要打扫哪些战场的时候,我发现一大瓶巧克力酱倒在料理台上,地上也都是巧克力酱。霎时间,我感到自己的血压噌噌往上升。我听见自己强压怒火说道:“我觉得自己已经气得快爆炸了,怎么可能还保持对你们的爱呢?”我儿子立刻嘲弄我:“爸爸,这不就是你写这本书的原因吗?就是怎么在孩子闯祸的时候还喜欢自己的孩子。”

我儿子是对的。我写本书的目的正是帮助像你们这样的家长。本书能让你并不因为表达了对孩子的负面想法和情绪而感到内疚。是的,你尽可以放心。现在,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读。

我能够体会你时不时会有的孤独感。你常常在想:“为什么其他家长很少真正谈到对孩子的负面想法和烦躁的情绪?”你可能甚至会问:“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很乖,只是我的孩子最不听话?”让我来告诉你,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几乎所有父母都和你有同样的想法,我会帮助你找到是什么导致了你情绪上的折磨。一个更好的消息是,我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要做的就是坚持看完本书,很快你就能找到出路。

为人父母不容易,而你却无法放弃

养育孩子并不容易,这谁都知道。在当今这个充满焦虑、充满竞争的社会,单单只是照顾一个孩子,将他抚养长大,已经让人觉得困难重重了。接下来我要说的话也许并不多深刻,但我还是要指出来:一旦有了孩子,你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刚有孩子的时候,绝大部分父母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喜悦。的确,孩子能为你带来很多欢乐。然而,当你与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和冲突时,残酷的现实也会让你大吃一惊。除此以外,你还要应付工作、婚姻等带来的挑战,结果就是你患上了躁郁父母综合征。你知道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显然与孩子相处并不是什么很愉快的经历。

现在来看看一位客户转发给我的一个关于“工作职位说明”的有趣小册子。

招聘

岗位:

妈妈,妈咪,娘,爸爸,爸比,爹

职位描述:

能够长期在混乱环境下工作,工作内容极具挑战性,且永不能辞职。

应聘者必须拥有极为出色的沟通和组织技能,愿意在工作时长不固定的情况下上班,工作时间包括晚上和周末,能做到24小时随传随到。

需要不定期出差并且在外过夜,差旅费无法报销。

需要提供长时间的陪伴服务。

职责:

付出一辈子的时间。

必须愿意被人讨厌,至少是临时性的,直到某人需要5块钱的时候。

必须愿意时不时地保持沉默。

必须有当牛做马的体力。

必须会识别不同的来电者,做时间表,协调完成多项家庭作业。

必须有能力为不同年龄段和精神状态的客户策划和组织各种社交活动。

必须愿意承担不同角色,可以上一秒还是不可或缺,到下一秒就赶快消失。

必须时时刻刻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必须为成品的质量负有最终、完全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需有能力对工作环境进行维护,例如保养地板和打扫卫生。

这份对父母工作职责的说明实在太有趣了。希望你也是这么觉得。事实是,如果我们作为家长越能有这样的幽默感,就越能更好地面对这份工作带来的压力。不开玩笑,这的确是一份工作!

话又说回来,当父母最需要幽默感和其他能量的时候,却又是最缺乏它们的时候。不少父母在这种时刻总是充满负能量。不幸的是,这种负能量又总是通过我们的嘴巴宣泄出去。

消除烦恼不容易

既然你在阅读本书,那么我猜你正受到躁郁父母综合征的折磨。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某些态度和行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或者比如说,你“无法忍受”那些行为,这都是正常的,只要你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实际上,当你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时,正是对孩子的爱让你觉得更加痛苦。即使你现在无法喜欢自己的孩子,只要你能够就自己的负面情绪做些有益的调整,你对孩子的讨厌是完全正常的。

我发现,帮助你们找到并克服在育儿方面遇到的困难让我很有成就感。直面自己在为人父母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陷阱,是生活中最令我觉得满意的经历。我很高兴你们愿意让我引领你们走出困境。

我知道,探索自己遇到的痛苦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它需要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你们的自我意识会感觉到威胁,因而感到害怕。是的,挑战自己的负面想法和情绪会让你觉得既陌生又不愉快。然而我也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对此做出积极的处理,你所得到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

我向你保证,探索自己在做家长的过程中产生的阴暗思想是安全的。我也会赋予你能量来处理那些负面情绪。家长们也许会在足球场边、超市里、聚会中或者其他社交场合中以开玩笑的方式抱怨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困扰,然而这些打趣式的“我家孩子快把我逼疯了”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了家长们遇到的苦恼。你知道孩子有时候能让你有多痛苦。我的目的就是帮助你理解这些情绪上的痛苦。这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既能让你保持理智,也帮助你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你的意识是罪魁祸首

本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个观点就是,你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负面情绪远大于你孩子的实际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的,你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才是罪魁祸首。知名作家阿娜伊斯·宁(Anaïs Nin)曾经说过:“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样子。”

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家长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焦虑感,因为我们要对孩子的安全和幸福负责。我们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这也激发了我们的焦虑和担心。当我们觉得孩子没有做到他们需要做到的事情或者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负面想法就产生了。你将在本书中看到,除了我们的焦虑,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以及我们作为父母这个角色的看法也将催生出负面想法。

你对自己的孩子有消极的看法,甚至也许是偏见吗?我不太确定你的答案会是什么,但我感觉,如果扪心自问,你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我非常确信,你的这些消极看法和情绪会抵消你付出的努力,并且削弱你与孩子在情感上的联系。

想一想吧,偏见意味着“提前下判断”,也就是在了解(或者让自己了解)事实或者孩子所面临的处境之前就对孩子下了判断。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慢慢吸收一些如何养育孩子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一些偏见或者成见。有些育儿观念甚至已经有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历史了。

例如,我们都听过“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俗语认为孩子做了错事就必须受到肉体或者口头上的惩罚,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好。接受这种观念的家长会对孩子有不近人情的要求,并且遇事常会反应过度。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大部分人都会抵制以体罚作为管教手段。即便如此,不提体罚,即使是这种“家长应该掌控孩子”的观念也会影响你与孩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关系。

另一个负面的观点是“孩子的话不用听”。这个观点认为孩子的想法并不重要或者不可信。尽管这样瞧不起孩子的人很少,但这种观念或者至少这种观念的其他表达形式流毒甚广。

关于孩子还有另一种负面观念“年轻的这一代都被惯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些人认为这种观念最近才出现,其实不然。来听听下面这段话,是不是很熟悉?“这些孩子就喜欢买贵的东西;他们一点儿礼貌都没有,还蔑视权威;不尊老爱幼,锻炼的时候就喜欢聊天。这些孩子现在是家里的皇帝,一点儿家务活也不干。有老人进屋子他们也不会站起来表示尊敬,他们和父母顶嘴,聊起天来毫无顾忌,在餐桌上不注重礼仪,坐的时候永远跷二郎腿,连老师都敢欺负。”如果我告诉你,这是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说过的话,你是不是会大吃一惊?我们简直是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对不对?

大部分父母都努力摆脱这些偏见,以正面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孩子。一般来说,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做到这一点可要容易多了。这些观点还表达出一种潜在的意识,即孩子的地位要低于家长。难道我们的孩子不配像成人一样拥有被理解的权利吗?

顺便提一下,过度美化孩子和家庭生活也是有问题的。有些家长对自己期望过高,总希望一切是完美的。我们都曾收到过这样的圣诞节贺卡,卡上是笑容满面的家长出席孩子的足球赛、学校活动、毕业典礼和婚礼,然而现实却是,家庭生活中也充满了起起伏伏,欢笑和泪水。

请不要把我当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我只是害怕有些家长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让我们仔细来看看你的观念如何能帮助你应对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境。

家长也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天,在某个商场的停车场里,我不小心听见一个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大吼:“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接下来就是小姑娘委屈的哭声。我暗暗心想:“他是从哪儿学到这种大喊大叫的口气的?没准是他的父母。”

我已经见过无数父母对着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言辞激烈。我自己过去也为此感到深深内疚,并一直警惕不要对孩子们这种态度。尽管有时候也许不乏事实,但这些话会让孩子感到很痛苦,其中就有:

“你就不能自己想想吗?”

“你太懒了。”

“你有动过脑子想过任何事情吗?”

“为什么你就不能像______(你姐姐、你哥哥、你表兄弟姐妹、朋友)一样?”

“都是你的错。”

“你就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你从来不听我的话。”

“早就跟你说过不要这样,现在吃苦头了吧!”

我估计你明白我要说什么了。你很快就会读到,这些负面的语言来自负面的想法。很多时候,这种负面的思维方式是一代传一代。而听到这些话的孩子却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会说这种话,并且感到很受伤,进而对父母充满怨恨。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育儿理念

我并不是想告诉你应该相信哪些观念,不应该相信哪些观念。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去注意你与孩子的相处中哪些话有用,哪些话并不起作用。你持有的所有信念和偏见都值得去深究,不妨试着去看看你有哪些与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负面观念。

家长们通常会对如何管教和惩罚孩子有很强的主见,尤其是那些被我称为“惩罚饥渴型”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就会口沫横飞,坚持要以惩罚的形式纠正孩子的行为。在我之前出版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中,有一章名为“纪律约束并非让人绝望”,其中我提到,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惩罚只会起反作用,并且让他们变得更加叛逆。这是因为对于叛逆的孩子,平息他们的激动情绪比激发他们的情绪更有用。请注意,我并非反对惩罚孩子,我担心的是,如果以僵化、严厉和过度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这种挑战他们的方式只会让他们更叛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和正向,就越不需要以惩罚的方式规范孩子的行为。如果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惩罚,最好是以一种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进行。我会在第8章对管教和惩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社会和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以及个人的观点并不是家长育儿理念形成和维持的唯一源头。文化和老一辈的影响,以及媒体传达的观点都对我们育儿理念的形成造成影响。我建议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时时探察自己有哪些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用。

高昂的代价

很显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正确处理自己关于孩子的负面想法。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叛逆孩子的家长通常只会责骂孩子,加深对彼此的伤害,使彼此的长期关系紧张,并且催生出孩子更叛逆的行为,甚而带来悲剧性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孩子,尤其是叛逆的孩子,通常都会让父母非常头疼。例如,我记得有一个小姑娘向我承认,她想考砸八年级的期末考试,只为让父母“气得吐血”。然而,与父母存在关系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问题。在内心深处,他们会觉得受到伤害,渴望与父母有亲密的关系。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非绝对。有些孩子能从其他家庭成员或者老师那里得到支持。或者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坚韧,受到伤害后能很快复原。但总的来说,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优势。

我在临床心理咨询中碰到过很多成年人,他们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觉得父母不喜欢甚至不爱自己。最突出的是,不少成年人坚信父母不欣赏、不喜欢自己,并误将这种感觉与不被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很多人需要花好多年来治愈这种情感上的创伤。尤为不幸的是,有些人从此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所以,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质量对于我们成长为情感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讨厌孩子的行为或者只是讨厌他这个人的感觉会一直困扰你,除非你能想办法消除这种感觉。拿70岁的爱丽丝做个例子,她很不喜欢自己40岁的女儿。这种感觉和她在40岁的时候很不喜欢10岁的女儿几乎一模一样。两个人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在家里,克劳迪娅觉得妈妈一直更喜欢两个姐姐,这一点让爱丽丝很难过。尽管这种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冲突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冲突的内容一直在变化。在咨询过程中,母亲和女儿学会了互相理解,从而更加喜欢对方。

我自己受到躁郁父母综合征折磨的时候,发现了一件让我不再理直气壮的事实,那就是我的负面反应完全来自自己的不成熟,而不是来自孩子的不成熟。当然,我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我的孩子也不完美。但是现在我完全意识到了,除非我能够真正了解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焦躁情绪,否则我将不知道怎么消除它。而要理解孩子的焦躁情绪,则要理解自己的焦躁情绪。事实是,现在我每天还是得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我们都会犯错误。我经常告诉自己的客户:“只有死人才不会犯错。”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能够偶尔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了。也要允许自己不喜欢孩子做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倒下的时候得能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做出正确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负面思想能让你有更多开心的日子。

一位睿智的同事曾经向我指出,孩子最讨厌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应该爱他们的时候。同时我也认为,孩子最讨厌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应该理解他们的时候。本章余下的部分将介绍如何理解和喜欢你的孩子。

你对孩子的讨厌藏不住

如果孩子做出了叛逆的行为,你对他们的讨厌根本无法隐藏。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经常看到一些认为自己能够隐藏对孩子厌恶情绪的家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认为这些感觉不存在,它们就会消失。然而,孩子们(包括青少年)总是流着泪告诉我,他们总能够觉察到这种负面情绪,并且感到自尊受伤。实际上,孩子们总能觉察到大人的负面想法和情绪,其敏锐程度超乎家长的想象。

讨厌是理解的绊脚石

对孩子的厌恶情绪大大降低了你理解他们的能力,而你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的理解。我们应该对这种厌恶情绪予以正视,因为厌恶导致了误解,而误解又导致了更多厌恶。厌恶和误解摧毁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甚至是爱。

我们的底线是:要理解孩子就要喜欢他们。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大部分家长觉得,“我现在一点儿都不喜欢你,凭什么还要理解你?”这种逻辑太幼稚了。当孩子让你感到抓狂的时候,你越能有技巧地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就越不会生气。你不会任由他们把你激怒,然后像个孩子一样怒气冲冲。

不能及时清理自己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家长,将和孩子越来越疏远。我经常在临床治疗中见到这种情形。在这里,我要教给你们一些帮助你更加了解和喜欢孩子的工具。

畅销书《最后一课》(The Last Lecture)由一篇非常动人的演讲改编而成,演讲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教授是一位生命垂危的癌症病人。他引用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的话说道,通常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那是因为你跟他待的时间还不够长。但是,如果我们不喜欢的是自己的孩子,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敞开心扉去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很多家长虽然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不短,却并没有和孩子处于同一个频道。深挖你的负面想法的根源,能够帮助你敞开心胸,调入与孩子相同的频率。而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有太多家庭是尽管家庭成员一起生活,却在情感上没有共鸣,而正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帮助你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逆境。

多年以前,我见过一个非常愤怒和纠结的男孩,他的爸爸是那种“非常出色”的男人。他是个成功的律师,还喜欢打猎和钓鱼。而男孩却对时装设计很感兴趣,他的爸爸对此一直不能理解和接受。几年后,这个男孩刚刚走出我的办公大楼,他的爸爸就开始在我办公室里涕泪滂沱,伤心地讲述他如何不喜欢孩子的兴趣,害怕他的儿子是同性恋,从而影响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这个父亲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幸运的是,他的儿子愿意主动改善两人的关系,最终父子达成了和解。看到他们把自己的看法放在一边,愿意去真正理解对方,让我感到很暖心。

我希望你和你的孩子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但是不管你们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本书将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对方,重新帮助你们建立和加固情感的纽带。

光有爱是不够的

无条件的爱能帮助我们成为更能理解孩子的家长,但光有爱是不够的。很多家长爱他们的孩子,却无法理解他们。那么是什么真正妨碍了你理解自己的孩子呢?是什么导致了你无法欣赏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你跟孩子的关系总是出现起伏?我的答案,你现在可能已经知道了,就是你讨厌孩子的感觉,而不是你对孩子爱的感觉。

喜欢孩子的时候,你想和他们待在一起。你内心平和,对他充满耐心。也许关于喜欢自己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记住通过他的眼睛看世界,而不是你的。你觉得他缠人,也许他只是需要跟你交流。他对你说话不够尊重,让你很是不快,也许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他对自己感觉不好。他拒绝做出努力,也许只是因为他的感觉被对失败的恐惧包围了。在本书中你将看到,你越努力阻止负面情绪妨碍你积极地评价孩子,你和孩子就会越来越快乐。很可惜的是,我认为在所有关系中,我们对“喜欢”的重要性的重视远逊于对爱的重视。有时候,这种喜欢甚至比爱还难以维持。回想一下,你也许认识一些离了婚的夫妇,虽然他们对彼此还有爱,却很难喜欢对方。

回到育儿这个话题,请完成以下这个练习。

练习一:你的想法

爱你的孩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你的孩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喜欢你的孩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练习中哪部分让你有更大的感触?哪部分让你有更大的情绪反应?我猜是关于爱的那一部分。我们都对爱有着憧憬。我们大脑的某个部分似乎设定好了要我们相信,我们应该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家长都是自觉自愿地无条件爱孩子。尽管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但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能够很好地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很多家长发现,喜欢自己的孩子并不容易。

真的“不应该”吗

请放心,你完全可以做一个很棒又有爱心的父母,同时也可以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某些性格和习惯。如果你的这些负面想法和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你与孩子就能够更好的相互理解,也会有更亲密的关系。然而,有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完全不应该有讨厌孩子的情绪。这种想法带来的压力使家长更加沮丧,也带来不必要的负疚感。有些家长则以为完全不需要理会这种讨厌孩子的负面想法和情绪,他们相信无条件的爱就意味着无条件的喜欢。可惜的是,我们的大脑却不是这么运作的。

知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曾说过:“大部分人总有些虚幻地想当然。他们抓住这些奇怪的想法牢牢不放,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他们总有些愚蠢的想法,例如‘他就应该那么做’,或者‘他不应该那么做’,又或者‘那件事不应该发生’。可是为什么他应该那么做呢?为什么他不应该那么做呢?为什么那件事不应该发生呢?”

在生活中,或者如果具体地说,就是提到育儿这件事,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光嚷嚷着说“这条马路上不应该有这么多车”或者“做父母不应该这么难”都无济于事。但是,即使这些规则不存在,我们也会被自己人为创造出来的规则弄得很不开心。你可以不喜欢孩子有时候的行为,但是如果觉得他们不应该这么做,只会让你患上严重的躁郁父母综合征!

所以,不要轻易说出“应该”这个词。我告诉我的客户,如果他们能把自己日常谈话中75%的“应该”去掉,那么会感觉轻松得多。直到今天,都没有客户就这一点提出过异议。他们也不应该提出异议!在第3章中我会更深入地讨论“应该”,以及这种负面的思维模式。

父母的讨厌情绪

作为父母,你对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有着巨大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好还是坏。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常识都证实了这一点。生下孩子,你的一生就与他有了紧密的联系,你总不能跟孩子离婚,对吧?

很多父母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喜不自胜,而当孩子遇到麻烦或者表现不佳的时候就感到无助、沮丧,甚至充满了怨恨。我听到过家长自豪地对孩子说:“我爱你,但这并不表示我喜欢你现在的表现。”然而,这种话给孩子的感觉却是“所以你就是不喜欢我”。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喜欢他们时,就会疏远父母。

你父母的声音

多年来我有幸在不少听众面前发表过演讲。我会让参与者做下面这个练习,很多家长觉得这个练习让他们有所领悟。这个练习的目标是让你发现你自己的父母喜欢你或者讨厌你的声音。

练习2:你父母的声音

请坐在一个舒服的地方,将灯光调暗。闭上眼睛,倾听自己父母的声音。为了准确感知父母的想法,回忆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包括景物、声音和气味。你也许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如果父亲或者母亲照顾你的时间更长,那么就去回忆那个人的声音。静静倾听几分钟,睁开眼睛,将你听到的声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希望这个练习能够唤起你的一些愉快回忆。如果不能,也请放心并非只有你这样。当我在小组中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会看到有的家长笑意盈盈,有的却因想起了父母曾经说过的一些刻薄的话语而泪眼婆娑。再回到自己身上,问问你自己:“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记住我的哪些声音和话语?”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将听到和记住的,都比你知道的要多得多。

你的孩子并非个例

你知道你爱自己的孩子,我也知道,但是你也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冒出了讨厌孩子的情绪,你会非常沮丧和自责。你会暗想:“其他家长是不是比我更会带孩子?”你是不是也曾想过放弃?或者暗忖“也许我真的不是当家长的料,因为当家长不应该这么难?”我敢打赌,这些想法有时候真能把你逼疯。

你的想法最重要

记住,本书针对的是所有感到挫败的家长,并非只是那些有严重躁郁父母综合征的家长。这是因为学会在孩子不可理喻的时候仍然喜欢他们,将使所有家长受益。

尽管我的建议有时候听起来有些轻描淡写,但是它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多年来,我一直在倾听那些感到沮丧和挫败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声音,我也亲眼见到过儿童和青少年被父母的负面想法深深打击,有时候这些打击会导致极端糟糕的情况发生。

孩子的行为与你对他的想法和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你可以摆脱内疚感的束缚,学会如何帮助孩子进步,同时又不会因愤怒而失去理智。但是首先你必须丢掉被动的幻想,也就是认为孩子有一天会自动醒悟并且变好。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同时不要再默默地拿自己的孩子与邻居或者亲戚家的孩子相比较。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并非每个人都要出人头地。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并非故意要让父母的日子不好过。但现实是,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会让家长和孩子都疲惫不堪。成绩、同伴和想要取悦父母带来的压力有时候对孩子来说实在难以承受。那谁会被当作出气筒呢?不用猜,肯定是父母。如果你不采取任何行动,这就是让你疲惫不堪的源头。

也许你会啪地放下本书,抗议道:“可是杰夫博士,你不理解,我的孩子真的把我给气疯了!”告诉你,你并不是唯一一个被孩子气疯了的父母。下面这份清单列举了十大最令父母抓狂的行为。这个清单也许并不全面,但是我向你保证,每个看到这份清单的父母都深有同感。

杰夫博士总结:十大最令父母抓狂的行为

1.把房子弄得一团糟

2.对于家务活和家庭作业的要求选择性“失聪”

3.没赶上校车

4.逃避做家庭作业或者忘了交

5.故意曲解父母的话,把父母也给绕糊涂了

6.不愿意负责任

7.对家长不敬

8.忽视个人卫生

9.言语粗鲁

10.对兄弟姐妹不好

现在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没有包括在清单内的、你的孩子特有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父母遇到以上的情形都会抓狂。然而,你其实可以泰然处之。选择权在自己手上。请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压力对家长却会有不同的影响?正如我将在第2章中进一步阐明的,家长总是被诸如“从不”“总是”“不应该”这样的负面想法和对孩子的各种担心(例如,“他这么懒,将来到了社会上也是一事无成”,或者是“你就这样毁了自己的生活吧,我一点儿都不在乎”)包围着。但好笑的是,你和孩子都知道,你肯定在乎他们。结果,这些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让家长感到泄气和疲惫。他们无法再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想法。其实,让你摆脱这些沮丧、愤怒、失望和憎恨情绪的秘密就深藏在你的身体里。不要担心,我会给你摆脱这些负面情绪的工具。

总结

到现在为止,关于喜欢自己所爱的孩子这一点,你已经学习了很多。你已经开启了一段重要且收获甚多的自我发现之旅,这段旅程将帮助你深化和加强与孩子的关系。在继续这段旅程的时候,请时时记住以下这几点:

为人父母不易,祈祷这件事变得容易只会适得其反。

作为父母,我们都存有一些偏见,而这些偏见导致了我们的不合理期待。

当你用负面的态度看待孩子、当你陷入被偏见和愤怒扭曲的思维模式时,你和孩子都会受伤。

你越清除自己的负面想法,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亲近,你们之间的冲突也会越少。 rWJOJhUUluldjH/Wuey1L/pwt7hK7FUAmU4gOOz3KMtdSz8H6tA9AgGBxHP6G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