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微电影拍摄

微电影拍摄手法、技巧与纪实类节目拍摄有所不同,纪实类节目追求客观事实的真实,因此不允许摆拍。微电影属于虚拟类节目,追求影视艺术的真实,所以需要摆拍,直到效果满意为止。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电视剧都属虚拟类节目,因此,其拍摄手法与传统电影、电视剧的拍摄手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又有所不同,微电影的微时长、微播放平台等特点决定了它的拍摄方法、技巧与传统电影、电视剧又有所区别。因此,本节微电影拍摄的方法与技巧,既讲与传统电影、电视剧拍摄手法的共性,又讲微电影拍摄手法的个性。

一、微电影拍摄前的准备

拍摄前准备越充分,越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拍摄质量。一般来说,微电影拍摄规模比传统电影要小得多,其前期准备工作量比传统电影也要少很多。虽然规模小,但是其准备环节、内容与传统电影拍摄大致相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电影的拍摄涉及的是多工种的配合,因此,其准备工作涉及不同的部门,下面简述主要部门及其人员要做的准备工作。

(一)导演部门

导演在撰写微电影分镜头脚本后,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选好演员。好演员比后期制作更重要。根据投资方及剧本的要求,确定是起用专业演员还是聘请业余演员。对于广告式微电影来说,如果广告主要求高且愿意多投资,就可考虑起用专业演员,例如微电影《一触即发》邀请国际影星吴彦祖主演,是因为投资方凯迪拉克认为吴彦祖的气质与SLS赛威车型很匹配,稳重的同时透露出智慧和胆识,同时吴彦祖在生活中不断挑战自己,这一点也和凯迪拉克品牌的精神不谋而合。当然,对大多数微电影来说,“微成本”决定了演员是来自于不同行业的普通群众,尤其爱情类、励志类、教育类微电影中的演员基本上由高校大学生或职场白领来主演。

在确定演员后,导演要给演员集中说戏,以帮助演员尽快熟悉剧情,理解角色,认识自己合作表演的对象。在正式开拍前,导演还要对全体摄制人员做一次导演阐述,统一创作思想。此外,导演还要带领主创人员实地看景,设计拍摄方案,等等。导演在拍摄前要考虑诸多方面,以保证摄制顺利进行。

(二)摄影部门

摄影师、灯光师要熟悉分镜头脚本,了解其中的拍摄手法及其所要采用的灯光类型。在拍摄前要与导演一同看景,掌握拍摄场地特点,对拍摄手法、布光方式有所设计。然后根据剧本拍摄要求,向制片部门提供所需摄影器材清单及灯光清单。器材到齐后,要试用几次,确保正式拍摄不会出现问题。

(三)美术部门

美术部门主要承担对影片美术、置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与设计,使全体工作人员对影片的美学风格达成共识。美术师要与导演、摄影师一同去看景、定景。与置景、道具等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拍摄现场的准备工作。服装师要设计演员的服装,化妆师要设计演员的化妆。同时,美术、置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各个组要向制片部门提供所需物品清单,由制片部门购买或租赁。

(四)录音部门

正式拍摄前,录音师要与导演沟通,设计影片的声音效果。此外,录音师要同其他主创人员一同看景,了解拍摄现场的录音环境,提出所需录音器材清单,交给制片部门,由制作部门购买或租赁。收到录音设备后,要反复试用,确保录音效果。

(五)制片部门

制片部门是影视制作所有部门中管事最多最杂的部门。主要工作有:制订拍摄计划、日常拍摄管理、所有器材设备购买或租赁、签订各种合同、制作人员吃住行的安排、各种费用支出与结算等等。

上面所列五个部门的准备工作是电影摄制中的必备工作,微电影也不例外。只不过微电影规模小,周期短,成本低,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应用。有些微电影摄制团队所有工作人员仅几个人而已,编剧、导演、后期制作等工作由一人承担,或摄影、灯光、录音等工种由一人承担,这些都是常见的。

二、微电影拍摄技巧和方法

一部微电影由许多个场景组成,一个场景由许多个镜头组成。虽然微电影时长短,但是每个镜头的叙事功能并不弱。因此,摄影师在导演的指导下,考虑到后期编辑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精心拍好每一个镜头,与导演一起共同把握好镜头调度。具体来说,镜头调度涉及影像的角度、景别的变化、景深的控制、画面的构图、镜头的运动等方面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拍什么、怎样拍”的问题。其目的是叙述内容,渲染情绪。下面结合微电影拍摄例子,分析如何通过镜头调度手段达到影像化叙事的目的及实现无技巧转场。

(一)叙事镜头的拍摄

叙事镜头是指叙述事情过程、推动情节发展的镜头。微电影情节内容主要是通过镜头(画面)来传递的,因此,摄影师要用心拍好每一个叙事镜头。

1. 影像化叙事:单视点画面营造

微电影影像化叙事,可以通过单个固定镜头来实现。在固定镜头拍摄中,往往通过掌控主镜头、景别、景深、光线、色彩、构图、透视关系等方面来达到叙事之目的。

(1)主镜头与景别

主镜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总角度拍摄的全景镜头,二是指在一个完整的镜头段落中,具有承担实质性含义的镜头。在拍摄一个场景时,首先要明确拍摄的角度,即要考虑好由机位、焦距与光轴方向三者决定的影像角度。在总角度拍摄一个总括场景的全景,这个全景要能包括场景中的人、物、景,以明确它们之间的方位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对于微电影而言,要着重拍好近景与特写,因为,微电影播放的主要平台是手机、电脑及其他移动终端,这些播放平台屏幕小,为了让观众容易看清画面内容,在微电影镜头中,近景、特写画面较多。例如微电影《寻找“80后”回忆的纪念馆——健力宝》以全景主镜头开头,让观众明确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接着是近景与特写。纵观微电影镜头,近景、特写镜头占60%以上。如果远景、全景镜头多,要看清画面内容,画面停留的时间就需要长一些,也容易造成观众视觉疲劳。

(2)景深大小控制

景深是指画面纵深方向清晰的范围。景深大(深),画面清晰的范围就大;景深小(浅),画面清晰的范围就小,前景或背景就会变得模糊。景深大小,与物距、焦距、光圈有关。物距越远,景深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景深镜头可以把画面分为两个区域:清晰区与模糊区。一般来说,导演与摄影师要充分利用清晰区域为表现画面主体服务。在微电影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浅景深,强调被摄对象,让观众看清目标内容。例如微电影《寻找“80后”回忆的纪念馆——健力宝》场景4第15、16两个镜头通过控制景深变化来强调要表现的内容。第15个镜头主角爸爸在喝健力宝是清晰的,前景中儿子在玩iPad是模糊的;第16个镜头则相反,前景中儿子玩iPad是清晰的,转化为画面主体,爸爸喝健力宝转化为模糊的后景。前后两个镜头通过虚实转化,强调各自的叙述重点,逐渐引出后面情节:为什么要建造“80后”回忆的纪念馆。摄影师也可以通过大景深,来展现画面中不同区域的活动内容,达到叙事之目的。

(3)光线造型与色彩反差

在微电影的拍摄中,要充分利用好光线与色彩来突出重点,表达情感。光线在影视造型中的作用,无论怎么描述也不为过。导演与摄影师要掌握主光、副光、轮廓光、环境光、修饰光、效果光、眼神光等各种光的造型功能,根据剧情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光型。由慕思寝具出品的微电影《床上关系》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妻因为一只安全套的失踪,而引发的一场疯狂争吵,整个故事都在床边展开,方寸之地上演了一场荒诞的家庭闹剧。该片拍摄时间在晚上,地点在室内,因此,全靠人造光源来造型。全片采用暖色调,以体现家的温暖,通过不同光源的组合突出画面叙述的重点,例如当夫妻俩争吵后,妻子想在离家之前再在床上待会儿时,丈夫也睡在床上,两人背对着背,回忆着买床的经历,这时有两个暖色主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分别打向妻子与丈夫脸部,以突出夫妻俩痛苦的表情;再加上淡淡的局部环境光,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如图1-1所示。与此同时,穿插回忆的画面以黄褐色为主色,与现实画面形成色彩反差,加深观众的印象。如图1-2所示。

图1-1 明暗对比突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图1-2 回忆的画面与现实画面形成色彩反差

(4)静态构图与透视关系

在固定拍摄中,要处理好画面静态构图与透视关系,可把拍摄主体安排在画面对角线上连成的黄金分割线附近,也可安排在画面视觉趣味中心,按照“对称与平衡、比例与节奏、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的构图法则,处理好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光线、空间、影调、色彩等元素强化透视关系,加强画面纵深感,从而产生逼真的艺术效果。例如微电影《老男孩》中当主角在舞台上演唱主题曲时,无论是台上台下画面,还是场外画面,均以静态构图为主,通过前后景虚实的控制以及光线、色彩、影调的变化,使画面的纵深感得以强化,突出主要内容,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静态构图中通过虚实关系突出主体

图1-4 通过光线引导观众视线,突出主体

2. 影像化叙事:多视点画面营造

微电影影像化叙事,也可利用运动镜头或多个机位来实现。通过推、位、摇、移、升、降等运动镜头或多个不同机位的拍摄,以获得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构图、不同景深的镜头画面,以展示人物关系、事件过程与环境气氛的变化,从而达到叙事之目的。下面从轴线规律、人物关系镜头、镜头运动节奏以及综合构图等方面阐述在微电影拍摄中,如何运用多视点画面来叙事。

(1)轴线规律

轴线是指被摄对象运动、人物的视向或人物之间交流的位置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线。在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中均要注意轴线的存在,否则就会方向错乱。轴线规律是保证画面主体方向明晰、空间统一的规律。轴线规律可分为运动轴线规律、方位轴线规律与关系轴线规律。这里主要阐述在微电影拍摄中如何运用轴线规律确保方向一致性以及如何合理越过轴线丰富拍摄内容。在拍摄时,一般首先要拍摄一个总角度主镜头,然后确定各种轴线,即依据被摄对象的运动确定运动轴线,依据被摄对象的朝向、视线方向确定方位轴线,依据被摄对象的交流关系、位置关系确定关系轴线。在轴线一侧的180度范围内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不会造成方向混乱。但是,如果总是在轴线的一侧拍摄,则会丢掉许多生动的现场内容,因此,导演与摄影师要想办法,越过轴线,在轴线的另一侧拍摄。一般来说,通过拍摄以下几种镜头,可以实现合理越轴。

① 拍摄中性镜头。中性镜头也叫骑轴镜头,是指在轴线上拍摄被摄对象的镜头。由于中性镜头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在后期编辑中插入两个越轴镜头之间,不会造成方向错乱。

② 拍摄运动改变的镜头。在多机拍摄中,如果在轴线两侧都设置了机位,那么可以通过其中一侧的镜头运动,形成新的位置关系轴线,实现越轴。也可以通过被摄对象的自身运动完成越轴,如跟或摇拍被摄对象转向过程的镜头,观众就明白方向已经改变。

③ 拍摄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空镜头是指没有人物出现的景物镜头。特写镜头是对被摄对象局部放大的镜头。空镜头与特写镜头都没有方向性,因此,插入在两个越轴镜头中可以减弱越轴造成的方向错乱感。

④ 拍摄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是指从画中人物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如果在两个越轴镜头之间插入上一个镜头中人物的主观镜头,则可以实现合理越轴。

例如七喜出品的微电影《解救白雪公主》,其中有一场英雄为了解救白雪公主与一条巨龙搏斗的场景,摄影师在这个场景中通过拍摄中性方向镜头顺利实现了越轴,从而丰富了镜头表现的内容。如图1-5至图1-10所示。

图1-5至图1-10 通过中性镜头实现合理越轴示意图

(2)人物关系镜头

在微电影的拍摄中,在涉及人物交流的场景时就要处理好人物关系镜头。要拍摄好人物关系镜头就必须掌握三角形机位布局,即通常所说的三角形原理。具体来说,在人物关系轴线的一侧选择三个点,使这三个点相连构成一个底边与关系轴线相平行的三角形,摄像机就安排在这三个点的位置,如图1-11所示。三角形机位布局最大的优点是使所拍摄的对象在画面中始终保持在固定的一侧,使人物的视线方向和空间位置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不会产生越轴现象,如图1-11、1-12、1-13所示的机位,均是运用了三角形原理来安排机位。

在微电影的拍摄中,人物关系镜头主要包括主镜头、外反拍镜头、内反拍镜头、平行镜头,其机位如图1-11至图1-13所示。

图1-11 1号机镜头为主镜头,2、3号机为外反拍镜头

图1-12 1号机镜头为主镜头,4、5号机为内反拍镜头

图1-13 1号机镜头为主镜头,6、7号机为平行镜头

① 主镜头。主镜头是指交代人物位置关系的全景镜头,具有统摄全局的作用。如图1-11至图1-13中的1号机镜头都是主镜头,用来拍摄两人谈话的全景,其拍摄画面如图1-14所示。

图1-14 主镜头用来交代两人谈话的位置关系

② 外反拍镜头。外反拍镜头也叫“外反打镜头”,是过肩镜头的一种,指与前一个过肩镜头方向相对的镜头,即把两台摄像机安排在靠近关系线的三角形底边上,从被摄人物的背后向里进行拍摄把两人拍入画面中的镜头。在外反拍镜头中,两个人物互为前景与主体,使画面产生纵深感;如果将前景拍得虚一些,更能突出画面的主体,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在外反拍镜头中,值得注意的是背向观众的人在画面中只出现其脸部的一侧,以不露出鼻尖为宜。

外反拍镜头主要用来交代对话双方的关系与部分环境。在没有主镜头的情况下,一定要用一组互为外反拍的镜头,只有这样,才能交代清楚双方的位置关系,图1-11中的镜头2、3互为外反拍镜头,其拍摄效果如图1-15、图1-16所示。

图1-15、图1-16 过肩镜头,互为外反拍镜头,用来交代对话双方的关系

③ 内反拍镜头。内反拍镜头也叫“内反打镜头”,是与外反拍镜头原理相同,只是镜头里不带人物关系(肩、头等)的单人镜头。从理论上讲,内反拍机位一般要安排在两个人物的内侧,即两个人物前面向三角形外进行拍摄;但是当两个人物距离很近时,如果摄像机放在两个人物之间,那么摄像机会离人物很近,这样拍出的景别过小,甚至出现人物失真,也会干扰人物表演情绪,因此,在实际拍摄中,两个机位布置在人物的外侧,甚至与人物保持较远的距离,确定好拍摄角度后,再通过光学变焦把镜头推上去,将离镜头近的人物排斥到画外,然后调好镜头的焦点,就可以拍出清晰的单人形象镜头,同样达到内反拍造型效果。如图1-12中的镜头4、5。把镜头4与5两个内反拍镜头组接在一起,可以呈现被摄对象的交流关系,其画面效果如图1-17、图1-18所示。

图1-17、图1-18 单人镜头,互为内反打镜头,呈现对话双方的交流关系

④ 平行镜头。平行镜头是指在轴线同侧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视轴平行的机位而拍摄的镜头。平行镜头给人以客观、平等交流的感受,常用于拍摄两人对话场景,拍到人物侧面。如图1-13中的6号镜头与7号镜头就是平行镜头。

由此可知,在轴线一侧运用三角形原理安排机位,可以得到7个机位,即主镜头机位、外反拍机位、内反拍机位及平行机位,使得画面景别、角度富有变化,有利于突出要表现的内容与情感。三角形机位布局不仅仅用于人物关系的拍摄,其实,它可用于一切场景的拍摄,是摄像机机位安排的普遍规则。因为,按照三角形原理拍摄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均遵循了轴线规律,不会让观众方向错乱。

(3)镜头运动节奏

镜头运动包括机身运动(摇摄)、机位运动(移摄)、焦距运动(变焦推拉)及其综合运动。在微电影拍摄中,导演与摄影师要掌握好每一种镜头运动的特点及其功能,根据主题、情节及营造节奏感的需要,确定运用哪种运动镜头。许多影视剧人物出场的镜头,往往先拍摄人物的脚步或背部,再摇摄或移摄人物的侧面或正面,其目的是先制造悬念,引起观众期待的心理。在镜头运动中,要依据剧情节奏和观众观看时的心理节奏控制好运动的节奏,确保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同一动作或运动过程不能随便中断,必须尽量把一个完整的动作记录下来,注意镜头的起幅与落幅。法国获奖微电影《调音师》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导演通过调音师的内心独白、镜头的运动来设置悬念,营造影片的惊悚氛围。在调音师一边弹着钢琴,一边担心老妇人会从他口袋里翻出那本日程本时,老妇人缓慢而又清脆的脚步声响起,此时,镜头移到调音师的脚下,老妇人的脚步进入镜头并停住,站在调音师的背后。在男主角激烈的内心独白之后,琴声响起,摄影师这时运用摇镜头,从琴面缓慢摇过弹琴的调音师、摇过手持钉枪正对着调音师的老妇人,一直摇到老妇人身后墙上的那面镜子,镜子里映照着老妇人手持钉枪正对着调音师后背的全景。这一场景中摇的速度与剧情气氛、琴声节奏以及观众此时的心理节奏十分吻合。影片通过摇镜头,一点一点地展现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惊险气氛越来越紧张,悬念不断持续发酵,观众不禁为调音师的生死捏把汗。如图1-19至图1-21所示。

图1-19至图1-21 摇镜头运用示意图

(4)综合构图

在微电影的运动拍摄中,运用综合构图时要注意场面的调度。随着镜头的运动,画面中不断有新的内容呈现出来,表现的重点随之改变,场景中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的位置关系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构图方式灵活多变。拍摄前,摄影师要考虑好镜头的起幅与落幅,保持起幅与落幅镜头的稳定性及构图的和谐性,控制好镜头运动的速度,突出拍摄重点。百事可乐公司投资拍摄的微电影《把乐带回家》,片中结尾通过空中俯角摇摄方式使画面构图主体发生明显变化,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导演希望强调的事物上。如图1-22、图1-23所示,画面起幅的主体是救护人员,随着摇摄的到位,落幅主体是雪地上的五个大字“把乐带回家”,这种构图简洁有力地突出了影片的主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1-22、图1-23 通过空中摇摄使画面主体发生改变

(二)转场镜头的拍摄

在微电影拍摄中,除了重点拍摄上面两类叙事性镜头外,还要重视非叙事性镜头的拍摄:转场镜头。转场镜头是指影片场景之间转换的镜头,主要有:挡黑镜头、出画入画镜头、主观镜头、虚焦镜头、相似体镜头等。

1. 挡黑镜头

挡黑镜头常用于两个场景之间的转换。其具体操作是,前一场景中,主体走近以至挡黑摄像机;后一场景中,主体又从摄像机前走开。前后两个镜头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不同主体,但必须是用来转换时间与地点,而不宜用做一般镜头的转换技巧。挡黑镜头转场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造成视觉上的悬念,同时省略了“过场戏”,使情节发展更为紧凑。例如电视剧《龙门镖局》第37集,在讲到众多千帆的“粉丝”来到龙门镖局门前阻止千帆与璎珞在一起,璎珞大骂“粉丝”,“粉丝”要打璎珞,场面混乱;青橙放烟幕弹驱赶“粉丝”,千帆责怪青橙,青橙用武功打了一下千帆,千帆的众多“粉丝”被进一步激怒了,纷纷向前要打青橙且把镜头挡黑,于是转入下一场景是璎珞为千帆治伤。

2. 出画入画镜头

出画、入画镜头是指上一镜头中的主体走出画面,下一镜头中主体又走进画内,两个镜头虽然是同一主体,但是场景地点完全改变。画面中的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或交通工具。运用出画、入画镜头转场可使场景转换自然流畅,但要注意方向问题。如果上一镜头是从画面左边(或右边)出画,那么下一镜头就应该是从画面右边(或左边)入画;如果上一镜头是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出画,那么下一镜头就应该是从画面下方(或上方)入画。

3. 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是指按照画面中人物视觉方向所拍摄的镜头。组接中的两个镜头,上一个镜头是客观镜头,展示画面人物的观看行为;下一个镜头则是主观镜头,展示人物所看到的内容。用主观镜头转场,表现了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观众的心理欲求,使镜头组接自然流畅。

4. 虚焦镜头

虚焦镜头是指画面中体现被摄主体虚实变化的镜头。虚焦镜头是常用的转场镜头之一,具体操作是:上一个镜头由实而虚,下一个镜头由虚而实,以此实现两个镜头场景的转换。虚焦转场具有“化”的效果,在剧情类或艺术片中有所运用。

5. 相似体镜头

相似体镜头是指上下两个镜头包含同类物体或被摄主体形状相似,常用于不同场景的转换。 CfGvQj7GBKqe6r6FPp9Vh63oX2YEkgXXZpwVhwgt79yBzN0MJK5lhoAWQIA/Tf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