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和驱动力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视角

20世纪60年代,一种不同于早期殖民者的投资行为的新型跨国公司作为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者的注意。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不同的学者就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在这一个过程中,人们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随着人们的实践及认识的发展不断演进。20世纪60年代之前,用于解释跨国投资行为的主流理论是建立在瑞典经济学家伊·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贝蒂·俄林(Bertil Ohlin)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不尽相同,而国际间资本流动是由各国利率的差异造成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资本存量丰富的国家利率比较低,而资本匮乏的国家利率比较高,由此导致了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利率为出发点,来分析借贷资本或股权资本的国际间流动,但它没有也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行为。因此,它只是用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而不能解释为什么跨国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会产生,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学术界当时对企业的跨国经营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得到一些有益的成果。这主要表现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针对某一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已认识到,研究某一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时,需要对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贸易理论进行修正。

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国际投资的学者们开始就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一时期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理论流派:以Hymer(1960)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和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自此,对于跨国公司研究的着眼点开始由要素跨国流动转移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上来,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源于产业组织理论,它运用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拓展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它从企业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的变化,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时机和区位选择。虽然两个理论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的产生及其行为进行了分析,但他们在后续的研究中出现了趋同的迹象。从事垄断优势理论研究的学者开始关注跨国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是如何创造、获得和组织资产来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的,而产品周期理论者也认识到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影响。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事跨国公司研究的学者开始认识到以上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局限性,因此,他们试图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或范式。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和国际生产折中范式(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在这个时期相继诞生。内部化理论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跨国公司,把对外直接投资看作不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交易内部化行为。国际生产折中范式综合了各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市场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地域差异基础上的企业特有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构建成一个分析框架,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存在,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除了上述理论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将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化使该国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促进作为投资对象国的经济发展,使得这些发展中国家受益,同时可以释放本国的资源实现产业升级,结果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提升。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发展建立在1950—1970年间日本以促进贸易发展为特点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之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国际间转移。对当前中国企业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较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而推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简要回顾上述五个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范式——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中范式,从中揭示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发展特点。

二、垄断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垄断优势的概念,以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垄断优势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经过其导师C.P.Kindleberger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完善,成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西方学者常常将Kindleberger与Hymer并列为垄断优势理论的创建者,并将他们的理论称为“Hymer-Kindleberger传统”(Hymer-Kindleberger tradition)。这一理论对后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ymer指出,传统的国际资本利率理论(interest rat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和证券组合投资理论(theory of portfolio investment)并不能合理地解释一个国家的企业从事的跨国价值增值活动。

首先,当证券组合投资理论引入了市场风险、不确定性、不稳定的交易利率和获取信息及进行交易产生的成本等因素时,许多预测——如对因利率变动而产生的跨越国界的资本流动——会失效。这是因为由于上述因素而带来的市场不完善会影响到企业的有效运营和绩效,从而影响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战略。

其次,Hymer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除资本转移外还包括了一系列资源的转移,如技术、管理技能和创业精神等。企业希望从这些资源的跨国利用及生产安排中获取收益。

最后,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源及权利的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进行投资的企业保持着对于企业财产权的控制。而非直接投资行为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权益的交换,必将发生一定的所有权转移。因此,对资源及价值链增值活动进行交易所带来的组织形式不同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Hymer所关注的正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中对财产权的控制。

在垄断优势理论中,Hymer明确指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组合投资的区别,认为直接投资最主要的特点是企业与控制权的紧密联系。利率差异理论并不能解释“控制”这一区别不同对外投资行为中的关键要素。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对外投资比较有以下两个结论:首先,直接投资需要对资产的谨慎使用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其次,控制作为国际经营的要素发挥了两种功能——消除了在不同国家经营的企业间的竞争和保证了对投资公司专有技能收益的完全占有。

垄断优势理论建立在市场结构不完全(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和企业的特定优势(firm specific advantage)两个基本概念之上。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假定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而在现实世界中大量的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没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相同的产品,有在同样价格下获得一切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在这样的前提下,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获得任何优势,所以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当一国和国际间的某一产品市场上存在不完全市场时,企业才有可能在国内建立垄断优势的基础上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在国外组织生产,从而成为跨国公司。

1.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前提因素

市场不完全性是指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公司间不完全竞争或寡头竞争等偏离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结构。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间产品差异、营销能力等不同导致的产品市场不完全性。例如,产品的异质性、商誉、特殊的营销手段等导致的不完全竞争,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影响价格。

(2)专利保护、技术诀窍和管理水平等不同导致的要素市场不完全性。在要素市场上,各种保护、差异和壁垒使得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性。

(3)规模经济带来的市场不完全性。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产品或服务边际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可以产生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利用高效的设备或管理扩大产量,在达到特定生产规模的同时控制成本而产生的成本优势。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管理机构和知识利用成本增加甚微的情况下,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业务量所产生的优势。规模经济使得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特定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小企业因达不到最小有效生产规模而被挤出或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产生了企业间的不完全竞争。

(4)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不完全性。政府通过准入、税收、利率、汇率等各种手段干预市场,破坏了市场的完全性。

2.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Hymer认为,企业要想控制国外生产的价值增加活动以获得未来收益,就必须拥有某种创新、成本、融资或市场优势。这种优势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足以弥补企业在外国生产中与当地企业竞争时所处的不利地位。这种排他性的所有权优势,实际上是市场不完全性的结果。Hymer认为,市场不完全性使得某些厂商获得了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可以使此类企业通过在组织内部分配资源和从事交易实现比在外部市场交易更多的效率和收益,从而克服较东道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劣势,甚至可以赢得高于东道国当地竞争者的利润。

为进一步对这些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垄断优势进行分析,Hymer借鉴了产业经济学家Bain(1956)对于市场结构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将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划分为三类:

(1)专利、技术保护、特殊的管理技能以及资本市场的优势条件在要素市场上导致不完全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垄断优势。

(2)商标、公司商誉、对优势产品设计的控制产生的产品差异以及价格联盟在产品市场上导致不完全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垄断优势。

(3)大厂商享有的规模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垄断优势。

Hymer指出,跨国公司的这些垄断优势的来源主要出自四个方面:一是可以较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二是对生产过程中专利知识、特殊技能和关键流程的保护及控制;三是更好的市场营销和分销技能;四是差异化产品优势,以克服在国外运营的各种障碍及附加成本。

(二)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随后的研究中,一些经济学家对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证。

1.知识和技能优势

Caves(1982)就这一优势提出了核心资产的概念。Caves把核心资产定义为“在给定投入的条件下,使企业能生产更好更便宜的产品;或在给定产出的条件下,使企业比竞争对手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技术和知识”。Johnson(1968)提出了知识资本(knowledge capital)的概念,并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定优势主要来自跨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Caves所定义的核心资产和Johnson所定义的知识资本都属于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可以体现为包括工艺或设计专利、技术诀窍(know-how)、商标和品牌、市场营销技能、产品差异化能力及管理组织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这些无形资产可以带给这些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和高水平的市场营销的能力,因此受到国家的保护与企业的严格保密和控制。在跨国公司内部,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公共产品,虽然跨国公司在开发这些无形资产时已付出了成本,但对外投资行为可将这些无形资产转移给在投资对象国的子公司,子公司可以较低的成本取得和利用这些优势,从而在投资对象国市场上获取垄断利润。

2.产品差异优势

Caves在其“核心资产”概念中包含了产品优势。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质量、价格和品牌所创造的产品差异性方面。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进行竞争,没有这种产品的差异性优势就很难获取垄断利润。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知识和技能优势来创造产品优势。通过这些产品的差异性,跨国公司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掌握定价权,获取垄断优势。

3.规模经济优势

跨国公司利用其全球战略,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实现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而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Wolf(1977)将规模经济作为一种企业特有的优势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在研究美国工业部门中大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的资产关系后,Wolf发现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来自非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规模性,这包括集中的研究与开发、集中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统一资金管理和扩大的销售网络等。Wolf更多地把企业规模同技术密集度联系在一起,认为未被利用的技术资源会促使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寻求扩张,更大限度地实现规模经济优势。

4.组织管理优势

从本质上讲,Caves所定义的“核心资产”包含了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和优势。但随着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竞争力及核心能力培养这些概念的重视,组织管理优势逐渐被独立出来,成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Stopford和Wells(1972)利用Chandler(1962)提出的组织理论来分析跨国公司。Hymer也将国际企业定义为“将市场内部化或替代市场而存在的企业形式”,强调利用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国际生产行为。跨国企业的组织管理优势一方面体现为拥有知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拥有良好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为了应对跨国经营中众多子公司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风险,跨国公司大都采用了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通过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财务制度和全球战略,结合子公司在授权范围内灵活有效的市场应对,使其所有的组织管理优势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得到充分利用。Hymer也认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形成国际地域多元化,以此有效地降低风险。所以,以公司组织理论为研究视角出发,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优势成为其可以在不同国家获取垄断利润的来源之一。

5.资本优势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非常重要,是关键所在。Aliber(1970)指出,市场上的大企业会有一种资本和货币优势,从而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一方面可以在各子公司之间灵活调度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利用良好的信用进行融资,大大降低了资本获取和资本使用的成本。相比一般的国内公司,跨国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较低的资本成本和便捷的融资渠道等优势强化了其垄断地位。

(三)评价

Hymer是首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而非金融投资理论研究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家。Hymer的理论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对经济学中公司理论的进一步扩展。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跨越国界进行横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扩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所拥有的特定优势将会决定企业跨国投资的程度和形式。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框架,把直接投资与证券组合投资区别开来研究。Hymer的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垄断优势为前提,提出了不完全竞争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是从事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该理论进一步论述了市场不完全性的类型和垄断优势的内容。

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思路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研究,对后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unning和Rugman(1985)在论及Hymer理论的影响时说:Hymer论文的重大贡献在于,它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把直接投资理论从古典贸易和投资理论转移到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把跨国公司看作国际性生产组织而非贸易工具。

但是,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该理论试图解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扩张行为,强调寡头垄断行业中企业的垄断优势对海外投资的决定作用。而对于来自其他发达国家、其他行业的公司的跨国投资行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不能给予很好的解释。第二,该理论的构建是经验描述基础上运用逻辑推断方法建立的,没有充分的实证分析对其进行有效的验证。第三,该理论对于企业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采取技术转让或产品出口以实现其垄断优势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未能给出足够的解释。第四,该理论没有涉及政府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在现实世界中,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因素对企业的直接投资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中并没有涉及和讨论这些因素的作用。第五,Dunning和Rugman(1985)认为,该理论所描述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是市场结构方面的不完全,忽略了交易性的市场缺失(transactional market failure)的重要性。后续的理论则在此基础上就以上几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述,形成了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分析框架。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Vernon发表在《经济学季刊》(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上的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他运用产品或产业的生命周期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市场营销学者认为,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企业要针对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促销和销售渠道)。Vernon将这一概念引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发展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Vernon认为,跨国公司在产品的创新、发展和成熟等不同时期经营战略会有变化,而这种变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一)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和市场营销学的产品周期划分不同,Vernon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new 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成熟阶段(product maturation)和产品标准化阶段(product standardization),来探讨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1)产品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技术尚未完善,产品尚未定型。生产新产品的企业需要不断得到市场信息反馈,以便于改进设计,从而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和偏好。消费者会被新产品、新性能所吸引。企业对于新产品所需技术的垄断权、技术优势和产品差别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如果市场对新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生产成本就不是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为了确保生产的灵活性、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美国企业将生产集中在消费者收入较高的美国本土进行。

(2)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在技术上趋于完善,产品和设计已经基本定型。国内市场开始饱和,消费者对该产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国内其他企业开始模仿这一产品,替代品的出现使得竞争日趋激烈,需求的价格弹性逐渐增大。最初推出产品的企业开始丧失其技术垄断优势,必须考虑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优势。为了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美国企业开始在需求类型与美国相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3)标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及其生产过程都已经完全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在国际范围扩散。这个时候,随着模仿者的加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原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消失。成本成了决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美国跨国公司转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Vernon看来,美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实行这样的投资战略,最大限度上实现垄断利润,是因为他们拥有的技术能力和新产品的创新能力。

(二)对早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国际贸易和跨国生产置于动态的分析之中,从动态的区位优势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能够较好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的数据相吻合。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概念和观点(需求因素、技术差距、信息和通信成本等),为以后的国际生产和交换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着重要的缺陷: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扩展,研究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如何对这些禀赋的差别做出反应。但是,这一理论把企业的竞争优势看作某一国家的企业所特有和固有的,而没有回答企业如何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获得某种优势。因此,该理论并没有把企业组织层面的因素考虑进来。在后来的发展中,Vernon(1983)明确地把降低公司风险看作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之一。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能对一些跨国公司的投资现象做出解释,不能全面地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它不能解释已经实现跨国经营的企业的全球投资战略,也不能解释没有明显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的对外投资行为。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收入和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创新活动和新产品的生产在全球不同地域展开,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相悖,更加显示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Vernon(1974)对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修正。这是Vernon结合企业特定优势这一概念,通过引入国际寡头竞争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他把跨国公司定义为“寡头”,强调跨国公司的寡头行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修正后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寡头阶段(innovation-based oligopoly)、成熟寡头阶段(mature oligopoly)和老化寡头阶段(senescent oligopoly)。

(1)创新寡头阶段。Vernon认为,在创新寡头阶段,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和美国企业一样拥有创新能力。国内市场条件是新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由于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社会因素存在差异,各国企业的垄断优势也有所不同。美国企业的创新主要集中于满足高收入者的需要,节约劳动力产品;欧洲企业的创新活动集中于节约土地和原材料的产品;日本企业的创新更可能是出于节约原材料的考虑。在创新阶段,在母国进行新产品的生产仍然有着强大的经济动因,它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与研发、营销活动,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跨国企业出于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关税的考虑,才会把生产转到国外。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于技术的垄断是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进入障碍。

(2)成熟寡头阶段。在成熟寡头阶段,产品及其生产趋于标准化,创新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但它们在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的规模经济已经建立,构成了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主要障碍。这时,跨国公司的产品和区域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寡头企业的行动和反应,当一家企业实行新的价格和投资战略时,其他竞争对手会立即采取相应的策略以维持市场稳定。跨国公司一般会采取的战略有相互牵制战略和跟进投资战略——前者指的是在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上投资设厂,防止对手在自己的市场上降价竞争;后者指的是当一家公司进入某一地区和市场时,同一行业的其他寡头企业也会跟进,以维持市场均衡。

(3)老化寡头阶段。在老化寡头阶段,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活动的规模经济作为市场进入的阻碍的作用被削弱。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尽管跨国企业为了维持原来的市场均衡,会成立卡特尔组织,或者提高产品差异化,但仍然不能保持原来的生产格局和利润水平。由于市场进入障碍减弱,竞争者众多,成本和价格成了主要的竞争手段。成本高的企业被迫退出了市场,其他企业要么转而生产其他产品,要么由于能够获得某种“外部性效应”而继续生产。因此,在这一阶段,寡头者主要根据成本因素来进行区位选择。

此后,Vernon(1979)针对当时国际经济环境的一些新变化(如跨国公司海外网络的形成,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缩小等)进一步修正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基本的内容没有改变。

自从Vernon(1966)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来,大量实证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如Mullor-Sebastian(1983)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适用于工业产品,而非个人消费产品。这些研究成果都加深了人们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解。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因此主要建立在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实践基础上。前者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是企业的垄断优势;后者则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之上,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力。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1977,1978)通过分析1950—1970年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用于解释日本早期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的跨国公司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原理

小岛清运用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成本差异的原理,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margin business)开始,并依次进行。如图2-1所示,Ⅰ-Ⅰ线是本国(比如日本)生产的各种产品的等成本线,假定其中由产品 a 至产品 z ,都可以用100日元生产出来。Ⅱ-Ⅱ线是某一潜在投资对象国对应商品的成本线,产品 a′ 至产品 z′ 的成本递增。两线相交于 m 点,这一点表示按当时外汇汇率折算,两国生产产品 m 的成本比率相等。产品 m 左边的产品 a、b、c 由于在日本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方国家,所以是日本的边际产业;产品 m 右边的产品 x、y、z 由于其生产成本低于对方国家,则是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图2-1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由于左边的产品a、b、c是本国的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从这些边际产业开始。这种投资的结果可以使得在对方国家(即东道国)生产的相应产品的成本进一步降到 a * b * c * 的水平,这样两国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多的互惠贸易。因此,这样的投资活动可使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

由此可见,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原则,即一个国家应当在本国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那些自身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的结果比自己生产可以使一国获得更大的利益。小岛清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联系起来。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即一国应当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好处,实现共赢。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应该从自己国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这样可以在维持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生产、加大出口的同时,推动投资东道国的被投资产业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扩大两国的比较优势差距,改善贸易交换的条件,这种投资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为投资国和东道国两国都创造了更大的利益。

因此,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一种“贸易创造型”的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当时日本以促进贸易发展为特点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之上。从贸易活动的实践看,美国与日本具有较大的差异。美国当时的对外投资活动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直接投资具有“贸易替代性”特点。因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多为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因此对外投资活动将美国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的结果导致美国出口的减少,并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返销美国,扩大了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恶化了贸易条件,这种替代贸易的投资活动限制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日本的对外投资活动则与美国不同,由于自身自然资源的匮乏,日本的资源开发型投资占有很大比重;另外,日本是后起的工业国,与实力雄厚的西方跨国公司相比,缺乏绝对的垄断优势。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将自己的劣势产业转移到日本以外,针对相比之下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本国优势产业的生产和出口,还通过产业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方式在其他国家建立起比较优势和新的出口基地,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补充了日本的对外贸易。

小岛清重要的发现是把对外直接投资放在整个国际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下来分析。试图解释为什么西方跨国公司会投资在本身没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国家。他认为,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上的这些跨国公司是异类,是反经济的和反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果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减少。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应该出口这些产品,如果把这些跨国公司所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离岸运行,不仅无法有效利用其本身拥有的比较优势,同时还会减少就业,使得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加剧。

(二)对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评价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一种比较优势理论。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小岛清的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比较成本”而非投资企业的垄断优势为原则。由于日本企业起步较晚,在技术水平上并不具有绝对垄断优势,这就决定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美国不同。日本企业利用扩大比较优势的方式进行国际生产,通过直接投资活动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同时促进了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补充日本比较优势的一种手段。

(2)产业国际转移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实际上强调了产业的国际间转移。由于日本制造业的主体为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有限,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所转移的技术也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领先的技术,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在东道国的生产,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最好从投资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技术差距越小,越容易促进被转移技术在当地的应用,进而促进新成立企业的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建立。

(3)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基础之上,没有考虑垄断因素的作用。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没有涉及任何垄断因素对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

尽管小岛清的理论与Hymer及Vernon的理论有比较大的区别,在学术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某些学者认为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他们认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反映了日本在特定时期内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的投资现象,但并不具有普适性。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差甚远,日本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和美国企业竞争,而对经济发展水平更低、劳动力低廉却有丰富资源的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是日本发展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出现了与美国趋同的模式,即由向海外劳动密集产业投资的“贸易创造型”投资转变为大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投资的“贸易替代型”投资。小岛清认为,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将比较优势转移到国外”的贸易模式也有待商榷。其实,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在南美洲国家也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与日本对东南亚所进行的投资做法是一致的。对于这些现象,小岛清没能给出很好的解释。

其次,小岛清的理论认识到了“边际产业扩张”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但边际产业扩张模式的投资活动实际上是将相对落后的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尽管由于技术差距小,有利于投资接受国对技术的吸收和利用,但可能并不利于投资接受国的长远技术发展和实现跳跃式的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在垄断优势上的投资活动可能会更快地将领先的技术带入发展中国家,以缩小这些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最后,正如前面所介绍的,小岛清的理论忽略了在众多行业中存在的垄断优势因素,仅仅强调了“比较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决定作用,这就难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全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后果。

五、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是由英国学者Peter Buckley和Mark Casson在1976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内部化理论采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跨国企业的形成和运作。它的基本命题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market imperfection),跨国公司对其中间产品的交易由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或子公司间的转移来替代市场交易,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使中间产品在子公司间转移,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它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Coase(1937)关于交易成本的论述,所以又可以看作跨国公司的交易成本理论。之后,Dunning、Teece、Hennart、Rugman等学者对这一学术流派的发展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这里我们将首先回顾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集中讨论Buckley和Casson(1976)的基本观点,然后对其学术贡献和局限性进行评价,最后介绍这一理论的最新进展。

(一)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Buckley和Casson(1976)认为,一家公司之所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这里的所谓中间产品,包括包含在技术、人力资本中的各种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在公司组织内部转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而中间产品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是由于关税、配额等政府干预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利用分公司之间的贸易来协调国际分工,从而使中间产品在跨国的组织结构内部转移,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就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

Buckley和Casson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五大因素推动着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①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增多;②对公司而言,知识产品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③这种知识产品的外部市场是不完全的;④国际通信费用的降低;⑤企业通过内部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减少税收支出的行为日益频繁。

在Buckley和Casson看来,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力;外部市场(特别是对于知识产品交易)的不完全性是导致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处于垄断地位的买卖双方,不能很好地在市场上对知识产品进行交易:买方在购买这种产品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卖方很难对其进行定价,更不能实行最优的价格歧视政策。因此,外部市场的失灵就要求企业在内部进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即交易内部化。当然,内部化也有成本,包括资源成本、通信成本、国际风险成本和管理费用成本。内部化理论指出,只有当内部化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内部化才有可能发生。

Buckley和Casson认为,企业的内部化决定受四类因素的影响:①行业特定因素,关于产品的特征和外部市场的结构;②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文化距离(culture distance)等;③国别特定因素,东道国政府在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政策;④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在上述因素中,行业因素最为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需要多阶段生产过程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来进行,那么供需双方的关系既不稳定,也难协调。因此,通过内部市场来稳定和调节中间产品的供需就特别必要。而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只有具有先进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公司,才能使内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内部化才会有利可图。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不是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本身,而是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

(二)对早期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早期的内部化理论从市场内部化的角度考察和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揭示了市场不完全性和跨国经营之间的联系,划分了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从中间产品的市场内部化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和垄断优势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更加符合国际生产的实际,更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及对外投资的形式。它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又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因此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早期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第一,它以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国家为研究对象,无可避免地具有静态特征的局限性;第二,它从跨国企业的主观动机方面寻找其从事海外投资的基础,没有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跨国经营的影响;第三,它只能部分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经营,而不能解释横向一体化和不相关多样化的跨国经营;第四,一些学者还认为内部化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复杂的内部运营。后来研究内部化理论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和完善。

(三)内部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出版后,Buckley又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炼。Buckley(1988)首先列举了运用内部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种种困难,提出了内部化理论适用的具体条件。Buckley(1990)进一步阐明了内部化理论和其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市场结构和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内部化过程决定了行业中的企业数目,影响到市场结构;反过来,市场结构又会影响到纵向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促进或阻碍企业进行前置和后置纵向一体化的动机,这些因素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内部化决策。在内部化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可以阻碍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还可以利用转让定价减少税收支出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内部化理论给跨国公司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影响了一代人的研究。在Buckley和Casson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出版二十五周年的时候,研究跨国公司的学者召开研讨会集中讨论Buckley和Casson的内部化理论。会议的部分论文发表于《国际商务研究学报》(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年第2期的专刊中。其中三篇文章分别就内部化理论的渊源、扩展和实证研究做了详细的叙述,下面就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加以归纳,以反映该理论的不断发展。

Dunning(2003)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了内部化理论的理论渊源。他特别提到内部化理论提出之前的两大思想流派。一个流派是关于市场交易的功能(function of exchange),指企业通过市场内部化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个流派是关于附加价值的考虑(value-added consideration),指企业通过协调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效地创造附加价值。Dunning认为,内部化理论的建立主要基于第一个流派,同时指出两大思想流派的共同影响导致了内部化理论的形成。

Rugman和Verbeke(2003)指出,Buckley和Casson的著作出版二十五年后仍然是跨国公司研究中的“灯塔”和出发点。两位作者强调和重申了原书中的三个重要思想:

(1)跨国公司可以看作企业“国际化的职能系统”:一方面,它为内部研发收集、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利用和开发内部研发所产生的实用性知识。

(2)市场内部化过程中,企业特定的优势其实是一个“知识体系”,包括无形资产、学习能力,甚至是某种特权的关系。

(3)企业内部市场也存在交易成本,Buckley和Casson称之为“通信成本”(communication cost)——会计和控制的信息成本、通信系统的管理费用和信息的核实成本。

从这些思想出发,Rugman和Verbeke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内部化理论关于交易成本的核心思想也适用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跨国公司复杂的内部运营,还可以为跨国公司总部和对子公司的管理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Doukas和Lang(2003)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中通过新建企业形式(绿地投资)进入海外市场的研究是与内部化理论相关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当跨国公司进行的绿地投资属于(不属于)公司的核心业务时,上市公司股价对于投资活动的反应是积极(负面)的。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在核心业务之内进行跨国多元化投资时,多部门企业获得的收益大于单一部门企业;在核心业务之外进行跨国多元化投资时,单一部门企业的损失大于多部门企业。Doukas和Lang(2003)的研究结果本身并不新颖,大量关于内部化理论的实证研究都试图验证跨国多元化是否能提高企业绩效。但是,由于他们的研究设计排除了跨国并购和合资企业的情况,其实证结果就会更加可信和稳定。

我们可以看到,在Buckley和Casson提出内部化理论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不管是内部化理论本身,还是相关实证研究的设计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运用内部化理论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

六、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原理

作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代表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虽然对国家间、不同产业间的贸易活动具备广泛的解释力,但却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间同一产业内部的贸易。这一欠缺促成了现代国际生产力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在1976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有关“经济活动的国际分配”(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学术讨论会上,Dunning首次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的概念(Dunning,1988b),简称“折中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Dunning(1981a)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形成了目前对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

Dunning指出,对国际产品市场上存在中间产品交易成本的假定是现代国际生产理论存在的基础。没有这种国际市场失灵,国际生产的原因也不复存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假定,提出了有关国际间生产要素分配及各种中间产品交易方式的阐述。其目的是通过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来识别和理解影响国际生产活动产生及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综合性和概括性的理论范式,Dunning的折中理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它吸收了过去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特点;第二,它涉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模式;第三,它能系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主要形式,即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Dunning将生产要素禀赋论、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及区位理论用折中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放在一个范式里面。

折中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倾向和不同模式取决于三个决定因素或三种不同优势的组合:一是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指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或可以获得)竞争对手难以得到的资产;二是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指相比出售或出租这些资产,企业通过内部化方式可获得更多的收益;三是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指相比在本土生产,企业通过将自身特定资产与他国资源相结合可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拥有更多的所有权优势就会更倾向于将其内部化。同时,当外国比本国提供了更为适合的生产环境时,大量的跨国生产便会产生(Dunning,1980)。下面我们将简要解释一下这三种不同的优势。

1.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又称为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是指某国的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工艺、研发和创新能力、品牌、专利、商誉、运营和管理能力等。这些优势要在企业的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利润,必须是这家公司所持有的、独占的、在公司内部能自由移动,并且能够跨越空间距离发挥作用。总之,企业若想在一国与当地公司的竞争中取胜,拥有自身特定的异质资产优势是首要条件。同时,这种优势带来的收益必须足够大,在弥补企业在外国投资设厂和运营所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后,仍然能使企业赢利。

Dunning(1976)将产生所有权优势的根源分为以下三种:

(1)对能产生大量收入的特定资产的可获得性或独占。例如,接近原材料或产品市场、规模经济、独占某种无形资产等。

(2)子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享受的有利条件,比如子公司可以得到母公司的资源支持,或具有某些禀赋的优势。例如,资金的供给、廉价的资源渠道、信息网络、管理经验和研发成果等。

(3)企业地域多元化和跨国经营本身带来的优势。例如,跨国公司拥有在各国经营的不同子公司,丰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经历使得跨国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

随后,Dunning又将所有权优势划分为资产优势(asset advantages)和交易优势(transaction advantages)(Dunning,1983a,1983b)。

(1)资产优势指同其他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特定资产带来的所有权优势。Dunning指出,此类优势的获得只存在于结构性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如Bain指出的垄断优势、产品差异、成本障碍和政府干预行为等。

(2)交易优势反映了跨国公司通过组织设计和内部化减少了外部市场交易行为所带来的成本。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有效的统一管理,可更好地管理位于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并经营其资产,发挥协同作用和网络优势。因此,交易性市场不完全为跨国公司带来了企业的交易优势。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上述两种所有权优势的出现,Dunning特别强调了区分结构性市场不完全性和交易性市场不完全性(transactional market failure)的重要性。这些市场不完全性在决定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时要受到企业自身特点、产品属性、市场特征和竞争强弱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早期学者提出的理论强调了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将其作为解释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Hymer,1960,1976)。相反,后期的理论则强调市场交易的不完全性促进了跨国生产的出现(Teece,1986;Casson,1987)。应该说这两种市场不完全性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总之,无论产生所有权优势的原因是什么,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是那些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整合这两种不同优势的公司。

所有权优势为企业的跨国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家企业如果拥有所有权优势,它不一定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出口或技术转让的办法同样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因此,Dunning引入了跨国生产的第二个条件——内部化优势。

2.内部化优势

国际生产的第二个条件是,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试图将这些优势在组织的边界内实现转移,而非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买卖。这说明了国际市场交易并非是转移企业中间产品的最好方式。要深入探索企业内部化行为的原因,我们首先要理解三种主要的交易性市场不完全性:

(1)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2)参与交易的企业有能力通过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导致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这种不完全市场导致交易中效率的损失,从而进一步导致市场失灵。

(3)对某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所产生的外在化的成本或收益,不能通过合同或条款的方式规范,导致了市场失灵。例如,特定产业中高昂的沉没成本,某种自然垄断带来的优势等。

企业为了整合价值链、实现产品多元化、利用资产的互补优势所采取的内部化行为都是为了应对上述种种交易性市场不完全性。尽管企业多元化的目的不尽相同,如保证充足稳定的原材料供给,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有效利用市场,保护专有财产,实行价格歧视,分担管理成本等,但其根源都是降低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升高时,企业就会更多地采用内部生产的方式(如通过直接投资来控制海外的生产单位)来实现自身的竞争优势。相反,当内部化本身所带来的管理成本较高时,企业则更倾向于采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如技术转让)进行国际经营。

在利用内部化优势时,Dunning特别强调了企业进行市场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的区分。企业的意愿解释了企业利用组织,而非外部市场作为国际间所有权优势转移工具的原因;企业的能力解释了所有权优势在某些跨国公司,而非其他跨国公司或当地企业中得到更好利用的原因。

3.区位优势

折中理论所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区位优势,它指某个特定国家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投资设厂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解释了跨国公司存在的基础,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跨国公司要采取跨国生产的方式来实现其垄断优势的价值。如果企业可以采取产品出口的方式,实现其垄断优势,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所在地以外的市场,企业就不需要跨国投资。如果利用企业特殊资产优势的区位优势不在企业所在国,而在企业所在地以外的国家,使得利用这种特殊资产的投资活动只能跨国发生,这就构成了跨国投资的充分必要条件,导致了国际生产和跨国公司这一特定组织形式的出现。具体的区位因素包括:

(1)生产要素方面的地区优势。低廉的劳动成本或丰富的原材料供给会成为企业在选择跨国投资地点时的重要因素。

(2)市场因素或技术支持。当东道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或优越的技术、研发环境时,会吸引更多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

(3)贸易壁垒和政府政策。当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受到某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时,跨国直接投资会成为企业国际经营的最好选择。同样,东道国和母国的相关政策以及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到国际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从而成为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

Dunning特别强调,尽管我们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了区分,但在分析企业的跨国投资行为时,我们需要将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它们的互动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内化”了的垄断优势或所有权优势,需要到国外市场上与某些当地资源相结合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优势。

同样,对区位优势的考虑和对产地的选择也是基于市场失灵的假设。Dunning再次强调了不同形式的市场不完全性对跨国公司地理位置选择的不同影响。非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导致的不完全性,如政府的干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跨国公司在某国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定。交易性市场不完全性使得企业通过对不同生产地域的共同管理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收益。这种收益包括套利或财务杠杆收入,降低交易成本的收入,更好地协作生产和金融政策带来的优势,对市场有效保护和资源供给保障带来的优势,转移定价带来的优势等。

综上所述,企业的跨国投资行为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必须将这三方面因素动态结合。也就是说,当企业拥有了特殊资产的垄断优势,较高的交易成本使得将这种特殊资产的商业利用控制在企业组织机构的内部,并且利用这种特殊资产的产地优势在国外时,跨国投资现象和跨国公司这一特定的组织形式便会出现。

(二)对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评价

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将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考虑,从而为跨国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更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的解释及分析方法,即所谓的OLI范式(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但正是由于这种综合性,这个理论范式也一直受到批评。例如,折中理论概括性地阐述了企业国际生产的影响因素,因此它只能有限地解释和预测特定形式的国际生产活动。对于不同企业的特定行为,则缺乏详细的讨论。OLI范式中所有权、地域和内部化优势的分析与评价要受到一系列国家因素、产业因素和企业本身因素的影响。在跨国活动中,不同产业,甚至相同产业中的企业都会体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各个企业很少在相同的市场上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因此它们所面临的战略选择、对各种潜在战略选择的评价,以及相应战略选择所带来的风险都不相同。在面临一定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地域组合时,各个企业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对同样组合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因此,这些企业层面行为差异的影响并没有在折中理论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Dunning(1988b)又在六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折中理论:

(1)建立了一个更为系统严格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Dunning将要素禀赋和市场失灵与OLI范式相结合,并且加入了实证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主要结构变量,如国家因素、产业因素和企业因素对国际生产活动的影响。运用这样一个更为系统严谨的模型,Dunning进一步阐述了对三种主要国际生产形式(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效率寻求)的动机的解释。

(2)建立了动态的研究视角。企业的国际生产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折中理论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战略选择、战略变化、产品研发和企业家对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动态影响。

(3)对直接投资以外其他形式的国际经济活动,如合资企业和非股权合作协议,进行了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4)地域因素是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时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中它常常被忽视,但在折中理论中它的影响被特别强调。地理因素也将成为折中理论进一步扩展的重要领域。

(5)与跨国公司撤资、减资决策相关的问题。

(6)折中理论可以成为分析跨国企业经营行为对母国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

以上六个方面也是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要回答的问题。

七、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对外投资行为给出了理论解释,但如上所述,一个国家的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面临着是通过国际贸易进入还是通过直接投资进入的选择。而如何把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情况在过去20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对外直接投资新理论产生的背景

21世纪初,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2003年的国际贸易中,货物出口接近73000亿美元,各国劳务输出接近18000亿美元,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接近5600000亿美元。而在1990—2001年间跨国公司外国分支的销售额增长远远快于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同时,服务业中对外直接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9500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40000亿美元。2001—2002年,服务行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到了2/3(Helpman,2006)。

同样,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性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管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市场交易中,中间产品的贸易额都大幅度提高。国际间的纵向分工趋势日趋明显,即生产价值链中各项经济活动在不同国家境内完成,以实现价值增值。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生产的分工日益加深,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家间生产活动外包的发展,如电脑辅助设计和生产。

此外,对于一些新数据资料的分析带来了进一步的发现。这些研究揭示了企业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某些特性的一些联系:出口企业相对非出口企业而言,企业规模更大,生产率更高(Bernard等,2007)。同一行业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行业间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跨国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的分类——纵向直接投资和横向直接投资——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大型跨国公司在低成本的国家直接投资,以便在当地获取市场;工业企业之间的直接投资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纵向直接投资(Helpman,2006)。

Helpman认为,上述发展和变化都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这种新理论并不是要取代能够解释行业间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理论,也不是要代替解释行业内贸易的垄断竞争理论。这种新理论关注单个企业的组织决策,把企业决策看作由企业自身特征、所在行业特征和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决定的。其中,企业自身特征(如企业生产效率的不同、企业的外包战略等)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这种新理论还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范畴,试图解释企业行为对行业结构的影响。它能为行业内、行业间的贸易结构和直接投资模式提供新的解释,重新诠释相对优势的来源。

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建立在差异生产率理论(heterogeneous productivity theory)和不完全契约理论(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新理论。其中,差异生产率理论假定企业在外国的经营都是由其外国分支机构完成的,研究企业生产率的差别对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不完全契约理论则关注跨国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组织之间生产、销售的关系。

(二)差异生产率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引入了产业内产品异质性这个概念,以解释拥有相同资源禀赋的国家间的贸易活动,以及不同国家间同一行业内部的国际贸易活动。但是,当时的学者并没有特别考察企业间生产力和规模的不对称性,他们假定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所获得的技术水平是对称的,即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国际贸易活动是相似的。垄断竞争理论认为,在没有建立跨国公司的必要时,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出口战略。实证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在同一行业的企业都会出口其产品;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率和规模都大于非出口企业。这说明对称性假设不能反映国际贸易中的现实情况。

针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缺陷,Melitz(2003)提出了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企业差异性在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中所起的作用。Melitz的模型引入了企业生产率差异和出口固定成本 的互动关系,是差异生产率理论中里程碑式的研究。

Helpman(2006)总结了差异生产率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实证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

(1)出口。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相比,生产率比较高,企业规模比较大。在各国贸易成本 相同的情况下,各国出口市场和出口企业数量正相关。

(2)贸易自由化的作用。贸易自由化可以降低各国的贸易成本,从而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选择出口战略的企业数量就会增多。与此同时,每家出口企业面对的市场就会萎缩,同时减少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利润,只有效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因此,贸易自由化会提高企业的平均生产率。Trefler(200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趋势符合《加拿大—美国自由贸易协议》对加拿大产业的影响。

(3)纵向直接投资。当一家企业在纵向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选择的时候,面临着就近和集中之间的取舍抉择(proximity-concentration trade-off)。Helpman等(2004)指出,选择纵向直接投资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节约可变的单位成本,但是也会丧失集中生产的优势,引起固定成本的上升。因此,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选择纵向直接投资,生产率次之的企业会出口到外国市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活动。

(4)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跨国公司采取的比较复杂的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综合利用了纵向直接投资和横向直接投资的互补优势,在不同的地点开展中间产品的生产和组装。Feinberg和Keane(2003)发现,在加拿大设立分支机构的美国跨国公司里,只有12%的公司采用单纯的纵向直接投资,19%的公司采用单纯的横向直接投资,剩下60%的公司都采用更为复杂的一体化整合的跨国经营战略。Grossman、Helpman和Szeidl(2006)的研究发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如外国分支机构的固定成本、中间和最终产品的交通成本、消费者市场的地域构成都会作用于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的选择。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Helpman(2006)指出,跨国经济活动的两大发展趋势促使研究国际商务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两大趋势是:第一,随着电脑辅助设计和生产的出现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化,企业外包(outsourcing)成为日益重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其中,国内外包(domestic outsourcing)是指一家企业从国内其他企业购买中间产品或服务;国外外包(foreign outsourcing)是指从外国非附属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第二,离岸外包(off-shoring)快速发展,即企业通过市场或企业内贸易,买入外国的生产投入要素。因此,企业在组织生产时面临的选择有:国内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一体化或国外外包。前两个选择并不涉及跨国的经济活动,相关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企业对于国外一体化和国外外包的决策:企业在组织国际生产时是在外国进行内部生产(对外直接投资),还是直接在外国市场上买入。

这些关于生产组织方式的研究建立在Grossman和Hart(1986)提出的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之上。不完全契约是相对于完全契约而言的。完全契约是指最大可能地明确规定未来所有状态下契约签订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因为签约方在事前对未来所做的预期仅仅是基于双方的主观评估,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期的,所以不完全契约是指契约中包含缺陷和遗漏,可能无法清晰地界定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也可能对于各方责任只做出粗略的或模棱两可的规定。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只有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对资产的支配权。也就是说,一项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对于该资产的剩余价值的控制权,可以按照任何不与先前的契约、惯例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决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因此,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就是为了通过购买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资产获得对剩余价值的控制。而直接投资就是纵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而外包则是通过契约而不是通过所有权来保证上游供应的连续性。

Grossman和Helpman(2003)通过建立经济分析的模型来探讨在生产专业零部件的行业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程度。在其模型中,最终产品的生产者位于相当于已实现工业化的所谓北部国家,专业零部件供应商位于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所谓南部国家。由于南部国家和北部国家间存在工资差异,位于北部国家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生产零部件的单位成本高于专业零部件供应商。而南部零部件供应商为了向潜在的客户提供零部件,必须进行投资,同时建立与特定买家的买卖关系的契约。这种投资契约属于不完全契约。因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决定是在南方设立分支机构生产零部件,还是直接从零部件生产商那里购买。作者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这些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产业均衡状态的组织形式是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的:

(1)纵向整合一体化生产者和专业供应商的工资差别。纵向整合一体化生产者的边际成本越高,参与外包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的比例就会越大。

(2)契约不完全程度。契约可有效执行的环境越好,外包组织形式就越普遍。

(3)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参与外包,外包组织形式就越普通。

(4)零部件出口国家的工资水平。南部国家工资水平提高,北部国家最终产品生产者参与国际外包的比例就会下降,位于南部国家的中间产品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会下降。

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还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企业内部贸易在总贸易中的份额与美国的行业和国家资本—劳动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什么国家法律系统的质量差别会产生比较优势,从而影响国际经济活动的模式;为什么同时考虑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同一行业中企业生产率的差别,还能通过行业特征和贸易伙伴的特征,来预测企业跨国生产组织的形式。 siAI8UFEFpIqJ6Wig8p+oIk5JGfFNR/HW7Gav2HintILasF82jaBOQoRVtGHMJ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