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199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了“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2003年全国综治会议正式提出“防控体系”的建设,公安部要求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全面建设防控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此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强调公众的参与是十多年来我国解决犯罪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无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贯彻实施,还是社会防控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创新,都需要社会公众在防控犯罪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都离不开被害预防。

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2003年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了被害人享有接受法律援助的权利;2004年,山东省淄博市政法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刑事被害人经济困难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2009年,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予以了规定;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新增了被害人的人身安全保护、财产保全申请权、对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的异议权、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出庭权等权利,在自诉案件和解制度的基础上又规定了特定公诉案件的和解制度等与被害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通过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从上述内容看出,我国通过的一系列有关犯罪被害人的法律规定,其核心内容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由此可见,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是近年来我国立法与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

实践的发展亟需具备被害预防、被害人权益保护知识的专门人才,而犯罪被害人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在于被害预防和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教材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知识传播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构成。犯罪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不到30年的时间,迄今几乎没有教材出版,实践部门的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呼唤一本能够反映学科基础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犯罪被害人学教材的出版,本书就是对此类呼声的应答。

自犯罪被害人学产生以来,该学科已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被害人的角度认识犯罪,提出解决对策。第二,犯罪被害人的权益保护。该部分既表现在司法制度之中,也体现在司法制度外的被害援助的内容里。第三,从促进社会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角度,研究司法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发挥被害人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这些内容都是犯罪被害人学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读《犯罪被害人学教程》,我们发现该教材不仅完全囊括了上述内容,而且在内容安排上,将犯罪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分为司法权益的保护和被害援助权的实现两部分,把司法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与司法权益的保护相结合置于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之下,这样的安排使体例更加紧凑,逻辑更为紧密。

犯罪被害人学是一门综合了多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社会救助等多学科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准确、深入地应用于犯罪被害人学的研究之中,要求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多元的知识背景以及将知识整合应用的能力。该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知识整合的特色,不仅在不同研究对象上运用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甚至在具体内容上也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如被害援助就涉及社会工作、社会救助、心理学、社会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就是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该教材很好地实现了犯罪被害人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衔接。

教材既要全面反映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体现社会实践状况,尤其是本土当前的实际情况,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总结现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没有与实践的结合,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立法与司法改革,加强司法机关与被害人的合作,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以及调动民众的力量参与被害预防、被害援助,实现社会管理创新都是我国当前社会实践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这些内容在教材的具体章节中均有所论述,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该教材的结构首先被划分为两大块,即犯罪被害人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犯罪被害人学的研究对象。在犯罪被害人学的基本问题中,教材先通过阐述犯罪被害人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分类、研究意义以及与犯罪学的关系,理清何谓犯罪被害人学,然后论述了犯罪被害人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被害调查,提纲挈领地概览了犯罪被害人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历史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使读者在了解具体内容前,对本书、本学科先有个大体的把握。在犯罪被害人学的研究对象上,由于被害现象是为后文的论述提供事实材料和基本要点的,故教材以此为研究入手点,然后将研究内容分为犯罪学视野下被害人研究(即被害性、被害预防)以及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和被害援助三大部分。这样的安排实现了从综述到分述,从现象到本质的内在逻辑,也符合读者、学生由概括到具体、由浅入深的阅读、学习习惯。

核心概念是一本教材的重点组成部分,对其的界定是论述具体展开的前提。教材非常重视本部分的内容,对各章节所涉及的概念从内涵、外延、特征分析、与其他类似概念的比较等多种角度予以厘清,清晰明了,为阅读和掌握相关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这是一本集犯罪被害人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我国被害人保护实践全貌,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逻辑紧密、通俗易懂的教材。我郑重地向读者推荐该书,并相信它必将为学科的推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
2014年1月2日 iOu5q8f1Vh67A56b/hCde6vZqQTesAQyur2LkS8nsyW0+/uV//c3L9UymwO/Us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