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观众因何而兴奋
———聚焦央视“你幸福吗”系列报道

2012年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9月29日至10月7日连续9天播出“你幸福吗”走基层街访纪实节目,并在《新闻联播》中以头条、提要的方式挂标播出了8集。报道称:央视本期“走基层”系列报道共调动了18个国内记者站、7个海外记者站以及北京总部共70路记者,加上20个地方台,共300多人次。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了包括白领、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采访对象达3550人,最终播出的节目中采用了147人的回答。

在采访中,受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有时也会再追问另外一两个问题,如“你最想要什么?”或者“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我们看到,在采访中,民众对突如其来的“你幸福吗”的提问,有直截了当地回答“幸福”的,也有毫不遮掩地说“不幸福”的,还有的答复与“你幸福吗”这一主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是令人感到可笑或耐人寻味的内容。

民众对这档节目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反对者认为其虚伪造作、主题先行、空洞无物;支持者则认为该节目不仅表达了一种真诚的态度,更是央视的一次“华丽转身”,打破了以往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传统模式,听到了来自基层百姓的真实的“好声音”。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街访问题,一组似乎缺乏新意的报道策划,竟在中国民众中引发了舆论热潮,同时也将人们对中国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尤其是《新闻联播》改版———的关注,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组报道真的折射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语态的根本性改变吗?

本期访谈整合了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关于央视“你幸福吗”系列报道的比较突出的意见、观点,并约访了学界、业界的四位专家,请他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质疑和声音做出解读和分析。

本期的四位访谈对象是:

周小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史论教研部主任

李 强,《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员

一、支持者认为,很多民众的“独特回复”能够原封不动地在电视上播出,体现了央视新闻报道思路的积极变化,表明节目更加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更加贴近民生。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背景资料

不少网民认为,节目之所以能走红,是因为相比于以往的街访,这次央视为了让受众感觉更加“真实”,把许多观众以为“应该被剪掉”的片段,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屏幕上。

《北京晨报》发表评论:“节目受欢迎,因为它把握了信息时代的传播规律,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让他们也能在主流传媒上表达心声,也能坦然地‘秀’上一把,这就打破了以往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传统模式。”荆楚网的评论也对央视此次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你幸福吗’,这样的提问或许过于简单,但我们从‘神回复’中听到的,不只是‘民声’,更是‘民生’。”网友“小贝7”在微博中表示:“你幸福吗?央视的采访,无论结果怎样,过程还是美好的。这意味着转变,从只关心‘当官的’到知道询问‘老百姓’,凡事看到好的一面,把视角放宽,这样心胸也会跟着变宽。”

周小普 :对于幸福这一话题,主流媒体长久以来较少提及,显得有些讳莫如深,但是民间却一直有人议论。幸福观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课题,关系到人生观、世界观,高深、复杂。它也与一般人的生活直接相关,是每个人的日常感受。而民众是否幸福又事关国家大局。这样看来,央视在国庆期间、在“十八大”召开之际做这样的选题,可以说是把握好了时机,而且百姓也完全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节目中一位母亲一辈子操劳就是为了供女儿读书,现在女儿研究生毕业了,她就感觉特别幸福。其实我觉得她特别苦。她一辈子没有、不敢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且只有竭尽全力才能供女儿读书,这是很多百姓的生活的真实写照。这背后表现出来的是民生的艰辛和教育的不公平。电视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将被采访者说话的语气、神态、状态展现出来,不置一词,让观众做出自己的解读,也向社会做出多元的展示。这一节目在这方面给了民众说话、表达的机会,这是很多节目难以做到的。

杨保军 :民众的回复确实是独特的,在独特的问话与独特的语境中做出的一定是独特的回复。央视也许真诚地想“三贴近”,但要“三贴近”,关键是“三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从群众出发”;“贴近”贴得再近也是“从外贴到表面”,“出发”则是“从里往外走”。如果问题不是从百姓心里来的,你能获得真实的答案吗?

这是央视对新闻报道进行改革的有益尝试,体现了其希望更加贴近民众的愿望,无论对新闻界还是对公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李强 :尽管这种报道及报道方式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我觉得还是应当给予认可。这是央视对新闻报道进行改革的有益尝试,体现了其希望更加贴近民众的愿望,无论对新闻界还是对公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二、质疑者认为,“你幸福吗”系列报道仅仅是官方宣传的一种形式,央视其实是希望给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幸福的人”的结论,所以大部分受访者实际上是“被幸福”了。您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背景资料

从观众的反应来看,很多人质疑央视推出这样的报道还是以“报喜不报忧”为最终追求,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大过节的,我能理解央视的做法,希望借路人之口说自己幸福,表达日子越过越好了,人民越来越幸福了。”

受众的质疑不无依据,因为从播出的结果来看,确实是大部分人都回答说自己幸福。9月29日,央视“走基层”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播出第1集,被调查的百姓大部分都说自己很幸福,只有一人没听清问的是什么,结果回答了一句:“我姓曾。”

为此,天涯名博博主“力谨”提出了质疑:“在被采访的成百上千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不幸福的人?按照简单的数学概率论来讲,如果不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那至少也是小概率事件。央视的做法,是希望给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幸福的人,而没有不幸福的人(的结论)。这就是宣传,而不是新闻报道了。”以这一观点为支撑的评论被许多网络媒体转载。

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报道本身就是一种带有主观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报道,“这种采访是有着明显的宣传目的的,是一种选择性的新闻报道。如果受访人说不幸福(世上总有不幸者),这个画面能否展现出来呢?”

周小普 :长期以来,一直都有民众认为央视,特别是《新闻联播》的新闻报道是“一面之词”,以至于大家调侃“真想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我认为央视新闻对此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一笑置之或是漠然置之。本次调查也是这样,只有两三个人有很具体的内容为“不幸福”的回答,与大家平日的生活体验确实有距离,这当然会引起相关质疑。我们的媒体如果对这样的质疑都掉以轻心,那自己滑出“主流”舆论话语圈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而且这对与“主流媒体”有直接连带关系的政府的威望也会产生直接影响,给国家正常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本质上,媒体应该是实现社会沟通的桥梁,是各种社会势力的调解人。为了扮演好这一角色,它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边。我们的节目如果放弃了这一立场,放弃了交流的功能,只一味宣传,不具备双向沟通的价值,变成单向传输的工具,就会被大众遗弃。这应该引起央视等主流媒体的高度重视。

杨保军 :不用质疑,这就是事实。被采访的人是否“被幸福”,没有受采访的人只能猜。只要做出这种猜测的人很多,被采访的人就很有可能是“被幸福”了。之所以难以做出肯定回答,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人在“猜测”。

程曼丽 :央视“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在“十一”长假期间连续播出了九天,网民的热议(包括批评、质疑的声音)也伴随了九天。在我看来,这些批评、质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批评、质疑者中的很多人忽略了新闻报道与宣传的区别。事实上,“你幸福吗”系列报道,是央视配合党的宣传部门为迎接“十八大”,在国庆节期间所做的一次宣传。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宣传本身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式的传播活动,它有明确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对直接效果的预期。具体到“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它有前期策划,有明确的议程设置。它借助声像符号对“议程”进行了强化,并通过符号或信号的反复刺激不断地将受访者的正相关感受呈现出来。应当说,在这个节目中,传播主体的意图和期待并不复杂,仅仅是想传播“现在比过去好”的感受,这个期待如愿以偿。所以,如果不做价值层面的探讨,仅做事实判断或实然判断的话,这一宣传之举可以说是成功的。宣传是趋利避害的,所有社会组织的宣传都是如此。但是,有关“幸福”的正相关答案并不能说明我们国家的发展、党和各级政府的工作不存在问题和漏洞。所以,期待央视将来也能以类似“你幸福吗”这样的设问,让老百姓倒倒苦水,谈谈问题,找找差距。以这样的方式亲和民众,同样也是一种良好的形象建构。

不应拘泥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这种变化所代表的趋势可能更值得关注。学界和民间倘若能对这种尝试抱以同情和理解,给予更多支持与鼓励,相信对于开拓舆论空间也是有益的。

李强 :我不认为如此。尽管这一策划所反映的大都是积极的信息,但我相信这更多是后期剪辑的结果。毕竟对于央视,特别是《新闻联播》这样万众瞩目的节目,还是存在一个导向问题。能够把一些有趣的回答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编辑、记者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认为不应拘泥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这种变化所代表的趋势可能更值得关注。学界和民间倘若能对这种尝试抱以同情和理解,给予更多支持与鼓励,相信对于开拓舆论空间也是有益的。

三、反对者认为,央视之所以连续几次将“神回复”无剪辑地播出,是为了在娱乐大众的同时炒作自己,央视为了迎合受众不得不走娱乐路线了。您如何看待严肃新闻栏目如《新闻联播》中的娱乐元素?

背景资料

时事评论员马振国发表评论称:“央视有意借助这档节目炒作自己,希望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替自己赚取足够的人气。”在他看来,央视之所以用“你幸福吗”作为这档栏目的核心问题,并且坚持播出一系列“神回复”,在民众把视线转向莫言获奖时突然抛出“回答幸福占九成”的调查结果,仅仅是想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关注。

批评者们分析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央视面对着大量的、新兴的竞争对手,要保住自己在中国传媒界的地位,就需要借用一档颇有争议性的节目来炒作自己,但央视把这次炒作行动搞得太过娱乐化,让习惯了央视严肃面孔的民众多少有些不适应。

大家这次如此关注该节目,除了因为幸福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外,也是因为节目中的一些有趣的镜头。这些镜头并非节目刻意追求得来,而是在突击式采访中抓取的被访者的第一反应。它们本身千姿百态、比较随意和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而这些搞笑内容也无伤大雅,对节目的收视还有正面作用,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周小普 :电视节目是一种模拟人际沟通的传播形式,如果它不能为观众提供乐趣,可能就没人愿意再去主动接触,就像一个过于古板的人不会有人喜欢一样。所以,电视新闻节目也有让观众从中获得快感的任务。当然,快感有很多种,新闻节目带来的应该是一种深刻、严肃的快乐。大家这次如此关注该节目,除了因为幸福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外,也是因为节目中的一些有趣的镜头。这些镜头并非节目刻意追求得来,而是在突击式采访中抓取的被访者的第一反应。它们本身千姿百态、比较随意和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而这些搞笑内容也无伤大雅,对节目的收视还有正面作用,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杨保军 :把严肃新闻做出娱乐效果与把娱乐新闻做出严肃效果一样可笑,这就像把复杂的事情当成简单、简单的事情当成复杂一样愚蠢。

李强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以央视的体量和影响力,炒作似乎毫无必要,其地位不是靠这个来维持的。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真的:在这之后,很多许久不看《新闻联播》的人,又重新关注起这档节目了。

四、有民众质疑提问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记者急功近利地一味追求问题的答案,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简单化。您认为类似的问题需要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背景资料

作家胡革纪(阿弋)在其凤凰网官方博客发表评论称:“幸福是动态的,昨天幸福不等于今天幸福,因为影响幸福的各种要素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说,央视的专题策划不科学,不地道……”

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表示,央视毫无顾忌地将受访者关于是否幸福的回答公之于众,答案的真实性势必减弱,民意调查的结果也会与真实情况有出入,还有伤害受访者尊严和感情的可能。这种无视受访者、毫不顾及普通民众的心理感受的做法,受到质疑、回避甚至抵触,惊现“我姓曾”“我的队被插了”等“神回复”也在所难免。有人甚至认为,在那些因被剪掉而没有被播出的内容里有更多的“神回复”。

中国网发表了评论文章———《幸福不是街头能问出来的》。文章称,“幸福是一个很难量化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私密的问题,所以,被问的人一时半会儿是很难回答的。而且,这种当众回答的压力甚至不亚于当众回答别人的戏谑问话,这会让人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最神的回答也只有顾左右而言他了”,“其实,这种让受访者为难的问题本来就不应该出现,也不是专业媒体应采用的工作方式。就连议会、人大的选举都要无记名投票,逼迫人们当众说出对一些私密、敏感或必须‘政治正确’的问题的是与非的回答,是否有些不厚道,甚至不符合新闻伦理?”

提问方式本身也受到了质疑。有网友就提出,事关百姓心声,为何千篇一律都是问“你幸福吗?”为何不换一个问题,比如“你需要什么?”“你现在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也有网友建议,为了得到更为真实的回答,提问方式也可变得更加亲民、更有人情味,如“你觉得幸福是什么?”“现在过得知足吗?”“还有什么特别想得到的?”因为,面对贫困的拾荒者,面对失恋的年轻人……“你幸福吗”这样贸然的问话,毕竟显得有些不合适。提问应随机应变,因人而异,以人为本,要为他人多考虑一些,从而让老百姓道出更真实的心声。

周小普 :对于采访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提问模式,模式是否恰当主要看节目的目的。最初我看了节目之后,也感觉记者提问太愣。但是继续看,我发现他们对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做法,而且都没有用话筒套,也就是并没有亮明身份,便转念一想他们可能是有意为之,以拿到真实的第一反应。后来我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进行确认,得知他们确实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我建议节目在适当的时候对此做些说明,比如我们这个节目是街头随机采访,是突然发问式的,受访者可以任意回答,我们根据情况截取选用等。后来他们在采访我对该节目的评价的当天由节目策划人表达了这样的初衷。

选择突然发问的方式,问这样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会让人在突然面对镜头时,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这正是节目的目的———要最初的反应,甚至可以说就是要你反应不过来时的仓促应对,而不是要你拿出深思熟虑的意见。在电视报道中,有民意测验类这样一个专门的节目类别。这样反而可能获得最真实的效果,所以不存在简单、粗暴的问题。

在镜头前提问有多种方式,“你幸福吗”这一提问方式是开放、突兀式的,这样的问题需要回答者自己为之定性并自行对题目内容进行限制、界定,这样就会在镜头前呈现一个反应状态,而第一反应常常是最真实的。如果就这样的问题让人深入思考,效果可能反而不好,答案也会更加五花八门、复杂纠结,最后可能还不如第一反应来得简洁、利落。

而电视正是可以真实记录这样的心理过程的媒体,这是电视的特长。从节目播出的效果来看,可以说其画面丰富、被采访者反应多样,获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传播效果很好。能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回应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功。

从理论上来讲,传播效果有很多层次,比如接收到达、投入情感、认同态度、同意观点、影响行为。第一步是要引起关注和让人投入情感。很多人关注了、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认可还是非议,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而在传媒体制更加发达的美国,很多专家认为,一部作品能引起广泛的议论,只要不涉及法律、道德,本身就是成功的标志,而且是可以期待的。让人一致好评似乎比较困难。

杨保军 :专业记者的一大本领就是问问题。问什么、怎样问,应该与环境、对象相匹配,“瞎问”的结果就是“盲答”。这就像做科研的人,要想取得预期的结果,方法必须与问题相匹配,用铡刀切苹果,能切,但像演喜剧。

电视媒体具有特殊性,用几秒钟的时间访谈一个人,无法达到专业化、科学化的程度(对于宣传而言,科学也只具有相对性)。

程曼丽 :有学者认为,有关“幸福”的提问应当考虑受访者的社会分层,应当进行量化和标准化操作,这样才科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我完全认同。但是,电视媒体具有特殊性,用几秒钟的时间访谈一个人,无法达到专业化、科学化的程度(对于宣传而言,科学也只具有相对性),只能虚实结合,大而化之。好在幸福是与感觉相关的,大体上也不难理解,什么人都可以说上几句。

李强 :这可能是这一新闻报道策划最大的硬伤,即问题的选择和提问的方式并不那么具有说服力。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并且这种手法几年前央视的《幸福在哪里》已经用过,并不特别新鲜。这导致的结果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即节目本身的内容并没有太大说服力,策划想表达的东西并没有实现。表达幸福这种主观意味强烈、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内容,是一件技术活儿,需要更为全面的科学统计和更为具体的采访对话。

五、有批评者认为“你幸福吗”系列报道令人感觉虚假、不真实,原因在于策划主题先行,采访方式大而空,问题过于抽象,甚至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新闻策划。从新闻专业角度看,您如何评价这组报道的专业性?

背景资料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英文《深圳日报》总编辑辜晓进发表微博称,“央视最近每日播出的‘你幸福吗’系列报道,怕是近年最失败的新闻策划。一是居高临下,主题先行,致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关系尴尬;二是国庆期间、‘十八大’前真实的回答也有了虚假的效果;三是以如此抽象的问题突然提问,犯了采访的大忌,回答必然言不由衷或答非所问”。

分析者认为,“你幸福吗”千篇一律,没有设计不同版本。受众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大家对幸福的理解、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针对农民工、大学生、工薪族、公务员、个体商贩、企业主等设置不同的问题。“你幸福吗”属于非此即彼的提问,是调研的主题但不等于问题,因此应将主题分解成“你对现在的收入满意吗”“你觉得在大城市打拼好还是在老家过安稳日子更好”“你每天有多少时间用来娱乐”“你觉得幸福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幸福吗”等等,然后基于调研的数据分析大家是否幸福。

这组报道主要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效果:第一,发挥了收集民意的作用;第二,可以发挥平衡心态的功能;第三,可以反映民情。

周小普 :具体从这组报道来看,前面已经说过了,我觉得做得还算成功,它主要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第一,发挥了收集民意的作用。这种特定的民意测验类节目,是一种小规模随机访问,也被称作“街访”。它有一定的民调意义,一般针对新闻事件来做,因为大规模的调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施。这类访问的问题必须是规范的,像此次节目的规范问题:(1) 你幸福吗?(2)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这样,全国三千多名采访对象就可以组成一个样本群体;对他们针对同样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做一些初步的统计,从而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如通过分析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了解受访者在幸福问题上的考虑因素等,这有一定的社会学价值,也是平衡社会心态、让管理者了解民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要想多维度地衡量幸福,首先要建立一个在我国社会得到公认的指标体系。这比较困难,因为幸福本身常常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同样的生活环境,一些人觉得不错,另一些人可能感觉很痛苦,要彻底量化是不可能的,不存在这样一个共同标准。其次,将幸福细化为一些具体的指标,常常也没有统计意义,如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当然,这次调查和相关主题的调查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而且,从这次调查中,并没有得出大家都很不幸福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结果。

第二,可以发挥平衡心态的功能。在这个或讳莫如深或较少被思考的“幸福”问题上,此次节目让大家获得了一次一起思考的机会。人是社会动物,需要通过参考别人的经历而得到判断自我的标准。所以,观众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幸福从而回味自身的生活,发现自己可能忽略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放大了一些个体的不幸,从而更容易放平心态。

第三,可以反映民情。这一点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谈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作为一个民意测验节目,确实应该有更合理的问题设计,而且要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李强 :如前所述,这不是一个高水平的报道。策划的想法很好,但显然编辑驾驭起来出了些问题,实施的手段也过于简单、生硬:无论是对象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计。幸福这个抽象的概念,本应在策划中落到实处,但结果却是空对空的情绪展示,这样的节目的确谈不上成功。 z6v6cg31CylzI8vVZwDeXeJmok92K1qkFgiXf9fEAoO36+3WkjBW0IBTyGi6U21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