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考取消作文如何?

“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周年,我作为初评委应邀写了篇短文,题为《生涩朴讷·烂熟流丽》,意思很简单,不妨再唠叨一回。

我觉得参赛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有真事真情真想法,直接道来,不事修饰,显得生涩朴讷。我以为这符合中学生语文程度和思想实际,故放宽标准,给分偏高。另一类缺乏真事真情和真想法,为文造情,为文造事,为文造思,而一旦功夫在于“造”,就少有拘牵,文辞也趋于烂熟流丽。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类型,可借以训练文笔,但文胜于质,易生弊端,浸淫久之,甚或陷入空虚昏迷而不觉,故标准放严,给分也偏低。但生涩朴讷之文始终处于劣势,总不能一味放宽标准,何况单以思想感情要求中学生作文,也并不妥当。与此同时,烂熟流丽之文滚雪球般越来越多,大加裁汰,又惨无“文”道,孩子们积累那么多清词丽句,容易吗?

这确实令人头痛。我由此联想到高考作文。

据说现在中学生常被鼓励写烂熟流丽之文,尽管非其所愿,也不一定是老师们的主张。后者的苦衷尤其值得同情,若不在文辞上花样翻新,全照胡适十六字真言,“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将很难判卷评分。只要情真意切,见解独到,便不看文辞,语文水平如何分高下?反之,思想空洞,感情做作,便文辞纵好也枉然,似乎也不公平。到底是考作文,还是考思想感情?

文章至境自然是情志深切文辞优美,但调和二者,使文质彬彬,圆融无缺,自古为难,中外皆然。以此为标准,固可发现几个天才,但绝大多数考生又该如何?

一个是思想感情,一个是文章修辞,目前这两个评判标准,分开使用,则厚此薄彼,有失公允。双管齐下,又只能用于少数天才。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就是在这样标准游移和标准模糊的状况中硬撑下来。多少错判,多少拿捏不准的印象分,只有天知道。

有个办法,就是取消高考作文。这似乎耸人听闻,其实不然。取消作文不等于取消上述两个标准,反而能挽救两个标准。不妨把“语文”一分为二,用古汉语、现代汉语知识与技能性题目实实在在地考语文基本功,用道德修养、阅读理解之类的题目实实在在地考情感判断和理性分析。两个标准各司其职,互不侵犯。考生明白考什么,拿出真本领就是。不必撞大运,依赖临场发挥,毫无准头地搜索枯肠,望空抓攫,迎合看不见的标准。阅卷者也知道所考者为何,什么题目用什么标准,不必以意为之,判分精准度将大大提高。两得其便,岂不善欤?

然则何时再考作文?答曰:思想成年之后。这就要提到钱谷融先生,他招收现代文学研究生,专业课必考一篇记叙文,至今传为美谈。但限于专业,推广不易。现在高校既纷纷推行通识教育,何不用一篇文章综合考察年轻人的道德取向、价值立场、思想水平、母语程度、审美判断和想象力,以检验通识教育之得失?

“一篇文章定终生”,适用于大学生研究生,更适用于文科高级职称评定,可惜都弃置不用。前者一到考试,仍旧分门别类,支离灭裂,何来“通识”!后者干脆由人事部门统计各类刊物文章及项目数量,符合标准者即告通过,至于著作等身、项目如山而文理不通,谁去管它?呜呼,良法美意,独施于高中毕业生,斯文扫地,何足为怪?改弦更张,此其时矣。

2010年5月3日 swcYG2pic7Vv0/LGEQrS4a9VDp+zGhbbaeCVvBu0RM9j2f5uQ0KDN6TpOai8Qt7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