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航海旅行文集与全球视野的塑造

莫尔写作并出版他的《乌托邦》(拉丁文版1516年;英文版1551年)的16世纪,英格兰民族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空间意识,到培根和哈林顿分别发表他们的《新大西岛》和《大洋国》的17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一场空间革命。按照德国学者C.施密特在《陆地与海洋》一文中的说法,英国人的航海事业来得相当晚近和迟缓。在他们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世界上航行了100多年,虽然大多是沿着海岸行驶。1492年后,伴随着对美洲的占领,西班牙人迎头赶上。法国航海家,胡格诺派分子以及英国人则紧随其后。然而,只是在1553年,随着穆斯科维公司(Muscovy Company)的建立,英国才开始其海外殖民的政策,并借此开始与其他殖民势力并驾齐驱。直至1570年以后,英国人才越过赤道以南。 t尽管如此,最终英国人还是超过了所有的国家,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夺取了一个建立在海权基础之上的世界霸权。C.施密特指出,这里存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件,其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在于,英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刻,且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根本的变革,即将自己的存在真正地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这一元素。由此,它不仅赢得了许多海战和陆战的胜利,而且也赢得了其他完全不同的东西,甚至远不止这些,也就是说,还赢得了一场革命,一场宏大的革命,即一场行星的空间革命。 正是这场革命,使得这个16世纪时还在牧羊的民族摇身一变,成了海的女儿。它成为了从陆地转向海洋这一根本变革的承担者和中枢,成为当时所有释放出来的海洋能量的继承人,把自己真正变成了人们所称的海岛。

伊丽莎白时代后期和17世纪早期是英国对外旅行的时代,随着新世界的发现,人们的视野扩展了、欲望膨胀了。“卤莽且不怕冒险的实干家、勇敢的航海者以及海盗们促成了英国与海洋的联姻。新的能量从英国民众的力量中喷薄而出。他们贪婪地向海洋扑去。” 据现代牛津版《哈克路特航海文本选集》的编者简内特·汉普登(Janet Hampden)估算,在16世纪后半叶的任何时候,英国水手的数量都不下2万人,而当时英国的总人口大约是4百万人(也就是说,每200人中就有1人当了水手)。他们凭借着装备极差的船只在最遥远的海上冒险,在50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立了不列颠的海上霸权,将一种帝国的前途赋予了一个卑微的小国。 [1] 1576—1578年间,马丁·弗洛比歇(Martin Frobisher)三次出海航行寻找西北航道;1577—1580年间,法兰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作了首次环球航行;1578 年,汉弗莱·吉尔伯特(Humphry Gilbert)获得开发和定居北美的执照;1579 年,商业冒险获得英国官方批准;1583年,吉尔伯特开始第二次远征纽芬兰;1584年,英国船队首航维吉尼亚;之后,英国在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开辟了殖民地。158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全歼西班牙无敌舰队,一跃成为海上霸主,之后,英国人在海上的冒险活动更加频繁,空间视野也更加开阔了。

在频繁展开航海探险活动的同时,许多英国航海家和冒险家也意识到,光有行动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有表述自己行动的文本。在这方面,约翰·史密斯船长(Captain John Smith)可谓其中的一个典型。与伊丽莎白时代其他伟大的航海家一样,他始终有着十分清醒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表述欲望,一面谋求扩展英国的霸权,一面又为后代提供了有关自己的冒险生涯的报告;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许多最杰出的勇士,既用剑创业,也用笔写作。” [2] 激情的探索和自我表述的欲望相结合,在16世纪末促成了大量文献,尤其是记载各种航行的小册子的诞生。探险的商人及其合作伙伴们、莫斯科维公司的经济地理学家们,写出了大量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报告材料。1549年,约翰·利兰德向他的同胞献上了他的“新年礼物”,将建立在欧洲探险家艰辛努力基础上的新的实用地理学引进了英国;1576年,汉弗莱·吉尔伯特发表了《关于新发现的通往契丹的航道的演讲》(“Discourse of a Discoverie for a New Passage to Cataia”);1588年,托马斯·哈略特发表了《关于新发现的弗吉尼亚的简短而真实的报告》;1596年,华尔特·罗利爵士发表了《关于宏大、富饶而美丽的圭亚那帝国的发现》。

尽管如此,由航海家、探险家乃至海盗本人撰写的海外探险或旅行的文本总体来说比较零散,无法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海上民族系统地建构起空间意识、文化身份和全球视野。这个任务或使命被一位从未有过出海探险经历的牛津大学牧师自觉意识到,并勇敢地承担下来了。

一、航海活动与文本表述

1589年,理查德·哈克路特(Richard Hakluyt, 1552?—1616)在收集了他的同胞自1500年来的93次航海记录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国民族重大的航海、航行、旅行与发现》以下简称《重大的航海》)一书,挑战了欧洲人认为英国人无所作为(inaction)的偏见;通过大量激动人心的第一手资料,显示了英国人是“充满活力、浪迹天涯、探索未知世界的男子汉”,从而推动了一种新的创始精神(a new initiatives)。 [3] 当代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哈克路特编辑《重大的航海》这个举动本身已经触及现代语言学称之为“表演性的语言行为”(performative speech act)。这部大型文献与其说是对辉煌的过去的一个记录,不如说是对未来成功的一种迫切要求;与其说描述了“英国民族”在以往事业中扮演的明显的主角,不如说显示了“书写民族”的话语议程在都铎王朝时代的历史学、编年史、法学、建筑和文学话语中发挥的作用。 [4]

1589年12月17日,哈克路特在《重大的航海》首版前言(此前言是献给女王陛下的总管,弗兰西斯·华森汉姆爵士的)中,讲到了他编纂这部巨著的起因。他说他是在他的同名堂兄启发下走上研究地理学和宇宙志的道路的。少年时代他在堂兄的书房里不经意间看到几本附有世界地图的地理学著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堂兄的指点下,他得知世界有三大洲(欧洲、亚洲、非洲),有许多海洋、海湾、海峡、海角、河流、帝国、王国、公国,还有商业、贸易。堂兄还引导他阅读《圣经·旧约》中有关的段落和赞美诗中对“上帝的杰作和深海的奇观”的赞颂。 [5] 哈克路特的当代传记作者彼得·迈克尔(Peter C. Mancall)将其传主生命中的这个转折时刻称为“启示”(revelation),正是在这个时刻,哈克路特“灵光一闪”,发现了自己此生的使命,就是在上帝的佑助下探索有关宇宙的知识和文献;与此同时,这个时刻也是哈克路特“对他自己作出的一份承诺”(a promise to himself)——“有条不紊地收集如今已被散落不顾的我们自己同胞的航海记录,拂去尘埃,使其重见天日,使子孙后代仔细考虑他们已经失落了很久的祖先的记录,认识到他们享用着他们的父辈提供给他们的福泽,并最终激发起抓住赋予他们担当重要角色的机会”。 [6] 大卫·哈利斯·萨克斯(David Harris Sacks)进一步指出,实际上,哈克路特在他堂兄房间里暗暗立下的誓言(the pledge)不仅是对他自己的,也是对上帝的,作为一个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学生,他已经知道要成为自己内心思想的无所不知的见证人。堂兄的教导使他从一个浑浑噩噩的男生转而听从生命的感召。 [7]

之后,哈克路特进入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以宗教般的虔诚开始了地理学研究,系统地阅读用各种文字(包括希腊文、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和英文)写成或印刷的航海和探险文献,并开始在学院里开设有关地理学的讲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眼界的开阔,他逐渐对“我们国家最主要的船长、最伟大的商人和最好的水手”的情况烂熟于心。之后他有机会到法国巴黎待了五年,了解了更多的有关欧洲地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结果他发现,许多欧洲人对英国存有偏见,认为英国人“懒散成性、贪图安逸”,但几乎没有人对之作出回应,而且也没有看到有多少人关注英国人在海上艰辛的劳作和痛苦的旅行。于是,从法国返回后他马上决定,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着手开始这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编纂一部反映英国民族重大的航海、航行、探索和发现活动的大型文献。在《重大的航海》序言中,他满怀激情地写道:

……说句我们这个民族受之无愧的公道话:不可否认,像以往时代一样,他们(按指英国水手——引者)一直生气勃勃,活跃在大海上,探索着世界最遥远的地区。因此,在最杰出的女王陛下领导的最著名的、无与伦比的政府的统治下,她的臣民在上帝的眷顾和佑护下,在探索世界最偏远的角落和处所,坦率地说,不止一次地测量着这个巨大的地球,已经超越了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人民。 [8]

接着他列举了英国人到过的地域——波斯、君士坦丁堡、叙利亚、智利、秘鲁、新西班牙(即今墨西哥)、南海(即太平洋)、爪哇、中国等,骄傲地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像这个强盛的君主国的臣民已经做到的那样?” [9]

于此可见,哈克路特编纂《重大的航海》这部大型的旅行航海文献集成,源于三个交杂在一起的复杂动机,首先是少年时代萌生的好奇心;在堂兄的启迪下,这种好奇心发展为一种坚定的宗教信仰和使命感;最后,出国经历催生了他的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

二、地理空间与身份认同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家J. A.弗劳德曾将《重大的航海》称为“英国民族的散文史诗” [10] ,点出了此书对于英国民族身份建构的划时代意义。用文学术语来说,将《重大的航海》称为“史诗”,主要是因为它符合了历代文学批评家总结和概括的史诗标准:首先,它体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和其内容所证明的);其次,“它用许多瞬间发生的历史大事充实了其框架”;第三,从风格上说“它具有庄严感”,“讲述了一系列高贵的英雄般的人物的故事” [11]

在首版《重大的航海》中,哈克路特收集了从传说中的亚瑟王和早期不列颠人的航海活动记录,一直到他本人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最新的航海报告。全书类似一幅包罗万象的地图,按照发现和征服世界的地理区域组织起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单个英国人对东方的旅行。旅行记录的范围包括现在的中东和北非,直到印度。第二部分是北方的旅行记录,包括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的拉普兰(Lapland),直到俄罗斯和波斯。最后一部分包括从北纬75度线以南到麦哲伦海峡“英勇的英国人试图在美洲新世界最遥远的角落的探索”。 [12] 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基本上囊括了当时欧洲人已知的、包括新大陆在内的世界上所有的大陆和海岛,形成一个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学者C.施密特将1589年版《重大的航海》称为“第一份切实的可以证明英国开始建立其新的全球视野的文献”

《重大的航海》第二版的篇幅是其首版的两倍,规模也更为宏大,共分三卷。第一卷(1598年出版)涉及北方和东北方的航海活动,包括了109个单独的航海叙事,从公元517年亚瑟王对挪威的探险活动,到“英明女王”统治时期著名的加的斯(Cadiz)探险。其中最重要的航海有:973年艾德加在不列颠周边的航行;十字军骑士在耶路撒冷的活动;卡波特的航行;查斯勒对俄罗斯的航行;伊丽莎白女王派驻俄罗斯和波斯的外交官的报告;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灭亡,等等。第二卷(1599年出版)包括165个单独的文本,涉及南方和东南方的航海活动,开始于公元337年海伦娜女王在耶路撒冷的逗留。主要的叙事有:忏悔者爱德华的外交官在君士坦丁堡的活动;英国武士在这个城市活动的历史;狮心王理查的旅行;1330年安东尼·贝克前往鞑靼的航行;1400年英国人在阿尔及尔和突尼斯的活动;苏莱曼一世对罗德岛的征服;福克斯叙述其被虏的经历;前往印度、中国、几内亚和加那利群岛的航行;黎凡特公司的报表;以及罗利爵士、福罗贝歇、格林威尔等人的旅行记。第三卷包括243个不同的叙述,以威尔士亲王默多克(Madoc, Prince of Wales)1179年对西印度的惊人发现为开端,包括了哥伦布、卡波特及其儿子的航行;大卫、史密斯、福罗贝歇、德雷克和霍金斯的航行;罗利对圭亚那的航行;德雷克的伟大航行;在南美、中国、日本和所有西方国家的旅行;对黄金国(the Empire of El Dorado)的描述等等。这样,全书三卷加在一起,总共包括517个单独的航海叙事,时间跨度长达1000年,地域范围包括亚、非、欧、美四个大洲,在当时可谓是一部囊括全球时空的煌煌巨著。

其实,哈克路特既不是出版此类叙事文集的第一个英国人,也不是最包罗万象的一个。在他之前,理查德·艾登(Richard Eden)和理查德·威尔斯(Richard Wells)分别在1550年代和1577年出版过同类文集;在他死后,撒缪尔·帕切斯(Samuel Purchas)高价收购了他的未刊文章,自己又获得了更多资料,出版了四卷对开本的《哈克路特遗著,或帕切斯游记》( Hakluytus Posthumus or Purchas, His Pilgrimes) 。尽管如此,哈克路特的名字已经成为出版和发表此类游记的通用名词。他的书籍被历史学家视为不可匹敌的有关英国商业和殖民扩张的原始资料,成为大卫·比厄斯·奎因描述的一种新的“实用、客观、清晰、令人激动”的散文的标志。 [13]

个中原因何在?哈克路特的当代传记作家彼得·迈克尔认为,哈克路特不仅生活在他所收集的旅行记的故纸堆中,他还是一个“塑造了英国的世界想象的人物” [14] 。从空间诗学角度考察,哈克路特以他的《重大的航海》,探索并定义了英国的“空间身份认同” [15] 。他自觉意识到,他编辑的是“一个民族的航海”(“Voyages of a Nation”),这个民族就是他经常提到的“英国民族”(“the English Nation”)。通过建构这种身份认同,他与同时代的莎士比亚、斯宾塞等一起,参与了“伊丽莎白时代人们对英格兰的书写”(“Elizabethan Writing of England”) [16] ,从而在使英国从一个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现代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哈克路特的世界想象和全球视野又是与他的现实关怀,他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身份意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向外扩张和建立海外殖民地视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和医治民族疾病(nation's ills)的一个必要手段,这是哈克路特编辑这部大型旅行文献的现实动机。哈克路特既是一个勤勉的编辑,也是一个执著的梦想家、未来帝国的策划者和殖民规划的设计师,他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展开,他给那些希望到这个世界去投资的人们提供健全的商业建议。在他看来,海外航行和定居将会带来许多实际的好处,不但能够提升英国在与其对手竞争中的地理位置,增加它在发现史上的光荣,而且也能创造新的经济机会,为国内的穷人找到工作,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正如亚瑟·肯尼指出的,“实际上,将这位孜孜不倦的编纂家和梦想家的各个方面维系在一起的是他的不屈不挠的渴望,即在面对西班牙的扩张,尤其是在新世界扩张的时候,宏扬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他的主要动机是爱国主义的骄傲,他希望把这种骄傲灌输到他的同时代人中。” [17] 在给菲力普·锡德尼爵士(Sir Philip Sidney)的献辞中,哈克路特写道,尽管美洲早在90年前就被发现了,但“如此多的征服和拓殖都是西班牙人和葡萄人作出的,英国人至今还没有在那些尚未被人占领的肥沃的、宜人的地方立足”。 [18] 尽管如此,机会还有。据他对历史的理解,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葡萄牙人现在过时了。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人赤裸裸的(贪婪),以及他们长期隐藏的秘密已经为人所知,所以他们想要欺骗世界已经很难”。 [19] 因此他希望,“既然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英国就可以与西班牙和葡萄牙分享(如果我们自己想要)美洲的领地,以及其他尚未被发现的地方”。他说,这本书中的记述将证明英国人拥有这些土地的权利,“推进我们国家的光荣”。 [20]

在哈克路特心目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与虔诚的宗教信念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在致菲力普·锡德尼的信中,哈克路特说,海外探险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上帝的荣光”,“敬神是伟大的财富”,“如果我们首先寻求上帝之国,其他东西自会给予我们”。 [21] 对哈克路特来说,迄今为止,由于忘记了这个终极目标,英国已经失去了许多海外探险的成功机会。哈克路特相信他的民族的伟大命运在神恩的规划中,这种宗教情感加强了他的天真的爱国主义自信。在他心目中,英国几乎成了受上帝保护的特选子民,而北美的弗吉尼亚则可以与以色列的“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迦南相提并论。哈克路特说,上帝注定英国人将要获胜……如果上帝选定英格兰获胜,那么在他的指导下探险(尤其是海上的)的胜利也是肯定的。从这种心态出发,每一个成功的探险,海战,政治上的好处或利润的获得,只不过进一步证明了上帝的恩典和国家的光荣。这种认命的感觉只会激发起探险的热情。 [22]

三、词语与修辞的力量

哈克路特本人并不是航海家或商人,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牧师和宇宙志学者,他用以建构他的民族的空间身份和世界想象的材料也只是散乱的历史文本和航海实录。然而,他却远远超越了其同时代人的精神视野,影响了那个由朝廷官员、商业投资者和有才能的航海家组成的世界。这是因为“他相信词语的力量,无论是书写的还是口头的。他看到了问题所在和解决之道,其前提是,精英知识阶层应该把诊断问题和发现答案视为一种任务,甚至一种责任”。 [23] 对他本人来说,那就是通过编辑航海、旅行文集,借助修辞活动来表述自己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帝国意识和殖民规划。

G. B.柏克曾把《哈克路特遗著,或帕切斯游记》的编者帕切斯与哈克路特相比,称前者“不过是一个在博物馆中工作的档案员”,后者则“收集起一部历史的材料,并巧妙地对之处理,使它们既保持了原材料的面貌,又成为了一部历史”。他指出,尽管哈克路特编辑的文集,其主要的文学兴趣在于叙述,但作为整体的文集达到的美学效果不同于单一的叙述。 [24] 这是很有见地的评价。叙事学的常识告诉我们,编辑的策略绝不仅仅是将散乱的资料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修辞的美学效果也绝不仅仅是让话说得更动听、更漂亮、更有说服力。在表面看来纯技术性的叙事策略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正如乔纳森·P. A.塞尔(Jonathan P. A. Sell)指出的,修辞远不仅仅是被动的卖嘴皮子的力量,而是主动地以其创造的范式,以其描述的诗学和经典的规划观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也以其付出的本能般的唇缘服务(lip-service)植入了看待世界的各种方式范围。 [25] 由于“新的世界要求新的认知技术和新的修辞策略”,因此,哈克路特的使命就是“通过将英格兰零碎的海外记录编纂为一部持续进步的包罗万象的历史,推动英国宫廷走向一个帝国主义的未来”。 [26]

不过,当1589年哈克路特编辑他的首版《重大的航海》时,英国离成为一个稳固的帝国,或明确具有一种帝国的政策,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尽管之前已经有了近40年的跨文化探索和贸易,但与那些主宰了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国家,尤其是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它的努力就相形见绌了。 [27]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哈克路特不得不在修辞上做足文章。在《重大的航海》中,他首先将历史的甚至传说中的文本巧妙地编进文集中,为现实的海上扩张提供一个合法化的历史语境。例如,“通过小心翼翼地选择亚瑟王的资料,并将其与其他真实的历史文本和个人旅行记并列在一起,为他宣称的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加上了新的砝码”。 [28] 其次是通过简单的资料堆积法,以显示英国探险活动的宏伟广度。正如詹姆斯·赫尔福斯(James P. Helfers)敏锐地指出的,“他(哈克路特)将一个叙述堆在另一个叙述、一个文本堆在另一个文本上,给读者提供了英国人的生命力势不可挡的印象”。 [29]

原貌呈现法是哈克路特宣示其编辑的文集客观、科学、公正的又一种修辞策略。他几乎剔除了所有学究气的、演绎性的、地理学的观点——任何干扰个性化描述的直接性的东西,尽量用主人公们自己的话语来呈现航海探险活动的原貌。他在首版序言中宣称:“我在任何权威作家中找到的证据都证明了我的观点,……我逐字逐句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包括作者的名字和出现的页码……为了达到下述目的,让那些艰辛的个人旅行家获得好的想法,得到他们应得的公正的推荐,以及人人都能够对他作出回应,证实他的报告,忍受他的所作所为,我不但提到了他个人完成的每一次航行,而且也提到了他写下的描述航行的文字。” [30] 哈克路特的读者在《重大的航海》中可以读到种种不同的叙述者,各自以自己的风格讲着自己的故事。此外,他们还能读到比旅行故事更多的不同体裁的文本,包括地图、列表、对商人—探险家的指令,以及法律文书等等。这样,异质文本并存的结果使《重大的航海》变得包罗万象,成为英国文艺复兴大发现时代的编年史,一种新的文献集成。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缺乏重点是哈克路特的特有的弱点。 [31] 殊不知,这正是哈克路特的“障眼法”(camouflage),通过这种叙事修辞策略,他突出了他所编辑的文集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一种全面、客观、公正的印象。其实,正如一些当代西方历史学者指出的,哈克路特搜集的文献是有重点的,出于爱国主义动机,他抑制了外国批评家对英国海上活动的批评,不动声色地对编入其中的叙述作了仔细的修改。他把许多记录英国与西班牙海战的材料编入其中,其中有些与探险毫不相干,有些只与正规的贸易有关。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对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记录。哈克路特将大量的材料都编入其中,其爱国主义动机在此表露无遗。 [32] 爱国主义的动机还包括对贵族的理想化描述。哈克路特的读者的动机多种多样。航海的赞助者、富有的商人,渴望他们的投资很快得到回报。但潜在的航海家,那些渴望推进宫廷的贵族关注的则是另外的方面。为了迎合第二个集团的渴求,哈克路特不是降低外在的艰辛,而是将参与探险活动的英国成员之间的关系理想化。W. A.罗利曾将绅士冒险家称之为“捣蛋鬼”,在面对黄金和荣誉时总是互不相让,这常常使探险受挫。但哈克路特的叙述很少讲到这种冲突。叙述关注的是面对战争和发现时的高贵人品。 [33]

在上述所有这一切繁琐、复杂而又精细的编辑过程中,哈克路特始终将自己深深地埋藏在资料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本人的人格和个性化风格。但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一种客观、冷静、务实的风格,符合当时正在形成中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重大的航海》中搜集的文本主要有两种类型,旅行日志和商业报告。旅行日志脱胎于航海日志,它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通常是以匿名的复数(既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来记录,从来不会超过几句话,哪怕描述重大事件也是如此。航海日志对每日的气候和人员的死亡同等对待,不作任何评论。因为这些记录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的航行,为后来者提供帮助。商业报告是出海人员定期向公司汇报其活动的记录,包括其经过的国家、港口、当地的气候条件、物产和贸易等。这两种文本完全按照当初的原貌呈现在文集中,给人以完全客观、可靠、真实的印象。

与此同时,哈克路特也排除了文学性、隐喻性或象征性的叙述手法,许多叙述和辅助性的文件是用朴实的散文写成的,读者看到的大多数内容是直接的、具体的描述,以及基于不同境况而造成的叙述的冲突,诸如小船挣扎着漂浮在暴风雨的海面上,或处在北方浮冰的包围中;初次与土著接触时的本能的困难;寻找财富和奇迹时的莫名的兴奋;面临未知的和具有威胁性的情况时,探险队员之间经常产生的致命的紧张感。所有这些特征都为小说的简单性和直接性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明了道路。 [34]

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想象上,哈克路特的文集都对他的时代产生了影响。东印度公司在每次探险前,都会将《重大的航海》的复本放在舱房内。 [35] 托马斯·史密斯爵士说,研究此书增进了水手的知识,使东印度公司增加了2万英磅的利润;弥尔顿在《失乐园》用了许多陌生的异域地名,证明他读过哈克路特的著作。最能说明哈克路特的影响的,或许是德莱顿的颂歌《弗吉尼亚的航行》,该诗写于1606年,正是英国冒险家出发前往詹姆斯顿殖民的那一年。颂歌开头写道:“你们以英雄般的心,/荣耀了祖国的名声,/光荣将持续/久远,并征服/那些待在国内游手好闲的/可耻的人们。”结尾这样写道:“你们的航行将伴随/那勤奋的哈克路特,/阅读他的作品将会激发/追求荣誉的人们。/后代会把更多的赞美/颂扬你的智慧。” [36]

17世纪之后,随着英国从新发现的时代(the age of new discoveries)转到一个稳定地享受其成果的时代,哈克路特的名声渐渐暗淡;不过,这种兴趣在19世纪中叶又复活了,随着大英帝国达到它的全盛期,学者和读者被帝国的起源和早期的历史所吸引。他们返回伊丽莎白时代,把它作为一个民族起源的时刻,确认哈克路特和莎士比亚一起,预告了一个强大的英国的诞生。1847年哈克路特学会(the Hakluyt Society)成立,重新出版他的文集和著作,其目的是为了证明,英国发现的海外市场具有历史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可以从早年出版的欧洲从事海外贸易的可靠材料中得到证明。 [37]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的历史兴趣日益增长,那些不太愿意赞美大英帝国建立者的成就的学者们通过挖掘哈克路特的写作来支持他们的批评。同时,“大西洋历史”(“Atlantic history”)的出现也激起更多了解哈克路特本人及其著作的渴望。 [38]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大的航海》既是英国民族的一份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研究西方现代性起源的一份不可多得的“知识考古学”资料。

[1] Richard Hakluyt, Voyages and Documents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glossary by Janet Hampden, London, New York 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22.

[2] Alan Wilde, “Chapter 1: The America of the Elizabethans,” Captain John Smith. Everett H. Emerson. Twayne's United States Authors Series 177 .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3.

[3] Peter Hulme and Tim Youngs(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19.

[4] Clenn Hooper and Tim Youngs(eds.), Perspectives of Travel Writing , London: Ashage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p. 27.

[5] Richard Hakluyt, Voyages and Documents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glossary by Janet Hampden, London, New York 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p. 1-2.

[6] Peter C. Mancall, Hakluyt's Promise, An Elizabethan's Obsession for an English America , New He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177.

[7]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44.1 (Winter 2009): p. 161.

[8] Richard Hakluyt, Voyages and Documents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glossary by Janet Hampden, London, New York 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4.

[9] Richard Hakluyt, Voyages and Documents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glossary by Janet Hampden, London, New York 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4.

[10] Jeffrey Knapp, An Empire Nowhere: England, America, and Literature from Utopia to The Tempest, Berkeley, Los Angles,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 1.

[11]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12] Peter C. Mancall, Hakluyt's Promise, An Elizabethan's Obsession for an English America , New He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185.

[13] Mary C. Fuller, “Richard Hakluyt,” Sixteenth-Century British Nondramatic Writers : Second Series. Ed. David A. Richardso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136.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94.

[14] Peter C. Mancall, Hakluyt's Promise, An Elizabethan's Obsession for an English America , New He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14.

[15] Jean R. Brink, “Forms of Nationhood: The Elizabethan Writing of England,” ANQ. 8.2(Spring 1995): p. 52.

[16] Jean R. Brink, “Forms of Nationhood: The Elizabethan Writing of England,” ANQ. 8.2(Spring 1995): p. 52.

[17] Arthur F. Kinney, “Richard Hakluyt: Overview,” Reference Guide to English Literature. Ed. D. L. Kirkpatrick. 2nd ed. Chicago: St. James Press, 1991.

[18] See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44.1(Winter 2009): p. 161.

[19] See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44.1(Winter 2009): p. 161.

[20] See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44.1(Winter 2009): p. 161.

[21] See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 44.1(Winter 2009): p. 161.

[22] See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23] Peter C. Mancall, Hakluyt's Promise, An Elizabethan's Obsession for an English America , New Heaven & London: Yale Unversity Press, 2007, p. 154.

[24] See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25] Jonathan P. A. Sell, Rhetoric and Wonder in English Travel Writing, 1560-1613 , London: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6, p. 9.

[26] Julia Schleck, “‘Plain broad narratives of substantial facts’: credibility, narrative, and Hakluyt's Principall Navigations,” Renaissance Quarterly. 59.3(Fall 2006): p. 768.

[27]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28] Matthew Day, “Imagining empire: Richard Hakluyt's The Principal Navigations(1598-1600)and the idea of a British Empire(1),” Journeys . 3.2(Dec. 2002): p. 1.

[29]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30] Mary C. Fuller, “Richard Hakluyt,” Sixteenth-Century British Nondramatic Writers : Second Series. Ed. David A. Richardso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136,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94.

[31]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32]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33]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34] James P. Helfers, “An essay on Hakluyt's Principal Navigations,” Studies in Philology . 94.2(Spring 1997): pp. 160-186.

[35] Richard Hakluyt, Voyages and Documents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glossary by Janet Hampden, London, New York 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10.

[36] Alan Wilde, “Chapter 1: The America of the Elizabethans,” Captain John Smith. Everett H. Emerson, Twayne's United States Authors Series 177.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3.

[37] Mary C. Fuller, “Richard Hakluyt,” Sixteenth-Century British Nondramatic Writers : Second Series . Ed. David A. Richardso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136.

[38] David Harris Sacks, “Cosmography's promise and Richard Hakluyt's world,”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44.1(Winter 2009): p. 161. RN+y0G1dCmd3lkEO+2C1UR+R0YbQqVmf6xl/mSK7RVH+gVeLSgUvB6BFVOLwGL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