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生在德国南部乌腾堡省斯图加特城的一个官僚家庭。
一七八八年到一七九三年,黑格尔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他很喜欢希腊文学,也研究自然科学。这时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年代,他对法国革命有较大的热情,曾和谢林一起到图宾根附近的园地上种植“自由之树”;在他和谢林共同组织的政治学会中,他是最爱谈论资产阶级自由和博爱的一个;他对法国启蒙运动者卢梭的著作很感兴趣。
一七九三年,黑格尔毕业于图宾根神学院后,先后在伯尔尼、法兰克福做贵族、资产阶级的家庭教师共六年。从这个时期的一开头起,他就逐渐对法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发动感到畏惧以至憎恨。
一八○○年冬,由于谢林的帮助,黑格尔到耶拿大学当讲师,和谢林共事,颇受谢林思想的影响。从这时起,他也一直和启蒙运动者、大诗人兼哲学家歌德有来往,歌德的辩证法思想和注重现实、反对抽象的思想,对黑格尔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一些作用。一八○五年,黑格尔升任副教授。一八○六年,他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名著《精神现象学》,此书于一八○七年出版,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黑格尔自己独立的哲学基本观点,建立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轮廓和基本概念,是“黑格尔哲学底真实的产地和秘密”(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还第一次批评了他以前曾经附和与鼓吹过的谢林的学说,当然,这种批评只不过表明黑格尔发展了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而不是说他脱离了谢林的哲学基本路线。可是此书的出版却引起了他们两人的断交。在耶拿时期中,黑格尔表现了爱国思想;在对国家政治的看法上,他主张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力两方面应该并重。
一八○七年,黑格尔移居班堡,作了一年的报纸编辑工作。
一八○八到一八一六年,黑格尔在纽伦堡当中学校长。他对一些旧的学校制度表示不满,他特别批评了旧学校专教拉丁文而排斥本国语言的现象。一八○九到一八一一年,他写了《哲学入门》,一八一二到一八一六年,又写了《逻辑学》(即“大逻辑”)。
一八一六到一八一七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当教授。这时,他对法国革命中人民群众的革命发动更加恐惧、憎恨,对改革旧制度的兴趣也减少了,他开始明确主张世袭的君主制,认为只有这种制度才可以避免群众革命。一八一七年,他出版了《哲学全书》。这部著作分为逻辑学(即“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它全面地、系统地叙述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他的其他著作都可相应地分别隶属于《哲学全书》的一个部分。
一八一八年,黑格尔被普鲁士政府聘为柏林大学教授。从一八一五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反动势力在全欧洲曾嚣张一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动荡,普鲁士政府聘请黑格尔到柏林大学,就是为了想用黑格尔哲学阻挡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激进倾向。在这里,黑格尔得到普鲁士政府的许多优遇,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一八二一年,他出版了《法哲学》,这是他晚年在柏林任教十三年期间正式出版的唯一较大的著作,此书公开主张“哲学主要是或者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表明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在这个时期已经发展到了他一生中最保守以至最反动的地步,此书的出版标志着他已经成了普鲁士君主专制政府的官方哲学家。一八三○年,黑格尔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一八三一年因患霍乱逝世。
黑格尔死后,由他的门徒整理出版的著作有《哲学史讲演录》(1833—1836)、《历史哲学》(1837)和《美学讲演录》(1836—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