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大约在1965年以前,我就准备撰写《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当时已细读了1830年第三版《哲学全书》的第三部分即《精神哲学》,并根据《黑格尔全集》格洛克纳版比较系统地摘译了其中重要的段落,还作了一些批语。正打算动笔写作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些材料一直装在一个纸糊的口袋里。1982年初,由于一些同志的催促,加上《黑格尔〈小逻辑〉绎注》一书已经完稿,才正式开始写作现在的这本著作。17年的时间过去了,原已积累的那点材料很少翻阅,但经过长时间生活的播迁,那个纸口袋却已磨损得不像样子,特别是由于我个人的敝帚自珍之心,在动乱中我为了收检,总爱抚摸它,加上1982年开始执笔以来,时作时辍,直到1984年“五一”以后才真正集中精力撰写此书的绝大部分,这就更为这个纸口袋增添了“古色古香”。当此书脱稿之际,我所特别珍惜的,与其说是那些材料,倒不如说是那个纸口袋了,因为它记录了1965年以来我的生活经历。二十年来的人世沧桑使我深深感到,哲学的中心课题应该是研究人,回避人的问题而言哲学,这种哲学必然是苍白无力的。我现在以为,能否认识这一点,是能否真正理解黑格尔思想的关键。1965年我虽已为写作这本书作了些准备,但那时并没有这个基本想法,至少是对这点体会不深,我想,当时即使完成了这本书,也不可能以现在这样的面貌出现,距离真正揭示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精髓将更远。从这方面说,我倒是应该向时间致谢。当然,这本书的篇幅和质量同20年的时间相比,实在太不相称了,这又不能不使我感到汗颜。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他的全部哲学体系的顶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最高的学问”。而精神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人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是精神,是自由。我正是想把黑格尔的这个基本观点贯穿全书。《精神哲学》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以至于“绝对精神”,就是讲的人如何从一般动物的意识区分开来,达到人所特有的自我意识,达到精神、自由,以及精神、自由的发展史。人的精神本质或自由本质是在《精神哲学》所描述的诸如自我意识、理论、实践、法权、道德、家庭、社会、需要、劳动、国家、艺术、宗教、哲学等等一系列的环节或阶段中来逐步实现的,精神、自由和上述这些环节所构成的整个体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体。离开这些环节而谈精神、自由,则精神、自由必然是空洞抽象的,人生的意义也必然是虚无飘渺的。反之,离开人的精神本质或自由本质而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则这些环节必然成为僵死的、无灵魂的躯壳。黑格尔的这些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但又确实是很深刻的,比起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在这方面的论述要高明得多。黑格尔强调,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人的精神本质或自由本质,重视人的“主体性”(Subjektivitaet)。我们亟需批判地吸取西方近代哲学的这个优点。

本书所根据的黑格尔原著,是以1830年第三版《哲学全书》的第三部分即《精神哲学》为主(我所用的版本主要是《黑格尔全集》格洛克纳版和《黑格尔著作》理论版),兼及他的其余著作。“主观精神”部分几乎全部取材于《哲学全书》的第三部分。“客观精神”部分,由于原来在《哲学全书》第三部分中所占篇幅较少,我在论述中大量增加了与之相应的1820年的《法哲学原理》的内容,并较多地引用了伊尔亭(Karl Heinz Ilting)编辑出版的四卷《黑格尔法哲学》(第1卷于1973年出版;第2—4卷于1974年出版)。我不同意所谓黑格尔在1820年《法哲学原理》中的观点和此书出版前后他几次讲课中的观点包括关于君主权限的观点有根本不同的说法。1820年的《法哲学原理》系由黑格尔亲自写作出版,文字上较多修饰,用语比较审慎、严谨,没有像讲课那样爽朗、明快、利落,但只要仔细阅读和揣摩1820年的《法哲学原理》,并不难阐明黑格尔在这部著作中所贯穿的关于人的自由本质的观点,不难挖掘其进步合理之处,对这部著作作出公允的评价,从而也不难看出黑格尔的这部著作和他的几次法哲学讲演在基本观点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当然,伊尔亭版《黑格尔法哲学》中所包括的一些黑格尔的学生的听课笔记确实更有助于阐发黑格尔思想的进步合理之处)。本书的这一部分颇想在这方面作些努力,至于其他一些涉及考证的问题,并非本书的课题。就我们国内来说,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存在着贬低1820年《法哲学原理》的思想倾向,我个人虽然没有写过这方面的专论,但也曾有过这样的看法,本书的这一部分就算是我第一次认真钻研这部著作的读书笔记吧。“绝对精神”在《哲学全书》第三部分中所占篇幅最少,而与之相应的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等几个讲演录又卷帙浩繁,宜另写专著,所以本书的这一部分仅以《哲学全书》的“绝对精神”部分为主要线索作简要的概述,其中也采用了美学和宗教哲学两个讲演录的内容,至于《哲学史讲演录》的内容,除个别引文外,基本上没有论列。

书末的两篇附录都与正文有较密切的关系:第一篇《西方哲学史关于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理论》,实际上是论述黑格尔关于人的精神本质是对立统一的思想渊源;第二篇《新黑格尔主义论人》,实际上论述了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是精神这一思想观点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新黑格尔主义中的变化和发展。

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本书难免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张世英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日于北京大学燕园 ttXTtY28bEbPXE64zlbj1W8B4Vya1Joz1nPvm2BV41+1HIDrSBvAlFPE8d2vKg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