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三
毕业论文

能力要求

案例点评

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标题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此次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必不可少。文章主要从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心理救援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摘要:简要叙述论文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心理救援体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巨大伤害不亚于经济损失。地震过后,我们在把时间、精力和财力放在物质救灾的同时,应该意识到灾后人们心灵家园的重建不可忽视,即我们要同时采取“物质救灾”和“心理救灾”两种救援行动。专家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伤害带给人的痛苦更严重。因此,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

一、心理危机

描述“心理危机”的特征

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个体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不能有效地应对当前情境,这时个体出现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状态。当个体经历重大突发事件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窒息感、肠胃不适、头痛、失眠、做噩梦、易醒、血压升高、食欲下降、心慌、容易疲倦和容易受惊吓。

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悲观、愤怒、沮丧、失落、麻木、害怕、紧张、焦虑及烦躁。

认知方面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考和理解力下降。

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不信任他人、与人疏远、工作效率下降、暴饮暴食、对环境警觉、自责或怪罪他人。

上述这些反应是个体遇到不寻常事件时的正常反应,大部分反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有研究表明,经历了重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中,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但这可能需要半年或几年的时间,30%的当事人在灾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二、心理危机干预

介绍当事人对心理危机的不同反应,表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在危机面前,当事人可能作出三种形式的反应。

一是当事人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在经历危机后获得了解决危机事件的经验和技巧,个体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二是当事人虽然度过了危机,但心理留下了创伤,影响了以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三是当事人在危机开始时,心理结构就全面瓦解,不能渡过危机。后两种情况的人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群。

心理危机干预即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其精神崩溃,使之最终摆脱困境,战胜危机,重新面对生活。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能缓解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防止其过激行为,使当事人的心理恢复或者高于危机前的水平。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一)心理晤谈法

心理晤谈法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系统的交谈来减轻受灾者的心理压力,人员自愿参加,采用集体或个别的形式进行辅导。心理晤谈的目标是通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获得集体的支持和安慰,恢复心理平衡。

详细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由于灾后需要第一时间内对大规模人群进行心理疏导,所以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集体晤谈,集体晤谈过程共分六期。

1.介绍期: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解释集体晤谈的规则和保密原则。

2.事实期:让参加者描述地震事件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严重事件发生过程中自己在什么地方、听到和看到什么及自己当时的行为;每一个参加者都必须发言,事实期可让参加者更加了解事件的全貌。

3.感受期:询问参加者的感受,包括事件发生以前、事件发生时及目前有什么样的感受。

4.症状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症状;询问地震事件过程中及现在是否有不寻常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哪些改变;讨论目前状况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的改变。

5.辅导期:向参加者解释介绍灾后的一些正常反应;介绍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

6.恢复期:总结晤谈过程并讨论行动计划。

整个过程需2小时左右完成全部过程。严重事件后数周或数月内进行随访。

处于急性应激中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晤谈时注意不要强迫参加者叙述灾难细节;晤谈结束后,干预团队要组织队员进行团队晤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

(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度过危机,在他们身上发生创伤后应激事件的危险性很小;相反,那些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人在灾难事件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及解决,自然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有力的社会支持包括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心理工作者的及时辅导、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及政府全面推动和开展的灾后重建措施,这些支持会有利地促进受灾人员的灾后适应和心理康复。

(三)提供积极的应对方式

1.鼓励当事人进行情绪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通过情绪表达,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会得以疏解,其心中的不安、焦虑等情绪也会得以释放,有利于心理恢复平衡。

2.鼓励当事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可以组织受灾人员集体去从事帮助别人的活动,如照顾别人、发放物资及寻找亲人。这样做一方面使受灾人员能体会到助人的乐趣及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淡化了自己的悲伤情绪,忘却了自身的痛苦。

3.指导受灾人员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肌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人对情绪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此法可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

具体步骤:

第一步:准备动作,找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坐或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保持舒适的姿态。

第二步:用鼻孔慢慢吸气,让空气在体内停留片刻,再用口和鼻呼出。呼气的时候平和而顺畅,进行几次这样的呼吸,并暗示自己放松。

第三步:伸直并绷紧双臂,用力握拳,保持数秒钟,体会肌肉绷紧的感觉,然后慢慢放松,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

第四步:用同样的方式,将全身从上到下绷紧和放松一遍之后,体验放松的感受。

4.让当事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向受灾人员解释社会及政府会全心全力地帮助他们,同时展示给他们一幅美好未来的图景。使当事人具有乐观积极的心理和乐观精神,这有助于他们尽快走出心理灰暗区。

5.帮助当事人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地震后的受灾人员失去了亲人和财产,失去了他们认为珍贵和美好的东西,面对这种刺激和冲击,当事人同时也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时面对受灾人员,心理辅导人员不要先谈有关灾难事件,而是先要与当事人共同分析列举其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告诉当事人他的资源:你还很年轻,你还有很多朋友,你身体很健康,你有专门的技术等。通过分析,让经历了灾难的当事人重新明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自然会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心理困扰并不是由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人对事件的非理性评价和信念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的解释和观念,调整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困扰就会消失。经历重大灾害事件的人注意力范围会变得狭隘,导致其认知水平下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认知。

不合理认知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绝对化信念的代表词为“必须”“应该”等。如“救援者必须救出我的亲人”“我应该意识到某些地点的危险性”。持绝对化信念的人,凡事从主观意志出发,忽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2.以偏概全。这是一种概括化的思维方式。如遭遇地震就认为“一切都完了”,在地震中,如果没有救出亲人,就认为自己“没用”“一无是处”。

3.糟糕至极。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如认为发生地震是一场灾难,是糟透了的事件。

心理辅导人员要帮助灾区人民认识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及指导他们树立积极、合理的信念。如灾难带来了伤亡和损失,但它使我们学会了坚强,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大爱。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使受灾的当事人心理走向平衡状态。

(五)提供准确的信息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人们迫切希望得到充分而透明的信息,以了解事件发展趋势,消除心理压力和稳定恐慌的情绪。所以,灾难过后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快速信息反应机制,准确及时地发布详细的权威信息,利用快捷的信息通道,将正确的信息传递出去,使之成为各种信息洪流中的主流,打消公众不必要的顾虑和疑惑,稳定人们的情绪及维持社会的安定局面,引导人们团结一致抗灾救灾。

(六)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理干预的辅导方法,多数情况下不采用药物治疗。对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失眠、侵入性闪回、注意力不集中等,可短时间内选择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另外,此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等作用,对于急性应激反应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四、完善心理救援体系

如何进一步完善心理救援体系

(一)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能否有效地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危机,已经成为衡量人类健康、社会和谐的标准。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家立法将心理救援工作纳入灾后救援任务中,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始于1994年,克拉玛依火灾发生后,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对伤亡家属进行了心理干预,缓解了受难者痛苦绝望的情绪,使受难者获得了精神支持。2004年9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工作”。可见国家已经对心理干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心理干预起步较晚,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都还不完善。所以今后我国心理干预工作应在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心理救援机构、构建一套完整的灾后心理干预体系、出台心理救援法律法规等方面努力和完善。

(二)建立一支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建有一支反应迅速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灾难发生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灾难现场。美国“9·11”事件后,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员等都到达现场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我国在“非典”期间、桑美台风肆虐过后及“5·12”四川地震后都有心理学工作者对受灾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灾民恐惧、绝望的心灵。可见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的重要作用。由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并制订出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这些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都要很强,如果自身素质不过关,不但帮不了受灾人员,而且自身还会受到冲击和损害。对心理干预工作者的一般要求为:灾害事件后会出现一些反应,但在两三天内缓慢消失;闪回症状较弱,睡眠情况基本正常;能接纳自己的反应和发生的事情,逻辑思维未受到大的影响;有紧张、恐惧的情绪,但对情绪有察觉并能接受,能够稳定情绪;精力和体能保持较为旺盛的状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易敏.灾后救援不容忽视的问题——危机心理干预[J].法制与社会, 2008, (9).

[2] 西屏.灾后重建中的“心理救灾”[J].科学24小时,2007, (1).

[3] 陈美英,张仁川.突发灾害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 (12).

这是一份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选题立足于地震后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论文在分析心理危机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心理救援体系等问题。

知识归纳

(一)毕业论文概述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书面总结。

毕业论文和正规的学术论文相比,除了应具有正规论文的一般特征外,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受导性

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具体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选题,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参考文献,制定调查线索,进而由教师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出论文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等。当然,教师的任务是“示”与“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劳作。在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造精神,左思右寻,上求下探,刻苦钻研,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2.习作性

毕业论文就其本质来说,是分量较重的作业,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性和学业规定性。没有论文成绩,就不能毕业,或没有相应的学位。毕业论文是在前面的课程基本己学完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次作业,因此,专业知识和毕业论文是有内在联系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写作论文打下了基础,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素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而不是要求通过论文本身去完成某种现实任务,也不要求论文达到发表水平(当然,能达到发表水平,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在校期间的一种演练、一份习作,并不是正规的学术论文。当然,它必须按照正规学术论文的文体特征和价值功能去看待和要求。

3.考核性

毕业论文中考核、检查的用意十分明显。毕业论文的目的和用意不是为了像学术论文那样“公之于世”,而是为了“考核”,取得成绩。毕业论文在分类上归入教育类文体,因此,要按专业教育的标准要求,而且要求划分出等级差别。从考核的意义上着眼,毕业论文最后的结果就是评定出作者的成绩。

(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毕业论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编写提纲阶段、撰写初稿阶段和修改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解选题和选材的问题。

(1)选题

正确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是首要条件。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毕业论文写作能否成功,又关系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

首先,论文选题要结合兴趣,选定大方向。

其次,查阅资料、文献,汲取他人的经验。

最后,根据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锁定题目。

(2)选材

毕业论文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开始收集和筛选资料。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收集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另一方面,要围绕毕业论文的中心筛选资料,保持论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2.编写提纲阶段

编写提纲阶段主要是资料整理、对论文进行构思的过程。

当材料准备较充足以后,要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加工,进行整体构思,并将这种构思的大致思路写下来,即写提纲。毕业论文提纲是一篇论文的基本轮廓,是全文的骨架,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

毕业论文提纲应以简洁为好,只需列出每一部分、每一层次、每一段落的要点。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如下。

① 先拟标题。

② 写出总论点。

③ 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④ 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⑤ 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⑥ 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3.撰写初稿阶段

提纲拟定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撰写论文。此时应该按照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根据提纲拟定的论点组织材料,进行周密论证。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4.修改阶段

毕业论文初稿写成以后,回过头来再看,就会发现许多疏漏与不严谨的地方,因此必须进行反复修改,才能定稿。修改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 修正观点,力求观点论述充分;观点鲜明,没有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

② 增删材料,实际上就是检查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除去重复或与论文观点联系不够紧密的材料,增加更有说服力的材料。

③ 调整结构,实际上就是调整思路,包括层次和段落,重点检查其连贯性与紧凑性。

④ 润色语言,主要看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

根据国家标准局颁发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一般由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致谢辞、参考文献等要素构成。

1.标题

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原则上,题目要简单明了,能反映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一眼看出论文的中心内容要讲什么,切忌笼统、空泛;语言也要朴实,同时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不可过长,若字数少不能涵盖题旨,可列副标题做补充。

2.署名

毕业论文总标题下面要署上作者的真实姓名和指导教师的姓名。标题、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名字写在封面的指定位置。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基本内容的浓缩。它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注释和评论。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短小精悍、意思完整、忠于原文。字数以不超过正文的5%为宜,一般在一百五十字左右,置于论文的最前面。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取出来的,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按词语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每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或空格隔开,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之后。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一般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1)绪论

绪论又称引言、前言、导语,是论文的开头,主要阐述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措词要精练,要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2)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是其核心部分,它占据着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文字简练、通顺,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3)结论

结论又称结语、结束语,是论证的结果。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此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此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要求精简,与绪论相照应。

6.致谢辞

致谢辞又称谢词,置于正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感谢对论文写作给予帮助的人。这是治学者应有的风范,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要求言辞恳切恰当、实事求是,不要过分谦虚,也不要“强加于人”,罗列专家学者。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称参考书目,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纸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前后顺序标注,其表示格式如下。

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如: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2]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四)写作要求

1.观点要创新,具有独创性

论文中要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

2.论据要翔实,富有确证性

要收集充足、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不要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工夫,做到准确无误。

3.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实训活动

1.结合专业方向,开展一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模拟训练。

2.阅读下面论文摘要,根据摘要内容为这篇论文拟定恰当的标题,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学生干部调查,发现大学学生干部的教育资本获得方面与社会因素的关系,说明大学的学生干部分层机制,并详细分析了城市大学生教育资本获得差异的机制。研究发现,大学学生干部教育资本获得受先富因素的深刻影响。从而否定了功能主义视学校为普遍主义组织的假设。而且指出了影响中国大学生分层的独特先赋因素是城乡身份因素。大学的学习成绩不像以前研究发现那样受先赋因素的影响,作者对此作出了解释。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在阶层在生产中各种策略的分析,利用默顿的越轨理论,将阶层再生产的理论整合为“阶层结构化论”。阶层结构化理论以“文化紧张”为核心概念,融合结构和过程、制度与行动者、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等对立的理论视角,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建议,发挥教育的更大的社会功能,促进大学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desjZdvX33b8gQGOUUCKcOFS5c/IKMqFy8io+vYwbdYScIqTlWuyUzSg86y1QN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