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反思现代化:风险社会下的风险传播

第一节
风险概述与分类

一、关于风险的各种认识与分类

“风险”(Risk)一词是从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中转入英语的,原意是用来指船在海图上未标明的水域航行。 该词发展到现在,《韦氏大词典》第11版(2008年4月)对风险的定义为:(1)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2)创造或潜藏危险的人或物;(3)损失的机会或保险合同中指涉的主体存在的危险;(4)损失的概率;(5)投资可能存在的损失。风险的特征为几率很低但是损害程度极大,可能会引起社会高度的情绪反应,随之而来的是高度不确定性、严重的经济挑战、大量的媒体报道以及人们无法接受风险成真的事实。从字义上来看,风险指事物具有不确定性,但其结果能对人造成影响。换言之,风险的概念本身便带着模糊与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是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而造成的人身或者财务的非预期获益或损失。可以看出,风险总是与非确定性结伴而行,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处处存在风险,没有人可以从自己的某个行为预测到百分之百可能的结果。

迄今为止,对风险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如何安全地使用核能成为风险讨论的重点,参与讨论并且制定政策的多为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针对核能的运用,公众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公众对由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产生困扰和焦虑,心理学家开始介入到风险研究的领域;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晚期,以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为代表,政治学和生物学家开始参与到风险研究中来,一些学者也用文化理论来分析风险。这也正是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的“全球风险社会时期”。这是对“风险社会”的补充和发展,是我们逃离不开的局面。当我们进入文明的现代社会,开始施行我们的“英明”决策时,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导致全球性的风险;这些风险使得我们初次面对风险时的承诺变得如此脆弱,甚至是不可信任。比如说全球变暖、世界人口快速增长之类的全球性问题,各种国际专家会议为此频繁召开,制定出很多看似是文明和理性的决策。针对全球变暖的《京东议定书》虽然签署,但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签署后又宣布退出。作为联合国制定的权威国际公约,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承诺后,其施行情况却与当初的承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此同时由这些公约所带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制度的定夺、话语权的纷争或各利益集团的博弈而产生的新的风险也不断生成。

第五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今,人们可以感受到风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世纪晚期,风险成为一个重大话题。涉及医疗行业时,人们对国家失去了信心,风险随之脱离了临床决策,成为制度性机制的基础,而在公共健康领域,“自我毁灭”意识的提高和HIV、SARS等新传染病的出现,意味着发现和传播关于风险因素的信息成为改善公众健康的核心。 可以看出,以上每个阶段对于风险的认识都较前一个阶段有所超越,对风险本质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

根据不同的角度,风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按照风险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分为纯风险、投机风险、收益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按照承担风险的主体,可分为社会性风险与个人性风险。从研究目的和可操作性来看,本书中所涉及的“风险”是涉及自然、环境、安全等对整体社会产生影响的风险,例如环境污染、转基因食品、艾滋病传播、核物质扩散等社会性风险。

二、风险与危机

事实上,风险与危机并无本质区别。从最广义的角度看,风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却还未发生的危险和危机。一般认为,风险是危机的前兆,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处理不得当或者预警不及时,风险可能转化为危机。

危机是指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严重威胁和破坏作用的情境或事件,而且这种作用和影响极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当风险演变发展成事故时,就成为危机。一般来讲,危机具有以下特点:(1)意外性。有很多危机,在出现以前人们对其没有任何预感,它在短时间内爆发,其影响也在短期内积聚。这种意外性使得危机的治理难度非常之大,对社会和组织的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提高整个社会的风险预警能力,将风险降到最小值,防止其演化成危机。(2)紧急性。危机一般在出人意料的情况下出现,给整个社会预留的反应时间非常之短。这就要求决策者和管理层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危机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治理危机,将社会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3)威胁性。危机及其影响在短时间内出现并发生,对社会和公众来说具有严重的威胁性。公众会觉得生存环境已经受到了挑战,甚至会对社会的管理层产生质疑,如果危机破坏性极大,还会威胁到社会统治。但危机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一般由社会或组织的损失大小决定,而这个衡量和认定过程多由决策者执行。(4)阶段性。危机从出现到结束一般要经历危机警讯期、预防期、治理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危机持续时间的长短由危机的破坏程度、管理层的治理能力和公众的配合程度等多个因素决定。

一方面,风险与危机不同。假如把危机看作是潜在的危险,那么风险就是表述这种潜在危险发生的几率对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危机是现实的,而风险却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但风险和危机都是指一种负面的情况,两者都是在非预期或者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生。从广义上说,风险包括危机;从狭义上说,失去控制的风险就是危机。如果在狭义范围内进一步区分两者的不同,则“认知情况”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危机是突如其来的“大麻烦”,也就是说,在危机研究中,较少学者会讨论到“危机认识”的问题。但是包括心理层面、社会层面乃至文化层面的“风险认知”,却是研究风险时必须考虑的要素,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换句话说,“危险是真实的,但风险却是一种社会建构” 。简而言之,认识风险是为了规避危机。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研究的范围包含了危机的整个阶段。

但另一方面,风险和危机的关系也并非单一的线性演进关系。由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错综复杂,危机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力量构成,而可能是多方面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危机爆发,无论处理与否,事实上都已经在酝酿下一次的风险或是危机了,可以说这是一个循环链条,但是链条上的危机和风险每次都会呈现出新特点、新动向。 EC+DWo7vynPG3ecvKifbKSZA+nLMFdNTFSxUGom2TslViC474Ay5yd0vT/Mpts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