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这种映射就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是分散而独立的,虽然它们分别与更上一级的枝杈连接着,但叶子与叶子之间不存在思想的联通。可现实中的问题,它们的发生和解决,并不像教科书每个章节后的习题一样,恪守学术体系下的知识谱系。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枝杈上的叶子,这时,缺少知识融合的弊端就会显现。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e)在《科学与方法》中说,数学创造的实质,是从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的组合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组合,而“最富有成果的组合常常是从相距很远的领域取出的要素形成的组合”,彭加勒自己正是一位涉猎极广的科学奇才,他的研究贡献涵盖数学各个领域,同时他也是一位物理学家,研究几乎涉及物理学所有分支。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足够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再把那个小的东西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就像在大学里,对原本一体的世界的洞察,却为了研究的方便被划分成很多个学科,更糟糕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而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都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分隔。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守好自己的那一块责任田即可,所以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远距离知识”间的融合思考。

只有一小部分智者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关切。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戴维·玻姆(David Joseph Bohm)批判了“分裂性”(fragmentation)这种思维方式,他在《论对话》一书中写道:“人们在思维时总是以解剖的方式来分析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但在现实中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出于方便剖析的原因,我们会分离出其中一部分。”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当代最激烈且影响最大的批评声音恐怕来自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了,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常从这三类融合中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迁移

生物化学家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 Brodie)博士被誉为药物代谢之父,他的一项突出贡献是发明了可以判断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事情发生在“二战”期间,1942年3月日军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印度尼西亚),这对美军是沉重一击。因为当时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奎宁全部来自东印度群岛的金鸡纳树的树皮,失去了奎宁的供应使得美军陷入了疟疾的困扰之中,战斗力和士气大受影响。于是美国国内的许多医学研究机构立即承担起了寻找治疗疟疾替代药物的紧急研究任务。布罗迪小组的任务是检验南美另一种金鸡纳树树皮的治疗效果,这种树皮含有四种生物碱物质,一种就是奎宁,但含量远远低于东印度群岛的金鸡纳树,另外三种中有两种物质无法用传统方法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面对这个难题,布罗迪来到了曼哈顿的中央图书馆,遍查文献,连查了三四天一无所获。之后他读到了德国纺织业的染料文献,恍然大悟:“能否给化合物染色,然后利用其在溶液中的色度来测定其浓度呢?”于是,他立马联系药店和化学品商店,订购了几百种染料,然后逐一试验,这些买来的染料进行的试验都失败了,他偶然想到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甲基橙试剂也是一种染料,于是尝试了一下,结果大获成功。1947年,布罗迪在《生物化学学报》上一连发表了六篇有关甲基橙测定技术的论文,引发了药理学的革命。而它的起点,正是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领域融合起来:染料知识向药理学领域的迁移。

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思维实验,假设两种情况:

1.如果布罗迪在图书馆没有发现染料文献呢?也许药理学的这一方法革新可能就要推后好几年,而“二战”的进程甚至都可能受到影响。

2.如果布罗迪涉猎广泛,原本头脑中就有染料方面的知识呢?也许他根本就不用去图书馆,立马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可以说,布罗迪在图书馆发现染料文献纯粹是偶然,但是在医学领域还有无数个这样的难题等待科学家去解决,他们恐怕就没有布罗迪那样的好运气了。也许事实真是这样,由于多年专业教育塑造的知识壁垒,大多数医学研究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广度,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自然无从谈起,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医学难题长期无法解决或者无甚进展的原因之一。

在学术机构里,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受制于其专业壁垒,无法看到外面更大的知识疆域。而在实践领域则相反,人们更容易融会贯通看待问题。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是《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这位著名的黑客兼创业导师在书中对编程和绘画这两种创造性活动的相似性进行了完美的论述,少时学画的经验被迁移到了他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使他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1.画家学画的方法是动手去画,而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保罗初学编程时还抱着书读,不过随后就放弃了,直接动手去干。

2.画家学画必须要临摹,从大师的作品中进行学习,美术博物馆便是他们最好的学校。而黑客则是通过观看优秀的程序来学习编程,研究它们的源代码,开源社区是他们最好的学校。

3.一幅画是逐步完成的,先画轮廓、草图,然后填入细节,一步步臻于完美。在这一启发下,保罗领悟到“编程语言的首要特点是允许动态扩展(malleable)。编程语言是用来帮助思考程序的,而不是用来表达你已经想好的程序。它应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一支钢笔”。因此在编程中,过早优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想象一下,计算机编程和绘画,一个是抽象思维,另一个是形象思维,在常人眼中,根本不可能联系到一起。而格雷厄姆却找到了两者之间深层的关联,且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印证

如果说迁移式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那么印证式迁移则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

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用自省的方法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数学发现之旅。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思考阶段,彭加勒连续15天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对如何证明富克斯函数不存在而苦思冥想,最后意识到一类富克斯函数是存在的,来源于超几何级数。第二阶段,彭加勒离开了原来的住地,参加了一次地质考察旅行,沿途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踩上马车的一瞬间,他突发灵感,找到了一个重大突破:把富克斯函数的变换等价于非欧几何的变换;随后,他转而研究了一些算术问题,没有进展后去海边度假了几天,在悬崖旁散步时,他突然想到,可以把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术变换等价于非欧几何的变换。第三阶段,他又回到了办公桌前,对这个问题发起了总攻,势如破竹地完成了最终的证明。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意识—潜意识—意识”相互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突破是找到了不同数学分支知识的组合。彭加勒自己分析到,潜意识作用的发挥,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在此之前,已经有足够的有意识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作用,是把很多知识的“原子”激活起来,为潜意识阶段的思考提供素材,然后在潜意识阶段,这些原子就自发游行碰撞,在脑中快速组建各种各样的组合,并且这些组合相互竞争,直到最佳的组合自动涌现出来,上升到大脑的意识层面。

有意思的是,彭加勒的这种经历,在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赖声川先生回忆了自己找到《如梦之梦》创作灵感的经历。这个经历实际上是一连串看似无关的事件连点成线:在罗马参观画展注意到一幅勃鲁盖尔的画作、在台北艺术大学准备和学生共同创作一部新戏、在法国一座古城堡看到了一位已逝外交官的铜像、看到新闻里找到了伦敦火车相撞事故中原先被认定死亡的幸存者、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无法诊断的致死疾病的报道、在印度旅行时读《西藏生死书》了解到一种临终病人向他人讲述自己故事的习俗……这些被观察并留存于心的细节,突然在一瞬间产生了奇妙的“组合”,在经过了巧妙的连缀之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架构,最后便诞生了《如梦之梦》这一佳作。想象一下,在这“小火慢炖”的灵感诞生过程中,如果上面列举的各个经历缺失了一样,那就很有可能不会有《如梦之梦》这一作品了。这和彭加勒的结论类似,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数学和戏剧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印证式的融合,使我们找到了也许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交替运用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例如,对于“为什么创业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一话题,我们可以综合科技产品创业和艺术品创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观点。

关于科技产品创业,《黑客与画家》中的阐述已然非常精彩。格雷厄姆认为,创业的价值在于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两个方面:

1. 可测量性。与在公司打工相比,自己创业产生的价值更大,是因为在公司个人工作产生的价值被大幅度地压缩了,因为在大公司里,个人的绩效无法被真实有效地评估,公司更倾向于以一种平均化的方式给员工提供报酬。

2. 可放大性。个人在大公司里的贡献不具有可放大性,因为通常只能以“计时”或“计件”的方式来获取报酬。技术创业之所以能产生价值,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新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这种新方式”。如果你的生意是做鸡蛋饼,那么做一个只能赚一个的钱,但是如果你解决的是一个热门的技术难题,让很多人受益,就形成了放大性。

我们再来看看艺术创业领域的观点,其代表是日本艺术家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写的《艺术创业论》:

1. 村上隆一方面批评了日本美术界的现状,他说日本的美术大学不会教学生如何谋生,学美术的人大多数是靠教学生来赚钱,而不是靠出售自己的作品赚钱。于是,学生变成老师,老师再培育学生,构成了一个“封闭性循环”。这种美术才能没有在市场的波涛里检验其价值的现状,其实颇符合格雷厄姆提出的“可测量性”。就像格雷厄姆提出的在公司的工作不可测量,而自己创业的价值更具可测量性,从事美术教育,个人的美术才能价值是不可测量的,只有通过创作艺术作品与市场互动,价值才能被测量,才能也才有不断更新和突破的可能。

2. 村上隆又指出,一个艺术作品要能卖出大价钱,关键是“通过作品,创造出世界艺术史的脉络”,也就是说,“从该作品之后,是否开创了新的历史”。对一个艺术作品来说,一方面它要找到进入世界艺术史的入口,能够被艺术界包括评论家们理解和评论;另一方面,它又要有所突破,甚至颠覆原有的观念。更根本地讲,一幅画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线条、颜色、构图,而在于其背后所展现出的“观念”,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观念的价值。如果我们用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可放大性”观点来补充村上隆的观点,就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艺术市场。为什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杜尚(Duchamp)的小便池、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装置艺术这些既日常又诡异的东西会如此被人推崇?因为它们都可以引起争议,既有肯定的声音,也有非常庞大的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这种争论使一种新的颠覆性的观念得以传播、放大,颠覆了很多人原本对艺术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同时在另一个方面,村上隆的观点又是对格雷厄姆的观点的有力补充。格雷厄姆所理解的价值只是:难题解决。一个小团队用其先进的技术解决了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创造了价值。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像 iPhone 的发明,并不是解决了什么难题,而是让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和电子产品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交互!是一种观念的颠覆。所以村上隆提出的“价值体现在观念的更新”的观点,即便对科技创业也有非常大的启示。

从上面所举的三种融合类型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最后,我想引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同时也是一位诗人的罗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的一段话,他用“变形虫”来比喻我们从不同视角探索世界的过程:

我所做的工作的特点像变形虫:我在探究化学世界的不同部分。……我所研究的各种问题,就像变形虫的伪足一样从不同的方向伸出来。基于此,我就有了一个关于电子在分子中怎样运动的理论框架——分子轨道理论。我也相信,世上的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只要我伸出足量的伪足,这些伪足就会伸入某一事物,通过该事物能理解所有的事物。由于从不同的方向出发,我敢保证,我没把自己锁定在一系列化合物内,而是被迫考察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美存在于自然界的复杂性之中。

精彩提炼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实践练习

从问题开始

1.请写下一个最近一直困惑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

2.你已有的观点是什么?内心还存在哪些未解的疑问?

3.请你寻找一个或一套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材料(包括人)进行学习。

解码与融合

1.关于这个问题,该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2.你认同其中的哪些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3. 作者是如何去论证并得出他的观点的?

4.这个观点,在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5.这个观点可以迁移到哪些不同的领域?

6.还有其他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样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吗?

7.你是否还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补充?

8.材料中是否有你所不认同的观点,为什么?

学以致用

1. 以最初的问题为中心,写一篇关于该材料的学习心得。然后将其分享到相关的平台,如网络,或分享给老师、同行,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对你的写作进行修改、完善。

2.请根据你最初的问题设计一个情境,用你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 J7hI7aF5IQUYJ/CzJld9T2iLfSS9AjgVmr0NLwHhr2jv6mIVSNLWQjz0IQAcmg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