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10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实习生,从事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当时我在公司里的导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学博士,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有两件:一件是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两个建议让我非常受用,前者提醒我要前瞻,后者提醒我要回视。后来我发现,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天才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回忆录《时间之线》中说,他没学过什么戏剧理论,哪怕年轻时拜访前辈大师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听其讲离间理论也是兴味索然。那他有关戏剧的独特才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经验。布莱希特对自己亲历的事情感受非常敏锐,并能从这些经历中获得非常深刻的启示。

他回想自己5岁时经历的一场手术,在做术前麻醉时的感受是:“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幻灭感,也从此明白了要赶走它有多难。”他在回忆自己参加军训、不得不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时总结道:“它们象征了我毕生要解决的关键冲突——什么时候该严守信条,又在什么时候看透并甩掉它。”他写自己童年时在一家书店,第一次观赏一场纸板做成的儿童剧,发现“这个(戏剧的)世界比我了解的外部世界要真实可信得多”。而在一次通信设备展上,他第一次看“电视”的经历则令他思考:“幻觉能以多快的速度掌控我们,实际的存在会多么轻易地被消解,人们又会多么轻易地迷失在虚拟世界中。”

这种从个人经验中飞升出来、超越此时此地的思考,促使他成为一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师。在电影《蝇王》的拍摄经历中,他惊讶地发现,他自己拍摄的、按照计划精心构思过的镜头对他的吸引力,竟然不如他的助手持另一台摄像机自由抓拍的镜头;但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如果没有前期的精心设计和素材预演,那些抓拍的镜头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让他在行动中反思,如何在“干预性的拍摄行为与摆脱控制的自由视角之间建立平衡”。这种思考影响了他的下一部作品。在几年后拍摄《马拉/萨德》时,布鲁克有意地使用了这个原则,并在15天内就完成了它。

如果换作其他人,很可能只是把这些行动和经历当作一闪而过的回忆,而布鲁克则是以此作为智慧的来源。在从小到大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被告知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书本,前人已经帮我们探索出了大多数的知识,我们只要认真读书,理解吸收就可以了。于是不少人养成了一种僵化的照搬书本和理论知识的思维模式,我们会认为,实践中遇到的知识可以从理论中推导出来,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实际上并非这样。

在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波西格的朋友约翰·沙兰格是一个对修理摩托车一窍不通、只会机械照搬手册的家伙,下面是他们在修理摩托车时的一次对话——

(沙兰格) “它没有理由发动不起来。这是一台全新的摩托,而且我也完全照手册上说的去做。你看,我照他们说的把阻风门拉到底。”

(波西格) “阻风门拉到底?”

(沙兰格) “手册上是这么说的。”

(波西格) “那是发动机冷的时候才这么做的。”

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到,沙兰格机械地照搬维修手册上的说法,却不知道分析实际的情境来做出反应,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照本宣科式思维。不仅如此,波西格还发现,即便那些手册的编写者,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并没有实际修理摩托车的经验,他们也不过是从摩托车的组成结构出发,想当然地提出修理建议,可谓纸上谈兵,以至于他们编写的手册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行动科学”对这个论点有比较深入的阐述。组织行为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行动科学》一书中说,科学理论诞生于“维持其他变量恒定”的理想情境,而实际的问题则处于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依存又互相冲突的“复杂场域”中,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事实上,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行动科学的另一位研究者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在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但要他说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可以用球员和教练的关系来说明这个问题。球员打比赛,很多动作是直觉反应,这种直觉反应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包含了非常多的难以言说的内隐知识。有些球员退役后变成教练,这时他发现必须把他的内隐知识外显化出来,诉诸语言,才能传递给手下的球员。同样是球员出身的教练,有些人更擅长这种转化,有些人不太擅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胜任教练这个岗位。

打球是这样,从事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或者一位普通的职员,就像一个球员一样,我们虽然知道很多东西,也接受过一些训练,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以一种模糊的、混乱的、碎片化的面目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的。如果总是以单种角色来学习,我们的进步会很慢。能不能让自己升格为教练呢?由你来教别人,在这过程中,你就不得不把很多内隐的知识外显化,因为你得把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嘛,这样,你原本脑中模糊、混乱的东西也自然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具体怎么做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学习搭档或者参加一个学习小组,采用结伴学习的方式,有时候你是老师,别人是学生;有时候你是学生,别人是老师,每个人都有做教练和球员的机会,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便可能更有效地互相转化了。

我们应该如何去反思?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就像图3-4所显示的:

图3-4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与意外现象

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示范之外,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保证及时性

反思一定要及时。“及时”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而这种反思并不需要什么“正式”的程序,低下头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半分钟,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当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阅读一本书时,我们能看出这本书的脉络是什么样的,那么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及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在行动中,免不了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者现象。有时候这些结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有时候让我们大失所望,有时候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从青霉素的发现到便利贴的发明,都源于行动者对意外结果的额外关注。但由于普遍存在的“证实偏见”,人们更喜欢符合期望的结果,而把意外的效应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因此,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精彩提炼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乐于接受负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实践练习

建立即刻处理生活小事的习惯

请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有哪些小事,经常因为你的拖延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负担。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坚持立刻完成这几件事情。

完成一个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1.请在你的工作或者学习中,选择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构建一个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2.它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请拿出一段不被干扰的时间来完成它。

3.完成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工作,可以分为几层?请尝试采用图层工作法完成它,并与之前完成它的方式进行比较。

4.请将你的成果在相应的线上或线下平台公布,收集外界的反馈意见,列出其中对你最有启发的3—5条建议。

5.根据收集的建议和个人的思考,重新修正你的“产品”。

在行动中反思

1. 回想一下,最近发生的对你来说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件事情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的,其中有没有什么转折性事件,最后怎样结束?

2.在梳理中,你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3.在行动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个意外对你有什么启发? vFYa6/Jx7rW9tR0gKn7kw/iLTDYdxQP6bk3o+EWDmdyCsnqzsap6zAp4gT/67+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