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此刻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而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面临着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未来,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订立高远的目标,制订完美的计划,施加种种美好的遐想,但这些事前的勾画却总被猝不及防的现实打乱。更糟糕的情形是,在漫长的筹划、准备、酝酿之后,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而中途放弃。如果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遗憾。

那么,对一个个体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按照这个框架去理解个体的产品是什么,就不难了。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东西都太“小”、太简单了,不能算作产品。确实,它们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品,可把它们当作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品评,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完整、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我们离“精益创业”并不遥远,一旦你明白它的益处和价值,你就应该马上行动了(好吧,现在就可以把书合上)!但如果你还在犹豫迟疑,那多半是还有一些心理层面的阻碍拦住了你。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大学、博士,花了10多年、20多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在完成习作,却不是创造出“产品”。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你只有先把东西做出来,把事情完成,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你才会知道,哦,原来是这个样子;你才会知道,哦,原来别人的看法跟我这么不一样呢。如此循环往复,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锐利,你的能力才会得到真实的检验和打磨。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的观点,他认为企业意图预先制定完美战略然后严格遵照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这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器的坯子都在变化着,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明茨伯格认为,这才是形成企业战略的正确方法。

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几年以前创建了一个名为“20 under 20”的资助项目,每年为20位20岁以下的辍学创业大学生提供人均10万美元的创业经费。显然从正统的教育观点来看,这些创业者都是“没有准备好”的,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甚至称它为“这十年中导向最错误的慈善事业”,可那又如何呢?至少这个项目鼓舞了很多富有创造力的天才学生,也许未来许多伟大的创新就会从这些年轻人中诞生。

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在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大致来说,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批评或否定,以及提出新角度。每一种反馈都有特定的价值:正面反馈能让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更笃定一些,增强我们的自信;批评或否定会促使我们反思,纠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反馈中提出的新角度则会让我们意识到对同一个问题原来还有其他未曾考虑到的方方面面,这便会使我们的想法更加周全、完备。

英国作家罗根·史密斯(Logan Pearsall Smith)说:“这个宇宙上的一件古怪的事情是,虽然我们大家意见不一,我们大家却总是正确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对别人的否定意见产生本能的抗拒。不喜欢听批评恐怕是人的一种天性。因此对于那些能克服这种天性,理性和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我总是心怀敬意。

扭扭捏捏、迟迟不愿把自个儿“产品”拿出来的人,就是受到这种抗拒心理的影响。他们害怕相反的意见,害怕批评的声音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害怕因为自己的弱点被暴露而遭到非议和嘲笑。这种自我防卫未必能让自己真的免于伤害,却阻挡了进一步前行的可能。

如果换种角度,抛去我们的情绪感受不谈,甚至不论批评者的动机,你会发现批评本身(很可能)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们不妨把批评理解为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帮助。法国作家莫里哀说:“我们越是爱自己的朋友,就越是会批评他们。”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信息”而不是“评价”来看待。也就是,我可以不把批评当作对我个人的评价,而是看作某种异质性的新信息,因而也不必去排斥。初生的产品一定是不完美的,总有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诸种问题,而从外界的批评中采撷不同角度的信息,能加快它趋于完美的步伐。

那么怎样更好地接收批评中的信息呢,以我的经验来看,掌握“转译”的技巧是关键。什么是“转译”?请看下面的例子:

批评示例一: “我觉得你这篇文章写得是不错,但是我觉得还没看过瘾,好像没有写完似的。”

批评示例二: “你刚才讲的这个PPT啊,后半部分我觉得不错,但是前半部分有点让人昏昏欲睡,最好再改改。”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这两句话都属于批评,算是指出了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批评的人没有说得特别清晰。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评价一个东西大多谈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比如“没过瘾”啊,“昏昏欲睡”啊。就感觉来讲,必然不会是精确而深入的描述。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他的想法也好,感受也好,当用语言展示出来的时候是打折扣的,信息是会减损和失真的。

所以需要转译。也就是说,批评的接收者要从批评者的言论背后去找那个更准确、更深入的观点,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才可能理解批评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就拿示例一来说,文章“好像没有写完似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有可能是这篇文章只讨论了某一个现象但是没有给出解决办法,或者只讨论了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却没有给出最终的结果。那么你就要去判断,自己的这篇文章到底是哪一个原因才引发了读者的这种感觉。

又拿示例二来说,讲PPT前半部分不吸引人,是因为不必要的背景信息铺垫太多呢,还是没有讲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来引导观众进入状态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给我们的批评,不是简单地去拒绝或者接受,而是要很细致化地去加工和提取里面的信息,需要主动灵活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应对。一定要注意,“接收”不等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当然要经过慎重的审视方可采纳。即便有些人的批评意见不正确,但思考和辨析它们的过程本身对我们也是有益的。

必须明确,本能地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驳回批评是两回事,后者往往源自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念。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说:“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谬误就要失败。”我想,一个坦率追求真理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对批评抱有开放且审慎态度的人。

对产品不断修正

精益创业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作品敝帚自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对它们的溺爱,不断地加以打磨。每一次“版本”的迭代更替,都可看作一种重新审视,要么是启用了新的框架或视角去看待,要么是发现或增添了某些重要的细节,要么是把某一部分要素进行了重组或重构。“产品迭代”唯有赋予了推倒重来的勇气,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改进,而要做到这点远比多数人想象的要难。因为人啊,总是留恋自己已有的付出而不肯放手,而不去管那些过去的努力对未来是否还有价值,这种心态可称为“沉没成本谬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一个善于听取批评的人,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他没有断然舍弃过去那些错误付出的勇气,他便会把这些错误继续下去,去赌一个微小概率的成功机会,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负面意见并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e83Zou7/DH8lf8pGJtjSpzLD+QjVHUP4xl7XoM9ieR70Nw5/vwpuuCZJ0HKl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