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山海间旅居以及出发,我多想遇见故事里的自己

1997年9月,我坐长途班车越过层层山丘,离开故乡梅州到广州读大学。

那个秋天,我以为自己将跨越重要的人生分水岭:往回看,是十九年的乡村和小镇生活,那么简单、安宁,晨曦雾海,甚至有些沉闷;往前看,是即将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冒险,那么繁华、丰富、色彩斑斓,令人怦然心动,也许还能实现更大的抱负。

生活,似乎充满许多将要被未来印证的预言。

2001年7月,刚毕业的我进入广州大道中289号,那是后来在媒体江湖里留下许多故事的一个所在。我记录新世纪的都市青年生活方式,近距离观摩风情娇俏的艺人和模特,不停穿梭在夜色里赶饭局并形成美食专栏。

三年后,感觉自己不能再沉湎于整天被体面接待、吃吃喝喝的虚无和惶恐中。我转入新闻部,关注社区里的故事,要变革的村庄以及城市的商业动向。

那时候,广州有一些有趣的村庄,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

小洲村龙眼树、荔枝树茫茫荡荡,端午时龙舟争渡,文艺气息还很淡薄,进村的画家还没几个。大岭村有蚝壳墙、飘色以及状元的传说,整个石楼的文脉,却未曾被梳理成系统。天河村,毗邻广州最热火的天河路商圈,里面依然有一个世纪前的乡民生活烙印,有抗战时天河机场的往事留痕。石牌村,靠着全国最大的电脑城,是当年IT青年、摇滚青年、文艺青年以及创业者的蜗居地,百十年前却是华南名校的发祥地。

作为一个记者,我能做的,就是用不懈的行走和记录,发掘这些村庄的前世今生,留下她们的故事,引发人们更多的注目。也许因为更多人的关注和驻入,后来这些村庄迎来许多变化,成为大拆大建的城市中最珍贵独特的一景。

2010年岁末,在媒体从业正好十年,我却越来越看不清前方的路,甩甩头离开了南方报业。在一番思索和冲动后,我来到了曾在1998年夏天跟着伙伴们坐八小时班车去助学的清远桃花湖畔。我希望用优质的农产品和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带给都市人更多的清新、喜悦和健康。

不过,这样的尝试,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斗志昂扬,却历经疲惫煎熬,暗自努力,却不知前路在何方。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5年秋,桃花湖边传来了交通路网改变的讯息,机会来了,我和小伙伴们把面向3800亩天湖的一所泥房子,改成了只有三间房的民宿——桃花壹号。那年的春节,桃花壹号面向高山阔水的露台、灿烂星空下的亲水浴缸,伴着喜庆盛放的桃花,成了大家在朋友圈中热议的话题。2016年冬,我来到秀美风景堪比桂林阳朔的广东英德英西峰林,在活石水村驻留下来,在树林里搭建木屋建民宿,可以白日出门濯清泉,夜晚举目见银河。2017年夏,我又觅得广州周边花都炭步镇的一个大院子,改造成了颐和桃花壹号。2018年,桃花壹号又将在毗邻新白云机场的广州空港文旅小镇、珠江之畔的海珠土华村以及云蒸雾蔚的连山大雾山梯田等处落地开花。

生活,仿佛书写着一个个未知的预言。

青年时离开乡村,中年时,我又将主要的精力和智力投入到乡村和民宿的营造发展中。

在经营桃花壹号的过程中,我遇见了许多有故事的住客,有从中国台湾组团飞来的老奶奶闺蜜团,也有从遥远北欧过来的科学家兼马术教练,更多的是广州城市周边那些有趣的家庭和活泼的年轻人。

我们一起享受乡村民宿的静谧,一场场生活美学盛宴渐次发生。

在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民宿的营造,进行民宿文化的传播。他们主要是媒体人、艺术家、设计师和生活美学家。就在我的身边,我记者时代的实习老师金杜创办了“宛若故里”,老同事蒲荔子创办了朋友家APP和“你是我的虚荣”,文艺酒吧老板高宇创办了“喜临院”。

走过万水千山,我们似乎只想回到乡村,再造民宿之美。

那些诗歌和远方,努力去做,也许并不遥远,我们笃信能遇见开花的石笋,能遇见那些抵抗冰冷的微笑和爱意。

在山海间旅居以及出发,我多想遇见故事里的自己。

我的故事,也是许多人的故事。我,不过是璀璨星空下,搂着情怀去远方寻梦的人群中平凡的一个。

去近距离感受一个民宿,最有趣的,是她创始人的故事和传奇;最值得了解的,是她的荒芜过往和建造蜕变之路;最迷惑的,是她到底赚不赚钱,是否可持续;最挠心的,是自己要不要也在青山绿水边开一个民宿。

许多行走在路上的人,听完民宿主人暖心的情怀故事,已然跃跃欲试,计划一言不合就辞职,在山海之间种花种草种春风。岂不知,开民宿,看起来房间单价高,实际上不容易赚钱;看起来盖个房子装修几个房间,实际不容易开办出来;看起来有钱好办事,但装潢得富丽堂皇未必高朋满座;看起来团队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实际可能就是擦不干净马桶叠不好床被;看起来线上旅游平台( OTA)能链接四方,客如云来,实际上渠道成本太高,恶意差评太难消除。

从“0”到“1”,如何打造小而美民宿的实操步骤、各项技能,其实涵盖了资金筹集、民宿选址、规划设计、建造施工等开办筹备全程。我们多想说,文艺也许是一种病,文艺青年你别急。在很多事情还没有梳理顺畅之前,你开民宿的计划还是要暂缓一下。

一个民宿开出来了,她的运营和生存之道该当如何?怎么节约成本,怎么提高客房入住率,怎么注意床单洗涤等细节,怎么和穷追不舍要问个究竟的住客纠缠,怎么配备优秀细腻的民宿管家。在民宿体验师眼里,怎样才是合格的民宿?虽然只有寥寥的几间房,一个民宿也是一个品牌,怎么定位,怎么传播?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生活,引领我们前进的,是一条条的格言。

我们尝试,通过不辞辛劳的寻访,梳理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获得成功的民宿经营轨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告诉你精品民宿运营开办中的普遍规律。也许能给你些许启发和帮助。

这本民宿经营指南的缘起,颇为“佛系”。作为一个广东的民宿主人,在2017年的夏天,我在大东北的一个民宿论坛上,与凤凰空间的编辑相遇,大家兴致勃勃聊了一会儿,就聊出了一起出版这本书的计划。

在持续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寻访了国内最热门的近百家精品民宿,其中以15间房量内的小而美民宿为主。我们也请行业内的很多专业人士参与到了这本书的创作和编辑中。其中,有大乐之野创始人、莫干山民宿学院院长吉晓祥,西坡山乡度假酒店运营总经理刘杰,松赞酒店集团总经理知诗七林,过云山居创始人李超骏、潘敬平,宛若故里创始人金杜,开始吧借宿版块教育模块负责人、莫干山民宿学院班主任李鸣,千里走单骑运营副总裁千千, 默迹咖啡馆馆主、芸台书舍福建总经理钟潮建,建筑学博士、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四所所长张伟,深圳新旅民宿客栈发展研究中心规划设计高级顾问徐灵枝。作为民宿行业内一张张特别的名片,他们蹚过的坑,他们流过的汗,他们得到的荣耀和欣喜,如今都是海上的灯塔,启示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我们还深度追踪了国内小而美民宿品牌里比较独特的几个,讲述他们创始人和品牌的故事。大乐之野,在莫干山上再造内心的诗意世界;松赞,传播藏族文化的民宿小王国; 西坡,乡村里一个想养胖旅人的家;过云山居,“总是爆满,只因云太美”;宛若故里,走过大山大海,终将抵达故里;桃花壹号,媒体老炮儿的“苍山洱海”。

生活的继续,一个个誓言形成力量,形成信念。

美好的灵魂总要相遇。在山与海之间,在萤虫纷飞的居所,我们不如一起相爱,一起出发!

刘荣
2018年3月5日,惊蛰,于广州桃花湖公寓 2S8PIyIMAtJo+ayAAWtIwfwN6MGCT+RjCGMgewSc+mgTtwyLHTrPjr8clwpiRd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