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我是周小树,2009年我27岁,开始研究基金定投,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参与基金定投9年多了。

在这9年多的时间里,我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基金定投实战方法,并称之为“周小树智慧定投法”。截至2018年6月,我的基金定投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16.2%。很多读者搞不清16.2%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我从27岁开始每月拿出1 000元做基金定投,若能始终保持16.2%的年化收益率不变,持续定投到60岁退休时预计可获得约1 491万元的本金和收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收益?这正是基金定投的魅力所在,我在本书相关章节内会对此做详细解释,并教大家使用“智慧定投”方法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此特意提醒:我总结的这套“智慧定投”实战方法是可以复制的,我能获得16.2%的收益,你也能。

经常有人问我,基金定投最适合哪些人使用?是不是要有很多钱才能参与?

我还是继续引用上述案例,用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若从27岁开始每月拿出1 000元做基金定投,一直持续到60岁退休,平均年化收益率按我创造的16.2%计算,通过33年的定投可获得约1 491万元的本金和收益。

有读者会说,自己已经40多岁了,不可能再定投如此长的时间了,如果缩短定投时间会怎样?

具体看下面数据:

每月定投1 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6.2%,定投33年,可获本金加收益为:1 491万元;

每月定投1 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6.2%,定投32年,可获本金加收益为:1 269万元;

每月定投1 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6.2%,定投30年,可获本金加收益为:918万元;

每月定投1 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6.2%,定投20年,可获本金加收益为:177万元;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基金定投最终收益的多寡和定投时间的长短是有绝对关系的,若想获取较高的定投收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延长定投时间。基于此,我来回答大家关切的问题:基金定投更适合年轻人使用,因为他们可定投的时间更长!

如果你现在20多岁,阅读本书、学习基金定投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财务状况。从现在开始,使用科学的定投策略能为自己积累巨额的财富;

如果你已经30多岁,还不算晚,按照书中所讲的方法制订并执行适合自己的基金定投计划,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N个台阶;

如果你已经40多岁,无须嗟叹,你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些捷径,用基金定投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助一臂之力,对你的财富保值增值大有裨益;

如果你已经50多岁,那又怎样,你还可以动员自己的子女学习并参与基金定投。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基金定投的门槛问题。

基金定投最适合普通的有稳定收入的人群使用——用每月的工资结余来做基金定投,积少成多,利用基金定投的复利效力长期投资,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综上可以看出,基金定投最适合20多岁到30多岁的工薪人士使用。

有谨慎的读者可能会问,基金定投有风险吗?

在此,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但基金定投的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

判断某个投资产品或方法是否靠谱,有个通用的标准。该标准包含三个指标: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在任何一种投资产品或投资方法中,这三个指标都不可能同时很好,也不可能同时很差。

比如,银行活期储蓄的优点是风险接近于零(风险低),账户中的资金可以随时提取(流动性好)。银行活期储蓄的缺点是利息很低(收益低)。所以活期存款这种投资方式牺牲了收益指标,而成全了低风险和高流动性两个指标。

我们再来看基金定投的这三项指标。基金定投四个字由两个词组成:“基金”指其投资的产品,“定投”是其投资的方法。长期来看,使用基金定投能让投资者获取等同于股票市场平均值的收益,如果按照本书所讲的方法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使用差异化的定投策略,则可以获取高于股票市场平均值的收益(收益高)。众所周知,单笔投资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是较高的,但若以定投的方式分批买入股票型基金,则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若使用本书所讲的“智慧定投”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摊薄成本、降低风险(风险低)。最后再看基金定投的流动性指标,基金是适合普通人长期投资的产品,基金定投更是长期中的长期。前面提到,我从27岁开始每月拿出1 000元做基金定投,若想获取高达1 491万元的本金和收益,必须在保持目前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坚持定投33年才行。由此可见,基金定投的流动性相当差。因此,基金定投牺牲了流动性,从而成全了高收益和低风险两个指标。

综上所述,基金定投是较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也是非常适合年轻“工薪族”使用的长期投资方式。希望读者真正把基金定投学透、用好,为自己的未来积累和创造更多的财富。

周小树
2019年3月于南京 zCNIoBIpBWjF6QPNIr83MNw08dcyJgDG54c7M2hpdpDHSLsAbNxwT8iujKHTPi3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