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017年底,有个担任企业负责人的朋友向我提出了开发复盘课程的要求,由此,我开始尝试了解复盘的相关知识,于是先后阅读了陈中老师的《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邱昭良老师的《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叶峰老师的《战略复盘》、孙黎老师的《复盘:反思创新与商业模式》、韩超老师的《管理复盘:用案例反思问题,把经验转为能力》等图书。同时,我也查阅了柳传志的《我的“复盘”方法论》、温瑞和冯雪梅的《小议复盘思维对工作开展的启示》、佩宏的《基于阶段论和复盘视角的战略决策模式研究——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的能力追赶》等十多篇论文。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之后,我对复盘有了初步的理解。各位老师对复盘的描述和介绍,给了我第一次复盘知识的输入。

而后,我带着问题去和企业负责人沟通,根据他们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一起交流了复盘的实操方法。我先后找了数十个企业或部门的负责人,一起讨论了复盘实操的可能性。各位管理专家对我的复盘思路给予了切实的指导,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我研究复盘的初衷是希望做一门课程。当课程开发完毕的时候,我发现看似简单的四个复盘步骤,学员用起来却并不是十分顺畅。这里面就有理念的因素,正如联想所提出的,复盘是一种文化和习惯,而习惯本就不好养成,文化更无法一蹴而就。

如何才能快速地带领别人进行复盘?如何才能让大家即便暂时缺少复盘习惯和文化,也能够快速地把以往的优势和不足拿出来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能量”呢?

我想到了行动学习。经过深入思考,同时也参考了复盘界前辈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复盘与问题解决的思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其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入手,或许可以一试。而问题解决方面的方法和工具,我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

于是,我以问题解决的思路为纲,结合复盘的相关知识,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并借鉴了IBM加速团队变革的ACT分析工具,二次迭代了教学的内容,讲了十几次,每次课后都坚持花最少两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复盘和内容迭代,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时候,我关于复盘的基本逻辑脉络已经十分清晰了。

而我希望能把相关内容落实到文字上,一来可以使自己更系统地对其进行梳理和完善,二来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所以,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课堂上的真实场景。为使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保护企业及个人的隐私,我对本书的案例和相关数字都做了非常大的调整。

本书的主旨就是帮助读者学会复盘,所以里面会出现很多复盘工具,读者只需按照流程,即可一步步进行复盘了。本书对一些工具方法的大胆改造,虽未必科学,但都是来自实践中的思考。如果读者在使用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希望大家和我联系,我将尽己所能帮助大家。

你能收获什么

阅读本书,你可以学会复盘的实施流程,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

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复盘的基本思路和隐藏在复盘背后的方法论。比如,我们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述问题的定义,描述复盘中目标的本质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你会抛开表面现象,从底层方法论的视角去看待复盘本身。

阅读本书,你可以同时掌握很多有意思的工具,比如鱼骨图、人机料法环、波士顿矩阵等。这些工具都是基于实际应用而列出的,基本是拿来即可应用的。

本书的内容是如何安排的

本书的整体结构是按照实际复盘活动的先后顺序设计的。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第一篇是复盘的基础知识,涉及复盘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复盘的起源、复盘的概念、复盘的理念等。这里面最核心的内容是复盘的理念。对这些理念掌握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关系到日后复盘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复盘催化师(复盘活动的主持人、引导师),这部分内容是要时刻挂在嘴边的;作为参与复盘的人,对这部分内容也是要时不时地回过头来观察和反思的。

第二篇系统地介绍了复盘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包括明确目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认最终观点以及制定计划等。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复盘的核心工作也就是这几项内容。

第三篇简单介绍了复盘催化师应重点关注的一些事项及复盘中会用到的表单与工具,如果你打算为你的团队做复盘,可以仔细看看这部分内容。

在附录部分,我介绍了一个复盘的全过程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又回顾了一遍复盘的实际流程,以便读者对此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ns4g4Gl0eP8XgTvpZf4Kzi89enzfki5iK2rYiUwuzr4sDJ0sbvfUQpM40PUQD6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