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012章 捡漏太医银针

这也是一句暗语,指的是这些货来历不明,买家卖家身份都神秘莫测,可以说很多东西都是烫手的,有可能是偷得也有可能就是盗墓贼的东西,一定要慎重,否则惹了官司谁也吃不消。

“那您知道还要玩?”

范元旦反问一句,荣正丰好像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径直冷哼:“你还早得很,好了,收拾一下吧。”

整整一个白天,来往的客人不少,但是真正出手的没有,古玩行就是这样,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临近下午三点多钟,此时整个文化街上人流已经散去开始冷清起来,荣正丰出了门。

此时一个带着眼镜胖胖的中年人夹着一个包裹走进门:“老板在不在?”

范元旦打量了一眼,眼前来人穿的破破烂烂,感觉愁眉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礼貌上前:“您随便看看?”

“我家有些东西收不收?”

那中年人环视四周低声,范元旦笑了:“当然收,打开门做生意,只要东西好是要的!”

“哦,东西可贵重,那你看看还是请老板出来?”

那中年人看范元旦很年轻感觉有些不放心:“我都是祖传的东西,要不是遇到了难处,我也绝对不可能拿出来的。”

“您先让我看看,要是合适我就请老板。”

范元旦微微一笑,中年人点点头,把包裹放到柜上打开,里面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三幅画,一把紫砂壶跟一个拇指粗的铜浮雕圆筒。

范元旦戴上手套打开一幅画,光看落款心中一惊,吴昌硕的铃印?

再看一眼,哑然失笑,赝品,跟真品一模一样的赝品,从宣传画上揭裱的,做工极为精细,如果不是看过原画,绝对会陷进去。

这太坑人了,要知道吴昌硕名气太大了,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现在一幅画最低也值几千万。

展开仔细一看,没有多说话轻轻卷起,然后打开另外一幅,赫然是泉梅老人赵子云的山水花卉图,这也是一个民国名家,吴昌硕的高足,看上去两者为一体流传没什么破绽。

随即打开第三幅,是一副扇面,上面一行字,一曲红绡不知数,落款是潇潇庵主人。

是任预的画,任预,字立凡,这也是一个民国大家,赵子云的第一任老师,擅长山水人物,一般人仅凭这些就可以判断肯定是赵家后人留下的东西。

真是这样吗?

范元旦再次卷起,面无表情的拿起那个纯铜浮雕圆筒,这纯铜浮雕极其精美,雕刻的是松鹤延年图,在下面有一行小字,正经的馆阁体“光绪十七年,御赐太医院张。”

拧开圆筒,里面赫然是银针,制作极其精美,头部鎏金中段竟然如同弹簧一般螺旋向下,尾部明亮大气,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俱全,足足有数百枚之多。

铜管上浮起淡淡的光泽,是真品。

范元旦心中一动,这倒是好东西,自己恰好缺一副好针,没想到送上门了。

至于另外的东西,根本不对,紫砂壶一眼假,就是泥壶,画也不对,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的氤氲宝气,唯独这筒银针是好东西,能感受到一股淡淡涌起的宝气,非常柔和很舒服。

“这么说吧,我看不懂,您不然去别家看看?”

范元旦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那中年人皱起眉头:“既然你看不懂,就找老板来看,总有懂得吧,我要价不高,够过难关就行。”

“相信老板也看不懂,要不然您去别的地方再问问。”范元旦微微一笑,开店不得罪人,言尽于此。

“如果不是我家里困难,我也实在不愿意出手。”那中年人叹了口气“我也不懂价格,只要合适就出了,急需钱。”

“来之前,您肯定问过其余的几家店了吧?”

范元旦径直问道:“他们若是能收,您也不会到这里来,对吗?”

中年人脸色一变:“你这是什么意思?”

“实话说了吧。”

范元旦淡淡道“您是职业编故事的吧,这身衣服是您的道具,我一眼就看出你的衣服不合身,另外露出的手腕上那块机械老表值两三万块钱,您穿着布鞋很脏,但是您的袜子非常干净还是名牌,如果您缺钱怎么不去当了手表呢?”

那中年人露出一丝震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真不好蒙,观察太细致了,眼珠子咕噜噜转嘿嘿笑了:“原来是个高手。”

“兄弟好眼力。”

其实这种混地皮的,也无所谓要不要脸,被人戳穿了也泰然自若:“我今儿个栽面儿了,从此不再来叨扰,放心。”

说罢,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等等”

范元旦表情淡然带着笑意:“来的都是朋友,我很愿意跟您交一个朋友。”

“我?”

那中年胖子楞了一下“别人见到我们恨不能躲得远远地,你还跟我交朋友?”

“这样吧,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买您一样东西。”

范元旦随意捡起这个铜管“您说个价!”

中年人露出一丝狐疑,端详半天:“交你个朋友,三百块。”

“好!”范元旦毫不犹豫从柜台支了三百块递过:“我姓范,叫范元旦,您怎么称呼?”

果然好骗,还是那个雏儿。

那中年人眼神闪过一丝鄙夷,接过钱笑吟吟:“我姓黄,其实我认得你,以前在街角摆摊儿。”

“以后还仰仗黄大哥帮忙,要是以后有什么好货都可以送到荣珍阁找我。”范元旦倒了一杯茶笑吟吟道,对于他不肯透露名字倒是不意外。

“你很有意思,我认你这个朋友,那咱们很快会再见的。”黄胖子抓起钱塞入口袋带着揶揄“行了,干我这行没有喝人家茶的道理,走了。”

来到门口,黄胖子带着一丝嘲讽:“年轻人,记住了,古玩行永远不要相信任何感情,那都是扯淡的,兄弟有事,可以去官帽胡同找我。”

“官帽胡同?”

范元旦表情淡然,他心中却是一动,他怎么住在哪里?

黄胖子离开之后,范元旦看着手中的银针露出兴奋,如果自己猜的没错,这应该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太医用过的东西。

张仲元,字午樵,光绪宣统期间供职太医院,专门负责皇上跟太后老佛爷的诊治,最终获得升迁太医院督办,为"花翎三品顶戴,督办清察管理太医院事务"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

他的很多诊疗记录被收录到《清官医案选》,属于最后一代御医之中的佼佼者。

这筒银针要是放到懂行的人手中,最低也得几千块,算是捡了个不错的小漏,范元旦笑吟吟的收起这筒银针,开始收拾起来。 xuByFv+uR+MDRpz1ZweIpz7R+k60g4vJmmGgndfFsggPsq5W/E+DA4XVEeiXTO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