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4

浣溪沙

雨歇梧桐 泪乍收,遣怀翻 自忆从头。摘花 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 ,屧痕 苍藓径 空留。两眉 何处月如钩?

词译

撒几许秋雨在纸上,润湿久藏的情感,掀开心幕的一角,不再对梧桐隐瞒。

多少次在词里描摹,回忆的路,被泪雾遮断。多少次独倚斜栏,无语望天。

曾用相思把桃树瘦弯,曾让涌动的心潮,把缺月盈满。心曲悠悠,穿不过一袭帘影,情话绵绵,只凝成手边的一缕轻烟。

对影举觞,看月缺月圆。参不透从古到今的痴心人,为何没有嫦娥奔月的决然。

——月缺是思,月圆是念。

评析

这首《浣溪沙》,从内容看大概是纳兰写给他早年曾爱恋过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马的表妹、生死患难的卢氏之前,何来这样一位惊鸿照影的美人?史籍已无从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却力透纸背,如岁月一般悠长,纵使青丝变成白发也无法忘怀。

词上阕从景起,情景交织。“雨歇梧桐泪乍收”,从秋雨写起,说的是秋雨已经消歇,梧桐树叶不再滴雨。“泪乍收”似是语涉双关,可以说是梧桐停止滴雨,就好像停止了流泪,如此则梧桐已然通了人性,自是脉脉含情;也可以说是词人听见秋雨暂歇而不再泫然流泪,如此则伤情毕现。但不管作何种解释,词人的伤感都是不变的。这种伤感之情,也由“遣怀”二句点明。原来词人伤感,都是因为他忆起了曾与伊人有过的一段美好的风流往事,即“摘花销恨旧风流”。“摘花销恨”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二“销恨花”条:“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叶桃盛开,帝与贵妃日逐宴于树下,帝曰:‘不独萱草忘怀,此花亦能销恨。’”在这里,词人借以说明自己和昔日的恋人一起度过的那段美好岁月。是啊,那时候,伊人如花、笑盈春园,那时候,闲窗影里,琴曲相映,两人一起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何等浪漫,何等甜蜜!可是这一切都成了“旧风流”!一语“旧风流”,几多惆怅,几多悲伤!

两眉何处月如钩

秋雨消歇,梧桐叶上沥声渐止,却也泪迹斑斑,反而勾人想起那段摘花销恨的风月旧事。如今帘影招招,碧桃依旧,佳人却消失了踪影,空留着青苔小径上她步履踏过的浅浅脚印,散去淡淡的温香。这两处遥遥相望的思念如今付诸如钩的冷月,守望着谁的爱情与过往?

下阕紧承“旧风流”,铺写眼前空寂之景。“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化用了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了好景不常的感慨和无限怅惘的情怀。你看,帘影招招,碧桃依旧,长满苍藓的小径上,她那娇小的鞋痕犹在,可是人却不知何处去了。此情此景,真是叫人无限叹惋。“两眉何处月如钩?”结句遂以遥遥生问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①雨歇梧桐: 唐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 ②翻: 同“反”,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③摘花句: 意思是当初曾与她有过美好的风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④碧桃人已去: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⑤屧(xiè)痕: 即鞋痕。屧,木板拖鞋。 ⑥径: 小路。 ⑦两眉: 代指所思恋之人。 wThK94uSN1z0kGs9KgPhF7mai3jGLW/XdIhfKy2yjF0pQMeQSjffd0yW2kXr9T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