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脏腑异常时的面色

人体的脏腑出现疾病时,面部会有一些信号,面部色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现“病色”。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是什么颜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都属于病色。《形色外诊简摩·察色真诀篇》曰:“华佗谓人面之色,但改其常者,即为病矣。其改常也,往往终日相对之人不觉,而久别乍见者,心窃惊异之矣。”

病色反映脏腑的精气受损,胃气不能上荣

面色光明润泽,是有胃气的表现;面部枯槁无光泽,则是胃气不能上荣的标志。从面部的颜色和光泽看,除可以识别出有无疾病,或病情的轻重程度之外,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判断出病出现在哪个部位。也就是说,有些疾病是可以通过特有的脸色和表情表现出来。因为面部的各部位与五脏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病色的表现

具体地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病色:①晦暗枯槁,色浊而夭,是色无神气。色贵有神,以光明润泽为本,反此不但为病,而且说明精气衰竭,是主死的恶兆。②鲜明暴露,色浮泽而清,虽属阳主实,但色无胃气,正气难以持久。久病见之,是胃气衰败,亦主死,所谓“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③某色独呈,是无血色相间,亦属真脏之色见。④色之甚、浮、清谓“太过”,主病在外;色之微、沉、浊谓“不及”,主病在内。

病色有恶善之分

善色,即面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的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

由于善色与恶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通过面部的善色与恶色的转化现象,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面色由善色转恶色,是病情在加重;由恶色转善色,是病情在好转。

五脏荣枯在面部的表现

五脏荣枯在面部的表现

人的面色与色泽的不同,是人体不同的病理反应。不同的色泽代表着不同的病症,而色泽又反映着人体精气的盛衰。据此,我们可以通过面色来判断五脏精气的荣枯。

面色的相应与不相应

五脏之色有善恶。面色与五脏之色相应为善色,与五脏之色不相应为恶色。面色由恶色转善色,是病在好转;由善色转恶色,则是病情在加重。

以肝脏的颜色为例:

肝病见青色为相应,是疾病的正常现象(相应);若见黑色(水生木)或赤色(木生火),是不相应中的相生之色,属顺证;若见黄色(木克土)或白色(金克木),是不相应中的相克之色,属逆证。其他脏器与此相同。

本章看点

面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面部的细微分区

眼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眼部的细微分区

鼻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鼻部的细微分区

人中与脏腑的分属

人中的各个部分分别主治不同的病症

唇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唇部的细微分区

耳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耳部的细微分区

舌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舌部的细微分区

牙齿与脏腑的分属

人体脏腑在牙齿上的细微分区 +my/phCDjY3+WlZL81dWArFf7det5S2S149j1EI+Pdf1tC6n/R7a8cfHMCEx4O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