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望色的方法,是指望色时要注意分辨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望诊遵经·相气十法提纲》中说:“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可见掌握望诊的方法在望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面色浮是色显于皮肤之间,主病在表;沉是色隐于皮肤之内,主病在里。“初浮后沉”是病自表入里,“初沉后浮”是病由里出表。
面色清是清而明,其色舒,主病在阳;浊是浊而暗,其色惨,主病在阴。“自清而浊”,是阳病转阴,其病加重;“自浊而清”,是阴病转阳,病在好转。
面色微是颜色浅淡,主正气虚;甚是颜色深浓,主邪气盛。微者不及,甚者太过。“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自甚而微”,是先实而后虚。
面色散者疏离,其色开,主病近将解;抟者壅滞,其色闭,主病久渐聚。“先散后抟”,病虽近而渐聚;“先抟后散”,病虽久而将解。
面色润泽是气色润泽,主生;夭是气色枯槁,主死。“将夭而渐泽”者,是精神来复;“先泽而渐夭者”,是血气益衰。
总之,望色的方法是辨其色之气;而气乃色之变化,所以可从总体上辨表里、阴阳、虚实、久近、成败,这就是望色讲究方法的临床意义。但只有将望色的方法与五色合参,才能谈得上“色诊”。例如,色赤主热,赤而微,为虚热,赤而甚为实热;“微赤而浮”是虚热在表,“微赤而沉”是虚热在里,如此等等。再合以清浊、抟散、泽夭,错综合参,不仅可以推断病性、病位、病势、病机,而且可以推测疾病的传变和预后。正如《望诊遵经·五色十法合参》中所说:“病情深奥,望法精微,间有隐于此而显于彼者,其病盖又有遁情焉。”所以,只有错综合参,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面色明润含蓄者为善色,表示脏腑并未大伤,神气仍旺,预后良好;面色晦暗暴露者为恶色,说明五脏之中有一脏败坏,或胃气已伤,精气大亏而神已衰,预后不良。
健康的人面色清明润泽,有病的人面色晦暗、污浊。面色由清明转为晦暗,标志着人得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