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捏脊疗法

中国传统的医术

捏脊是一种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治疗术,尤其对脏腑器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常被用来治疗儿科疾病。

捏脊又称“捏积”,是连续捏拿脊柱部位的肌肤、以防治疾病的治疗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治病方法之一。早到晋代,葛洪就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记载:“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指出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从尾椎一直捏到颈椎的捏脊法,这也是捏脊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此后,捏脊术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得以不断发展。

从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而言,捏脊主要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卫气营血、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并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原则,通过对督脉和背俞穴的刺激,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捏脊时,医师通过推捏脊柱部位的肌肤,对脊背的神经进行刺激,来整体调整内脏功能,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为目的。尤其在健脾和胃方面更有显著的功效,临床时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食积、厌食、腹泻、便秘、咳喘、夜啼等,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胃肠疾病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在捏脊时,两手要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提肌肤,一般从尾骶部开始,捏到枕项部为止,这是第1遍捏脊。然后再由下往上进行第2遍,在重复3~6遍后,再按揉背俞穴3~5次。如果想要加强疗效,可以使用“捏三提一法”,即在捏3遍后,再提拉1遍。

一般而言,捏脊的具体操作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拇指横抵于皮肤,以三指捏拿肌肤,将皮肤捏起交替前进;另一种则是用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中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在脊疗的诸多手法中,捏脊疗法对脏腑器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不仅简单易行,而且疗效确切,痛苦较小,因而深受人们欢迎。特别在治疗儿科疾病时,此疗法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手法来刺激儿童的经脉和背俞穴,能较有效地治疗儿科疾病,又不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深受家长的喜爱。

捏脊的常用穴位、注意事项及禁忌

捏脊的常用穴位

在运用捏脊疗法时,施术人常使用一些固定穴位来治疗常见病症,以加强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捏脊的注意事项

在捏脊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多加注意,很可能影响捏脊的疗效。

1.捏脊宜在室内进行,应注意室温适中。在冷天捏脊,室内的温度应该要暖一些,以免着凉;在热天捏脊,则应注意通风,但不能使风对着患者。

2.捏脊一般要在空腹时进行,最好的时间是早晨,捏脊后不宜马上进食,饭后也不宜立即捏拿。

3.在捏脊中,两手用力要均匀,捏拿肌肤要松紧适度,沿直线从下往上捏。

4.捏脊时,小儿和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体质较好的年轻人手法可略重。

捏脊的禁忌

脊柱部位的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等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集众家之长——捏脊八法

在脊疗的常用方法中,捏脊是以手法取胜,其常用手法有捏、拿、推、捻、放、揉、按、滚8种,如能正确运用,就能顺利完成捏脊的操作过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提捏起皮肤,然后逐步向前推进。所提皮肤要适量,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不易用力。

拿法

捏法的进一步动作。当拇指用力下压时,食指要向前推进,用两指揉捏起皮肤,一般与捏法相互配合进行。

推法

食指的第2、3节紧贴皮肤,与拇指配合,均匀地向前推动。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容易滑脱,过慢则不易推进。

捻法

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然后从内前向外后捻动皮肤,一般与推法相互配合,使皮肤在手中不断地通过。

放法

提起皮肤后,然后轻轻放松。在捏、拿、提、捻手法中,都有松放的动作,通过一放一捏,才能呈波浪形推进。

揉法

用双手拇指按压腧穴或皮肤之后,然后进行适当的揉动。一般而言,揉、按持续8~10秒钟,然后起手。

按法

用双手在腧穴按压,通过适当的压力来刺激腧穴。在实际操作时,常与揉法一起进行。

滚法

手臂连续做旋前、旋后动作,使手背在施术部位连续往返滚动。

健康贴士

除了常见的8种手法外,捏脊的手法还有推脊法和按脊法,其中推脊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从大椎穴直推,由上往下推时有清热祛火的效果,由下往上推时有滋补的效果;按脊则是捏脊八法中按法的单独运用,其主要功效是刺激脏腑。 mvqTpsguvzh/lVSq9HGI5bIpFozCSFgJNVOg81KQqJ/GdnRiIq595BP/B8hADM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